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仑磷酸钠辅助PVP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BALP、PTH及N-MID-OT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田晓芳 田国华 +1 位作者 郑艳杰 刘春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66-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阿仑磷酸钠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 目的分析阿仑磷酸钠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0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PVP治疗(n=52),观察组采取阿仑磷酸钠辅助PVP治疗(n=55)。对比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量表(VAS)、骨代谢指标(BALP、PTH、N-MID-OT水平)、不良反应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O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ALP、PTH及N-MID-O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术后BALP、PTH及N-MID-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再骨折发生率(7.2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磷酸钠辅助PVP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功能,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体内BALP、PTH及N-MID-OT水平,促进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磷酸钠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骨碱磷酸酶 甲状旁腺激素 N-MID-OT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赵胜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7 d伤椎Cobb角变化、疼痛程度、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统计术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程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38例,发生率为26.76%。再骨折组年龄≥70岁、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的患者较未发骨折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OR=2.657)、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OR=4.024)、使用糖皮质激素(OR=5.137)、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OR=3.276)是影响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术前骨折椎体数均与再骨折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术后再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玉玺 杨建强 +1 位作者 张彬 湛梅圣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仙灵骨葆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能力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椎体高度变化及后凸角度、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和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74)评分。结果与对照组(81.58%)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97.44%)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活动能力评分、JOA、BGP、BALP、BMD、GQOL-74评分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VAS、活动能力评分、JOA、BGP、BALP、BMD、GQOL-74评分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较好,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阿仑膦酸钠 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手术 活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晓东 张宏波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5期10-17,共8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并绘制可... 目的:了解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作者、期刊、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经筛选共纳入416条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梁木荣、王庆敏、吴志君等,并已形成稳定合作团队,但团队间缺乏合作;主要的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机构间合作具有地域分隔特点;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研究主要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干预措施与药物应用、作用机制、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干预措施以针灸、中药、中西医结合等方法为主,骨密度、骨代谢、术后并发症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趋势。结论:中医药疗法一直是我国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疗效机制研究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和热点,促进各团队与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开展高水平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有助于促进该领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中医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补肾益精化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肾阳亏虚型)患者LEP、PGE2、IL-6及骨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谢兴平 程德良 +1 位作者 吴天泉 曹志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化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肾阳亏虚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肾阳亏虚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联合...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化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肾阳亏虚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肾阳亏虚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联合补肾益精化瘀汤口服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瘦素(LEP)、前列腺素E2(PGE2)、骨钙素(BGP)、护骨素(OPG)、骨密度(BMD)、Cobb角、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医总症状积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EP、COX-2、IL-6和PGE2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9.16、11.60、8.91、11.20,P均<0.05);血清BGP、OPG高于对照组(t分别=-6.63、-14.08,P均<0.05),BMD和SF-36高于对照组,ODI、Cobb角和中医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t分别=6.62、25.74、-13.99、-11.29、-9.13,P均<0.05)。结论 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联合补肾益精化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肾阳亏虚型)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疼痛介质分泌,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精化瘀汤 老年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肾阳亏虚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代谢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疼痛的治疗
6
作者 焦生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87-0089,共3页
探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疼痛感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4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参与研究,均于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间入院。治疗方法均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分析患者短期与近期的疼痛评分以及治... 探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疼痛感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4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参与研究,均于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间入院。治疗方法均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分析患者短期与近期的疼痛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患者术后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22.62±5.48)小时,85.00%的患者的疼痛感在24小时内即可得到缓解,其余15.00%的患者的疼痛感在24小时到48小时内缓解。经皮椎体成形术在疼痛方面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MR与NR率,χ2=64.80,P=0.00<0.05。患者治疗一周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48小时,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一年以及治疗后二年的评分与治疗后一周均无差别,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减轻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感,无论是短期效果还是长期效果都很明显,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良好,应当在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推广经皮椎体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疼痛治疗
原文传递
骨密度测量方法诊断胸腰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研究
7
作者 李通华 李通宪 +2 位作者 杨立新 赵瑞豪 赵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040-0042,共3页
探讨X射线骨密度测量(BMD)技术在诊断胸腰段单一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曾发生过OVC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胸腰椎正侧位和正侧线X射线影像,利... 探讨X射线骨密度测量(BMD)技术在诊断胸腰段单一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OVC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曾发生过OVC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胸腰椎正侧位和正侧线X射线影像,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椎体后突度,利用MRI确定椎管受压程度,并与BMD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差值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X射线BMD测量可有效评估OVCF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是诊断OVCF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为OVCF的诊断及骨质疏松症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测量 后凸角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对邻接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长春 朱坤 +4 位作者 周建生 周新社 牛国旗 吴敏 邵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41-574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T12/L1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邻接椎体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绝经后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PVP组(25例)和PKP组(25例)。于术前、术后1 w和随访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westry评分和伤椎后凸角测量;并于于其围术期和术后达一年以上测量其手术椎体上下各一个椎体的BMD值。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46±7.8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KP组在脊柱后凸角的纠正和脊柱矢状序列维持方面优于PVP组。两组围手术期、随访时上一椎体BMD无明显差异(P>0.05),下一椎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上一椎体围术期、随访时BMD无显著差异(P>0.05)。下一椎体围术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VP和PKP术是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临床疗效显著。经PVP和PKP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术后1年以上手术椎体的下一椎体BMD增加提高了其椎体强度,使下一椎体骨折发生率得以降低,且PKP相对于PVP更有助于提高下一椎体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9
作者 沈永乐 王景续 +4 位作者 宫树一 穆胜凯 吴岩 尹西盟 鲁泽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0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行PVP术式时给予2.6~3.5 mL骨水泥,研究组则给予1.5~2.5 mL骨水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状态、运动功能、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同时观察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Cobb角较术前减小(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总渗漏率为7.14%(4/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2%(17/57)(P <0.05)。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VP术式治疗OVCF患者,1.5~2.5 mL、2.6~3.5 m L两种不同剂量的骨水泥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但小剂量的骨水泥可降低其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骨水泥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昕彦 李湘 +4 位作者 于萌 林奕辰 郑德禄 王璐 刘晓丹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中应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行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2组,每组40例...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中应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行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未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Cobb's角、伤椎椎高比、腰椎与髋部骨密度(BMD)、1年内再骨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VAS评分与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d,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d,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伤椎椎高比、腰椎与髋部BM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年内再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反应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可有效促进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增加骨密度,调节免疫系统稳定,降低再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洪亮 李忠辉 +3 位作者 赖晓敏 伊莉 翁阳华 黎佩珍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热凝术(RA)对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 OVCF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其中采用PVP联合RA治疗者28例(观察组),仅行PVP治疗者28例(对照组),随访1年,分别在术前...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热凝术(RA)对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 OVCF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其中采用PVP联合RA治疗者28例(观察组),仅行PVP治疗者28例(对照组),随访1年,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变化情况、VAS评分、活动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恢复状况、VAS评分及活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均无神经及脊髓受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0.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RA治疗OVCF临床疗效确切,预后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守言 陆玉和 +3 位作者 王自立 王凯 安成玲 何仕诚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5期724-72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6节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2h及1d疼痛即明显缓解,术中注射骨水泥平均为5.2ml,有2节椎旁静脉丛有细条样骨水泥外渗,1节椎体后软组织内小条状漏出(经小切口钳出)。50例64节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
下载PDF
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骨愈合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美煌 洪世顺 陈胜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10期1181-1183,1188,共4页
目的:探究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愈合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PKP术患者的资料,依据... 目的:探究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愈合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PKP术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后用药的不同将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和接受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患者分别分为阿仑膦酸钠组(n=58)和联合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D-Pyr)、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和各项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联合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和81.03%(4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水平、VAS评分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股骨颈、大粗隆、腰椎L和Ward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BALP、TRACP-5b、D-Pyr和β-CTX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阿仑膦酸钠组,tPⅠNP水平显著高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较阿仑膦酸钠组低,JOA评分较阿仑膦酸钠组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球囊扩张PKP术后辅以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骨代谢与骨密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康胶囊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愈合 骨代谢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67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庾伟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61-2162,共2页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多发、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人体骨量逐渐下降,特别是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下降,骨量下降明显,胸腰椎位于人体应力的集中区域,容易发生骨折,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卧...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多发、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大,人体骨量逐渐下降,特别是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下降,骨量下降明显,胸腰椎位于人体应力的集中区域,容易发生骨折,对于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卧床休息为主的保守疗法,通过骨的自然修复,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但是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全 李钿 +3 位作者 王德春 林加阳 林勇彬 林可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单侧入路组(n=29...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单侧入路组(n=29)和双侧入路组(n=2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以及X线曝光次数;比较术前和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栓塞、骨水泥渗漏和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结果 (1)术前腰背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术后1天、术后3月两组之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单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及X线曝光次数均低于双侧入路组(P <0.05)。(3)术后均能改善术前患椎Cobb角及增加椎体前缘高度(P <0.05),术后单侧和双侧入路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入路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双侧入路组发生骨水泥侧漏6例、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单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变椎体后凸畸形及恢复椎体高度,但单侧椎弓根入路较双侧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X线曝光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和双侧 椎弓根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COBB角
下载PDF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志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胸腰段OVCF行PKP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胸腰段OVCF行PKP治疗的患者73例(112个椎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骨折数目将患者分为单节段组和多节段组(椎体骨折数目≥2个),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脊髓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单节段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多节段组(P<0.05),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多节段组(P_均<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前、术后2小时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术后2天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_均<0.05)。结论 PKP治疗单节段和多节段椎体OVCF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骨密度测量方法诊断胸腰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坤 张长春 +2 位作者 许刚 王旸 曹玉茹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1)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诊断脊柱胸腰椎移行处(T12/L1)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2)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脊... (1)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诊断脊柱胸腰椎移行处(T12/L1)单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2)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脊柱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患者20例(观察组),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59~74岁,平均(66.75±4.98)岁;既往发生胸腰椎移行处单椎体OVCF经保守治疗康复的患者20例(对照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2~76岁,平均(68.90±4.67)岁。分别测量各T11-L2椎体的骨密度值,然后按照公式分别计算出各自的相对BMD差值百分比。(3)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病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相对BMD差值百分比的分子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71,P<0.05)。(4)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是一种可行的判断脊柱骨折新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双能X线 诊断
下载PDF
PVP及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8
作者 商贵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PKP治疗,对照...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PKP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及后凸畸形矫正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以及骨水泥渗透情况;治疗费用、手术不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凸畸形矫正率为(63.56±4.64)%,高于对照组的(25.34±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中间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0.85±0.80)、(0.92±0.60)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73±0.16)、(0.84±0.13)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水泥渗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3.8±0.9)万元与手术不耐受率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7)万元、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及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PVP具有操作方便、经济性高的优势,PKP在后凸畸形矫正、修复椎体高度上表现突出,因此,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成A组、B组,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成A组、B组,两组均为43例,A组于骨折后1周内行PKP,B组于骨折后1~2周内行PKP,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1.06±0.43)和(10.25±2.17)分,均低于B组的(1.57±0.36)和(16.41±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B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不同手术时机 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立新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2127-21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39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39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对照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状况及VA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有无脊髓及血管神经受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VAS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椎体成形术 射频热凝术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