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去铁胺治疗铁蓄积致骨量下降雄性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禄林 王啸 +8 位作者 李光飞 高超 俞晨 沈光思 张鹏 吴明霞 王爱东 Xi Huang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 目的观察甲磺酸去铁胺(DFO)干预对铁蓄积导致的小鼠骨量下降骨代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2只2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C组、D组均运用铁剂腹腔注射干预2月,2月后A、B组处死;C组和D组分别再用生理盐水、DFO干预1月后处死;检测血清铁、钙、磷水平,骨转换指标I型胶原C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骨钙素(BGP)含量,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测定肝脏铁含量,肝脏铁Perls’染色;股骨远端松质骨micro-CT扫描分析和三维重建。结果 1血清铁、肝脏铁含量测定及肝脏Perls’染色示B组铁指标显著高于A组,铁蓄积模型成功建立;DFO干预后D组铁指标显著下降。2血清骨转换指标示B组CTX、Trap-5b显著高于A组,BGP水平低于A组;D组CTX、Trap-5b水平均低于C组,BGP含量高于C组,提示DFO可以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增强和骨形成抑制。3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示B组MDA水平高于A组,SOD活性低于A组;D组较C组MDA水平显著降低、SOD升高。4micro-CT示B组较A组骨密度下降,各骨小梁参数减低;而降铁干预1月后D组较对照干预C组各骨参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DFO可部分逆转铁蓄积导致的骨吸收活性增强和骨形成抑制,从而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的微结构,其机理可能与降铁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铁蓄积 雄性小鼠 骨量下降
下载PDF
绝经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骨量下降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费霖莉 张忠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744-746,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与骨量下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符合标准的绝经后MS患者186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33例、骨量减少组56例、骨质疏松组97例,记录所有患者年龄、... 目的 探讨绝经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与骨量下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符合标准的绝经后MS患者186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33例、骨量减少组56例、骨质疏松组97例,记录所有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分娩方式、文化程度、饮酒史、规律运动、钙剂补充、既往骨折史等基础情况,以及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G、LDL-C、HDL-C水平.比较三组间患者基础情况及代谢指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MS患者各组分与骨量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绝经年限、文化程度、规律运动、钙剂补充、既往骨折史及收缩压、FPG、TG、LDL-C、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基础情况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β=0.025,P=0.027)、高FPG(β=0.260,P=0.022)、高TG(β=1.536,P=0.003)及低HDL-C(β=-1.801,P=0.009)是引起绝经后代谢综合征患者骨量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水平收缩压、高FPG、高TG及低水平HDL-C是加剧绝经后MS患者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故对于绝经后MS患者,应进行规律运动锻炼,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并定期监测,延缓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代谢综合征 质疏松 骨量下降
下载PDF
探讨定量CT及生物电阻抗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骨密度的关系
3
作者 张丽华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丁素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8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131例体检者行QCT和BIA测定的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线性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Bland-Altman评估两者测定VFA的一致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CT和BIA测定的VFA与BMD呈负相关(r=-0.197和r=-0.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BI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5~1.015);VFA(QCT)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1~1.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CT和BIA测量VF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VF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测定VFA的QCT和BI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采用BIA测定的VFA评估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内脏脂肪面积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铁蓄积引起骨量下降与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功能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晔 方艺璇 +8 位作者 刘功稳 高焱 沈光思 刘志鹏 朱柯雨 郑苗 毕擎 赵晨 徐又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铁蓄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存在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本研究希望了解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与造血细胞自噬功能之间相关性,探索骨质疏松症新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雄性小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铁铵构建铁蓄积小鼠模... 目的铁蓄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存在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本研究希望了解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与造血细胞自噬功能之间相关性,探索骨质疏松症新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雄性小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铁铵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和骨生成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micro-CT检测股骨骨密度,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流式成像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使用造血细胞条件性敲除Atg7基因小鼠Atg7^(flox/flox);Vav-Cre(本文以Atg^(7-/-)表示)对Atg^(7-/-)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股骨和胫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两组比较后铁蓄积组显示: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骨生成指标P1NP表达减低、股骨骨密度下降(P<0.05),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异常升高(P<0.05)且伴随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受抑制;在Atg^(7-/-)小鼠中,骨髓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铁代谢活动增强,铁载体相关基因Lcn2、膜铁转运相关基因Tfr2,Slc40a1(Fpn1)、Steap3、线粒体亚铁血红素生成通路中酶的调控基因Cpox的mRNA表达均升高,Atg^(7-/-)小鼠骨量下降(P<0.05)。结论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可能与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功能抑制相关;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与骨量下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蓄积 骨量下降 造血细胞 自噬
原文传递
核苷(酸)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骨质下降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解双双 程文瑾 +2 位作者 焦军霞 刘晓艳 刘莉 《肝脏》 2023年第3期309-312,329,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测量非受力...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的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测量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T值和Z值,依据WHO诊断标准分为骨质正常组、骨质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这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抗病毒治疗药物、体质指数(BMI)、凝血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纤维化水平的差异,分析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应用核苷(酸)治疗的CHB患者中,骨密度减少的患者比例为24.6%,骨质疏松患者的比例为18.2%。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增大、女性、低BMI、应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血肌酐水平增高的患者发生骨密度下降的风险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值1.06,95%可信区间1.02~1.11,P=0.005)、女性(OR值1.37,95%可信区间1.56~2.13,P=0.015)、低BMI(OR值0.88,95%可信区间0.81~0.97,P=0.015)、肌酐水平(OR值2.00,95%可信区间1.97~2.03,P=0.025)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OR值2.95,95%可信区间1.14~7.45,P=0.028)与骨密度减少具有相关性。应用阿德福韦或者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其血磷水平更低。结论核苷(酸)经治的CHB患者更易发生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其中年龄增大、女性、低BMI、肌酐水平升高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增加了CHB患者发生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应用阿德福韦或者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更易导致血磷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质疏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下降情况和饮食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素平 王增萍 +1 位作者 张亿勇 王伟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6期3848-3851,共4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下降情况和饮食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收治的因腰背部疼痛就诊的218例围绝经期女性,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调查饮食因素。结果 218...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下降情况和饮食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收治的因腰背部疼痛就诊的218例围绝经期女性,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调查饮食因素。结果 218例围绝经期妇女中,骨量下降45例,占20.64%。4045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血清CTX、PINP及OC水平分别为(-0.94±-0.12)、(0.35±0.12)ng/ml、(43.24±4.41)ng/ml及(17.86±4.52)ng/ml;4650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血清CTX、PINP及OC水平分别为(-1.26±-0.35)、(0.39±0.16)ng/ml、(47.85±4.78)ng/ml及(19.95±5.61)ng/ml;>50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血清CTX、PINP及OC水平分别为(-1.87±-0.56)、(0.56±0.23)ng/ml、(56.46±6.78)ng/ml及(23.46±5.95)ng/ml。不同年龄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血清CTX、PINP及O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56,9.067,10.134及8.963,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熏腌食物、红茶、乳制品、加餐及膳食补充剂是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下降饮食独立危险因素,且熏腌食物为负相关(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下降的饮食保护因素为乳制品和红茶,应尽量避免腌熏食物,同时可适当改变饮食方式,如适当加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骨量下降 饮食因素 密度
原文传递
关注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被引量:4
7
作者 孔令泉 马晨煜 +4 位作者 佘睿灵 李凡 吕发金 厉红元 吴凯南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认为的一些原发性OP可能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负钙平衡和低血钙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临床实践发现,目前认为的一些原发性OP可能源于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负钙平衡和低血钙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增强(亚临床甲旁亢)或亢进,可防可治,故将此类OP称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质疏松症。我国人群每日钙摄入量普遍不足,维生素D缺乏/不足也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长期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引起的低血钙和负钙平衡所致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临床广泛存在,对它的防治可有效防治低骨量和骨质疏松,从而有效防治身高变矮、驼背、腰酸背痛、乏力、骨关节疼痛、骨折、转移性血管钙化和全身钙质沉着症等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摄入不足和(或)维生素D缺乏/不足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亚临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质疏松 骨量下降 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相关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