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1
作者 刘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49-0052,共4页
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中具备的优势。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覆盖范围内于我院就诊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纳为受试对象,患者均行基础综合治疗,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令患者依次落入对照组(... 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中具备的优势。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覆盖范围内于我院就诊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纳为受试对象,患者均行基础综合治疗,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令患者依次落入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与研究组(自体骨髓肝细胞移植治疗)观察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生存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身体活动能力与肝代谢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研究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总胆红素、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肝移植分配模型分数更低(P<0.05),白蛋白更高(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生存率更高(P<0.05),且患者治疗24周与治疗48周后的ECO状况评分更高(P<0.05),吲哚菁绿15分钟存留率更低(P<0.05)。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有助于改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指标以及肝代谢的能力,同时在维持患者远期治疗效果与生活状况中具有显著优势,可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攀云 马红伟 张雅琼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足患者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某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确诊糖尿病足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设计原则将其分组并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糖尿病足治疗,...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足患者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某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确诊糖尿病足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设计原则将其分组并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糖尿病足治疗,观察组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临床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糖尿病足溃疡面积评价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溃疡面积有所改善,观察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8 077.65±147.42)IOD、人基质衍生因子-1aSDF-1a(SDF-1a)(5 224.09±125.45)IOD、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14 279.86±289.94)I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为收治糖尿病足患者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方案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足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急性闭塞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红珍 李伟娟 +4 位作者 张慧芹 俞芳 项岫秀 刘秀玲 刘阁玲 《中国医药》 2007年第5期263-263,共1页
1 病历摘要 男,6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右下肢发凉20d,右足肿胀、疼痛10d于2005年3月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T36.1℃,P80次/min,BP170/100mmHg;神清语利,左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右侧小腿中段以远肿胀明显,有... 1 病历摘要 男,6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右下肢发凉20d,右足肿胀、疼痛10d于2005年3月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T36.1℃,P80次/min,BP170/100mmHg;神清语利,左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右侧小腿中段以远肿胀明显,有散在水疱,足背大片表皮剥脱,色苍白,第二、三趾变黑,渗出较多,皮温低,右股动脉搏动好,掴动脉及足背动脉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急性闭塞1例 糖尿病下肢动脉急性闭塞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8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曾晖 熊志群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005-1006,共2页
终末期肝病(ESL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极度减退甚至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1]。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方法,具有取材操作方便,无排斥反应,便于应用的优点。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实施的8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 终末期肝病(ESL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极度减退甚至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1]。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方法,具有取材操作方便,无排斥反应,便于应用的优点。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实施的8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护理 骨髓干细胞移植 终末期肝病 病理状态 排斥反应 肝功能 治疗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淑莲 李醒三 《柳州医学》 2006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应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冠心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本文就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用于冠心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细胞移植治疗 冠心病 骨髓干细胞移植 人类健康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丁颖 金靓 +2 位作者 郑雅宁 李亚玲 吴瑜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叙事护理。于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叙事护理。于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叙事护理用于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有助于改善其焦虑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叙事护理 焦虑 满意度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缺血5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9 位作者 郭连瑞 张建 徐娟 冀冰心 李建新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董宗俊 汪忠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87-688,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2003年3—8月,我们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1-81岁,平均71.5岁;其中有4例为糖尿病足坏疽或溃疡,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2003年3—8月,我们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1-81岁,平均71.5岁;其中有4例为糖尿病足坏疽或溃疡,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350ml,在体外经过离心等处理后,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ml,再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小腿肌肉局部注射,其中第5例并进行了大腿和小腿联合移植。结果:5例患者全部得以保存下肢,有效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在入院时由于左足大部就已坏疽,且已达肌腱深度,不得不截去左足。疼痛缓解3例,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肢体虽然仍有疼痛感,但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并不缺血;考虑与长期应用杜冷丁成瘾有关。患者下肢远端的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平均为30mmHg,高于截肢的临界值20mmHg,2例患者进行了下肢动脉造影复查,显示血管侧支建立非常丰富。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治疗 严重下肢缺血 糖尿病足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锡初 游庆军 +4 位作者 魏福祥 邱东民 周运乾 殷胜瑜 沈振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8-10,共3页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以 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A组 ,抽取骨髓制成干细胞悬液 ,经左、右冠状动脉注入心脏 ;同期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 7例...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以 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A组 ,抽取骨髓制成干细胞悬液 ,经左、右冠状动脉注入心脏 ;同期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 7例为B1组 ,于二尖瓣置换术中经左、右冠状动脉及心肌内注射干细胞悬液。既往收治的 10例单纯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为B2 组 (对照组 )。分别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 4、8周心脏射血分数 (EF)及心输出量 (CO)进行观察。结果 三组患者均健康存活。A组及B1组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 (P<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 ;与B2 组比较 ,B1组患者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增加显著 (P <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而辅助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同样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心功能。骨髓干细胞移植有望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骨髓干细胞移植 心功能 术后 风湿性 二尖瓣疾病 全心衰竭 合并 EF 增加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当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足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海涛 周涛 +1 位作者 邱文淼 刘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0期8139-8143,共5页
背景: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常常导致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当归活血汤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伴有慢性下肢缺血的糖尿病足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38条患肢,自... 背景:近年来,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常常导致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当归活血汤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伴有慢性下肢缺血的糖尿病足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38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36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当归活血汤合用治疗组39条患肢。治疗12周,检测肢体冷感、疼痛、皮肤温度、间歇性跛行、踝臂指数等指标,同时随访观察有无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自体骨髓干细胞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的联合治疗组与自体骨髓干细胞组相比,各项指标也均明显好转(P<0.05),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无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当归活血汤合用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当归 干细胞移植 骨髓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糖尿病 自体 骨髓干细胞移植 当归活血汤
下载PDF
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30例 被引量:74
10
作者 姚鹏 王帅 +3 位作者 胡大荣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其对肝硬化患者肝功的改善作用. 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于移植后1、2、4、8 wk和12 wk进行肝功能等检测,并观察其移...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其对肝硬化患者肝功的改善作用. 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于移植后1、2、4、8 wk和12 wk进行肝功能等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移植1,4,8 wk和12 wk后,22例(73.3%)患者ALT 逐渐降低,由平均180.35±15.6 U/L降至70.36±21.3 U/L; 21例(70%)患者TBIL逐渐下降,由平均155.32±23.1 μmol/L 降至80.19±18.4 μmol/L;23例(76.6%)患者ALB逐渐升高, 由平均26.36±16.3 g/L升至32.64±12.8 g/L.移植后全部(100%)患者PTA不同程度升高,由治疗前平均26.18±13.9%上升至治疗12 wk后的51.63±22.7%.移植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12 wk内腹水减轻的14 例(46%);食欲改善的22例(73%);乏力好转18例(60%);腹胀减轻13例(43%);在3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新的措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治疗 失代偿期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肝动脉插管 mol/L 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肝硬化患者 移植 改善作用 改善情况 TBIL 不同程度 平均 肝功能 ALT ALB PTA 治疗前 并发症 未发现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dystrophin^(-/-)/utrophin^(-/-)鼠运动功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成 陈松林 +3 位作者 刘晓蓉 黄文 张为西 卢锡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dystrophin/utrophin gene double knock-outmice,dko鼠)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获取4~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以1.0×10~7/只静脉移植到经7Gy γ射线预... 目的 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dystrophin/utrophin gene double knock-outmice,dko鼠)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获取4~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以1.0×10~7/只静脉移植到经7Gy γ射线预处理的dko鼠(7~8周龄)。8~9周后,检测移植鼠运动功能、肌电图及肌肉组织dystroph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骨髓干细胞移植8~9周后,11只dko鼠牵引运动坠落次数为(3.09±2.47)次,与对照组(非移植组)dko鼠(16.78±3.6)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肌电图指标中,动作电位时限和最大收缩电位波幅分别为(4.99±1.62)ms,和(2872±1474.33)μV,与对照组(3.69±0.40)ms和(1210.00±551.00)μV比较,有显著改善;其肌肉组织有7%肌纤维表达了dystrophin蛋白。结论 静脉移植同种、同系鼠骨髓干细胞后,dko鼠的运动功能、电生理有了显著改善;其部分骨骼肌细胞有缺失蛋白的表达。提示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有较理想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dko鼠 骨髓干细胞移植 蛋白表达
下载PDF
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霏霰 吴齐英 +2 位作者 李新志 韩庆斌 周游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71-567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的蛙位X线片、磁共振成像及Harris评分进行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6例(18.2%)患者术后12个月Ⅲ期塌陷,B组1例(3.0%)术后18个月Ⅲ期塌陷(P<0.05);两组治疗前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髓心减压术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dystrophin/utrophin基因双敲除鼠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松林 张成 +2 位作者 黄文 姚晓黎 张为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鼠(dko鼠)的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获取4~5周龄C57BL/6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d,以1.2×107个细胞/只静脉移植到7Gyγ射线预处理的6只dko鼠(7~8周龄)。8周后,检...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鼠(dko鼠)的骨骼肌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获取4~5周龄C57BL/6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d,以1.2×107个细胞/只静脉移植到7Gyγ射线预处理的6只dko鼠(7~8周龄)。8周后,检测移植鼠肌肉组织dystrophin蛋白表达、显微以及超微结构改变,并比较两组生存期。【结果】6只dko鼠骨髓干细胞移植8周后,约有7%骨骼肌肌纤维表达了dystrophin蛋白,骨骼肌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治疗组生存期有明显延长。【结论】静脉移植同种、同系鼠骨髓干细胞的dko鼠,8周之后,部分骨骼肌细胞有缺失蛋白的表达、其微观病理变化有了一定改善,生存期得到延长;提示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dko鼠 骨骼肌 生存期 表达 显微 静脉移植 敲除 蛋白 体外培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姚鹏 胡大荣 +3 位作者 王帅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肝脏》 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35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2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30~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35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2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30~5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移植8周后,患者丙氨酸转氨酸逐渐降低,由平均181.7μmolL降至72.1μmolL;总胆红素由平均153.8μmolL降至80.2μmolL;直接胆红素由平均74.1μmolL降至40.5μmolL;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6.5μmolL升至31.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8.2%上升至50.1%。进一步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发现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4周为95%(1920),8周后为90%(1820),12周后为85%(1720),较对照组生存率明显升高。移植后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症状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10例(50%),食欲改善15例(75%),体力好转11例(55%),腹胀减轻9例(45%)。在2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轻度恶心1例,发热1例。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和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慢性肝衰竭 并发症 凝血机制 肝功能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重症肝病60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鹏 胡大荣 +3 位作者 王帅 闻炜 周一鸣 龚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择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年龄20~6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50~10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择60例慢性重症肝病患者,年龄20~6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50~10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在局部麻醉下,行肝动脉介入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肝脏。患者在移植后1周、4周、8周、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12周后,谷丙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86.34IU/L降至68.96IU/L;总胆红素(TBIL),由平均161.34μmol/L降至78.93μmol/L;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4.39g/L升至31.96g/L,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在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6.33%上升至术后8周的53.48%,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的影响:患者在移植后1周生存率为100%;1例在4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8%;3例在12周内死亡,生存率为95%。移植后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移植后8周(51.6%);食欲改善的45例(75%);体力好转32例(53.3%);腹胀减轻28例(46.6%);在6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生存率提高,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功能衰竭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慢性重症肝病 细胞移植治疗 谷丙转氨酶(ALT) 肝功能检测 肝病患者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其与血清VEGF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甘宇 李铁男 +9 位作者 于黎丽 郑长虹 金荣杰 裴洪利 贾鹏 郭贞臻 张继斌 陈盛业 谌静 王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中药治疗组(B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C组),自体...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中药治疗组(B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C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组(D组),每组各20例,各40条患肢。治疗3个月,观察各项指标,对疗效及其与血清VEGF水平关系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后1周,C、D两组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周C、D两组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VEGF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3个月,C、D两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除踝臂指数外其他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疗效,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与伍用中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可以提高疗效,不会导致由于血清VEGF水平长期增高引起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自体 中药 糖尿病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传仓 朱为国 封志纯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98-1399,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到外周血中 ,修复损伤的胰腺 β细胞 ,并通过胰岛素需用量及空腹C -肽水平评价疗效。结果 胰岛素需用量减少 6 4 % ,空腹...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环磷酰胺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到外周血中 ,修复损伤的胰腺 β细胞 ,并通过胰岛素需用量及空腹C -肽水平评价疗效。结果 胰岛素需用量减少 6 4 % ,空腹C -肽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1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1型糖尿病 C-肽 空腹 胰岛素 临床疗效 结论 初步研究 水平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3例报告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12 位作者 张建 徐娟 冯凯 齐立行 李建新 冀冰心 张淑文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董宗俊 汪忠镐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DF)的疗效。 方法  2 0 0 3年 3~ 12月 ,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13例DF患者。男 7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70岁 ;患肢共 15条 ,左7条和右 8条。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 35 0ml,从中分离...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DF)的疗效。 方法  2 0 0 3年 3~ 12月 ,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13例DF患者。男 7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70岁 ;患肢共 15条 ,左7条和右 8条。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 35 0ml,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 4 0ml,行下肢缺血肌肉内局部注射。 结果 小腿疼痛缓解率为 10 0 % ,足部疼痛改善率为 84 6 %。保肢率为 80 %。冷、凉感觉改善率为 10 0 %。 1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行走距离由术前的 5 0m延长到 12 0m。 7例患者的 8条下肢的动脉造影 ,显示均有新生侧枝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 ,10例患者的 12条下肢均高于目前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 2 0mmHg。  结论 对由于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或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等不能接受搭桥术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患者 下肢缺血 糖尿病足 DF 腿疼 患肢 动脉造影 保肢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15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甘宇 郑长虹 +5 位作者 谌静 贾鹏 郭贞臻 张继斌 李铁男 于黎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41-1544,共4页
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下肢远端没有良好的流出道,故无法接受手术搭桥。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缺血下肢可形成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供,以达到细胞性血管搭桥目的。选择2006—06/2007—0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 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下肢远端没有良好的流出道,故无法接受手术搭桥。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缺血下肢可形成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供,以达到细胞性血管搭桥目的。选择2006—06/2007—0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趾端坏疽,踝臂指数0~0.5,CTA及彩超证明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远端流出道差,患者对本实验知情同意且自愿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排除并发严重的心、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于双髂后上棘穿刺采集自体骨髓血,每例采集骨髓血100—300mL,羟乙基淀粉及Ficoll液分离,配置成干细胞混悬液50mL,单个核细胞计数为(2.05~9.36)×108。椎管内麻醉,沿下肢动脉走行给予缺血下肢肌肉及足部局部注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移植后12周患者肢体疼痛、患肢冷感明显减轻,皮肤温度升高,间歇跛行距离延长(r=-5.328-6.373,P〈0.01);踝臂指数略微升高(P〉0.05);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略微降低(P〉0.05)。9例缺血性足溃疡患者的足部创面于术后3-12周基本愈合;2例趾端坏疽患者在干细胞移植术中进行坏疽部位截趾,术后4周完全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随访6个月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能够增加严重慢性缺血患肢的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等指标,且不会加重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自体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亚致死量放疗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松林 张成 +3 位作者 黄文 梁银杏 张为西 卢锡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2,T002,共5页
[目的]研究7 Gy γ射线放疗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mdx鼠)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方法]获取4~5周昆明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移植给7 Gy剂量放疗的7~8周的mdx鼠.22只7 Gy剂量放疗的肌营养不良鼠鼠,随机分为A、B、C、D 4组;A、... [目的]研究7 Gy γ射线放疗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mdx鼠)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方法]获取4~5周昆明鼠的骨髓干细胞,体外培养3 d,移植给7 Gy剂量放疗的7~8周的mdx鼠.22只7 Gy剂量放疗的肌营养不良鼠鼠,随机分为A、B、C、D 4组;A、B、C每组6只,静脉移植骨髓干细胞数为A组:1.2×106/只、B组4.8×106/只、C组1.2×107/只.D组4只作空白移植对照.观察受体鼠存活率,临床监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情况;移植12周后,检测受体鼠肌组织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移植3个月后,22只实验鼠全部存活,18只移植鼠有近9%肌纤维表达dystrophin蛋白.[结论]移植前给予7 Gy γ射线放疗照射mdx鼠,部分破坏受体骨髓造血系统后,静脉注射移植同种、非同系鼠的骨髓干细胞,3个月之后,受照射鼠实现了100%存活;且移植鼠均有抗肌萎缩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症 MDX鼠 骨髓干细胞移植 蛋白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