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春期女性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金彪 张素珍 +4 位作者 陈文鹤 陈佩杰 赵刚 梁娟 何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分析9~16岁女性骨密度(BMD)值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广西省桂林市和广东省广州市714名青春发育期女性(9~16岁) ,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BMD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对骨密度有影响的生活因素。结果:青春期女性BMD 12... 目的:分析9~16岁女性骨密度(BMD)值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广西省桂林市和广东省广州市714名青春发育期女性(9~16岁) ,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BMD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对骨密度有影响的生活因素。结果:青春期女性BMD 12岁较9岁高4 4 % ,14岁较12岁高6 . 0 % ,16岁较14岁高2 5 % ;户外活动时间超过6小时/周的女性BMD值高于不足6小时/周者(P <0 . 0 5 ) ;摄入牛奶量≥1杯/天(2 0 0ml/杯)的女性BMD值高于摄入不足1杯/天者(P <0 .0 5 ) ;月经初潮早的女性BMD值比月经初潮晚的女性高(P <0 .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青春期女性BMD有影响的因素为月经来潮年限、体重和牛奶摄入量。结论:12~14岁是青春期女性BMD的快速增长期,青春期女性身高增长与BMD增长不同步;月经初潮晚于平均年龄的女性BMD值低;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对青春期女性BMD积累有一定作用;维持适宜的体重和一定量牛奶的摄入有利于提高青春期女性BMD和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骨密度 身高 体重 月经初潮 运动 青春期女性 骨密度变化 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骨密度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后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超群 纪树荣 +2 位作者 张庆民 杜良杰 任宪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大鼠采用脊髓横断法在第10胸椎段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假手术...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变化。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大鼠采用脊髓横断法在第10胸椎段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脊髓损伤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假手术对照组,分为假手术6周和12周组;另20只分为正常6周和12周对照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时处死动物。结果:脊髓损伤6周、12周时,脊髓损伤组血C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则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脊髓损伤6周时,股骨近端、远端骨密度(BM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损伤12周时,除股骨近端、远端外,中段BM D也明显降低(P<0.05)。L5BMD在SCI6周和SCI12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6周时,大鼠骨代谢已发生明显改变,骨量出现明显丢失,12周时骨代谢稍有改善,但股骨骨量丢失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代谢 骨密度变化 12周 股骨近端 对照组 碱性磷酸酶 SD大鼠 损伤模型 横断脊髓 脊髓拟伤 持续存在 骨量丢失 BMD SCI 完全性 横断法 显著性 制作 手术 远端
下载PDF
跟骨定量超声对绝经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骨代谢特征的直线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雪涛 庄海平 +2 位作者 朱文 蔡小莺 王渊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62-163,共2页
目的:以跟骨定量超声为评估依据,探讨绝经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骨代谢特征,并做两者关系的直线相关分析。方法:选择2003-01/2004-06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60~80岁,均为绝经后女性。根据尿白... 目的:以跟骨定量超声为评估依据,探讨绝经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骨代谢特征,并做两者关系的直线相关分析。方法:选择2003-01/2004-06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60~80岁,均为绝经后女性。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2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为单纯糖尿病组(n=44),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为伴有糖尿病肾病组(n=40)。观察两组患者定量跟骨超声传导速度、振幅衰减和骨硬度指数的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甲状旁腺素、骨钙素等指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病例84例。①伴有糖尿病肾病组跟骨定量超声振幅衰减、超声传导速度及骨硬度指数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61.25±10.56)dB/MHz,(1480.25±112.11)m/s,(53.12±10.25)%;(68.93±13.24)dB/MHz,(1600.23±120.41)m/s,(62.65±11.45)%,t=2.9198,4.7126,4.0036,P<0.01。②伴有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甲状旁腺素、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或低于单纯糖尿病组(18.01±5.62)ng/L,(3.05±2.63)μg/L;(12.16±4.76)ng/L,(4.96±3.08)μg/L,t=5.1626,3.0412,P<0.01,0.05。③直线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呈负相关(r=-0.376,-0.382,-0.35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直线相关分析 跟骨定量超声 骨密度变化 代谢特征 尿白蛋白排泄率 甲状旁腺素 2型糖尿病患者 绝经后女性 骨硬度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意向处理分析 超声振幅衰减 传导速度 区中心医院 体质量指数 骨钙素 内分泌科
下载PDF
绝经年限、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变化(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葛继荣 聂达荣 +1 位作者 陈可 王和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44-245,共2页
背景:绝经后妇女易于发生骨质疏松,不同年龄和体质量的人群,其骨量丢失的规律不同。目的:分析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设计:以绝经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检测。单位:一所省... 背景:绝经后妇女易于发生骨质疏松,不同年龄和体质量的人群,其骨量丢失的规律不同。目的:分析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设计:以绝经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检测。单位:一所省级中医药研究院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一所大学医院骨科及一所大学骨伤系。对象:2000-09/2003-08福州地区自然绝经后妇女603例。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记录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区骨密度,用SPSS软件相关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回归方程。结果:绝经后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区骨密度的相关性十分显著;低体质量组骨密度明显低于超体质量组(P<0.01);影响腰椎、大转子骨密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体质量,影响股骨颈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为绝经年限和体质量。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因素依次为年龄、体质量和绝经年龄,回归方程:y=0.927-0.0093X1+0.0037X2+0.004X3,影响股骨颈骨密度的因素依次有绝经年限、体质量和绝经年龄,回归方程:y=0.687-0.0081X1+0.0048X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绝经后妇女 绝经年限 骨密度变化 双能X射线骨密度 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股骨颈骨密度 绝经年龄 回归方程 中医药研究院 随机抽样方法 相关回归分析 SPSS软件 骨质疏松 腰椎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大转子 不同年龄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随华 耿秀琴 周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94-1895,共2页
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该疾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原醛症可以引起低血钾、高血钠以及低血钙,进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骨代谢。本次研究调查原醛症(包括醛固酮... 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该疾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原醛症可以引起低血钾、高血钠以及低血钙,进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骨代谢。本次研究调查原醛症(包括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变化 治疗前后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骨密度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圣炜 卜瑞芳 程海燕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研究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体检过的与观察组患者具有相似年龄、体质量指数的绝经期志愿者85例作为对照组,收... 目的研究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体检过的与观察组患者具有相似年龄、体质量指数的绝经期志愿者8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的指标(血钙、血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空腹C肽、血钙、骨碱性磷酸酶(BALP),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些指标的表达与骨密度降低情况呈正相关;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餐后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量(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量(UA1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部分指标的表达情况与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更易于患骨质疏松症,体内多种因素均与骨密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2型糖尿病 骨密度变化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提前绝经妇女8个部位的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友华 颜晓东 +1 位作者 朱敏嘉 黄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180-180,183,共2页
目的探讨提前绝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1/2003-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宁市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165人。提前绝经的妇女83人(早绝经组),自然绝经妇女82人(对照组),记录一般资料,采用法国Challenger双... 目的探讨提前绝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1/2003-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宁市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165人。提前绝经的妇女83人(早绝经组),自然绝经妇女82人(对照组),记录一般资料,采用法国Challenger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L2,L3,L4正位,左髋部: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左前臂:超远端、远端的骨密度,并将两组一般情况、骨密度、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纳入16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股骨颈骨密度比较:早绝经组低于对照组犤(0.764±0.115,0.799±0.118)g/cm2,(P>0.05)犦。②L2骨密度比较:早绝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0.701±0.154,0.760±0.138)g/cm2,(P<0.05)犦。③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提前绝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67.1%,52.4%),(P<0.05)犦。结论提前绝经妇女骨密度低于自然绝经妇女,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月经 骨密度 早期干预 骨密度变化 绝经妇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双能X射线骨密度 股骨颈骨密度 机关工作人员 骨质疏松 患病率比 离退休人员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鹏 周延民 于维先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3期506-509,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不断减少为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及脊柱压缩性骨折等.根据骨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不断减少为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及脊柱压缩性骨折等.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病因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变化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关因素 糖尿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手指骨密度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楠 周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变化 早期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预后 手指 慢性炎症 多关节炎 关节软骨 病因不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敏 钱笑菲 +1 位作者 张秀英 于秀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8期100-101,共2页
过去把骨质疏松分成全身性及局部性两种。全身性骨质疏松又分为原发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可由以下疾病引起,如:甲亢、柯兴氏综合症、激素治疗、肢端肥大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糖尿病等。局部性骨质疏松还分为关节... 过去把骨质疏松分成全身性及局部性两种。全身性骨质疏松又分为原发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可由以下疾病引起,如:甲亢、柯兴氏综合症、激素治疗、肢端肥大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糖尿病等。局部性骨质疏松还分为关节炎、特发急性骨萎缩。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肯定与骨代谢有关的记载尚未见报道。1964年Kein对17例糖尿病人肋骨进行活检后对骨减少的事实做了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变化
下载PDF
定期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率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陶晓春 黄达 +2 位作者 胡安梅 孟令权 陈远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205-1207,共3页
骨质疏松症为一种退行性疾病。以骨密度、骨强度逐渐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针对定期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该人群骨质改变情况,确定骨质疏松症人群,可以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 骨质疏松症为一种退行性疾病。以骨密度、骨强度逐渐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针对定期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该人群骨质改变情况,确定骨质疏松症人群,可以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客观的科学数据。2006年开始,我单位对定期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相关数据,探索内在规律,为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变化 体检人群 临床分析 骨质疏松症 退行性疾病 骨折风险 人类健康 密度检测
下载PDF
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年宏 魏合伟 刘庆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骨密度变化 人工假体 周围 双能X线骨密度 骨丢失 假体寿命 骨密度. 并发症 时反应
下载PDF
河北省承德地区健康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状况的调查分析
13
作者 闫晶 张莹 +2 位作者 姚立新 闫石 贾晓凤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5期1336-1337,共2页
关键词 健康中老年人 骨密度变化 承德地区 骨质疏松病 河北省 双能X线骨密度 早期预防 社会老龄化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探讨
14
作者 郝明 张瑜庆 延爱锦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骨密度变化 2型糖尿病 老年人群 糖尿病患 骨质疏松症 代谢性疾病 T2DM 生活水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观察分析
15
作者 齐晨蕊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0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可能成为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可能成为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使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对比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发现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血清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不同的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带入Logistic方程中分析可得,这些因素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临床特征和具体病情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密度变化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骨密度变化可作为抗骨折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被引量:2
16
作者 Leslie WD Majumdar SR +1 位作者 Morin SN 何成奇 《中国康复》 2017年第1期22-22,共1页
骨质疏松症伴骨折对个人及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双能X线评定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究在临床实践中,常规骨密度检测作为骨折风险干预预测指标的效果。自1997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便对本省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女... 骨质疏松症伴骨折对个人及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双能X线评定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究在临床实践中,常规骨密度检测作为骨折风险干预预测指标的效果。自1997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便对本省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女性或者存在其它骨折风险的年轻女性进行常规的骨密度检查。研究者对大多数患者进行三年随访,而对有低骨折风险患者则进行至少为期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女性完成了至少一次的随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 骨密度变化 预测指标 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 老年女性 随访检查 数据显示
下载PDF
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威 张路坤 徐六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59-61,共3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将CD4 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使其发生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进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对HIV感染患者应用HAART治疗,可以延长患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由艾滋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将CD4 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使其发生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进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1]。对HIV感染患者应用HAART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其成为该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2]。本次研究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患者 HAART 骨密度变化 治疗方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孕期规范补钙对42d婴儿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春苗 张玉贞 袁淑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孕期规范补钙作为影响因素对42 d婴儿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00名42 d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孕期规范补钙分为对照组(未实施孕期规范补钙组)和研究组(孕期规范补钙组),... 目的:分析孕期规范补钙作为影响因素对42 d婴儿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00名42 d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孕期规范补钙分为对照组(未实施孕期规范补钙组)和研究组(孕期规范补钙组),每组50名,比较两组婴儿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42 d婴儿在孕期规范补钙下SOS数值(1542±250)、骨碱性磷酸酶(14.50±1.25)U/L、1.25(OH)_2D_3(47.50±7.50)nmol/L,而同期对照组42 d婴儿数值分别为(1257±242)、(18.75±2.50)U/L、(33.65±7.42)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骨密度阳性检出率为8%,对照组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补钙是42 d婴儿骨密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实施孕期规范补钙能够显著提高42 d婴儿骨密度水平,促使其处于健康发育状态,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规范补钙 42 d婴儿 骨密度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男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 曾荣峰 +1 位作者 于巍 汪明星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8例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骨密度变化的单因素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 目的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8例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骨密度变化的单因素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L2-4骨密度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测量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两组的单因素对比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将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即病程长短、BMI、血清钙、血睾酮、甲状旁腺激素。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病患的骨密度值减低,且其影响因素较多,若对其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实施积极的针对性干预,对维护其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 男性
下载PDF
股骨近端置换术后应力分布和骨密度变化与个体特异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孔足 卜海富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应力分布 骨密度变化 股骨近端 个体 异性 术后 髋关节周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