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殷若恒 刘加伟 +1 位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型颈椎病 异常增生 局灶型 脊髓损害 椎管容积 节段型
原文传递
经终板截骨椎体后纵韧带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报告
2
作者 梁昌详 庄见雄 +2 位作者 黄勇兄 昌耘冰 尹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由于骨化的后纵韧带占据椎管空间,引起胸段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肌力减弱,不全瘫甚至截瘫,呈进行性加重[1];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由于胸椎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进行性加重 解剖学特点 胸段脊髓 手术风险 下肢肌力 终板 复合体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3
作者 苏楠 费琦 +2 位作者 孟海 倪家帅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收集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共57例。通过术前侧位X线及CT记录患者有无出现项韧带骨化,并测量术前颈椎曲度(C_(2-7)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C_(4)的Pavlov比值),记录有无颈椎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计算患者椎体前缘骨赘高度率(osteophyte height ratio,OHR,骨赘长度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是否存在项韧带骨化与上述颈椎影像学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为54.39%。根据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A组(存在骨化组,31例)和B组(无骨化组,26例)。两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男性占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67.74%vs 38.46%,P=0.027)。术前颈椎曲度A组平均(13.07±12.43)°,B组平均(15.45±1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6)。两组间C4的Pavlov比值亦无统计学差异(0.72±0.09 vs 0.75±0.10,P=0.261)。A组中有29.03%合并颈椎不稳定,B组中合并颈椎不稳定的比例反而增高(34.62%),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间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占比无显著性差异(29.03%vs 11.54%,P=0.107)。A组OHR平均0.25±0.08,B组平均0.22±0.0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本研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半数以上合并有项韧带骨化,男性患者更易于出现项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与颈椎退变相关,合并有较多的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同时有合并其他韧带(如后纵韧带)骨化的趋势。是否出现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颈椎稳定性的关联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韧带骨化 颈椎病 椎体前缘骨赘
下载PDF
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4
作者 熊洋 周世博 +9 位作者 俞兴 毕连涌 杨济洲 王逢贤 曲弋 杨永栋 赵丁岩 赵赫 仇子叶 姜国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81-4888,共8页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异位骨化,机制”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molecular biological,heterotopic ossification,mechanisms”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并根据获得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3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该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困难。②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获得性异位骨化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Hedgehog、Wnt及mTOR共5条主要信号通路,同时在局部微环境中涉及到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Sox9共5项核心枢纽因子,核心机制可能是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微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而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导致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③未来可以以异位骨化相关单细胞的成骨内稳态为研究方向,以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微环境-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为研究要素,探索各部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特征,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细胞成骨内稳态异同,从整体视角观察异位骨化分子信号网络调控机制,有利于未来临床防治异位骨化新方法的探究。④以中医药及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治疗方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中医药与体内成骨稳态联系,并与靶向治疗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⑤目前获得性异位骨化的研究仍多限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防治方法仍存在疗效不确切及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相关靶向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如何以基础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方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分子生物学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HEDGEHOG WNT/Β-CATENIN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化三醇与益生菌对帕金森小鼠模型行为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5
作者 刘慧琴 杨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益生菌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健康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n=5)、B1组(PD模型对照,n=10)、B2组(PD模型益生菌干预,n=10)、B3组(PD模型骨化三醇干预,n=10),B4组(PD模型益... 目的探究骨化三醇、益生菌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健康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n=5)、B1组(PD模型对照,n=10)、B2组(PD模型益生菌干预,n=10)、B3组(PD模型骨化三醇干预,n=10),B4组(PD模型益生菌联合骨化三醇干预,n=10)。每组均连续喂养3个月,比较5组小鼠喂养后15 d、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行为学变化。结果爬杆实验中从小球上下来的计分:时间、干预方法在实验分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1组、B2组、B3组与B4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爬杆实验中小鼠爬完杆子上半部的计分:时间、干预方法在实验分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1组实验分值低于A组和B2组(P<0.05),B2组实验分值高于B4组(P<0.05);爬杆实验中小鼠爬完杆子的下半部的计分:时间、干预方法在实验分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1、B2、B3、B4组实验分值低于A组(P<0.05),B4组实验分值高于B1组(P<0.05)。悬挂实验计分:时间、干预方法在实验分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1、B2、B3、B4组实验分值均低于A组(P<0.05),B2、B3、B4组实验分值均高于B1组(P<0.05)。游泳实验计分:干预方法在实验分值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在实验分值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B1组实验分值低于A组(P<0.05),B2组实验分值高于B1组(P<0.05)。所有实验结果中B2组与B3组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化三醇、益生菌均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学,两者联合应用未显示疗效,且两者间的有效性差异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化三醇 益生菌 行为学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莉 王荣忠 余少斌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甲旁亢患者7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加用帕立骨化醇,均连...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甲旁亢患者7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加用帕立骨化醇,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甲状旁腺体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29%比2.86%,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甲旁亢的临床疗效良好,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小甲状旁腺体积,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 西那卡塞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疼痛程度 甲状旁腺体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7
作者 郑科 倪志豪 +5 位作者 董洲 祁家龙 韩国嵩 单涛 曾宪琦 王善松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应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8.5个月... 目的探讨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应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病程4~37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8~3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胸背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7.06±0.85)分、(2.88±0.62)分、(1.81±0.54)分、(1.25±0.45)分,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3个月和6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43±1.26)分、(20.69±1.62)分、(23.62±1.20)分、(26.25±1.07)分,术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68.9±3.3)%、(30.9±2.5)%、(19.0±3.0)%、(13.1±2.9)%。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全可视下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脊柱内镜 胸椎
下载PDF
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骨化性真皮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常守凤 张晓玲 +1 位作者 温丽萍 党雅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骨化性真皮纤维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特殊亚型,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骨化性真皮纤维瘤,并结合文献分析发现,典型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采用外... 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骨化性真皮纤维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特殊亚型,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骨化性真皮纤维瘤,并结合文献分析发现,典型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采用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或对于瘤体较大者的病例进行局部扩大切除,可实现完全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瘤 破骨样巨细胞 骨化 鉴别诊断 皮肤
下载PDF
度拉糖肽联合阿法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张计划 张国会 刘宇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究度拉糖肽联合阿法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 目的探究度拉糖肽联合阿法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65.23±8.81)岁,病程(8.53±1.21)年,体质量指数(22.52±1.68)kg/m^(2);对照组男26例,女27例,年龄(66.57±8.91)岁,病程(8.87±1.56)年,体质量指数(22.34±1.59)kg/m^(2)。两组患者均予以二甲双胍常规降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度拉糖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变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代谢指标变化[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52/54),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43)。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41±1.36)mmol/L比(7.27±1.18)mmol/L、(9.63±2.21)mmol/L比(11.57±2.43)mmol/L、(5.58±1.29)%比(7.2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1、-4.322、-5.6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a、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67±0.45)mmol/L比(2.43±0.48)mmol/L、(19.38±3.31)U/L比(17.27±3.19)U/L],ALP水平低于对照组[(32.75±9.34)U/L比(36.82±9.4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9、3.357、-2.22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3/54),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2,P=0.446)。结论度拉糖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控制血糖,改善骨质疏松情况,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度拉糖肽 阿法骨化
下载PDF
骨化三醇胶丸对血液透析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钙、磷代谢及iPTH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袁欢 卫佳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42-44,1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胶丸对血液透析(MHD)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MHD后SHPT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胶丸对血液透析(MHD)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MHD后SHPT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MHD治疗,对照组采用西那卡塞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钙、磷、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素清除指数(Kt/V)、iPTH]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磷及i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钙水平高于对照组,磷及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UN、SCr及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及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后SHPT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有利于调节钙、磷代谢异常,降低iPTH水平,且对患者残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骨化三醇胶丸 西那卡塞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微RNA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昊 王珑清 +3 位作者 陈清 赵琦 石明亮 杨立利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厚和骨化的现象,是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有限。有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厚和骨化的现象,是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有限。有文献^([1])报道,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OPL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口服吲哚美辛联合放射治疗对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骨化复发的效果
12
作者 陈智琨 陈红 +1 位作者 叶佳亮 谢亮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治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肘关节异位骨化行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口服... 目的观察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治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肘关节异位骨化行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口服吲哚美辛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治疗的另3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统计两组术后12个月骨化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上肢运动功能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药物治疗疗程介绍后两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均P<0.05)。随访12个月骨化复发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患者中,以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联合口服吲哚美辛,相比单独药物治疗可进一步减少术后复发,促进术后肘关节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吲哚美辛 肘关节异位骨化 骨化复发
下载PDF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丘宝珍 朱兴华 +1 位作者 杜春荔 陈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辅助甲状旁腺微波消融治疗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SHPT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甲状旁腺微波消融+盐酸西那卡塞治疗,41例)和观察组(...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辅助甲状旁腺微波消融治疗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SHPT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甲状旁腺微波消融+盐酸西那卡塞治疗,41例)和观察组(给予甲状旁腺微波消融+盐酸西那卡塞+骨化三醇治疗,41例)。比较2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磷、血钙水平、临床疗效、甲状旁腺腺体大小、肾功能指标[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ctin,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消融时间和输出功率。结果 治疗后,2组PTH、ALP、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钙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TH、ALP、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甲状旁腺腺体纵径、横径、体积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甲状旁腺腺体纵径、横径、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OPG水平低于治疗前,FGF-23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OPG、FGF-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消融时间和输出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辅助甲状旁腺微波消融治疗血液透析SHPT患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肾透析 骨化三醇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化三醇对闭合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干预效果
14
作者 黄震 王志伟 +1 位作者 陈杰 任冠瑞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化三醇对闭合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50例闭合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1∶1∶1比例分层随机分为空...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骨化三醇对闭合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50例闭合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1∶1∶1比例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人。3组均采取卧床静养、使用复位垫、硬板床、腰背肌训练、口服维D钙咀嚼片(规格750 mg×60 s),2片/次,1次/日治疗,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1粒/次,1次/日;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规格0.25μg×20 s),2粒/次,1次/日;观察组口服骨化三醇胶囊(规格0.25μg×10 s),1粒/次,1次/日;各组均持续12周。评价治疗前后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PI3K/Akt/mTOR通路的蛋白表达;检测骨代谢指标:血清钙、血清磷、骨密度、骨钙素、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调节蛋白(OPG),RANK配体(RANKL)。结果治疗前3组VAS、ODI、骨密度、骨代谢指标、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空白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血清钙、RANKL指数及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磷、ALP、骨密度、骨钙素、OPG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DI指数、VAS评分下降,骨密度、血清磷、ALP、骨钙素、OPG升高,血清钙、RANKL、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可能通过对PI3K/Akt/mTOR通路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骨折愈合;另一方面降低PI3K/Akt蛋白表达,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骨折导致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化三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骨肉瘤软组织肿块骨化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艳君 郑艳 +2 位作者 刘新霞 肖晶晶 闫丹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51-453,457,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肉瘤软组织肿块(STM)骨化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线对STM骨化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骨化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6例骨肉瘤患者中,经X线检查显示无成骨型31例,占比... 目的 分析骨肉瘤软组织肿块(STM)骨化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线对STM骨化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骨化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6例骨肉瘤患者中,经X线检查显示无成骨型31例,占比22.79%(31/136);部分成骨型82例,占比60.29%(82/136);成骨型23例,占比16.91%(23/136)。病理形态分级为Ⅰ级29例(21.32%),Ⅱ级84例(61.76%),Ⅲ级23例(16.91%);Enneking分期为ⅢB期患者的无成骨型占比32.26%(10/31),明显高于部分成骨型9.76%(8/82)和成骨型8.70%(2/23)(P<0.05);无成骨型和部分成骨型化疗敏感度[58.06%(18/31)、59.76%(49/82)]明显高于成骨型[30.43%(7/23)](P<0.05)。结论 骨肉瘤的STM骨化程度与Enneking分期及化疗敏感度存在明显关联性,临床可将患者病理特征作为手术和化疗治疗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软组织 骨化程度 肿块 病理特征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人PKP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
16
作者 叶恒 张卫华 +2 位作者 韩俊 张建业 李永鸿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40-244,250,共6页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治疗对骨折愈合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2020年...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治疗对骨折愈合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2020年我院接受PKP手术的106例OVCF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PKP术后给予钙剂+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57%和8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分别为73.58%和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3、6个月时Cobb角和OD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时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3、6个月时BALP和PINP水平明显升高(P<0.05),β-CTX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1、3、6个月时BALP和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病人PKP术后应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并增加骨密度,对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脊柱功能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化三醇 骨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17
作者 杨艳君 何启胜 刘君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DO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碳...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DO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碳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半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电解质代谢水平[血清钙(Ca)、磷(P)]及治疗期间用药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比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总发生率(3.33%比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股骨粗隆、Wards三角区、股骨颈及腰椎L1~4部位骨密度差值和血Ca、P差值均较大(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胶囊可改善DOP患者疗效,增加骨密度,纠正电解质代谢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骨化三醇 碳酸钙胶囊 骨密度 电解质代谢
下载PDF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Hcy、RBP4、SAA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曾秀伟 尚士博 +1 位作者 赵艳荣 杨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52)和骨化三醇组(n=52)。两组均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常规组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骨化三醇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cy、RBP4、SAA、正五聚蛋白3(PTX3)及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碱性磷酸酶(BAP)、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CTX)、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差异,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化三醇组和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组和常规组的Hcy、RBP4、SAA、PTX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化三醇组Hcy、RBP4、SAA、PTX3水平分别为(10.23±2.06)μmol/L、(32.85±5.15)mg/L、(23.01±3.86)μg/mL、(18.11±3.23)ng/mL,均低于常规组[(11.90±2.14)μmol/L、(37.25±6.58)mg/L、(29.23±3.74)μg/mL、(22.03±4.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组25(OH)D、BAP、OP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1NP、β-CTX、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25(OH)D、BAP、OPG水平分别为(21.89±2.23)ng/mL、(38.98±4.74)μg/L、(312.52±34.41)ng/L,均高于常规组[(18.96±2.41)ng/mL、(31.52±4.06)μg/L、(279.96±31.04)ng/L],骨化三醇组P1NP、β-CTX、ALP水平分别为(41.66±4.26)ng/mL、(0.38±0.11)ng/mL、(5.08±0.89)U/L,均低于常规组[(45.89±5.01)ng/mL、(0.46±0.14)ng/mL、(6.61±1.2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高钙血症、头痛或头晕、胃肠道反应、皮疹、泌尿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与常规组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胶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降低患者血清Hcy、RBP4、SAA、PTX3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化三醇胶丸 胰激肽原酶 微血管并发症 骨代谢
下载PDF
吲哚美辛预防肘关节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蔡蔚 付帅洲 赵进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究吲哚美辛预防肘关节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吲哚美辛预防肘关节骨折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吲哚美辛。比较两组HO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O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疼痛程度、日常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疼痛程度、日常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下降,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吲哚美辛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中,可以有效降低HO发生率,提高肘关节功能评分,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炎症 异位骨化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
作者 齐睿 屈孝东 +1 位作者 陈段明宇 常彦海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684-1688,共5页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导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重要病因,以往由胸腰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胸腰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并不多见。然而,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意识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的病例越来越多的被发现。黄韧带骨化可合并硬脊膜粘连,因而增加相关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梳理阐明黄韧带骨化的危险因素,对认识此种疾病并拓展新的诊疗思路至关重要,故本文对韧带骨化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致病机制 OSX 炎症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