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时机对牙槽骨吸收量及美学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王娜 宋双 田珍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时机对牙槽骨吸收量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笔者医院口腔修复科预行种植义齿修复的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84例,按照即刻种植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 目的:探讨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时机对牙槽骨吸收量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笔者医院口腔修复科预行种植义齿修复的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84例,按照即刻种植时机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延期种植即刻修复术,观察组采用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评估两组软组织美学效果,比较两组骨吸收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PES评分和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牙槽骨吸收值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PES评分和WES评分均降低、牙槽骨吸收值均增加,且观察组PES评分和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牙槽骨吸收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牙槽嵴宽度、唇侧骨板厚度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整体美观、附着高度、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种植体色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单颗前牙缺失患者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牙龈软组织美学效果,骨吸收量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单颗前牙 缺失 种植时机 牙槽骨吸收量 软硬组织 美学区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牙槽骨吸收量对牙周膜面积、力学支点和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新民 吴小红 +2 位作者 牛林 杨艳 姚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牙槽骨吸收量对牙周膜面积、力学支点和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108个相同长度、锥度和直径的有机玻璃模拟上中切牙牙根,常规铸造,粘固桩核,分成13组按不同牙槽骨吸收量和力学支点制作加载基底,并根据牙周组... 目的探讨牙槽骨吸收量对牙周膜面积、力学支点和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108个相同长度、锥度和直径的有机玻璃模拟上中切牙牙根,常规铸造,粘固桩核,分成13组按不同牙槽骨吸收量和力学支点制作加载基底,并根据牙周组织解剖生理特点设计了三种牙周力学方式。以Instron4302力学测试机进行垂直于牙根长轴加载压缩测试,加载速度1 mm/m in,至桩核松动、脱位或牙根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并计算牙周膜面积。结果牙槽骨吸收量和力学支点为0 mm和12/12,1 mm和11/12,2 mm和10/12,3 mm和9/12,3.5 mm和8.5/12,4 mm和8/12,4.5 mm和7.5/12 mm,5 mm和7/12,5.5 mm/和6.5/12,6 mm和6/12,7 mm和5/12,8 mm和4/12,9 mm和3/12组牙周膜面积(mm2)和抗折力均数(N)分别为178.95和232.90±25.93,159.64和195.58±12.46,141.18和173.92±13.51,123.27和154.00±11.74,106.14和132.25±14.29,89.67和96.86±6.20,73.90和59.14±7.28,58.82和52.52±5.82,44.44和45.90±7.40,30.76和58.60±6.63。牙槽骨失量(%)与牙周膜失量(%)呈线性关系、牙槽嵴吸收量与抗折力呈线性关系、牙周膜面积失量(%)与抗折力失量(%)呈线性关系、支点与抗折力失量(%)呈线性关系。结论牙槽骨吸收可引起牙周膜面积减小、力学支点下移和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根联合体 牙槽骨吸收量 牙周膜面积 力学支点 抗折力
下载PDF
游离龈移植术对重建下颌后牙种植区角化龈的宽度、厚度以及骨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婷婷 徐波 +1 位作者 李文 冉红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游离龈移植术对重建下颌后牙种植区角化龈的宽度、厚度以及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重建下颌后牙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实施游... 目的:探究游离龈移植术对重建下颌后牙种植区角化龈的宽度、厚度以及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重建下颌后牙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实施游离龈移植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根向复位瓣术。术后2个月、5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角化龈宽度进行比较;术后5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角化龈厚度及两组患者骨吸收量进行比较。术后5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组织瓣宽度和表面积进行比较。对术后1周内两组出现的出血、水肿以及疼痛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14个月的角化龈宽度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5个月的角化龈厚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5个月的组织瓣水平向和垂直向宽度以及组织瓣表面积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的出血、水肿以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龈移植术能够显著提高重建下颌后牙种植区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且能够降低骨吸收量,术后出血量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龈移植术 种植区 角化龈 宽度 厚度 骨吸收量
下载PDF
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对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种植体骨吸收量的影响
4
作者 葛艳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对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种植体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2—2020-12于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组(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对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种植体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2—2020-12于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粉碎性牙槽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组(观察组)和单纯种植牙修复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的牙龈(GI)指数、种植体骨吸收量。统计6个月时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以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个月和6个月时GI指数、种植体骨吸收量,以及6个月时的牙齿松动度和疗效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粉碎性牙槽骨骨折,可稳固牙齿,缓解牙周问题,降低种植体骨吸收量,治疗总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注射液 种植牙修复 粉碎性牙槽 种植体骨吸收量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采用牙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磊 吴忠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采用牙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的效果及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牙周炎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牙种植同期使用GBR者纳为观察...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采用牙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的效果及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牙周炎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牙种植同期使用GBR者纳为观察组(36例),无GBR者纳为对照组(40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种植修复后6、12个月种植体探诊深度(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种植体存留率。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PD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及12个月,观察组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mSBI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mSBI较术后6个月显著降低(P<0.01);且术后6及12个月,观察组m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mPLI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6及12个月mPLI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近中及远中周围骨吸收量均较术后6个月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术后12个月近中及远中周围骨吸收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6,P=0.202)。结论牙周炎患者牙种植同期应用GBR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防止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进而提高种植体留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种植 引导组织再生术 骨吸收量 改良龈沟出血指数 改良菌斑指数
下载PDF
挤压种植术对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远期疗效及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儒娜 符镇南 +2 位作者 张佩芬 黄锦洪 朱壮华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挤压种植术对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远期疗效及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86例(共使用种植体120枚)作为观察对象。以种植体作为研究单位,按照其是否接受挤... 目的:研究挤压种植术对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远期疗效及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86例(共使用种植体120枚)作为观察对象。以种植体作为研究单位,按照其是否接受挤压种植术分为研究组(67枚种植体)与对照组(53枚种植体),对照组予以常规种植术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挤压种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计算并对比两组种植体5年成功率。此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边缘骨吸收量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5年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8.51%(66/67)、94.34%(50/53),两者相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种植体植入后半年时的边缘骨吸收量为(0.38±0.23)mm,相比对照组的(0.54±0.38)mm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植入后1年、植入后2年、植入后3年时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1.08±0.64)mm、(1.57±0.60)mm、(1.92±0.78)mm,相比对照组的(1.07±0.59)mm、(1.56±0.72)mm、(1.94±0.85)mm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颌窦炎、手术部位肿胀、种植体松动脱落发生率分别为0.00%(0/67)、1.49%(1/67)、4.48%(3/67),相比对照组的1.89%(1/53)、3.77%(2/53)、7.55%(4/53)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挤压种植术对上颌后牙区Ⅲ类骨种植的远期疗效较佳,且在短期内有效减少边缘骨吸收量,但在远期边缘骨吸收量方面与常规种植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牙区 Ⅲ类种植 远期疗效 边缘骨吸收量 挤压种植术
下载PDF
微创种植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蒋选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4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种植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常规植牙术治疗)和B组(微创种植技术治疗)各50... 目的探讨微创种植技术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常规植牙术治疗)和B组(微创种植技术治疗)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激素与抗生素应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激素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长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周围骨吸收量和疼痛程度均高于B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种植技术治疗老年牙列缺损的手术时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少,疼痛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牙列缺损 微创种植技术 骨吸收量 疼痛
下载PDF
金属与塑料临时基台在前牙即刻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学评分、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忠 贾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与塑料临时基台在前牙即刻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学评分、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前牙即刻美学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45例,塑料临时基台)和B组(45例,金属临时基... 目的探讨金属与塑料临时基台在前牙即刻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学评分、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前牙即刻美学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45例,塑料临时基台)和B组(45例,金属临时基台)。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美学评分、牙槽骨吸收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B组的86.67%(P<0.05)。A组的PES、WE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年,A组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5)。结论塑料临时基台对前牙即刻美学修复的效果优于金属临时基台修复。应用塑料临时基台有助于提高美学评分,减少牙槽骨吸收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塑料 临时基台 前牙即刻美学修复 牙槽骨吸收量
下载PDF
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胡晓颖 孙娟 袁蒙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用小直径种植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修复后的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骨吸收量、骨密度,观察种植体颈部根方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种植成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P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PD均有所降低;两组术后骨吸收量均低于术前(P<0.05),骨密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较高,可有效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骨吸收量、骨密度,迅速恢复牙槽骨厚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种植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种植体 种植修复 牙体缺失 美学效果 牙周健康指数 骨吸收量 密度
下载PDF
不同密度颌骨早期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章润宇 张志宏 +2 位作者 刘红红 周航天 秦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测量不同密度的颌骨类型在牙种植术后6个月未负载时,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8月1日~2018年8月1日于我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牙种植术的单个后牙缺失患者70例。根据颌骨密度不同,将患者分为Ⅰ类骨组(23例,共2... 目的:测量不同密度的颌骨类型在牙种植术后6个月未负载时,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8月1日~2018年8月1日于我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牙种植术的单个后牙缺失患者70例。根据颌骨密度不同,将患者分为Ⅰ类骨组(23例,共24枚种植体),Ⅱ/Ⅲ类骨组(28例,共30枚种植体,)Ⅳ类骨组(23例,共25枚)。测量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6个月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资料,对比颌骨密度不同患者种植术后早期骨吸收量的差异。结果:种植术后6个月且未负载时,Ⅰ类骨组种植体边缘平均骨吸收量为(0.31±0.16)mm,Ⅱ/Ⅲ类骨组种植体边缘平均骨吸收量为(0.41±0.25)mm,Ⅳ类骨组种植体周围平均骨吸收量为(0.68±0.24)mm。Ⅱ/Ⅲ类骨组骨吸收量大于Ⅰ类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类骨组吸收量大于Ⅰ类骨组及Ⅱ/Ⅲ类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种植术前及时分辨缺牙区骨质类型,对密度较低的Ⅳ类骨在种植术中应采取同期骨增量术,以降低Ⅳ类骨种植手术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kholm和Zarb分类法 密度 早期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
原文传递
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控制水平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孙雪梅 刘明谆 吕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控制水平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检查的牙周健康且牙列缺损>90 d行种植术患者为对照组,均给予种植体修...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控制水平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检查的牙周健康且牙列缺损>90 d行种植术患者为对照组,均给予种植体修复,对照组治疗前未行牙周基础治疗,未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LI指数、mSBI指数、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mPLI指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mPLI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对照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近中、远中边缘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近中边缘骨吸收量下降更显著,对照组远中边缘骨吸收量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增多,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造成影响,牙周基础治疗及局部抗菌药物对菌斑进行控制后有利于提高种植体边缘骨的稳定性,提高种植体修复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龈下菌斑 种植体 骨吸收量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对平台转移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敏 刘贺 +1 位作者 刘国惠 郭秀娟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平台转移种植体在慢性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后牙区接受Ankylos系统种植修复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各20例,共植入56颗种植体,随访36~50个月,收集复诊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平台转移种植体在慢性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后牙区接受Ankylos系统种植修复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各20例,共植入56颗种植体,随访36~50个月,收集复诊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测量两组的种植体与天然邻牙边缘骨吸收量,评估两组种植体功能负载3年以上颈部年均骨吸收量的变化及差异。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9.2±6.1)个月,无种植体脱落。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年均骨吸收与天然邻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周健康患者种植体年均骨吸收与天然邻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而两组的种植体年均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台转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可获得与牙周健康患者相同的理想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平台转移 种植体周围炎 年均骨吸收量
下载PDF
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对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秦莹 张恺 +2 位作者 王玲 汝刘雨 郑纪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9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对颌骨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颌骨缺损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颌骨囊肿切除术... 目的:探究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对颌骨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颌骨缺损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颌骨囊肿切除术,常规组植入羟基磷灰石,研究组植入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观察选择不同移植材料颌骨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术后90、180d,研究组垂直骨吸收量、舌侧骨吸收量均低于常规组,平均灰度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创骨吸收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 羟基磷灰石 骨吸收量
下载PDF
三种不同种植深度种植体修复单牙缺失的疗效对比研究
14
作者 吴雪 吴晓红 段少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对比3种不同种植深度AnKylos系统种植体修复单牙缺失的边缘骨吸收量及其红色美学指数。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种植深度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种植深度... 目的:对比3种不同种植深度AnKylos系统种植体修复单牙缺失的边缘骨吸收量及其红色美学指数。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种植深度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种植深度为平齐骨缘(0 mm),B组种植深度为骨缘下1 mm,C组种植深度为骨缘下2 mm。对比三组种植体周围年均骨吸收量、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稳定性、红色美学指数(Red aesthetic index,PES)、白色美学指数(White aesthetic index,WES)、主观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年均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稳定性高于A组及B组,B组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稳定性高于A组(P<0.05)。三组PES、WES在组间、时间作用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间、时间交互作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对色泽、咀嚼功能和整体美观的主观满意度均高于A组及B组,B组患者主观满意度均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AnKylos种植系统修复单牙缺失时,植入深度控制在骨缘下2mm有利于提高周围骨组织的稳定性,美学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AnKylos种植系统 种植深度 边缘骨吸收量 边缘水平稳定性
下载PDF
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牙牙列缺损患者效果
15
作者 王富强 岳旭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牙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5例后牙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黏接固位修复,观察组73例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 目的:观察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牙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5例后牙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黏接固位修复,观察组73例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骨吸收量,牙周相关指标水平,术后3、月、12个月两组龈下菌群分布情况,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舌侧和牙侧的宽度、高度、远中和近中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个月mSBI、mPLI较对照组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厌氧菌总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程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美观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牙牙列缺损患者,可减少骨吸收量,改善出血及菌斑情况,减少厌氧菌数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其效果优于传统黏接固位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缺损 种植义齿修复 改良黏接固位 骨吸收量 菌群分布 满意度
下载PDF
即刻种植盾构术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16
作者 彭冲 何颖君 +1 位作者 袁健铭 单俊文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盾构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SST)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因为外伤等原因导致牙体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TT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SST...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盾构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SST)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因为外伤等原因导致牙体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TT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SST组患者采用SST手术移植种植体,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即刻种植术,观察种植成功率、红色美学及骨吸收量情况。结果:术后1年,SST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100%,常规组患者出现1例牙齿松动,成功率为96.67%,两组患者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SST组患者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3,P<0.05)。术前,SST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在1 mm-Is、3 mm-Is及5 mm-Is唇侧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0.371、0.374,P>0.05);术后1年,SST组患者在1 mm-Is、3 mm-Is及5 mm-Is唇侧骨量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3.192、3.284,P<0.05)。SST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在1 mm-Is、3 mm-Is及5 mm-Is种植体唇侧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7、0.306、0.660,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1年在1 mm-Is、3 mm-Is及5 mm-Is唇侧骨量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9、4.035、3.685,P<0.05)。术后1年,SST组患者1 mm-Is、3 mm-Is和5 mm-Is骨吸收量均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2、9.926、7.008,P<0.05)。结论:SST手术种植成功率较高,能够保持唇侧轮廓,不影响软组织美观,唇侧骨量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盾构术 种植成功率 美学 骨吸收量
下载PDF
不同冠根比的后牙种植义齿5年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宝红 封伟 +5 位作者 王丹宁 江鹭鹭 张娇 邓春富 尚德浩 张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冠根比的后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诊接受后牙区种植的119例患者,共植入208颗ITI种植体并完成贵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临床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C/I)分为以下3组:C/... 目的:评价不同冠根比的后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诊接受后牙区种植的119例患者,共植入208颗ITI种植体并完成贵金属烤瓷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临床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C/I)分为以下3组:C/I≤1,1<C/I≤1.5,C/I>1.5。随访6~66个月,分别记录3组修复体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义齿的临床牙冠及牙根长度,计算C/I值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应用寿命表法计算C/I≤1及C/I>1的所有种植义齿的5年累积存留率,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的平均临床冠根比为1.07±0.24,C/I最小0.6,最大1.8,机械并发症为9.6%。3组不同冠根比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发生几率及年均骨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C/I>1的种植义齿5年累积存留率为97.6%,C/I≤1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8.8%。结论:种植义齿的冠根比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及机械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无相关性,冠根比>1的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冠根比 年均骨吸收量 累积存留率
原文传递
改良粘接固位后牙种植义齿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1-181,共1页
目的 浅析后牙种植义齿修复中行改良粘接固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次72例我院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牙缺陷患者,通过掷骰子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粘接固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粘接固位.结果 观察组1年后mSBI评级中0级患者占... 目的 浅析后牙种植义齿修复中行改良粘接固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次72例我院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牙缺陷患者,通过掷骰子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行改良粘接固位,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粘接固位.结果 观察组1年后mSBI评级中0级患者占比5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8%;mPLI评级中观察组0级患者占比55.56%,对照组仅为25%.两组对比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牙种植义齿修复中改良粘接固位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种植体的骨支持,还能减少周围组织细菌感染,值得全方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粘接固位 后牙种植义齿修复 骨吸收量
下载PDF
美学区种植同期GBR术后CBCT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周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110-3111,共2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术后种植体的唇腭侧骨厚度、骨高度,旨在为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技术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种植...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术后种植体的唇腭侧骨厚度、骨高度,旨在为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技术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种植科接受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同期GBR术的38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38颗。采用CBCT测量术前、Ⅱ期手术、术后至少1 a种植部位唇腭侧骨厚度,从种植体颈部至根部分为4个位点,以4个位点为中心测量牙槽骨厚度。结果Ⅱ期手术后种植体颈部下1、3、6、10 mm位置4个位点的牙槽骨厚度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种植手术后至少1 a种植体颈部下1、3、6、10 mm位置4个位点的牙槽骨厚度低于Ⅱ期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种植修复1 a后,种植体唇侧的骨板都存在吸收现象,其中吸收比较多的主要是集中在靠近种植颈部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美学区 引导组织再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高度 骨吸收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