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使用和未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在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为合理使用髂骨钉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具自愿捐献的成人防腐尸体采集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目的比较使用和未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在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为合理使用髂骨钉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具自愿捐献的成人防腐尸体采集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每具尸体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植入髂骨上柱和下柱的螺钉分别命名为髂骨上钉和髂骨下钉。使用长70mm、直径7.5mm的螺钉,根据PMMA强化与否依次建立以下4组髂骨钉固定模型:髂骨上钉(A组)、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B组)、髂骨下钉(C组)和PMMA钉道强化髂骨下钉(D组)。将髂骨模拟人体站立位固定于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循环压力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结果 5具尸体的BMD为(0.88±0.06)g/cm2。所有髂骨钉均准确植入预计钉道,未见髂骨钉穿入髋臼和穿出内外板等情况,疲劳测试后均未出现螺钉松动迹象。A、B、C、D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964±250)、(1462±266)、(1537±279)、(1964±422)N。D组最大拔出力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骨下钉的固定强度显著高于髂骨上钉;PMMA钉道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髂骨钉的锚定强度,可用于髂骨钉松动的翻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使用和未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在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为合理使用髂骨钉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具自愿捐献的成人防腐尸体采集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每具尸体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植入髂骨上柱和下柱的螺钉分别命名为髂骨上钉和髂骨下钉。使用长70mm、直径7.5mm的螺钉,根据PMMA强化与否依次建立以下4组髂骨钉固定模型:髂骨上钉(A组)、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B组)、髂骨下钉(C组)和PMMA钉道强化髂骨下钉(D组)。将髂骨模拟人体站立位固定于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循环压力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结果 5具尸体的BMD为(0.88±0.06)g/cm2。所有髂骨钉均准确植入预计钉道,未见髂骨钉穿入髋臼和穿出内外板等情况,疲劳测试后均未出现螺钉松动迹象。A、B、C、D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964±250)、(1462±266)、(1537±279)、(1964±422)N。D组最大拔出力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骨下钉的固定强度显著高于髂骨上钉;PMMA钉道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髂骨钉的锚定强度,可用于髂骨钉松动的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