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涵洞冻融力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李真 陈泽盟 《中外公路》 2023年第6期240-246,共7页
该文以“一带一路”国家重要项目西藏羊大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高原冻土地区涵洞冻融力学特性,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波纹管涵洞与水下防冻钢筋混凝土管涵4种工况下力学模型,通过设置土层温度变化函数,分析两种高原地区... 该文以“一带一路”国家重要项目西藏羊大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高原冻土地区涵洞冻融力学特性,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波纹管涵洞与水下防冻钢筋混凝土管涵4种工况下力学模型,通过设置土层温度变化函数,分析两种高原地区常用涵洞管道材料在经历冻融循环前后土层内力变化,管涵等结构层内力、位移变化以及铺设双向HDPE高密度聚乙烯土工格栅内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历冻融循环后两种材质管涵塑性区均增加,但是采用水下防冻钢筋混凝土管具有更好的协调变形能力;钢波纹管涵经过冻融循环后中点与两端主应力、剪应力变化率、不同路基边坡测点位移量均比水下防冻钢筋混凝土管涵小,更适宜在高原寒区使用;铺设双向HDPE高密度聚乙烯土工格栅后可以有效降低路面结构层不均匀变形;将建模理论计算值和施工现场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涵洞 高原冻土地区 冻融循环 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高原冻土地区桥梁基础施工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满洪高 屈彦玲 胡振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56,共3页
在东北高寒地区基坑冻结法开挖已取得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 ,基坑采用冻结法开挖 ,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或扩大式自锚基础两种形式 ,从而提高了基坑的施工速度 ,减少了基坑的事故率 ,缩短了铁路修建的... 在东北高寒地区基坑冻结法开挖已取得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 ,基坑采用冻结法开挖 ,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或扩大式自锚基础两种形式 ,从而提高了基坑的施工速度 ,减少了基坑的事故率 ,缩短了铁路修建的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铁路桥 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 施工技术 冻结法 预制混凝土块拼装 扩大式自锚基础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刘家奇 +1 位作者 张景禄 梁斌 《中外公路》 2021年第5期212-217,共6页
该文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托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结合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条件下进行了最佳配合比设... 该文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托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结合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条件下进行了最佳配合比设计;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抗渗水性能等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路段进行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弯沉检测,验证了使用该配合比厂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性能。结果表明:110-A级沥青配合当地集料进行混合料配合比优选设计,得到最佳油石比为5.0%,沥青用量为4.76%,空隙率为4.6%。该配合比下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试铺阶段效果良好,满足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AC-13C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刚 丁姣月 +1 位作者 张景禄 梁斌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1期79-83,104,共6页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公路施工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良才 《建材与装饰》 2019年第34期246-247,共2页
道路交通事业是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高原冻土地区路基施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展开冻土路基施工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之策,以供相关施工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路基技术
下载PDF
氟碳涂料在整治高原冻土地区铁路桥梁墩台身砼病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庆朋 《交通世界》 2012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前言青藏铁路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将近10个年头,其中大部分桥梁墩台身混凝土工程是在2001~2003年度完成的。由于是在冻土地区,混凝土原设计大部分都是DZ系列混凝土,标号为C30,支承垫石为C40。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铁路桥梁 氟碳涂料 台身 混凝土工程 应用 病害 整治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的质量通病与预防对策研究
7
作者 杨宗平 彭玲 《交通世界》 2020年第34期49-50,共2页
冻土地区的沿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路基路面质量问题复杂。路基下沉、路面裂缝或是冻融破坏相关的路面破坏现象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与功能,增加早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鉴于此,针对此类特殊地区的公路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冻土地区的沿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路基路面质量问题复杂。路基下沉、路面裂缝或是冻融破坏相关的路面破坏现象会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与功能,增加早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鉴于此,针对此类特殊地区的公路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政策,旨在保障道路最佳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公路施工 质量通病 预防对策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8
作者 王荣 《中国铁路》 2013年第8期52-54,共3页
以青藏高原鄂拉山隧道为例,分析高原冻土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对失稳风险源进行辨识。建立风险因素判断、边仰坡滑塌风险因素权重判断、渗漏水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大变形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塌方冒顶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和构造层次总排序判... 以青藏高原鄂拉山隧道为例,分析高原冻土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对失稳风险源进行辨识。建立风险因素判断、边仰坡滑塌风险因素权重判断、渗漏水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大变形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塌方冒顶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和构造层次总排序判断矩阵。通过分析和计算,对洞口失稳风险因素权重进行排序,提出设计时应根据权重排序和风险因素重要性,采取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隧道洞口 失稳风险 防控措施 鄂拉山隧道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9
作者 张玉峰 《中华建设》 2012年第6期258-259,共2页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高原;东土大国,高原冻土区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在高原冻土区进行筑路工程建设,其路基的安全、稳定性是高原冻土地区建设高质量道路的基础,也是目前高原冻土地区路基建设工程的一个薄弱环节。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病害防治 路基 高原冻土 筑路工程 建设工程 稳定性 公里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青藏铁路施工环境保护对策初探
10
作者 程昊 《铁道建设》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针对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地区的特定环境及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分析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并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青藏铁路 铁路施工 环境保护 植被保护 动物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地区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昊 陈泽昊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3年第5期218-220,共3页
青藏铁路 1 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 ,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 青藏铁路 1 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 ,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 ,引起风力侵蚀、沙害 ,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 ,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 水土保持 高原生态系统 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地质特点及路基施工技术
12
作者 党开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8期0209-021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高原地区也随着在建筑业的发展,不断在进行着探索路基施工技术。由于其海拔较高,温度较低,高原地区形成了一些多年冻土区。在高原冻土地区施工过程中,其地址特点十分复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高原地区也随着在建筑业的发展,不断在进行着探索路基施工技术。由于其海拔较高,温度较低,高原地区形成了一些多年冻土区。在高原冻土地区施工过程中,其地址特点十分复杂,路基施工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高原冻土地区对路基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其地质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影响高原冻土地区地质特点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究,最后对高原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望带来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地质特点 路基施工技术
下载PDF
浅谈青藏线高原冻土地区桥涵工程设置
13
作者 曹增华 《科技交流》 2002年第2期9-13,共5页
青藏线各拉段多年冻土地区550km,全线平均海拔4000m以上,桥涵勘测距一般地区相比差异很大。本文简要阐述了高原冻土地区铁路桥涵工程设置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工程设置 青藏铁路 铁路桥梁 涵洞
原文传递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边坡冻融稳定性及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姣月 程伟峰 +1 位作者 于英霞 梁斌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羊八井至大竹卡段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边坡冻融稳定性及施工技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边坡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冻融循环前后公路边坡位移、应力及应变... 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羊八井至大竹卡段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边坡冻融稳定性及施工技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边坡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冻融循环前后公路边坡位移、应力及应变等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与施工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发生在坡趾位置,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发生在坡肩位置;经历冻融循环后,边坡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分别增加1.91 cm和7.5 cm,且坡面破坏以竖向沉降为主;边坡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最大应力均发生在坡底,并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结合工程特点及模拟分析结果提出减小冻土开挖深度、锥形坡面砌筑、拱式防护、仰斜式路肩墙、浸水路肩墙以及主动防护系统等防护措施,后期现场观测表明,冻融引起公路边坡失稳问题治理效果明显.将建模理论计算值和工程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冻融 公路边坡稳定性 施工技术 强度折减法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基础平台研究
15
《中国科技成果》 2013年第9期81-82,共2页
以青藏公路为代表的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是世界冻土工程研究的宝贵财富,目前,我国高原冻土区公路工程的相关科研成果均以青藏公路为依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青藏公路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修建、整治、科研工程,过程中保存... 以青藏公路为代表的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是世界冻土工程研究的宝贵财富,目前,我国高原冻土区公路工程的相关科研成果均以青藏公路为依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青藏公路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修建、整治、科研工程,过程中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积累了多年冻土地区修建公路的宝贵经验,代表了我国和世界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领域科研和建设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冻土地区 青藏公路 修筑技术 基础平台 多年冻土地区 科研成果 冻土工程 公路工程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element content of alpine vegeta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
16
作者 ZhaoPing Yang JiXi Gao +1 位作者 Hua OuYang Hui T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年第1期34-39,共6页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16 elements(Al,Ca,Cr,Cu,Fe,K,Li,Mg,Mn,Mo,Na,Ni,P,Pb,Sr,and Zn) in 23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ICP-OES.Results sh...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16 elements(Al,Ca,Cr,Cu,Fe,K,Li,Mg,Mn,Mo,Na,Ni,P,Pb,Sr,and Zn) in 23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ICP-OES.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Ca,K,Mg,Fe and P were higher than 1,000 mg/kg,those of Al,Na,Zn and Cr ranged between 10-1,000 mg/kg and those of Cu,Li,Pb and Mo were less than 10 mg/kg.The levels of Al,Ca,K,Mg and Na wer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reported terrestrial plant element content,those of Sr,Fe and Cr wer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terrestrial plants and the maximum content of Mn was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of the reported Mn content.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element content was of the Ca>K type,however,in terms of Cyperaceae species the element content character was K>Ca type.The contents of Ca,Li,Mg and Sr in Gramineae and Cyperaceae speci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species and the contents of Ca,K,Mg,Fe,P,Al and Na in all collected pla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elements.Zn had weak variability with the lowest coefficient(i.e.,7.81%),while other elements had strong variability.The ratio of maximum content to minimum content indicated Ca and K had less change than other elements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Element content of alpine vegetation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 mainly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among whic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l and Pb,Al and Fe,Mo and Cr,Pb and Fe,Sr and Li were higher than 0.9,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l and Fe,Mg,Mn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at reported in Kunlun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年冻土 植物元素含量 青藏高原 高寒植被 特征 ICP-OES 矿物 高原冻土地区
下载PDF
拼装式骨架护坡在青藏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9-71,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中拼装式骨架柔性结构护坡的应用 。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路基 边坡防护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 拼装式骨架护坡 柔性结构护坡 适用条件 防护效果
下载PDF
要闻
18
《中国公路》 2013年第4期16-16,共1页
193个项目荣获"科学技术奖" 日前,201 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共有193个项目获奖。其中,"大跨径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设计与整孔架设关键技术"、"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基础平台研究"、"悬索桥主缆分布... 193个项目荣获"科学技术奖" 日前,201 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共有193个项目获奖。其中,"大跨径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设计与整孔架设关键技术"、"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基础平台研究"、"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3个项目获特等奖;"三塔悬索桥中间塔设计关键技术"等36个项目获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奖 中国公路学会 高原冻土地区 梁桥设计 悬索桥主缆 三塔悬索桥 基础平台 修筑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