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瑾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肝损伤后导致肝脏结构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造血系统的异常:出现外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异常,以及造血干细胞和造血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机制...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肝损伤后导致肝脏结构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造血系统的异常:出现外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异常,以及造血干细胞和造血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机制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对于肝硬化辅助诊断、治疗、预后及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开展度不高,因此该研究对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及其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点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肝硬化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骨髓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1例先天性角化不良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分析
2
作者 赵娟 刘宁 +1 位作者 袁茜 席亚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78-8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1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分析,总结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1例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 目的 通过对1例先天性角化不良(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分析,总结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1例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女,24岁,因“间断发热6个月、腹泻5个月”就诊。患者颜面部色素沉着,左足第一趾甲变形,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骨髓造血衰竭,T、B细胞功能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提示重度免疫缺陷,结合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取患者骨髓急性血液病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在端粒酶1(RTEL1)基因编码区存在1个错义突变c. G3691A(p. G1231R),在胞质分裂蛋白8(DOCK8)基因编码区存在1个错义突变c. C2845A(p. P949T),在溶酶体运输调节因子(LYST)基因编码区存在1个错义突变c. G4690A(p. V1564M),均为杂合突变及可能致病突变,遗传自父亲,明确诊断为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2周后因严重呼吸系统感染导致呼吸窘迫死亡。结论 DC为罕见遗传病,特征性表现为皮肤网状色素沉着、指(趾)甲营养不良。对于存在骨髓造血衰竭及免疫缺陷的青年患者,临床诊断时应考虑DC及相关疾病的可能,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RTEL1、DOCK8、LYST基因突变可导致DC伴骨髓造血衰竭及重度免疫缺陷,为新发现的3个可能为致病变异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短端粒综合征 骨髓造血衰竭 免疫缺陷 端粒相关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去铁胺促进亚致死剂量X射线辐照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3
作者 张小敏 吴泽彬 +4 位作者 蓝惠璇 陈姗姗 吴杰 朱玲玲 肖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7-1584,共8页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对亚致死剂量X射线辐照C57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全身亚致死剂量辐照组(TBI组)、DFO治疗组(DFO组),每组10只。经5.4 Gy、1.0 Gy/min X射线全身辐照后,DFO组小鼠每天经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对亚致死剂量X射线辐照C57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全身亚致死剂量辐照组(TBI组)、DFO治疗组(DFO组),每组10只。经5.4 Gy、1.0 Gy/min X射线全身辐照后,DFO组小鼠每天经皮下注射给予100 mg·kg-1 DFO溶液,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隔2 d称小鼠体质量,给药10 d后每组随机处理5只小鼠,检测血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CD34+细胞比例及骨髓有核细胞中凋亡、铁死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1、cleaved caspase-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GPX4及SLC7A11的表达;给药20 d后处理每组剩余的5只小鼠,分别检测血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病理学等。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BI组和DFO组小鼠体质量在第3天明显降低(P<0.05),第6天TBI组小鼠体质量降至最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辐照后第10、20天TBI组小鼠血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或P<0.001),骨髓病理显示TBI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及有核细胞明显减少、出现脂肪空泡等,并且在辐照后第10天TBI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中cleaved PARP-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TBI组相比,在辐照后第10天DFO组小鼠骨髓中CD34+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01);骨髓中cleaved PARP-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及骨髓微环境中VEGF表达增加(P<0.05);与TBI组相比,在辐照后第20天DFO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且骨髓病理显示骨髓造血组织及有核细胞增加。结论DFO可能通过抑制骨髓有核细胞凋亡、铁死亡,并促进骨髓微环境中VEGF表达及CD34+细胞增殖来改善亚致死剂量辐照小鼠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亚致死剂 X射线 骨髓造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造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耐辉 鲍海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444-2449,共6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以红细胞过度增生为特征的疾病,是高原常见病之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常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尤其是骨髓造血系统,造血功能异常活跃,以红系细胞过度增殖为主。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原...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以红细胞过度增生为特征的疾病,是高原常见病之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常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尤其是骨髓造血系统,造血功能异常活跃,以红系细胞过度增殖为主。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骨髓造血的MRI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造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海藻多糖对辐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志辉 孟庆勇 葛季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5-996,共2页
关键词 辐射损伤小鼠 海藻多糖 抗辐射作用 骨髓造血功能 骨髓造血干细胞 巨核系祖细胞 清除自由基 单核细胞系 植物多糖 藻类植物
下载PDF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自身抗体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被引量:7
6
作者 董婷 李正发 +1 位作者 欧阳红梅 沈晓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603-3610,共8页
背景: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涉及多个临床学科,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骨髓造血早期细胞自身抗体及免疫调节功能可能是其症结所在。目的:分析骨髓造血早期(干/祖)细胞自身抗体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进展。方法... 背景: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涉及多个临床学科,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骨髓造血早期细胞自身抗体及免疫调节功能可能是其症结所在。目的:分析骨髓造血早期(干/祖)细胞自身抗体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进展。方法:由作者电子检索1992年3月至2012年3月PubMed、万方医学网以及CHKD数据库中关于骨髓造血细胞相关抗体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辅助性T细胞17",英文检索词为"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cells,Autoantibody,Th17cells"。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30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是由于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导致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功能异常而产生的一类抗体。它破坏或抑制骨髓早期造血细胞成熟分化,最终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而致病。T辅助细胞17细胞数量增多、功能亢进可能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身抗体产生呈一定相关性,是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 骨髓造血细胞 T辅助细胞17 自身抗体 白细胞介素17 T淋巴细胞调控 IgG IgM 流式细胞术双标法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促造血干细胞增殖与血红蛋白合成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朝晖 李玉中 +1 位作者 赵成艳 于敬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1期1284-1285,共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m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性造血抑制有关[1].本研究结合医学营养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促进造血干...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m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性造血抑制有关[1].本研究结合医学营养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血红蛋白合成营养组合物对AA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作用,为AA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造血干细胞增殖 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学营养学 贫血小鼠 蛋白合成 组合物 骨髓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中药对骨髓造血功能重建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勾忠平 闫翔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骨髓造血功能重建 骨髓抑制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造血因子
下载PDF
复血康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俞亚琴 郭兮钧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利用扩散盒方法观察了复血康煎剂对正常小鼠及骨髓抑制小鼠CFU-D和CF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血康煎剂不仅可提高正常小鼠CFU-D及CFU-E的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还可提高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 利用扩散盒方法观察了复血康煎剂对正常小鼠及骨髓抑制小鼠CFU-D和CF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血康煎剂不仅可提高正常小鼠CFU-D及CFU-E的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还可提高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CFU-D及CFU-E的产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与正常组比较P<0.01。说明复血康煎剂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促进损伤的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使其受损伤的骨髓恢复造血,推测复血康煎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剂 骨髓造血祖细胞 正常小鼠 对照组 正常 骨髓抑制 CFU-E 分化 增殖 骨髓造血细胞
下载PDF
环磷酰胺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的机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增春 谭洪玲 +5 位作者 肖成荣 梁乾德 王宇光 陆倍倍 赵永红 高月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小鼠 骨髓造血
下载PDF
小鼠铁过载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柴笑 赵明峰 +4 位作者 李德冠 孟娟霞 卢文艺 穆娟 孟爱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模型并观察铁过载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区组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12.5 mg/ml)、中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25 mg/ml)和高...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模型并观察铁过载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区组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12.5 mg/ml)、中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25 mg/ml)和高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50 mg/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次,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0.2 ml/次,每3天注射1次,共注射6周。6周后观察小鼠状态及骨髓、肝脏、脾脏等脏器改变,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可变铁池水平,并检测外周血象及BMMNCs数目和功能。结果小鼠肝脏、脾脏、骨髓均出现铁过载,骨髓铁过载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BMMNCs内可变铁池无改变;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数、混合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BMMNCs计数无变化;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低剂量铁剂组(780.7±39.60)×109/L、中剂量铁剂组(676.2±21.43)×109/L、高剂量铁剂组(587.3±19.67)×109/L,和对照组(926.0±28.23)×109/L相比有轻度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成功建立了小鼠铁过载模型。进一步研究显示铁过载不但对肝脏、脾脏造成损害,而且可以损伤骨髓造血功能,但对正常骨髓功能的损伤未引起外周血象的改变。本模型为深入研究铁过载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动物模型 骨髓造血功能
下载PDF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汉英 房明皓 +4 位作者 任天华 戴琪琳 刘文励 路武 徐慧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 (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 ,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 ,随机分成两组 :骨髓移植 (BMT)组和BMT加川芎嗪处理组 (川芎嗪组 ) ,另设正常组 (未做任何处理 )。BM...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 (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 ,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 ,随机分成两组 :骨髓移植 (BMT)组和BMT加川芎嗪处理组 (川芎嗪组 ) ,另设正常组 (未做任何处理 )。BMT组胃饲生理盐水 ,每次 0 2ml/只 ,每天 2次。川芎嗪组胃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 ,每次 0 2ml/只 ,每天 2次。分别于BMT后第 1、7、14天观察外周血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 ,采用免疫组化SABC AP法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硫酸肝素 (HS)表达水平 ;基质细胞来源因子 1(stromalderivedfactor ,SDF 1)的表达水平 ;CXC趋化因子受体 4 (CXCR4 )表达水平。结果 :川芎嗪组第 7、14天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BMMNC及CXCR4、HS、SDF 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T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川芎嗪能够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髓移植 小鼠 骨髓造血 造血重建 硫酸肝素 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黄国钧 宋浩亮 +3 位作者 罗华菲 熊平 毛兴荣 杜宗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60 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骨髓造血机能损伤 ,观察升白片对该模型动物的保护性治疗作用。结果 :升白片使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小鼠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淋巴... 目的 :探讨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60 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骨髓造血机能损伤 ,观察升白片对该模型动物的保护性治疗作用。结果 :升白片使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小鼠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加 ,而粒细胞百分率降低。结论 :升白片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白片 小鼠 骨髓造血机能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及发挥调控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智伟 邓力 +2 位作者 杨志明 李训虎 李次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对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并在其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成骨细胞作为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破骨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和相关黏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 目的对成骨细胞参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构建并在其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成骨细胞作为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对破骨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和相关黏附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成骨细胞是成熟个体中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关键构成成分。成骨细胞通过细胞受体-配体的信号传导、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及对其他参与构建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细胞的调控作用,将原始造血干细胞维持在静止状态,保持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结论对成骨细胞与骨髓造血微环境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为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移植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复方活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作用 被引量:43
15
作者 孙汉英 董凌莉 +2 位作者 刘文励 陶德定 徐慧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活血汤(简称中药)对免疫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诱导的再障小鼠模型,喂饲100%复方活血汤每次02ml,每日2次,第13日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复方活血汤(简称中药)对免疫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诱导的再障小鼠模型,喂饲100%复方活血汤每次02ml,每日2次,第13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1整合素家族(CD49d/CD29,α4β1;又称VeryLateAntigens,VLA家族)及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CD49d表达明显高于再障组(P<005),且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中药组细胞周期蛋白D2表达明显高于再障组(P<001);而其G0+G1期细胞数显著低于再障组(P<001)。结论:复方活血汤能增强免疫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粘附分子CD49d和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汤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细胞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晓冬 张晋林 +2 位作者 王春森 唐义平 甘茂周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716-717,共2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骨髓的造血和细胞免疫刺激作用。方法 共治疗 40例患者 ,在化疗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结果 参附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刺激红系、粒系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但对血小板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在应用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参附注射液 骨髓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人参二醇、三醇皂苷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牛泱平 钱煦岱 +3 位作者 王文喜 陈小红 高瑞兰 金锦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苷(panaxadiol saponin,PDS)和三醇皂苷(panaxtrol saponin,PTS)对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从人参总皂苷进一步分离纯化出PDS和PTS,用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观察PDS、PTS对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皂苷(panaxadiol saponin,PDS)和三醇皂苷(panaxtrol saponin,PTS)对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从人参总皂苷进一步分离纯化出PDS和PTS,用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观察PDS、PTS对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B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多向祖细胞(CFU-Mix)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PDS(2.5~200μg/ml)可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CFU-E,BFU-E,CFU-GM和CFU-Mix集落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率(%)分别达54.9±6.3、48.8±5.1、27.6±4.2和48.9±3.9。而PTS在同样浓度时,CFU-E、BFU-E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浓度为200μg/ml时,CFU-E、BFU-E集落产率为零。在CFU-GM培养中,12.5μg/ml浓度的PTS使集落产率提高(29.7±2.2)%(P<0.05);而100μg/ml和200μg/ml的PTS却出现对CFU-GM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8.6±3.9)%和100%。结论:PDS是总皂苷内促进造血的有效成分,而PTS对红系祖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粒-单系祖细胞的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皂苷 骨髓造血祖细胞 增殖作用 人参三醇皂苷 集落
下载PDF
从活血化瘀类中药探讨骨髓造血干细胞“小生境”CXCR4-CXCL12轴平衡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8
18
作者 滕文静 周超 +5 位作者 秦宝宁 曹晓靖 孙长岗 刘泽旺 李有杰 马家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增殖、分化、迁徙、转移保持平衡,主要归功于稳定的造血微环境,即"小生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增殖、分化、迁徙、转移保持平衡,主要归功于稳定的造血微环境,即"小生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而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CXCL12及造血干细胞表面受体CXCR4组成的生物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是调节造血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子。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不仅可以干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且影响"干细胞循环",就其循环过程来看,与活血化瘀法"祛瘀血"层面的观点相吻合;从循环结果来看,与活血化瘀法"生新血"层面的观点相吻合。文章意在探讨造血干细胞小生境中CXCR4/CXCL12轴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存在的特殊生物学机制,从造血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层面探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找到可能存在的新突破点——造血微环境,进一步为以后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造血干细胞 CXCL4-CXCL12轴 微环境
原文传递
苦参碱对受^(192)铱照射人员骨髓造血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红波 肖扬 +5 位作者 蒋祖军 李力 庞妍 高扬 李勇华 王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受192铱(192Ir)低剂量照射人员骨髓造血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0.05~0.66 Gy)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复方皂矾丸、苦参碱和安慰剂治疗。采用Annexin 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受192铱(192Ir)低剂量照射人员骨髓造血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0.05~0.66 Gy)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复方皂矾丸、苦参碱和安慰剂治疗。采用Annexin 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进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观察受照人员治疗前后骨髓象、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受照人员骨髓各系均可见形态学异常,总异常率(减低+极度活跃)为20.4%;骨髓细胞凋亡率随时间迁延而降低。受照人员各类染色体畸变中,非稳定性畸变检出率较高。经苦参碱及复方皂矾丸治疗后6个月各系形态异常逐步恢复接近正常,骨髓细胞凋亡率增高。其中以苦参碱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P<0.01),随访5年复查各类染色体畸变与健康体检人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无肿瘤发生。结论苦参碱作为辐射防护剂可改善192Ir小剂量辐射人员骨髓造血功能,并能诱导受辐照射人员骨髓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192铱 辐射 骨髓造血功能 凋亡
下载PDF
骨髓造血微环境及中药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海琳 张福鹏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进行自我更新,并能产生大量祖细胞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1]。基质干细胞也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造血基质细胞、脂肪细胞等分化。细胞外基质有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胶原蛋白等,而细胞因子则包括多种黏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关因素 中药调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