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参数联合血清MMP9、hs-CRP检测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发生急性卒中的价值
1
作者 郎悦 余浩佳 +2 位作者 陈星弛 王赛男 张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参数检测联合血清MMP9、hs-CRP指标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3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卒中将其分为急性卒中组89例和无急...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参数检测联合血清MMP9、hs-CRP指标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3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卒中将其分为急性卒中组89例和无急性卒中组94例。分析狭窄程度及血清MMP9、hs-CRP水平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急性卒中的价值。结果:急性卒中组易损斑块、狭窄程度、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血清MMP9、hs-CRP水平均高于无急性卒中组(P<0.05);狭窄程度及血清MMP9、hs-CRP水平预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发生急性卒中的AUC分别为0.886、0.857、0.634;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3。结论:血清MMP9、hs-CRP联合HRMRI参数检测可提高了评估急性卒中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急性卒中 高分辨率磁共振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希睿 魏雪 +3 位作者 唐菡 张星 龚思引 李晋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396-2403,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的血管壁成像技术,通过体外对血管壁的无创可视化,定量评估血管壁及动脉斑块的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疾病信息。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颅内疾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冷丹丹 班允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376-4381,共6页
近几年来,影像技术快速发展。在辨别脑血管疾病方面,除了传统的影像技术,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利用其优势在近几年脱颖而出。不同于传统影像检查的空间... 近几年来,影像技术快速发展。在辨别脑血管疾病方面,除了传统的影像技术,如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利用其优势在近几年脱颖而出。不同于传统影像检查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让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诊断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方面有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4
作者 尚松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RMR-VWI与CTA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结果: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DSA检查诊断阳性72例,阴性24例;CTA检查诊断阳性66例,阴性30例;HRMR-VWI检查诊断阳性76例,阴性20例;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高于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CT血管造影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5
作者 李学栋 张文馨 +1 位作者 程简 巩金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R-MRI检查,将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HRMR...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R-MRI检查,将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HR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疑似直肠癌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50例,HR-MRI诊断直肠癌48例,其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55%、94.00%及91.67%;术后病理确诊50例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结果为:T_(1)期3例、T_(2)期11例、T_(3)期28例及T_(4)期8例,无T_(0)期。HR-MRI对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8.00%(44/50)。术后病理确诊50例直肠癌患者的N分期结果为:N_(0)期18例、N_(1)期23例及N_(2)期9例。HR-MRI对N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6.00%(43/50)。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HR-MRI检查价值显著,不仅可准确诊断疾病,还可精准对疾病进行术前分期诊断,临床使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临床诊断 术前分期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颜燕红 惠品晶 +5 位作者 陆紫微 张白 丁亚芳 王润川 胡春洪 方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77-882,共6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AD)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性回顾纳入2017年1月—202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一院卒中中心就诊,因突发颈部或后枕部疼痛、有颈部按摩史、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AD)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性回顾纳入2017年1月—202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一院卒中中心就诊,因突发颈部或后枕部疼痛、有颈部按摩史、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疑似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132例,同期行CDU与三维HRMRI检查,并以三维HRMRI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通过CDU与HRMRI分别观察并记录颅外段VAD夹层病变部位及影像征象,即内膜撕裂征、壁内血肿、双腔征、腔内血栓、夹层动脉瘤、管腔不规则,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方法计算血管狭窄程度,并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1)一致性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阳性率为93.2%(123/132),HRMRI为93.9%(124/132),二者一致性很强(Kappa为0.87);CDU检查颅外段VAD的敏感度为99.2%,特异度为87.5%,准确率为86.7%。(2)CDU与HRMRI影像征象:两者评估双腔征、夹层动脉瘤、管腔不规则、病变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均一致性很强,Kappa值分别1.00、0.85、0.88、0.94、0.89;两者评估壁内血肿及腔内血栓一致性较强,Kappa值分别为0.79及0.80,且HRMRI观察强化壁内血肿为17.7%;两者评估内膜撕裂征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58。结论CDU能够有效地评估颅外段VAD的不同影像征象和血管狭窄程度,为颅外段VAD早期诊治及定期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 椎动脉夹层 超声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影像征象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芪龙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评估
7
作者 王爱杰 和一帆 +3 位作者 王春业 于凌 董圣杰 张国伟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54-761,共8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技术探讨芪龙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等对症状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因脑缺血...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技术探讨芪龙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等对症状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因脑缺血性单侧肢体无力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行颈动脉HRMR-VWI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西药联合芪龙胶囊治疗组(试验组),并于6个月后复查,比较两组的HRMR-VWI测量结果及血脂水平。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对照组18例、试验组14例。治疗后试验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07±0.38 vs.1.84±1.24,P=0.033)。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及重构指数增大,试验组最窄处管腔面积增大,两组脂核面积及甘油三酯均减小(P<0.05)。结论芪龙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可改善颈动脉斑块狭窄,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血管重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颈动脉易损斑块 芪龙胶囊
下载PDF
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事达 钱伟军 +1 位作者 李立 路文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急性脑梗死组),非急性脑...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急性脑梗死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非急性脑梗死组)。以DSA为金标准,分析HRMRI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比较急性脑梗死和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HRMRI与DSA诊断狭窄程度一致性高(Kappa值=0.958);HRMRI诊断脑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48%、99.55%和99.39%。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在T1W1上主要为高信号或等信号,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急性脑梗死组在T2WI以低信号为主,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强化斑块显著多于非急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3.0T HRMRA作为一种方便、无创检查手段,不仅能评估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而且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与DSA检查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头颈动脉夹层药物治疗前后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9
作者 李帅 李凘纯 +8 位作者 张雪凤 彭雯佳 田冰 田霞 陈录广 侯雨希 刘崎 陆建平 邵成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9-685,共7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未破裂头颈动脉夹层(CC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在药物治疗前后行HR-MRI检查的30例CCAD患者... 目的分析自发性未破裂头颈动脉夹层(CC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在药物治疗前后行HR-MRI检查的30例CC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上夹层血管管腔狭窄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减轻1个级别及以上的患者)与未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加重1个级别及以上或无变化的患者)。分析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HR-MRI管腔及管壁特征差异。结果30例CCAD患者共计30处夹层,其中改善组14例(11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管腔狭窄程度改善)、未改善组16例。改善组患者的年龄小于未改善组[(37.86±9.83)岁vs(56.94±9.86)岁,P=0.001],其余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善组患者中基线壁内血肿比例高、管腔狭窄程度相对较轻,而未改善组患者的基线管腔狭窄程度较严重,内膜瓣与双腔征、假腔内血栓形成更常见(P均<0.05)。治疗后随访时,改善组患者壁内血肿、管腔狭窄程度均改善,未改善组患者壁内血肿、内膜瓣与双腔征、假腔内血栓形成仍有较多残留(P均<0.05)。两组基线夹层血管壁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时改善组患者血管壁强化程度较未改善组降低(P<0.001)。结论HR-MRI可对CCAD药物治疗前后管腔及管壁形态学特征变化进行评估,年龄小、基线管腔狭窄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夹层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抗凝剂 抗血小板药 预后 青年脑卒中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椎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苏亚 相世峰 +1 位作者 杨素君 武一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在椎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例经临床证实为椎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获取磁共振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T1WI)、快速自旋回...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在椎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例经临床证实为椎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获取磁共振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T1WI)、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T2WI)、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CE-T1WI)成像,分析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结果:椎动脉夹层临床无明显特异性,HRMR-VWI既可显示血管腔结构,又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典型影像学表现为明显强化的内膜瓣征、真假两腔的双腔征、高信号的壁内血肿及动脉瘤样扩张等。结论:椎动脉夹层具有独特的影像特征,HRMR-VWI成像技术对椎动脉夹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夹层 颅内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小雪 张文 +1 位作者 高红 胡宇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高分辨率MRI与PET/CT检查)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9例直肠癌患者中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352个,T_(1)~T_(2)分期26例,T_(3)分期68例,T_(4)分期15例。高分辨率MRI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565、0.705、0.750,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PET/CT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696、0.590、0.455,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二者联合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T_(4)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838、0.808、0.865、0.709,P<0.05)。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90%。结论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对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率较高,且联合检查在术前T分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直肠癌 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 T分期 诊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和CT在颅脑动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国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31-32,4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颅脑动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例单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8h~14d,男61例,女33例,年龄38~75岁)。所有患者均行HR-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Cub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目的 观察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颅脑动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例单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8h~14d,男61例,女33例,年龄38~75岁)。所有患者均行HR-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Cub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128层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R-MRI和CT检查对颅脑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结果94例患者中,共有50例患者DSA明确诊断为动脉血栓,包括ICA颅内段5例、ACA 3例、MCA 26例、PCA 2例、VA 11例、BA 3例。HR-MRI共检出48例(SWI检出40例,Cube FLAIR检出43例),CT共检出38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HR-MRI和CT诊断颅脑血栓的灵敏度为96.00% vs 70.00%,特异度为100.00% vs 93.18%,准确度为95.83% vs 80.85% ,Kappa值为0.945 vs 0.516。结论 HR-MRI与CT在颅脑动脉血栓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HR-MRISWI及Cube FLAIR对颅脑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颅脑动脉血栓 诊断
下载PDF
青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影像特征
13
作者 梁佳 康慧斌 +1 位作者 李葆青 隋滨滨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55-1261,共7页
目的探讨青年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的影像表现,比较不同病因所致的青年MCA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特征。方法... 目的探讨青年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的影像表现,比较不同病因所致的青年MCA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接受HRMR-VWI检查并符合入组标准的青年(16~45岁)患者76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HRMR-VWI影像表现。根据出院诊断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组及非AS组,比较不同病因所致MCA狭窄的影像特征,比较≤35岁患者与>35~45岁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特征。结果AS组49例[(35.76±5.29)岁,女5例],非AS组27例[(31.07±7.47)岁,女16例]。AS组女性比例低于非AS组(10.2%vs.59.3%,P<0.001),吸烟患者比例(83.7%vs.14.8%,P<0.001)、高脂血症患者比例(63.3%vs.18.5%,P<0.001)高于非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MR-VWI显示AS组多为偏心性管壁增厚(44/49,89.8%),非AS组多为同心性管壁增厚(23/27,85.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组间最大管壁厚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35~45岁的患者高血压比例高于≤35岁患者(54.3%vs.29.3%,P=0.027)。结论AS仍为中国青年人群MCA狭窄的常见病因;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青年女性比例更高。AS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的影像特征方面,管壁增厚方式及最大管壁厚度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兰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HR-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R-MRI在直肠癌术前T...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HR-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R-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不同TN分期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与T、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T分期结果为T1期2例,T2期9例,T3期22例,T4期35例;HR-MRI诊断T分期结果为T1期3例,T2期9例,T3期21例,T4期32例。HR-MRI诊断T分期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05,P=0.000)。术后病理检查诊断N分期结果为N0期36例,N1期14例,N2期18例;HR-MRI诊断N分期结果为N0期36例,N1期15例,N2期17例。HR-MRI诊断N分期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27,P=0.000);不同TN病理分期患者的ADC值比较,T1、T2期>T3期>T4期,N0期>N1期>N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C值与直肠癌T、N分期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HR-MRI诊断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其ADC值与直肠癌T、N分期均呈负相关,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TN分期 诊断 一致性 表观弥散系数 相关性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颈动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宝林 杨懿 +2 位作者 金小庆 林志艳 刘慧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1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颈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颅颈动脉狭窄患者65例,分别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颈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颅颈动脉狭窄患者65例,分别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其进行颅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不同程度颅内狭窄、不同形态斑块的诊断结果。结果:对于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检测,HR-MRI和DSA的结果一致。但是,对于轻度和中度狭窄的检测,HR-MRI的检出率略低于DSA;DSA作为金标准,共对144个血管进行了观察,其中有77个为规则形血管,67个为不规则形血管。观察结果显示,DSA在观察规则形血管时准确率为53.47%(77/144),在观察不规则形血管时准确率为46.53%(67/144)。相比之下,HR-MRI在观察规则形血管时准确率为68.36%(97/144),在观察不规则形血管时准确率为31.25%(45/144)。因此,HR-MRI在观察规则形血管时比DSA更准确,而在观察不规则形血管时则不如DSA准确。结论:HR-MRI和DSA对颅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的诊断结果均相对可靠,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在颅颈动脉轻度狭窄及多发斑块诊断上具有优势,结果可为患者情况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颅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16
作者 董建伟 湛先发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2020年至2022年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60例及同期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证实无脑梗死...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2020年至2022年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60例及同期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证实无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无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管壁负荷指标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分析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管壁体积(WV)、平均管壁厚度(WT)、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NWI)和狭窄(Stenosis)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钙化(CA)率、脂质坏死核心(LRNC)率、斑块内出血(IPH)率和纤维帽破裂(FCR)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LRNC、IPH、FCR及颈动脉Stenosis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不仅能有效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还能全面显示病变颈动脉的形态学特征,包括颈动脉管壁、斑块以及邻近组织的结构,从而为临床防治脑梗死提供依据。颈动脉斑块LRNC、IPH、FCR及颈动脉Stenosis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其有效的干预,以防其发生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脑梗死 相关性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血管壁特征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17
作者 马龚宝 曹艳艳 翟龙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血管壁特征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7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发生组(48例)与...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血管壁特征对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7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发生组(48例)与未发生组(59例)。两组患者均行HR-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壁相关参数,并分析血管壁相关参数对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病变最狭窄处血管直径(VD_(MNL))、血管面积(VA_(MN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组病变最狭窄处管腔直径(LD_(MNL))、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A_(MNL))、重构指数(RI)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LD_(MNL)、LA_(MNL)、RI及三者联合预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89、0.823、0.904;三者联合预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脑卒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预测(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HR-MRI血管壁特征有效预测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LD_(MNL)、LA_(MNL)、RI三者联合较各项单一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脑卒中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及CT血管造影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薛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VWI)、CT血管造影(CTA)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VWI)、CT血管造影(CTA)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以及HR-VWI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在AIS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A及HR-VWI单独诊断,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经DSA诊断显示52例患者中存在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26例,闭塞10例,CTA诊断结果不同狭窄程度准确率分别为轻度85.71%、中度33.33%、重度69.23%、闭塞100.00%,HR-VWI诊断结果轻度不同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轻度85.71%、中度88.89%、重度88.46%、闭塞90.00%。结论:CTA、HR-VWI在AIS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联合诊断的预测准确性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CT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丹凤 姜亮 +4 位作者 张卫东 武新英 王鹏 苏文 殷信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6月34例有临床症状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行常规头颅MR检查及狭窄处黑血序列T1WI、T2WI、增强T1W...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6月34例有临床症状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行常规头颅MR检查及狭窄处黑血序列T1WI、T2WI、增强T1WI扫描。将弥散加权成像上MCA供血区出现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急性脑梗组,无高信号的患者归入无急性脑梗组。将增强后斑块的强化程度分为明显强化、轻度强化、无强化,比较两组间斑块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34例图像用于分析,急性脑梗组15例,无急性脑梗组19例。急性脑梗组有11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3例无强化;无急性脑梗组有1例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14例无强化。两组间斑块的强化程度有差异,急性脑梗组的明显强化斑块多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0);无强化斑块少于无急性脑梗组(P=0.005)。结论 HRMRI可以定性评估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程度;斑块的明显强化更多见于急性脑梗组,提示其不稳定性,可预测脑卒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3.0T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及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单侧烟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唐小平 余期云 +1 位作者 王志强 肖新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血管壁成像及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诊断及评估单侧烟雾病(MM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DSA确诊的17例单侧MMD患者行3D-TOF MRA、HR-MRI及3DpCASL检查。分析单侧MMD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狭...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血管壁成像及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诊断及评估单侧烟雾病(MM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DSA确诊的17例单侧MMD患者行3D-TOF MRA、HR-MRI及3DpCASL检查。分析单侧MMD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段管壁外缘面积,狭窄类型(偏心或向心性),管壁信号强度(均匀或不均匀)及狭窄段周围血管,评估单侧MMD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单侧MMD患者受累侧MCA狭窄段管壁外缘面积为(2.17±0.39)mm2,镜像侧为(6.11±0.37)mm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2,P<0.001)。17例单侧MMD患者均表现为单一受累MCA管腔均匀缩小或闭塞,管壁信号强度一致,狭窄段周围出现2个以上流空血管影,累及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受累侧MCA供血区(额颞叶)CBF值为(24.76±10.86)ml/min/100g,低于镜像侧的(59.84±9.72)ml/min/10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P<0.001),受累侧枕叶CBF值为(47.59±7.26)ml/min/100g,镜像侧为(48.30±9.06)ml/min/100g,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P=0.49)。结论单侧MMD患者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诊断。3D-pCASL技术能反映单侧MMD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基本情况,可用于临床评估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烟雾病 脑灌注 高分辨率磁共振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