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云春 卫红军 +1 位作者 任国清 张其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1,共6页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的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83±5.5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前入路组(n=28)与后侧入路组(n=33),分别经直接前入路、后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等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站立-行走计时测试与2 min步行测试)测评。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步态时间-空间参数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术后3个月的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的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②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③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不一致,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早期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优于后侧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步态 髋关节活动能力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对愈合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积龙 汤艳 蔡祥春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对愈合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后... 目的:观察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对愈合时间、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后两组相关手术指标、髋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的髋关节屈曲、外展及内外旋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对患者创伤较小,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愈合时间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92
3
作者 张鹤亭 杨京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切开内固定术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髋关...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切开内固定术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 2组术后3周、3个月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同期组间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前后不同方法评价髋关节活动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吉友 金光鑫 +1 位作者 张丽娟 王凯夫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416-3417,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前后不同方法评价髋关节活动能力。方法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1例,所有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6个月,使用不同的评分表评价髋关节置换前后的得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种评价方法都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前后不同方法评价髋关节活动能力。方法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1例,所有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6个月,使用不同的评分表评价髋关节置换前后的得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种评价方法都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使用Harris评分评价:置换术后优26例(83.9%),良1例(3.2%),尚可4例(12.9%)。使用国内评分进行评价:置换术后优26例(83.9%),良4例(12.9%),尚可1例(3.2%)。结论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Harris评分更加适合国内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活动能力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谱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情况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中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可在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股骨粗隆骨折 疼痛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两种术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启贤 李志丹 +1 位作者 李涛 王亚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231-233,246,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IFF患者分为PFNA组和置换术组各42例,分别接受PFN...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IFF患者分为PFNA组和置换术组各42例,分别接受PFNA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量表)恢复情况。结果置换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大于PFNA组(P <0.05),术后卧床时间则小于PFNA组(P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置换术组明显低于PFNA组(P <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置换术组高于PFNA组(P <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IFF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更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老年患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秀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良率为74%,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需有效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股骨胫骨骨折 髋关节活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保华 高延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病灶清除与自体或异...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病灶清除与自体或异体骨植骨后植入物置入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活动度以及存活时间。结果两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外展、内外旋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内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存活>2 a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上段骨肿瘤患者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延长其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骨肿瘤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活动 存活时间
下载PDF
可控式髋关节活动支架
9
作者 刘长胜 符强 +2 位作者 褚策良 焉树林 许文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6-67,共2页
可控式髋关节活动支架刘长胜,符强,褚策良,焉树林,许文彬我院自1988年6月~1993年6月,应用自行研制的可控式髋关节活动支架,对23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术后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共... 可控式髋关节活动支架刘长胜,符强,褚策良,焉树林,许文彬我院自1988年6月~1993年6月,应用自行研制的可控式髋关节活动支架,对23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术后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共25髋,男4例,女19例,年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关节手术 髋关节活动支架 可控式
下载PDF
活血祛湿方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arris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牛学刚 徐黎明 +1 位作者 李春先 刘一帆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1-63,72,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方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方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祛湿方,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WOMAC量表评分、Harris功能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8.05%(P<0.05);2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t=52.074,对照组:t=28.878,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113,P<0.05)。2组治疗后Harris功能评分增加(观察组:t=20.207,对照组:t=10.66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12.582,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观察组:t=22.373,对照组:t=13.764,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8.342,P<0.05)。2组治疗后髋关节屈伸和外展活动度增加(观察组:t=31.629、13.089,对照组:t=18.227、10.698,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屈伸和外展活动度高于对照组(t=12.882、6.889,P<0.05)。结论活血祛湿方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湿方 髋关节骨性关节 髋关节功能评分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莹莹 张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3期155-155,15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情况与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情况、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功能,临床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术后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云南白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术后髋关节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邱文奎 徐伟 +2 位作者 栗磊 苏振炎 张益宏 《陕西中医》 2019年第6期773-776,共4页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胶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术后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PFNA内固定术,...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胶囊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术后髋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评价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疼痛、肿胀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术后疼痛评分、肿胀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利于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失血,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云南白药胶囊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云琪 吴晓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9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内...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活动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手术期间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4/49),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4.49%(12/49),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在术后1周、4周、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术后1周、4周、12周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1.86%(45/49),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3.47%(36/49),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疼痛感,提高髋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髓内钉手术 术后疼痛 髋关节活动 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美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5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9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整体化护理干预组施行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值;肢体活动锻...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9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整体化护理干预组施行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值;肢体活动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的指标、髋关节活动度指标(包括屈曲、外展、内外旋);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结果整体化护理干预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化护理干预组肢体活动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的指标、髋关节活动度指标(包括屈曲、外展、内外旋)接近,P>0.05;护理后整体化护理干预组疼痛程度的指标、髋关节活动度指标(包括屈曲、外展、内外旋)优于对照组,P<0.05。整体化护理干预组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疼痛程度的指标、髋关节活动度指标(包括屈曲、外展、内外旋),减少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 疼痛 术后髋关节活动 效果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和改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翠莲 吴春辉 +1 位作者 麦绍声 杨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肢疼痛和改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治疗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摸球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及对照组,各66例,分别给予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肢疼痛和改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治疗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摸球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及对照组,各66例,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28天,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时,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爱媛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666-666,共1页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全面护理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例数;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普通护理,全面护理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例数;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改善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水平;术后疼痛概率。结果:全面组满意例数、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水平、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改善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疼痛概率对比,常规组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 疼痛 术后髋关节活动 数量
下载PDF
微创入路股骨头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孝纯 田军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80-782,共3页
目的浅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术中采取微创入路对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入路;实验组行SuperPATH微创入路。比较两... 目的浅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术中采取微创入路对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入路;实验组行SuperPATH微创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生活质量评分(SF-36)、髋关节活动度差异。结果两组术前Harris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两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屈曲、内旋、外旋、内收、外展角度及手术用时均大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用时、完全负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入路能够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 微创入路 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活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军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8期3205-3206,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FNA)术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PFNA...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FNA)术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应用闭合复位PFNA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利于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闭合复位 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琛 邬情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切...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髋关节活动 护理满意度 老年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及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巍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及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我院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及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我院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5例采用预防及针对性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隐性失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患者的隐性失血,疼痛及髋关节活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隐性失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及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调查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预防及针对性护理之后,有效降低隐性失血发生概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同时,患者的疼痛现象得以好转,髋关节灵活度得到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预防及针对性护理 隐性失血 疼痛及髋关节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