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药物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距骨骨髓水肿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药物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距骨骨髓水肿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双膦酸盐类药阿仑膦酸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of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MRI评价距骨骨髓水肿面积。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系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及踝关节跖屈、背屈角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与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显示的距骨骨髓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在足底最大压力与平均压力方面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实验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步态周期中,两组的全足支撑期与实验组的足跟着地期均延长(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与药物治疗均可改善距骨骨髓水肿患者的疼痛、踝关节功能,减小骨髓水肿的面积,改善患者足底压力,以及延长患侧足在步行周期中的支撑期占比。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出现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时疼痛及塌陷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ONF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ARCOⅢ期病例,收集股骨头标本、临床及影...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出现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时疼痛及塌陷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ONF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ARCOⅢ期病例,收集股骨头标本、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1周MR资料将股骨头标本分为BME组和non-BME组。苏木精-伊红(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股骨头标本骨组织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不同区域骨组织中CTSK、RANKL、Netrin-1的半定量表达。结果①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BME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②HE染色发现,两组坏死区骨质结构絮乱,存在大量空骨陷窝;BME组肉芽组织明显,硬化区(修复区)可见大量梭形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集聚。③天狼星红染色发现,BME组坏死区及硬化区存在大量胶原纤维。④Western blotting和q-PCR结果提示,BME组患者骨组织的坏死区、硬化区和正常区Netrin-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高于non-BME组(P<0.05),BME组骨组织的坏死区、硬化区破骨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高于non-BME组(P<0.05)。结论髋关节疼痛与股骨头坏死BME呈正相关,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参与BME时塌陷的发生,其分泌的Netrin-1蛋白上调介导相关疼痛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药物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距骨骨髓水肿损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双膦酸盐类药阿仑膦酸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of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MRI评价距骨骨髓水肿面积。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系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足底压力变化及踝关节跖屈、背屈角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与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显示的距骨骨髓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在足底最大压力与平均压力方面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实验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步态周期中,两组的全足支撑期与实验组的足跟着地期均延长(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与药物治疗均可改善距骨骨髓水肿患者的疼痛、踝关节功能,减小骨髓水肿的面积,改善患者足底压力,以及延长患侧足在步行周期中的支撑期占比。
文摘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出现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时疼痛及塌陷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ONF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ARCOⅢ期病例,收集股骨头标本、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1周MR资料将股骨头标本分为BME组和non-BME组。苏木精-伊红(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股骨头标本骨组织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不同区域骨组织中CTSK、RANKL、Netrin-1的半定量表达。结果①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BME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②HE染色发现,两组坏死区骨质结构絮乱,存在大量空骨陷窝;BME组肉芽组织明显,硬化区(修复区)可见大量梭形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集聚。③天狼星红染色发现,BME组坏死区及硬化区存在大量胶原纤维。④Western blotting和q-PCR结果提示,BME组患者骨组织的坏死区、硬化区和正常区Netrin-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高于non-BME组(P<0.05),BME组骨组织的坏死区、硬化区破骨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高于non-BME组(P<0.05)。结论髋关节疼痛与股骨头坏死BME呈正相关,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参与BME时塌陷的发生,其分泌的Netrin-1蛋白上调介导相关疼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