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梁钧文 杨智涛 +2 位作者 刘涛 张柏荣 韵向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7月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7级骨科专业实习的医学生40名,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 目的 探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7月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7级骨科专业实习的医学生40名,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实习教学。授课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88.50±4.15)分vs.(84.00±3.57)分(;82.10±5.20)分vs.(75.40±4.15)分;(170.60±7.11)分vs.(159.40±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各项教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骨科 临床实习 教学方式 骨科实习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陈立娟 耿欣 +4 位作者 姚立军 魏立友 李春江 吴春云 张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急诊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Workshop教学模式在研究生骨科术后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侯轶 姚娜 +1 位作者 刘浩 刘立宏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Workshop教学模式在研究生骨科术后康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级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研究生28名,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14)和试验组(n=14),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科术后康复教学,试验组采用Workshop... 目的探究Workshop教学模式在研究生骨科术后康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级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研究生28名,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14)和试验组(n=14),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科术后康复教学,试验组采用Workshop教学模式进行骨科术后康复教学。比较分析2组研究生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膝关节镜术后康复及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理论成绩、实践能力成绩;比较分析2组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以及教学后参与临床术后康复的信心。结果经过教学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研究生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膝关节镜术后康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理论和实践成绩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师热情、教师与学生交互及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有信心参与临床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膝关节镜术后康复及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研究生骨折术后康复教学中应用Workshop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SHOP 教学模式 骨科 术后康复 研究生教育 应用
下载PDF
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AUC_(0~24h)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杨浩 熊雄 +1 位作者 刘长江 金小越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24 h曲线下面积(AUC_(0~24h))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分析AUC_(0~24h)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骨科手术并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24 h曲线下面积(AUC_(0~24h))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分析AUC_(0~24h)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模型。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骨科手术并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分析影响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AUC_(0~24h)的因素。采用一级药代动力学公式、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万古霉素日剂量消除率公式计算AUC_(0~24h)。结果最终纳入91例患者,结果发现胱抑素C(OR=189.168,P=0.005)和单次剂量(OR=19.160,P<0.001)是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AUC_(0~24h)的独立保护因素,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万古霉素AUC_(0~24h)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10,P<0.05)。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AUC_(0~24h)模型预测分析,JPKD软件和万古霉素日剂量消除率公式的绝对权重偏差均低于30%,JPKD软件和万古霉素日剂量消除率公式的AUC_(0~24h)与一级药代动力学公式的AUC_(0~24h)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81和0.524。结论胱抑素C是影响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AUC_(0~24h)的重要因素,JPKD软件较万古霉素日剂量消除率公式方法更适用于预测骨科术后万古霉素AUC_(0~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万古霉素 24 h曲线下面积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2023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治疗概要
5
作者 熊元 曹发奇 +4 位作者 刘梦非 周武 米博斌 夏天 刘国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refractory wound,CRW)是指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后未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上完全修复的创面,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糖尿病、缺血和炎症等。常规的创面治疗方法包括创面清洁、抗感染、缺血管理、炎症控... 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refractory wound,CRW)是指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后未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上完全修复的创面,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糖尿病、缺血和炎症等。常规的创面治疗方法包括创面清洁、抗感染、缺血管理、炎症控制和营养支持,但对于CRW,治疗显得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首先,感染是影响CRW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糖尿病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害,影响创面愈合,是引发CRW的常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难愈性创面 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解读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鸿涛 白洁 +1 位作者 郑思敏 牛晓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评估翻转课堂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骨科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骨科麻醉住培学生4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 目的评估翻转课堂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骨科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骨科麻醉住培学生4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教学,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记录并分析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核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48.60±5.48)分vs.(43.30±5.57)分;(82.80±4.21)分vs.(76.70±4.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的实践考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及团队合作得分高于对照组[(20.70±1.63)分vs.(18.90±2.00)分;(20.70±1.98)分vs.(19.10±2.40)分;(20.55±2.04)分vs.(19.00±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实践操作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4.20±0.89)分vs.(3.40±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骨科麻醉的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分析问题及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翻转课堂 骨科麻醉 住培教学 教学质量 学生满意度
下载PDF
“互联网+”结合“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丁冉 张启栋 +4 位作者 黄诚 王佰亮 程立明 郭万首 王卫国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骨科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性强、内容涉及广,而且知识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骨科临床教学。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手段及资源... 骨科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性强、内容涉及广,而且知识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骨科临床教学。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手段及资源越来越丰富,尤其近些年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及无数骨科医生的努力下,“唯医网”“骨科在线”“好医术”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骨科教育资源迅猛攀升,覆盖骨科方方面面,深受骨科医生喜爱,也是临床医学生学习拓展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骨科医生 多媒体信息技术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临床医学生 互联网 教育资源
下载PDF
直接床位管理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周年 张晓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26-30,共5页
目的探索实习医生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直接管床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9—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习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管床组,每组15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管床组... 目的探索实习医生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直接管床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9—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习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管床组,每组15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管床组除常规带教外由实习生直接管床。进行为期4周的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分析2组的出科考核成绩以及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出科考核成绩中管床组的成绩普遍好于对照组,尤其是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80.0%,管床组的整体满意率则高达93.3%,管床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一个实习科室对2组实习生总体评价上,对照组中优良率为73.3%,管床组中的优良率达到了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床位管理能够提升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骨科 实习教学 教学质量 床位管理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葛蓓 叶金灵 胡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不良护理事件。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生理、环境...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不良护理事件。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生理、环境、心理精神、社会文化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舒适护理组的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6%(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提高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室复苏期舒适度,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全麻手术 麻醉恢复室 舒适护理 不良护理事件
下载PDF
PBL-EBM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志勇 陈汉政 +2 位作者 钟树栅 吴景明 黄君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结合基于循证医学(problem-based learning,evidence-based medicine,PBL-EBM)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结合基于循证医学(problem-based learning,evidence-based medicine,PBL-EBM)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57名,其中男51名,女6名;对照组56名,其中男50名,女6名。试验组采用PBLEBM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均对2组进行出科考评及教学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出科考评成绩为(92.5±0.22)分,对照组出科考评成绩为(87.6±0.38)分;提高医学文献检索及数据研判能力[试验组(93.5±0.20)分vs.对照组(90.0±0.28)分]、提高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试验组(93.6±0.18)分vs.对照组(89.6±0.25)分]、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试验组(93.4±0.25)分vs.对照组(89.1±0.21)分]、提高专业术语交流表达能力[试验组(92.6±0.27)分vs.对照组(89.3±0.23)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试验组(92.4±0.40)分vs.对照组(93.0±0.45)分]和提高临床操作能力[试验组(92.4±0.32)分vs.对照组(92.7±0.37)分]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同传统教学法相比,PBL-EBM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料检索及循证医学证据的分析辨别能力。结论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采用PBL-EBM教学法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提高住培生主动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文献资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证据,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EBM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以TBL为基础的改良PBL教学法与传统的L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
11
作者 王林 杨民 左学良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以TBL为基础的改良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报告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科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按照教学模式不同分成传统组... 目的研究以TBL为基础的改良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报告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科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按照教学模式不同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以30例为每组人数,分别予以传统LBL教学和基于TBL的改良PBL为教学模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考核成绩:改良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分数更高,p<0.05;满意度:改良组对教学满意度为(93.33%),与传统组(70.00%)对比更高,p<0.05;不良事件:改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与传统组(23.31%)对比更低,p<0.05;临床综合能力:改良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传统组对比更高,p<0.05;教学效果:改良组教学效果更好,p<0.05。结论基于TBL的改良式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提升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传统PBL教学 以TBL为基础的改良PBL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骨科大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协同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体验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王彦艳 姚梁怡 +1 位作者 陈鑫 曹梦迪 《天津护理》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了解骨科大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协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的真实体验,为临床VTE预防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6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5名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 目的:了解骨科大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协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的真实体验,为临床VTE预防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6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5名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共提炼5个主题,分别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认知(感知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增强延续性护理预防意识)、照顾者积极情绪体验(坚定协同预防信念、接受生活轨迹转变、渴望多元化知识获取途径)、预防行为增强(主动寻求照护支持、积极承担协同责任)、照护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应对疼痛、缺乏效果测评支持)及协同预防益处感知(满足个人价值需求、采取主动疾病预防行为)。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主要照顾者积极的行为体验,将VTE预防与协同护理模式整合,在VTE预防管理过程中促成主要照顾者承担教育者角色,提高其协同护理和感知益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大手术 照顾者 协同护理 静脉血栓 质性研究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创伤疾病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何彬 刘豪 赵金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创伤骨科解剖结构复杂,受伤机制及骨折类型多变,一直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借助课件和尸体标本等辅助讲授,医学生难以直观观察、认识和理解,教学效果欠佳。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化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 创伤骨科解剖结构复杂,受伤机制及骨折类型多变,一直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借助课件和尸体标本等辅助讲授,医学生难以直观观察、认识和理解,教学效果欠佳。随着计算机和数字化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疾病中已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该技术用于创伤骨科临床教学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三维重建复杂解剖结构、判断骨折分型和并发症、推测骨折受伤机制、制定手术计划、提高学习热情和信心,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将对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和关节周围骨折教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归纳,阐述应用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升骨科创伤疾病的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疾病 医学教育 3D打印技术 教学质量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多模式保温护理对骨科全麻老年患者术后复苏、循环功能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廖雪梅 徐静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4-156,174,共4页
目的探究多模式保温护理对骨科全麻老年患者术后复苏、循环功能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治骨科全麻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多模式保温护理对骨科全麻老年患者术后复苏、循环功能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治骨科全麻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模式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苏相关指标、循环功能[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脑氧代谢[左、右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结果观察组复苏期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HR慢于对照组(P<0.05),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恢复留观时间及完全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左、右rScO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保温护理对骨科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室保温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发生,改善循环功能及脑氧代谢,促进患者更快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全麻术后 低体温 多模式保温护理 循环功能 脑氧代谢
下载PDF
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梁广权 许鹏雍 +2 位作者 黄金实 陈仕 班付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同时按术中置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置钉方式进行空心螺钉置入,试验组则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辅助进行螺钉置入。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螺钉位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置钉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总钻孔次数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正、侧位螺钉夹角小于传统组,离散度大于传统组(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8个月,两组Harris量表各维度得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缩短置钉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置钉精准度的优势,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联合场景模拟教学法对骨科护生参与度及综合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王瑞 王彩红 冯玉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88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各44例。传统教学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联合教学...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88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各44例。传统教学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联合教学组采用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参与度、理论及实操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评价及教师评价。结果联合教学组的教学、临床护理工作、沟通协作、科研、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第1、3、6个月,联合教学组的理论及实操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教学后,两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倾向量表(CTDI-CV)评分高于教学前,且联合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联合教学组的教学好评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联合教学组的教学质量、学生积极性、成绩反馈评分及总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法能提升骨科护生的综合成绩,增强参与度,有助于提升护生的教学评价及带教老师的教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场景模拟教学法
下载PDF
骨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研究
17
作者 李冰皓 陈世鑫 金凌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以期对制定骨科硕士生科研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5-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0级至2022级69名骨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学位类型分为科学学位... 目的探讨骨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以期对制定骨科硕士生科研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5-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0级至2022级69名骨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学位类型分为科学学位硕士22名和专业学位硕士47名;根据年级分为硕士一年级26名、二年级23名、三年级20名,对比不同学位类型和年级的骨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和科研能力培训需求的差异。科研能力自评包括发现科研问题能力、文献阅读总结能力、科研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软件运用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6大维度;科研能力培训需求包括提出问题、设计课题、查阅文献、统计分析、撰写论文5方面的培训需求。结果科研能力自评结果显示,69名骨科硕士研究生的文献查阅能力较强[(3.43±1.11)分],但发现科研问题能力不足[(2.90±1.18)分];不同学位类型的骨科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发现问题、阅读文献、课题设计、英文综述的撰写发表上与科学学位硕士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的骨科硕士研究生中,高年级硕士生的科研能力优于低年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能力培训需求调查显示,69名骨科硕士研究生对论文撰写(66.67%)、发现科研问题(62.32%)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强烈,且不同类型和年级的骨科硕士生的培训需求各有侧重。结论应加强骨科硕士研究生发现科研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培训应加强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根据骨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和年级开展精准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研究生 科研能力 科研设计 论文撰写 培训需求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翁梅 刁小红 +1 位作者 张燕 朱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8-0151,共4页
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3、5 d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 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的骨科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3、5 d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模式 骨科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颈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韩巍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数字骨科是一门将计算机数字技术融入骨科临床实践的交叉学科,它依赖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和图像处理以解决骨科基础和临床中的问题。在过去10年中,数字骨科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数字骨科技术主要涵盖的领域有:(1)骨科机器人技术。(2)计算机... 数字骨科是一门将计算机数字技术融入骨科临床实践的交叉学科,它依赖计算机进行数字处理和图像处理以解决骨科基础和临床中的问题。在过去10年中,数字骨科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数字骨科技术主要涵盖的领域有:(1)骨科机器人技术。(2)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3)虚拟现实(vis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VR)技术。(4)骨科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 technology)。(5)骨科有限元分析技术(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6)骨科远程手术(orthopedic remote surgery)。(7)骨科人工智能技术(orthoped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数字骨科技术的进步使得创伤骨科的诊断和治疗走向个性化、智能化和微创化,其中骨科机器人技术在国内发展尤其迅速。本期征集国内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颈手术的一些研究成果[1-4],探究了骨科机器人在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其中娄伟钢等[3]还研究了实时追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与骨科机器人相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这些论文的集中发表,将为同行在股骨颈骨折诊疗中应用数字骨科技术提供借鉴,并为开展临床科研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 骨科机器人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互助查体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叶陈毅 丁钱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互助查体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1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见习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完成课程培训,以讲课的形式介绍骨科专科查体要点。... 目的 探讨互助查体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1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见习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完成课程培训,以讲课的形式介绍骨科专科查体要点。试验组采用常规授课结合互助查体模式(见习学员两两之间相互查体),完成课程培训。通过临床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及学生自评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学习情况满意度自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助查体有助于提高骨科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查体 骨科 见习 临床实践 教学效果 应用效果 临床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