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尺桡骨中段骨折小夹板固定后再移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 沈楚龙 +4 位作者 林俊达 李金烨 黄雨寒 李根和 刘振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047-3053,共7页
【目的】探究儿童尺桡骨中段(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出现再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再移位后不同处理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尺桡骨中段骨折患儿90例,依据小夹板固定后是否出现... 【目的】探究儿童尺桡骨中段(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出现再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再移位后不同处理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尺桡骨中段骨折患儿90例,依据小夹板固定后是否出现再移位分为再移位组40例和非再移位组50例。通过对2组患儿受伤至复位的时间、年龄、固定时间、骨折分型、初次复位是否解剖复位等比较,分析出现再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再移位后不同处理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再移位组与非再移位组患儿在性别、患肢左右侧、受伤至复位的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儿在年龄、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固定时间)、骨折分型、初次复位是否解剖复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现为年龄较大、骨折分型等级越高、初次复位不是解剖复位的患儿出现再移位的比例高于非再移位组;在骨折愈合方面,再移位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非再移位组。(2)在前臂功能方面,再移位组患儿经不同处理后的前臂功能与非再移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尺桡骨中段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再移位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年龄较大、骨折分型等级越高、初次复位非解剖复位的患儿出现再移位可能性高,选择适当处理后患儿预后良好,但再移位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非再移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尺桡骨骨干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骨折再移位 影响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跳马训练致拇指掌骨基底骨折
2
作者 李英华 殷代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跳马训练是部队军体活动中一项常规科目,如果训练方法掌握不当,可致拇指掌骨基底骨折。自1986年以来,我们收治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8一22岁。右侧13例,左侧8侧。骨折不经关节面14例,其中大多为横行,且骨折端... 跳马训练是部队军体活动中一项常规科目,如果训练方法掌握不当,可致拇指掌骨基底骨折。自1986年以来,我们收治2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8一22岁。右侧13例,左侧8侧。骨折不经关节面14例,其中大多为横行,且骨折端内侧拇嵌。骨折经关节面7例,其中近端骨折块较大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头 关节面 骨折 骨折 近端 腕关节融合术 关节骨折 手法复位 陈旧骨折 骨折再移位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
3
作者 孙伟方 《医药论坛杂志》 1994年第8期45-46,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孙伟方(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316004)我院自1987年至199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进行2年以上随访,得到回复18例,随访率55.7%。兹将随访资料观察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孙伟方(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316004)我院自1987年至199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进行2年以上随访,得到回复18例,随访率55.7%。兹将随访资料观察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8例股骨颈骨折皆为新鲜骨折。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新鲜骨折 中西医结合 治疗仪 骨折移位程度 完全骨折 内固定 骨折临床愈合 满意复位 骨折再移位
下载PDF
四肢长骨骨折23例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4
作者 徐志友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9-41,共3页
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优越性很多,术后能使病人很快起床,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对多处严重复杂骨折,可提高疗效,方便护理,提高床位周转率等。但若内固定不当,或治疗过程中某一环节欠妥,也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内固定术后骨折再移位... 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优越性很多,术后能使病人很快起床,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对多处严重复杂骨折,可提高疗效,方便护理,提高床位周转率等。但若内固定不当,或治疗过程中某一环节欠妥,也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内固定术后骨折再移位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80~1987年间我院共收四肢长骨骨折经内固定后骨折端发生再移位23例、24个肢体,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内固定技术 骨折再移位 复杂骨折 加压钢板固定 骨折 髓内针固定 内固定器材 外固定 中下段骨折
下载PDF
锁骨骨折82例内固定疗效分析
5
作者 郭进友 白海 宁云泽 《实用骨科杂志》 1994年第1期52-52,共1页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多趋于保守治疗,皆因复位容易,固定难,致使骨折再移位,畸型愈合,影响关节功能。本文对我科1985~1992年8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进行分析,体会到...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多趋于保守治疗,皆因复位容易,固定难,致使骨折再移位,畸型愈合,影响关节功能。本文对我科1985~1992年8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进行分析,体会到内固定可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局部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期关节活动,避免了外固定常需6—8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骨折再移位 骨折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局部稳定 骨愈合时间 横行骨折 骨折解剖复位
下载PDF
孩子意外骨折家长如何护理
6
作者 麦瑞 《中华家教》 2016年第5期19-19,共1页
孩子活泼好动,有时候会遭受意外的骨折,许多家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常常是手忙脚乱,只知道将孩子送入医院,对护理却一窍不通,不知该如何是好。专业的麦瑞医生给家长们介绍一些应急处理措施,以防万一。
关键词 应急处理措施 屈伸活动 骨折再移位 血液循环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36例分析
7
作者 杨春林 邹荣瑞 +2 位作者 赖杭洲 刘继亮 孙小波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4期4792-4793,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12月间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试验组),另选择同期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常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12月间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试验组),另选择同期的3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常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再移位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给予其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骨折再移位、骨折愈合时间、安全可靠、恢复情况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外侧端骨折 外侧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骨折再移位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妙林 高志朝 +2 位作者 郑国富 孟永骏 金伟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272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成功且非手术治疗成功者纳入A组。随访期间出现关节面移位>2 mm、桡骨长度短缩&g...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1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272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成功且非手术治疗成功者纳入A组。随访期间出现关节面移位>2 mm、桡骨长度短缩>3 mm、尺偏角<20°、掌倾角<10°即认为复位后骨折再移位者纳入B组。结果 2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3(4~6)个月。205例纳入A组,67例纳入B组。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桡骨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致伤原因方面,A组摔伤比例更高,而B组交通事故伤和机械伤比例更高;在骨折AO分型方面,B组C1、C3型骨折比例高于A组;在尺骨完整性方面,B组尺骨粉碎性骨折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因存在高能量损伤、尺骨稳定性缺失、骨折粉碎等相关危险因素,常导致复位后骨折再移位,在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是需要预见复位失败、骨折再移位及二次手术风险,能有效避免关节功能障碍,避免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骨折再移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再移位92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凯 叶永亮 +2 位作者 胡建炜 喻永新 霍力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再移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中医正骨科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取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9...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再移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中医正骨科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取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98例。手法复位成功至骨折愈合未出现再移位者纳入A组(206例),出现骨折再移位者纳入B组(92例)。两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AO分型、尺骨的稳定性、伤后肢体肿胀程度以及骨折的复位时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再移位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机制、骨折复位时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AO分型、尺骨的稳定性、肢体肿胀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后肢体肿胀程度、尺骨的稳定性及骨折AO分型是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后出现再移位的风险因素。临床上对于肢体肿胀严重,尺骨不稳定和骨折AO分型中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要引起重视,此类患者手法复位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骨折再移位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张氏骨伤手法整复配合克氏针固定对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君鹏 裘晓冬 莫军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2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 分析张氏骨伤手法整复配合克氏针固定对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别纳入联合组、对照组,两... 目的 分析张氏骨伤手法整复配合克氏针固定对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别纳入联合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联合组加用张氏骨伤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及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改良肘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改良肘关节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联合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5.00%而言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克氏针固定的基础上联合张氏骨伤手法整复能够在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基础上,有效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氏骨伤 手法整复 克氏针 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椎板切除后路减压上盖固定术(椎管内环形减压上盖固定术)
11
作者 金惠生 周志 李洪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60-,共1页
作者设计出一种“椎板切除后路减压上盖固定术”。即将椎板切除看成是后侧入路减压的一部分,而进一步减压是通过骨折复位,同时设法解除压迫脊髓腹侧碎骨块和间盘组织。从而达到经椎板切除的后路脊髓充分减压的目的。脊髓减压后。
关键词 椎板切除 后路减压 后侧入路 脊髓减压 碎骨块 骨折复位 脊髓腹侧 术后随访时间 骨折再移位 稳定性作用
下载PDF
“过伸推按抖折手法”联合改良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29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新国 王彬 +2 位作者 曾艳阳 杨俊兴 赵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9-52,56,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正骨疗法“过伸推按抖折手法”联合改良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复位后骨折再移位、皮肤挤压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9例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Colles)骨折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正骨疗法“过伸推按抖折手法”联合改良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复位后骨折再移位、皮肤挤压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9例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Colles)骨折患者,均为摔倒伤后即刻就诊的新鲜闭合性骨折。运用改良后的中医正骨“过伸推按抖折法”联合改良夹板进行治疗,治疗后8周观察复位后骨折再移位、皮肤挤压伤发生率,评估治疗前后桡骨远端的高度、掌倾角、尺偏角、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针对腕关节功能恢复采用Cooney评分进行疗效分析评估。结果:29例患者全部获得了8周的随访,均采用本方法一次性复位治疗,复位后骨折端再移位1例(发生率为3.45%),均未出现皮肤挤压性损伤情况。治疗后8周桡骨远端的高度、掌倾角、尺偏角、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综合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疗效评价:优18例,良1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运用改良的正骨疗法“过伸推按抖折手法”联合改良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闭合性骨折,明显降低了复位后骨折再移位发生率、皮肤挤压伤率,其具有操作手法安全、复位精准、固定稳固、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疗法 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再移位 局部挤压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