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法联合治疗骨缺损的显微重建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立宁 田清业 王建国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近年来,由于各种感染、创伤、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缺损,已成为临床治疗难点和热点之一.为了避免影响骨骼稳定性及防止病理性骨折,需要对骨缺损进行修复.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的方法众多,目的是填补缺损,恢复... 近年来,由于各种感染、创伤、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缺损,已成为临床治疗难点和热点之一.为了避免影响骨骼稳定性及防止病理性骨折,需要对骨缺损进行修复.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的方法众多,目的是填补缺损,恢复连续性和稳定性.综合国内外治疗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类: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移植;Ilizarov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组织修复 外科皮瓣 骨组织工程技术
下载PDF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宇星 任前贵 +4 位作者 李子龙 全嘉星 沈佩锋 孙韬 王浩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1,共7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分析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基于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从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前景。方法:以“股骨头坏死;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循环障碍;骨组织工程技术;microRNAs”为中文关键词,以“Necrosis of femoral head;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icrocirculation disorder;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icroRNAs”为英文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得到220篇相关文献,并通过对题目、摘要和部分文献内容的阅读,排除了时效性不强、结论模糊、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6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生成受损、细胞凋亡异常、血栓形成和脂肪栓塞均参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发展。②中药、骨组织工程技术、基于转染、MicroRNAs等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血管栓塞来预防和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③微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共移植物和支架与培养细胞之间的最佳比例需要进一步研究。④对于基因转染来说,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此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较少,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微血管内皮细胞 微循环障碍 骨组织工程技术 MIRNA 综述
下载PDF
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曼菲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牵张成骨术是一种内源性骨组织工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矫治颅颌面发育不足畸形。牵张成骨可分为4个阶段:手术、间歇期、牵张期和固定期[1]。本文将就颌面部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牵张成 实验研究进展 动物实验 颌面部 间歇期 颅颌面发育 骨组织工程技术 内源性
下载PDF
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袁冰 韦卓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由于某种因素如外伤、感染、肿瘤等使骨丧失了一些骨质,形成较大的间隙,称为骨缺损(Bonedefect)。全世界每年因严重的创伤、骨折合并感染、骨折后治疗不当、骨肿瘤或伴有其他合并症造成的骨缺损患者数以千万,虽然近年来骨折治疗早期多... 由于某种因素如外伤、感染、肿瘤等使骨丧失了一些骨质,形成较大的间隙,称为骨缺损(Bonedefect)。全世界每年因严重的创伤、骨折合并感染、骨折后治疗不当、骨肿瘤或伴有其他合并症造成的骨缺损患者数以千万,虽然近年来骨折治疗早期多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已使骨不连及骨缺损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仍是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主要有骨移植、人工骨(包括骨组织工程技术)、膜技术、基因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技术 人工材料 缺损修复 肿瘤 自体移植 技术 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陶瓷 磷酸钙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仵韩 木合塔尔.霍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发育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是骨组织工...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发育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优选种子细胞。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加快DPSCs成骨向分化,可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转化生长因子-β是通过细胞间信号转导调节细胞活动的一类多肽因子,可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在促进DPSCs成骨向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DPSCs成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骨组织工程技术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