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OALS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模式研制与应用综述
1
作者 俞永强 安博 +7 位作者 刘海龙 包庆 林鹏飞 何编 郑伟鹏 栾贻花 白文蓉 李恬燕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7,共18页
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通过提高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改进对气候系统中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极端事件的模拟能力。过去5年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并完善了25 km分辨率大气环流分量模式FAMIL2.2、1/10°分辨... 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通过提高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改进对气候系统中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极端事件的模拟能力。过去5年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并完善了25 km分辨率大气环流分量模式FAMIL2.2、1/10°分辨率海洋环流分量模式LICOM3.0,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利用上述高分辨率模式,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和预报/预测研究,其中包括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高分辨率模式比较子计划(HighResMIP),建立了海洋环流预测系统(LFS)等。初步评估分析表明,相对于低分辨率模式,高分辨率模式对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的模拟能力均有明显改进。其中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台风、极端降水事件,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海洋中尺度涡旋和西边界流,而高分辨率耦合模式则可以更好重现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热带不稳定波动(TIW)等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高分辨率 多尺度相互作用 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
下载PDF
基于谐波分解恢复弱势信号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2
作者 马昭军 胡治权 张剑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是预测薄储集层的有效手段,高分辨率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恢复地震高、低频信息和拓宽频带,同时保持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基于谐波分解恢复弱势信号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以压缩小波变换为基础,根据信号谐波分量对...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是预测薄储集层的有效手段,高分辨率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恢复地震高、低频信息和拓宽频带,同时保持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基于谐波分解恢复弱势信号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以压缩小波变换为基础,根据信号谐波分量对地震高、低频弱势信号进行恢复。首先,基于有效频带内的地震信号,采用压缩小波变换将其分解为各基频信号,然后计算各基频信号的高次谐波与低次谐波,将计算出的高次谐波与低次谐波加入小波变换系数中,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即可恢复高、低频弱势信号。在实现过程中,仅仅在有效频带内估算基频信号,能较好地保持信号的信噪比。地震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与地层反射系数具有一致性,因此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可以较好保持相对振幅关系。实际应用表明,在保持资料信噪比的同时,该技术能大幅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处理后的地震剖面断点更清楚,分辨能力改善明显,能较好地识别6 000 m以深约40 m的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压缩小波变换 反褶积 拓频 高分辨率 衰减 信噪比 薄储集层
下载PDF
大气湍流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影响研究
3
作者 毛红敏 丁致雅 +5 位作者 杨燕燕 江苏奇 彭建涛 曹楠 胡立发 曹召良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遥感卫星在国防和民用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气湍流严重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遥感卫星对地探测时,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湍流强度对空间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和Kolmogoro... 遥感卫星在国防和民用探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气湍流严重影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成像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了遥感卫星对地探测时,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湍流强度对空间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首先,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和Kolmogorov湍流理论,针对空对地探测湍流波前进行仿真。然后,分析畸变波前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的变化规律,并推导出普适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空间相机成像分辨率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研究了大气湍流对空间相机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并以MTF=0.15为基准,仿真分析了MTF相对误差随相机口径、卫星轨高和大气相干长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设计、分析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卫星 大气湍流 空对地观测 成像质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参数联合血清MMP9、hs-CRP检测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发生急性卒中的价值
4
作者 郎悦 余浩佳 +2 位作者 陈星弛 王赛男 张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参数检测联合血清MMP9、hs-CRP指标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3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卒中将其分为急性卒中组89例和无急...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参数检测联合血清MMP9、hs-CRP指标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3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卒中将其分为急性卒中组89例和无急性卒中组94例。分析狭窄程度及血清MMP9、hs-CRP水平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的价值。结果:急性卒中组易损斑块、狭窄程度、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血清MMP9、hs-CRP水平均高于无急性卒中组(P<0.05);狭窄程度及血清MMP9、hs-CRP水平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发生急性卒中的AUC分别为0.886、0.857、0.634;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3。结论:血清MMP9、hs-CRP联合HRMRI参数检测可提高了评估急性卒中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急性卒中 高分辨率磁共振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成像在评估缺血预适应后颈部血管斑块变化的应用
5
作者 徐晓璐 单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成像在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预适应后颈部血管斑块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3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0 T MR常...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成像在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预适应后颈部血管斑块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3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3.0 T MR常规卒中方案扫描及斑块HR-MRI检查。根据卒中症状发生至HR-MRI检查间隔,将患者分为早期组(间隔<4周)、中期组(间隔为4~12周)、晚期组(间隔>12周)各40例。分析患侧颈动脉血管的管壁特征(管腔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及斑块变化(斑块内成分、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T1WI及T2WI斑块信号强度指数)。比较3组间管壁特征及斑块变化的差别,分析症状发生后时间与斑块变化(斑块内成分、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T1WI及T2WI斑块信号强度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与最小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斑块内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发生后时间与斑块内成分(纤维脂质核心面积、钙化面积、出血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T1WI及T2WI斑块信号强度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症状发生后时间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1、-0.621、-0.689、-0.732、-0.714、-0.658,均P<0.01)。结论 HR-MRI能够有效地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预适应后颈部血管斑块的变化,对于评估卒中的发生风险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MRI 缺血性卒中 缺血预适应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杜文峰 杨晓彤 范彦婷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均行高分辨率MRI扫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盆...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均行高分辨率MRI扫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MRI扫描诊断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分析MRI图像特征与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纳入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共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53例,占比66.25%;高分辨率MRI诊断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79%、85.19%、86.25%。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MRI图像中边缘模糊、内部信号不均匀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短径长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图像特征中短径诊断结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为3.08mm,预测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92.6%,均高于边缘、内部信号预测的71.7%、67.9%和74.1%、77.8%。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高分辨率MRI扫描可有效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尤其是MRI图像特征中短径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高分辨率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二维磁流体方程的高分辨率旋转通量格式
7
作者 郑素佩 翟梦情 +1 位作者 李琦 建芒芒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0,63,共13页
若待解方程满足旋转不变性,则可通过旋转通量法有效消除近似Riemann求解器的激波不稳定现象,抑制非物理现象的产生。针对二维理想磁流体(MHD)方程和浅水波磁流体(SWMHD)方程,构造了通量函数的类旋转矩阵,给出了方程的旋转不变性证明;根... 若待解方程满足旋转不变性,则可通过旋转通量法有效消除近似Riemann求解器的激波不稳定现象,抑制非物理现象的产生。针对二维理想磁流体(MHD)方程和浅水波磁流体(SWMHD)方程,构造了通量函数的类旋转矩阵,给出了方程的旋转不变性证明;根据该性质对控制方程做类一维处理,推导了方程的半离散旋转通量格式;利用通量限制器,将熵稳定通量和反扩散通量进行加权组合,得到能够自适应调整耗散量的高分辨率旋转通量格式。数值实验表明,此格式能精确捕捉解的结构,分辨率高、鲁棒性强,且易向高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磁流体方程 浅水波磁流体方程 旋转不变性 高分辨率熵稳定通量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杨俊霞 詹浩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均经手术确诊,设为研究组,另于同一时间段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研究对象,设为参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及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扫描。将两组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MRI检查的各项指标、应用三维超声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盆底肌厚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膀胱颈下降、子宫颈下降、肛管直肠连接下降各项数值均比参照组研究对象升高(均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移动度、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均相较于参照组上升,子宫后位占比为71.08%,相较于参照组的28.80%升高,子宫前位占比为28.92%,相较于参照组的71.25%下降(均P<0.05);经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参照低,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左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右侧升高(均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接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均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且高分辨率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诊断时,可首选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方法,而对于行上述检查未见明显征象的患者,可行高分辨率MRI检查,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磁共振成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子宫形态 改变 评估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评估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患者诊疗效果及预后研究
9
作者 夏广明 陈锦灿 +3 位作者 黄嘉敏 温中炎 黄少健 练英妮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评估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患者诊疗效果及预后。方法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5例,其中32例治疗后并发免疫相关性肺炎,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评估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患者诊疗效果及预后。方法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5例,其中32例治疗后并发免疫相关性肺炎,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情况,免疫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免疫相关性肺炎出现的时间、诊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6例肺部低分化肉瘤样癌均采用纳武力尤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3 mg/kg,治疗频次为每半个月1次;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200 mg/次,频次为每21 d 1次。32例免疫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分级情况为:2级3例,3级20例,4级9例。12例为对称分布,而20例为非对称分布。患者分型情况如下:20例为磨玻璃型,6例为实变型,6例为网格型。其中有23例伴有胸膜变厚,23例纵隔淋巴结受累,12例伴有支气管扩张,9例伴有小叶间隔变厚,9例伴有多发小叶中心结节,3例伴有胸腔积液。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后,32例患者均停止PD-1抑制剂治疗,而应用糖皮质激素连续治疗1~6周,13例出院。结论采用高分辨率CT可以对免疫性肺炎进行诊断,并且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准确分级、分型,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免疫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立即停止PD-1抑制剂治疗,之后采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联合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免疫治疗 相关性肺炎 评估 预后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盛伟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66-68,8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就诊且发现肺部存在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共160例纳入作为研究样本,在160例患者中开展常规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就诊且发现肺部存在磨玻璃结节的患者共160例纳入作为研究样本,在160例患者中开展常规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将诊断金标准定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常规CT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对肺磨玻璃结节开展定性诊断的各项结果指标,并对比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对不同临床分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参照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方面,高分辨率CT比常规CT高(P<0.05)。高分辨率CT对Ⅰ期、Ⅱ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CT(P<0.05),而在Ⅲ期、Ⅳ期肺癌诊断中,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良好,不仅可准确区分肺良性结节与肺癌,还可对肺癌的临床分期进行辅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肺癌 诊断 高分辨率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和柱透镜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微型光谱仪
11
作者 吴婧仪 周哲海 +2 位作者 赵爽 闵昆龙 李慧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4-1150,共7页
因为便携、低成本、集成化等优势,微型光谱仪已经成为光谱仪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工作波段在近红外的微型光谱仪,在光纤传感和解调、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近红外微型光谱仪普遍存在分辨率低、成本高、体积大... 因为便携、低成本、集成化等优势,微型光谱仪已经成为光谱仪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工作波段在近红外的微型光谱仪,在光纤传感和解调、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近红外微型光谱仪普遍存在分辨率低、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基于双光栅和柱透镜的微型光谱仪结构,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微型光谱仪结构,新的设计主要有三个特征:使用光纤代替入射狭缝,以减少光能损失;采用双光栅将光束进行二次衍射;使用柱透镜以改变线阵CCD阵列表面的成像尺寸。首先,利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设计和仿真分析,光谱范围为1525~1570 nm,光学系统结构在66 mm×40 mm×24 mm的体积范围内,光谱分辨率理论上达到0.2 nm,比未加柱透镜的结构提升了2.5倍。然后,根据理论分析,选购了合适的光电器件进行了系统封装,与匹配的电路模块结合,实现了微型光谱仪的光谱检测功能。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安装在66 mm×40 mm×30 mm的体积范围内,实际测量的光谱分辨率为0.215 nm,与理论结果较为吻合。进一步地,搭建了一套基于该微型光谱仪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测量系统,该微型光谱仪作为信号解调仪,选择了四个中心波长分别为1534、1538、1542和1545 nm的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器,温度在0~50℃范围内以1℃为间隔连续变化,最终实现了温度实时测量和信号解调,系统温度灵敏度分别达到9.58、9.68、9.69和9.6 pm·℃^(-1),验证了该微型光谱仪的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研制的微型光谱仪的子组件可以固定在外壳上,系统内部无可移动元器件,体积小、分辨率高、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其他诸如物质浓度分析、传感信号测量等需要高分辨光谱分析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光谱仪 双光栅 柱透镜 高分辨率 近红外波段
下载PDF
曲率放大的λ-f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
12
作者 谢俊法 王孝 +3 位作者 王小卫 伍敦仕 曾华会 金保中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69-178,206,共11页
在实际数据处理中抛物Radon变换是多次波压制的一种常用手段,然而,常规Radon变换方法难以有效压制那些与一次波曲率差异较小的多次波,本文给出了曲率放大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来改善多次波的压制效果。通过研究影响同相轴的曲率的参数,发现... 在实际数据处理中抛物Radon变换是多次波压制的一种常用手段,然而,常规Radon变换方法难以有效压制那些与一次波曲率差异较小的多次波,本文给出了曲率放大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来改善多次波的压制效果。通过研究影响同相轴的曲率的参数,发现压缩炮检距或增大时差能够放大多次波和一次波曲率差异,加大一次波和多次波在Radon域的分离程度,从而提高了多次波的压制能力。为进一步提高Radon变换的计算效率和精度,采用λ-f域高分辨率抛物Radon变换,通过引入新变量λ消除了常规Radon变换算子对频率的依赖性,由于变换算子和它的逆只需要计算一次,因此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压制表层多次波,对于那些与一次波存在一定曲率差异的层间多次波,也具备一定的压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λ-f域 高分辨率 抛物Radon变换 曲率放大 多次波压制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再分析海流数据的三种涡旋识别方法在南海的评估
13
作者 丁雅楠 石绥祥 +5 位作者 刘克修 张连新 但博 高志刚 宋帅 赵亚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本文基于南海11 a逐日高分辨率再分析海流数据,利用三种涡旋识别方法——缠绕角(Winding Angle,WA)法、速度矢量几何(VectorGeometry,VG)法和OW(OkuboWeiss)参数法对南海中尺度涡进行识别和追踪,对比了三种方法对中尺度涡的探测能力,并... 本文基于南海11 a逐日高分辨率再分析海流数据,利用三种涡旋识别方法——缠绕角(Winding Angle,WA)法、速度矢量几何(VectorGeometry,VG)法和OW(OkuboWeiss)参数法对南海中尺度涡进行识别和追踪,对比了三种方法对中尺度涡的探测能力,并分析了在高分辨率再分析产品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产品空间分辨率的提高能够放大OW方法的W参数噪声,使该方法存在涡旋过量检测和涡旋分割现象,导致识别的涡旋数量偏多、半径偏小,涡旋平均成功探测率最低(76.2%);与OW方法相比,WA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涡旋过量探测率和漏判率,涡旋平均成功探测率提高至85.1%,但涡旋识别时间较长;与前两种方法相比,VG方法的涡旋平均成功探测率可达93.2%,综合评估参数(过量探测率×漏判率÷成功探测率)优势显著(4.5%),且计算高效。因此,在基于高分辨率再分析产品进行中尺度涡识别时,VG方法具有更加合理的涡旋探测结果和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识别 算法评估 高分辨率再分析 南海
下载PDF
嵌套高分辨率网格对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台风模拟的影响
14
作者 邬贤文 陈勇航 +8 位作者 魏煜 郑运霞 孙琳琳 马骁骏 辛渝 赵兵科 刘海晨 李金乐 李纤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嵌套高分辨率网格对台风模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COAWST(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wave sediment transport)模式,针对登陆广东、海南的11个台风,设计了2组模拟方案。一组是在9 km分辨率下嵌套3 km分辨率网格,另一组是采用单层9 km... 嵌套高分辨率网格对台风模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COAWST(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wave sediment transport)模式,针对登陆广东、海南的11个台风,设计了2组模拟方案。一组是在9 km分辨率下嵌套3 km分辨率网格,另一组是采用单层9 km分辨率网格。将模拟结果与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发布的最佳路径数据进行对比,以探讨嵌套高分辨率网格是否可以提高台风模拟的准确性。从台风路径的模拟结果来看,在9 km分辨率下嵌套3 km分辨率网格对台风路径模拟的误差较小,而单层9 km分辨率网格模拟的台风路径误差较大。通过对比两组方案模拟的台风路径、强度和结构,在模拟区域中使用嵌套高分辨率网格方案的模拟准确性有所提高。两种方案模拟的风场以及副热带高压十分接近。相比于单层网格,嵌套了高分辨率网格方案模拟的台风路径、强度误差更小,台风眼更小,位涡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网格 台风模拟 COAWST模式 台风路径 台风强度 台风结构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特征的城市非渗透表面集成学习提取
15
作者 李雪涛 王盼成 曾永年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0-711,共12页
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的有效提取是高分辨率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提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与集成学习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特征的城市非渗透表面集成学习方法。以高分二号多光谱数... 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的有效提取是高分辨率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提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与集成学习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特征的城市非渗透表面集成学习方法。以高分二号多光谱数据为试验数据,以非渗透表面密集程度不同的城市区域为试验区,基于U-Net深度网络提取的高分辨率影像的深层次特征,采用Stacking机制的集成学习机提取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特征的集成学习方法在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提取中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在城市非渗透表面密集程度不同的试验区,总体精度不低于91.66%,Kappa系数不低于0.83;错分误差为7.83%~9.39%,漏分误差为7.22%~14.88%。相对于基于浅层光谱信息的集成学习、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总体精度、Kappa系数有显著提高,错分与漏分误差显著降低。说明深度特征信息能有效提高集成学习提取非渗透表面提取的用户精度与制图精度;相对于U-Net、SegNet深度学习网络,在稀疏、中等密集、密集、复杂4类非渗透表面试验区,有效提高了总体精度、Kappa系数,漏分、错分误差显著的减少。说明基于深度特征的集成学习能有效改善与提高非渗透表面提取的用户精度与制图精度。总体上,基于深度特征的高分辨率非渗透表面集成学习方法能获得较高的城市非渗透表面信息提取精度,在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t网络 集成学习 深度特征 城市非渗透表面 高分辨率遥感 GF-2
下载PDF
浅层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试验研究:以雄安新区第四系为例
16
作者 李广才 王小江 王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对地下空间的高精度勘探提出了高要求,作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面物探方法,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探究了厚覆盖区条件下的高精度有效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并利用反射纵波技术在雄安新区进行提高浅层... 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对地下空间的高精度勘探提出了高要求,作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面物探方法,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探究了厚覆盖区条件下的高精度有效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并利用反射纵波技术在雄安新区进行提高浅层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方法试验。根据实际探测目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检波器、震源类型、道距大小及接收排列长度等不同采集因素试验效果,探究已有条件下适宜的震源类型和最佳采集参数。结合实际资料处理和分层解释,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高频检波器、选择可控震源激发效果最佳,针对试验目标,结合小道距、适当排列接收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厚覆盖区50~300 m深度内反射纵波地震勘探的纵向分辨率,试验获得了丰富的有效波组信息,为内部地层精细划分和解释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可为类似环境下城市地下空间的精细探测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反射波 城市地下空间 高分辨率 雄安新区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地震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17
作者 徐海 王光付 +3 位作者 李发有 孙建芳 冯玉良 都小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16,共9页
系统分析了现有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不足,探索了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有效且保真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通过分析叠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带宽,设计了压制高频噪声的最大概率准则和定... 系统分析了现有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及不足,探索了一种基于高频噪声定量约束函数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有效且保真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通过分析叠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带宽,设计了压制高频噪声的最大概率准则和定量约束函数,通过多次迭代压制噪声,提高全频带信号的信噪比,逐步分级拓宽地震有效频带宽度,循环迭代求取反射系数,将提取的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得到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测试校验对比其它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处理后的数据体具有垂向分辨率高、主频高且频带宽的特点,有效视主频由50 Hz提高至100 Hz左右,地质目标视分辨率相应提高近1倍。基于该提频数据与波阻抗反演实现了2~5 m地质目标的定性与定量预测,钻井验证符合率90%以上,有效指导井位部署。该方法弥补了在传统“有效带宽”内提高地震高频信号的不足,实现了全频带内重构高、低频有效信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高频噪声 噪声定量约束函数 多次迭代 反射系数 有效带宽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北部湾盆地重点层系选段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晓晗 屈红军 +3 位作者 黄苏卫 武龙发 杨博 姚天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25,共18页
北部湾盆地是南海北部五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潜力大、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是北部湾盆地三级构造单元海中凹陷古近系涠洲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地层厚度大,严重制约了海中凹陷的油气勘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低勘探程度区域是一... 北部湾盆地是南海北部五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潜力大、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是北部湾盆地三级构造单元海中凹陷古近系涠洲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地层厚度大,严重制约了海中凹陷的油气勘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低勘探程度区域是一种有效的地层划分手段。依托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在地震剖面二、三级层序界面和测井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变换分析、岩心分析方法,对海中凹陷涠洲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识别与划分,研究表明最大熵谱分析对于三、四级层序界面具有较高的分辨性,小波变换可以进行四—六级及更高级别旋回分析,而岩心资料可以进行短期、超短期旋回分析。综合三维地震、测井、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变换技术和岩心资料将涠洲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包括6个三级层序、13个四级层序,并且根据13个四级层序含砂率对比,涠三段SQ6-LST四级层序含砂率最高,涠三段SQ6-HST四级层序次之,勘探潜力较大。本研究对低勘探程度凹陷重点层系选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最大熵谱分析 海中凹陷 涠洲组 高分辨率层序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MD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
19
作者 史泽风 李翎旭 +5 位作者 郭译文 廖云 孙昭宇 王来荣 杨德吉 姚大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9,共11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检测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肿瘤中存在的微卫星不稳定现象(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PCR及测序确定为马立克...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检测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肿瘤中存在的微卫星不稳定现象(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PCR及测序确定为马立克病。采集5只发病鸡的肌肉、肝、脾、血液及肿瘤组织,提取DNA,采用15对扩增微卫星DNA序列的引物进行HRM检测,得到归一化处理的差异熔解曲线,比较分析各组织熔解曲线的差异,分析15个微卫星标记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即MSI)。结果表明,发病鸡的各种临床、病理表现符合为马立克病的特征,病毒meq基因序列与近年来国内流行的MDV强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HRM分析结果显示,MD发病鸡的肌肉、肝、脾、血液、肿瘤组织中微卫星标记PCR扩增后的熔解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存在MSI现象,而且不同的病鸡个体和不同的微卫星标记发生MSI的频率不同。15个微卫星标记在5只鸡的病料中存在MSI的微卫星标记的个数分别为14、7、5、3和1。在15个微卫星标记中,MCWO200、MCW0220这两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有的病鸡中都存在MSI,而ADL0158微卫星标记在所有的病鸡中都不存在MSI。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进一步证明这些微卫星PCR扩增片段确实存在片段大小不同,碱基序列中存在微卫星重复单位的增多、减少或基因片段的插入或缺失。结果提示,通过HRM分析可以检测MD肿瘤中的MSI现象,是一种灵敏、准确、简便、高通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马立克病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肿瘤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网络
20
作者 谢唯嘉 易见兵 +1 位作者 曹锋 李俊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时存在提取特征不充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首先利用空洞卷积补全操作提取图像特征,以避免特征信息丢失且保持模型参数基本不变;接着利用池化... 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时存在提取特征不充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高分辨率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首先利用空洞卷积补全操作提取图像特征,以避免特征信息丢失且保持模型参数基本不变;接着利用池化增强模块进行卷积提取特征的选择,以保留重要特征且减轻传统池化模块对提取特征造成的破坏;最后利用加强通道信息交互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进行特征提取,以保持该模块的参数量较少且能够提高其特征提取能力。在COCO2017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DiteHRNet30算法的AR值分别为77.9%和77.2%;在MPII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本文算法和DiteHRNet30算法的PCKh值分别为32.6%和31.7%。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人体姿态估计精度和算法复杂度之间能够达到较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轻量级网络 高分辨率 空洞卷积 池化 深度可分离卷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