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温志刚 路帅 +2 位作者 柴仪 孙晓飞 马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49-052,共4页
探究针刀疗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 探究针刀疗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刀疗法。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来客观衡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差异;同时,利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JOA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PF、RP、BP、GH、VT、SF、RE、MH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残余痛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技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残余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张滔 李兰 +3 位作者 李旭雪 李东明 吴海燕 陶一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术后随访一年。比较三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统计三组术后骨折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天,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a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低,且完全骨髓水肿组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较无骨髓水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三组伤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高,Cobb角度较术前小,且完全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无骨髓水肿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三组骨折再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VCF患者MRI显示其骨髓水肿程度与其术后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改善效果成正相关(P<0.05)。结论OVCF患者骨髓水肿程度越严重,其PKP治疗效果相对越好,越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椎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雪轩 鄢毅 +5 位作者 邹欢 陈子明 尹青华 钟凯 曾琳钰 张学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21,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临床上两种经典术式,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OVCF的治疗,但是这两种手术一直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射频镇痛技术的发展,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RFNB)应用于OVCF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某些特殊形态OVCF,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应该注重OVCF病人个体差异,从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加强OVCF病人术后康复及护理,并对现有技术不断改进,为OVCF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这4种微创手术治疗OVCF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微创手术 经皮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 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桂凯红 程中华 +1 位作者 黄林 阮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VCF组,根据术后随访2年期间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将OVCF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无再发骨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OVCF患者术前、健康志愿者体检当日血清IGF-1、IGFBP-3水平以及腰椎(L_(2~4))骨密度(BMD);分析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1、IGFBP-3、BMD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OVCF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发骨折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高于再发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42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均是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IGFBP-3、BMD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48~0.905)、0.713(95%CI:0.612~0.801)、0.711(95%CI:0.610~0.799)和0.921(95%CI:0.848~0.966),3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IGF-1、IGFBP-3、BMD单独预测(Z=2.603、4.097、4.078,P<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和BMD联合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改善OVCF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密度
下载PDF
火龙罐辅助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蒋晓春 高鹤菲 徐奋 《全科护理》 2025年第3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究火龙罐辅助治疗对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2023年4月选取收治于医院的80例OVCF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术后均接... 目的:探究火龙罐辅助治疗对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2023年4月选取收治于医院的80例OVCF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佐以火龙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椎体关节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得分和伤椎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ODI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对照组高,组别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治疗不同时间段测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ODI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的组别与时间点交互分别为(F_(交互)=14.071,P_(交互)<0.001;F_(交互)=31.444,P_(交互)<0.001;F_(交互)=33.112,P_(交互)<0.001;F_(交互)=47.827,P_(交互)<0.001)。结论:火龙罐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病人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伤椎关节功能,有利于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后 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椎体骨皮质强化差异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方伟 黄兴桦 +1 位作者 屈波 杨红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30-4438,共9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骨皮质强化区域对脊柱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二维层面。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三维层面内骨皮质强...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骨皮质强化区域对脊柱生物力学及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二维层面。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骨水泥在椎体三维层面内骨皮质强化差异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邻近椎间盘及终板生物力学分布的影响,以评估其效果。方法:建立T1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有限元模型,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对骨水泥有无皮质强化情况进行分组分析,研究不同体位变化下,骨皮质强化对T12椎体松质骨、皮质骨、T11/T12椎间盘、T12/L1椎间盘、T11下终板、L1上终板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在垂直压缩力作用下,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有或无骨水泥皮质强化在不同体位变化下除伤椎皮质骨以外结构应力变化均不明显;(2)伤椎皮质骨Von Mises应力值在人体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时差异显著,同一平面内骨皮质完全强化组较无骨皮质强化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明显变小,随着骨皮质强化越广泛Von Mises应力值整体呈下降趋势;(3)提示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时,横断面内骨水泥应尽量广泛对称水平分布于椎体骨皮质边缘,矢状面内骨水泥应广泛纵向分布且靠近上下终板及前后壁,冠状面内骨水泥应广泛分布于中线两侧同时对称接触上下终板及侧壁,可有效避免伤椎再骨折风险且不增加邻椎骨折、残留盘源性疼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 骨皮质强化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邻近间盘 终板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疏康方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7
作者 郭基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骨疏康方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泰和县中医院住院符合标准的62例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PVP+常规药... 目的探究骨疏康方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泰和县中医院住院符合标准的62例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PVP+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PVP+骨疏康方,持续治疗3个月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0/31),高于对照组的80.6%(2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疏康方联合PVP治疗OVCF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改善骨质疏松、减少骨折愈合的时间、有效减轻腰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骨疏康方
下载PDF
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邹颖 赵腾飞 +4 位作者 张恒 邓亚萍 段会婷 赵天玲 柳桓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风险预测组,各57例。常规干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预测组行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个月,风险预测组FR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椎体前缘高度、ADL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能减轻老年OVCF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伤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 骨科损害控制 经皮成形术 功能
下载PDF
循经督刺结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9
作者 陈洋 李玲芳 +2 位作者 谈太鹏 郭晓 张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观察循经督刺法结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阳虚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督刺组,每组48例。两组均口服基础药... 目的:观察循经督刺法结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肾阳虚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督刺组,每组48例。两组均口服基础药物塞来昔布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和钙尔奇片并联合艾灸、针刺穴位,常规组选取常规穴位针刺,督刺组采用循经督刺法结合艾灸。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椎体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伤椎前缘丢失高度及Cobb角变化。结果:督刺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和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督刺组治疗1个月后伤椎OD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伤椎前缘丢失高度及Cobb角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督刺结合艾灸能提高脾肾阳虚型OVCF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OVCF患者疼痛,改善伤椎椎体功能,促进局部骨折愈合,为OVCF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刺 艾灸 脾肾阳虚型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功能康复
下载PDF
单次灌注与温度梯度灌注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杨寒石 陆小庆 曹汉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 对比单次灌注技术和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PK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骨水泥灌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次灌注组(n=57)... 目的 对比单次灌注技术和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PK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骨水泥灌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次灌注组(n=57)和温度梯度灌注组(n=59)。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指标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温度梯度灌注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单次灌注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梯度灌注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单次灌注组(P<0.05)。2组患者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0.05)。温度梯度灌注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次灌注组(P<0.05)。结论 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应用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获得与单次灌注技术相当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可减少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灌注 球囊扩张经皮后凸成形术 单次灌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疗效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11
作者 柯荣军 朱骏 +3 位作者 刘红飞 宦诚 于中华 孟祥宇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61例OVCF患者的资料。手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61例OVCF患者的资料。手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程度。术前和末次随访进行CT检查,测量病椎压缩部位的最低点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并计算高度比值。结果6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平均(21.59±7.21)个月。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23.0±10.5)min。除1例患者(1.64%)出现骨水泥渗漏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病椎压缩最低点高度和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OVC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网袋 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万宇频 万磊 +2 位作者 罗秀云 艾益明 闻金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疼痛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50~78(60.55±...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疼痛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50~78(60.55±5.68)岁;女18例,男22例;骨折原因:车祸25例,高空坠落15例;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年龄51~79(60.57±5.71)岁;女17例,男23例;骨折原因:车祸23例,高空坠落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热奄包干预。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7.50%(31/40)],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40)比20.00%(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4.114,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28±0.22)分比(3.60±0.35)分],SF-36总分高于对照组[(73.49±7.35)分比(62.50±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95、7.199,均P<0.05)。结论OVCF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中药热奄包,可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药热奄包 疼痛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13
作者 梁光颖 《全科护理》 2025年第8期1546-154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医院130例老年OVC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情况并分为再发椎体骨折组、未再发...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医院130例老年OVC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情况并分为再发椎体骨折组、未再发椎体骨折组,比较两组资料,分析老年OVCF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结果:130例老年OVCF病人,随访发现29例出现再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22.31%(29/130)。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独居、防滑措施、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入院和出院跌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独居、无防滑措施、无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入院和出院跌倒评分≥45分是老年OVCF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OVCF病人出现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对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独居、无防滑措施、无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入院和出院跌倒评分≥45分的病人给予更多关注,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再发椎体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发骨折 防滑措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14
作者 李育森 李书强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入路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 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入路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应用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29例,应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围术期情况、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伤椎的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的渗漏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伤椎恢复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对比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的中间高度、局后凸Cob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骨水泥的注射量,还能减轻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皮穿刺成形术 疼痛程度 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罗莫佐单抗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15
作者 酆琳玲 杨胜岩 +1 位作者 周洵 马红妹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罗莫佐单抗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于上海长征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目的观察罗莫佐单抗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于上海长征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经手法复位指导,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莫佐单抗治疗,2组持续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7.44%(χ^(2)=5.472,P=0.019)。治疗12个月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L_(2)~L_(4)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_(2)~L_(4)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与同期对照组(P<0.01);2组BGP及BAL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0%vs.11.63%,χ^(2)=0.977,P=0.32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罗莫佐单抗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骨密度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罗莫佐单抗 阿仑膦酸钠片 骨代谢标志物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阚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江北新区德驭康复...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江北新区德驭康复医院收治的61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30例,PVP治疗)和B组(31例,PK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椎体恢复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术中透视时间均长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缩短,B组短于A组,伤椎前、后缘及中线高度均增大,B组均大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均降低,B组均低于A组,Cobb角均缩小,B组小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VP治疗,PKP可以缩短OVCF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有助于椎体恢复,安全性良好,但其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功能
下载PDF
加减八珍汤与唑来膦酸联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刘云兵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8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加减八珍汤、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手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金溪县中医院2021年2月—2024年6月收治的66例OVC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 研究分析加减八珍汤、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手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金溪县中医院2021年2月—2024年6月收治的66例OVC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加减八珍汤、唑来膦酸联合治疗,探索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2.94±0.78)分、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19.05±1.28)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的(3.41±0.71)分、(25.32±2.59)分、24.24%(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正位骨密度(0.83±0.07)g/cm^(2)、股骨胫骨骨密度(0.84±0.05)g/cm^(2)、椎体前缘高度比(79.62±5.34)%、椎体矢状径指数(68.56±5.28)%,高于对照组的(0.79±0.06)g/cm^(2)、(0.78±0.07)g/cm^(2)、(72.44±6.56)%、(63.94±4.95)%(P<0.05)。结论 加减八珍汤、唑来膦酸联合应用于OVCF患者术后康复中,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骨密度、椎体影像学指标,增强腰椎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八珍汤 唑来膦酸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18
作者 刘云涛 何传宇 苏来曼·热合曼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9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用经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对照组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两组患者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症状性椎旁或椎间隙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发生。结论:单侧横突上缘椎弓根外入路和单侧椎弓根入路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均较好,前者手术时间更短,X线透视次数少。Purpos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0 patients with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treated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vertebroplasty;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unilateral pedicle approach. With a follow-up of more than 1 year,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imes, cement injection volume, pain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ir functional recover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in pain VAS score and dysfunction index ODI score, the scores improved with the follow-up tim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2 cases of bone cement leakag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 in the control group, none of which resulted in symptomatic paravertebral or intervertebral space leakage, and no intravertebral canal leakage occurred.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with 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 and unilateral pedicle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with the former having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X-ray fluo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突上缘弓根外入路 单侧弓根入路、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慧 白玉 +2 位作者 郑伟 时晓华 何剑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67-1174,共8页
【目的】探析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 【目的】探析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刺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共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腰椎第2~4节椎体(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代谢指标[人Ⅰ型胶原C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钙]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47/47),对照组为87.23%(41/47),组间比较(Fisher精确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疼痛程度及胸腰椎功能评分方面,术后第7天及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胸腰椎ODI评分均较前一观察时点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术后第7天及1个月和3个月对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胸腰椎ODI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骨密度方面,治疗后(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L2~4、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骨密度值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血清CTX-1、BALP和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CTX-1、BALP和血钙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不足、阴血亏虚型OVCF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促进胸腰椎功能恢复,有效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 手术 芍药甘草汤 针灸 骨密度 骨代谢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