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防治策略
1
作者 李红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0期00067-00067,91,共2页
在MODS的治疗,各脏器之间的氧输送是关键,主要使之适应氧的消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维持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病房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系统:一种适应于中度高原地区ARDS/MODS的诊断标准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世范 张德海 +7 位作者 刘惠萍 高炜 罗晓红 武建英 林树新 刘传兰 张鲜英 陈天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 判别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 ARDS/ MODS)各项诊断指标参数界值与平原地区的差异,修改建立更合理的H ARDS/ MODS诊断标准。方法 按统一标准将总数为50 5例ARDS/ MODS患者根据海拔高度分为平原( <43 ... 目的 判别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 ARDS/ MODS)各项诊断指标参数界值与平原地区的差异,修改建立更合理的H ARDS/ MODS诊断标准。方法 按统一标准将总数为50 5例ARDS/ MODS患者根据海拔高度分为平原( <43 0 m)对照组( CG,n=1 1 3 )、中度高原( 1 51 7m) 1组( H1 G,n=3 1 4 )和中度高原( 2 2 61~2 40 0 m) 2组( H2 G,n=78)。3组分别用平原常用的ARDS/ MODS评分诊断标准(庐山及Marshall标准)和兰州H- ARDS/ MODS评分,建立3个数据统计模型,绘制受试者运行特征性曲线( ROC曲线) ,计算约登指数( Yoden)和最佳界值,验证3个标准在高原和平原预测ARDS/ MODS结局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用庐山、Marshall和兰州3个标准检验CG时,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Yoden、各指标总分的最佳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多脏器单一指标的ROC曲线分析进一步发现,肺、脑、心、肾等项指标的ROC值在兰州标准中的总体水平明显优于庐山和Marshall标准( P<0 .0 5和P<0 .0 1 )。结论 1平原常用的ARDS/ MODS诊断标准参数不适合中度高原以上地区,修订重建H ARDS/ MODS标准是必要的;2海拔高度>1 50 0 m以上地区可能是区分平原和高原ARDS/ MODS诊断标准的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多脏器功能障碍 中度高原地区 评分系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ROC曲线下面积 ROC曲线分析 mods评分 评分诊断标准 海拔高度 平原地区 指标参数 统一标准 统计模型 约登指数 总体水平 标准参数
下载PDF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酮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小明 罗晓红 +5 位作者 王红义 郭晓宇 陆璐 申健 肖攀 牛廷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酮(CORT)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3个剂量(低、中、高)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B、C、D组),...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酮(CORT)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3个剂量(低、中、高)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B、C、D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A组)。检测不同时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ACTH与CORT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蕨麻小型猪泵入LPS后肌酸激酶(CK)在3~24h升高,48h之后明显降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6—24h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12~24h的水平显著高于0h和A组;总胆红素(TBIL)在24—48h的水平显著升高:肌酐(CRE)在6h水平明显高于0h。白细胞数量在0~6h升高,6~24h降低。ACTH表达量在泵入LPS后开始上升,在12h后降低,在72h基本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同水平;CORT在泵入LPS后3h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下降,24h后开始上升,在72h时基本恢复到正常。低、中、高剂量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高原MODS形成时机体处于严重感染应激状态下,ACTH与CORT表达水平出现剧烈变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机体调节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 蕨麻小型猪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皮质酮(CORT)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廷献 郭晓宇 +4 位作者 申健 王红义 陆璐 肖攀 冯小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7,F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巴马小型猪模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蕨麻小型猪;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变化基本相同,但蕨麻小型猪的变化较平缓。在24 h与48 h肺脏均出现严重病理改变,但巴马小型猪较蕨麻小型猪更严重。结论不同海拔地区的两种小型猪均可成功建立HMODS模型,同时蕨麻小型猪由于自身高原生物特性对H-MODS模型的复制更加准确安全,避免高原环境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 蕨麻小型猪 巴马小型猪 比较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5
作者 林伟 张强 +2 位作者 朱跃科 梁连春 吴昊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9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349例,分MODS组46例,无MODS组303例,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49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MODS 46例,发生率为1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349例,分MODS组46例,无MODS组303例,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49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MODS 46例,发生率为13.2%,MODS组病死率34.8%,无MODS组病死率0.6%,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并发现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肝脏、心血管系统、肾脏、脑、消化道,且MODS组患者年龄高于无MODS组年龄(P〈0.05).MODS组死亡患者年龄高于同组生存患者年龄(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MODS病死率高,为降低MODS的发生率,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尤其是年龄偏大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密切的观察及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MODS则应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免累及更多脏器,从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蕨麻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eNOS与ET-1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晓燕 冯小明 +5 位作者 李渊明 肖攀 王红义 陆璐 张梅 牛廷献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猪模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内皮素1(ET-1)在其炎性反应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低、中、高3个剂量(B、C、D组)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0.9%氯...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蕨麻猪模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内皮素1(ET-1)在其炎性反应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低、中、高3个剂量(B、C、D组)内毒素(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A组)。检测不同时点血清eNOS及ET-1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蕨麻猪泵入LPS后eNOS和ET-1表达量均急剧升高,并在3 h时升至最高,之后快速下降,至24 h基本恢复到正常值,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eNOS表达量B、C、D组在3~12 h与0 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24~72 h B、C、D组eNOS表达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与0 h和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ET-1表达量B、C、D组在3~6 h与0 h和A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B、C组ET-1表达量在12 h与0 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D组ET-1表达量在12 h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24~72 h B、C、D组ET-1表达量基本恢复到正常值,与0 h和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形成时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eNOS及ET-1表达量迅速升高,但在免疫调节作用下其表达量迅速出现下调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蕨麻猪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皮素1
下载PDF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蕨麻猪模型C反应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攀 牛廷献 +4 位作者 罗晓红 王红义 郭晓宇 陆璐 冯小明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igh altitud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ne,H-MDDS)蕨麻猪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 n-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目的研究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igh altitud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ne,H-MDDS)蕨麻猪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 n-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炎性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选用3个剂量(0.25、0.35和0.50 mg/kg)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 ysaccharide,LPS)诱导高原土生蕨麻猪成功建立H-MODS模型(B、C、D组),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1β及CRP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蕨麻猪泵入LPS后TNF-α、IL-1β表达量均急剧升高,并在6 h升至最高,在3~12 h时与同组0h及同时间点A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12 h后逐渐下降;B、D组TNF-α表达量在24 h后与同组0 h及同时间点A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在72 h后B组明显高于A组(P<0.05)。24 h的IL-1β表达量D组高于0 h和A组(P<0.05),之后其表达量逐渐下降,在48 h、72 h时与0 h和A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静脉泵入LPS后,B、C、D组CRP表达量开始升高,并在24~48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其各组CRP表达量在6~72 h时与0 h和A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H-MODS形成时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炎性因子TNF-α、I L-1β表达量迅速升高,但在免疫调节作用下其表达量迅速下调,并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波动而达到平衡状态;而CRP表达量变化相对缓慢,伴随于体内炎性反应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蕨麻猪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必净治疗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猪模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组织中 NF -κB mRNA 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晓红 牛小娟 +4 位作者 许瑞元 冯小明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0-734,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巴马小香猪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MODS)模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进一步揭示血必净对H-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巴马小香猪麻醉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A组),其余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巴马小香猪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MODS)模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进一步揭示血必净对H-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巴马小香猪麻醉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A组),其余16只采用内毒素( LPS)制作H-MODS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 B组)、血必净治疗组( C组),每组8只。血必净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3 mL/kg,2次/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d;共治疗3 d。于不同时间段观察巴马小香猪血白细胞的变化趋势。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NF-κB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血必净治疗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33.3%、16.6%。②与对照组比较,24 h模型组肺泡腔内可见弥散性瘀血,巨噬细胞增多,且有大量红细胞渗出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24 h血必净治疗组肺泡腔内出血较少,肺泡壁模糊,有少量红细胞渗出,肺泡间隔仍有增厚。③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血白细胞( WBC)呈“勺型”变化。模型组48 h WBC变化幅度较治疗组更明显( 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24 h NF-κB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24 h NF-κB mRNA表达量升高幅度较低( P<0.05);模型组、治疗组72 h NF-κB mRNA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以模型组升高最明显( P<0.05)。结论血必净可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诱导的H-MODS模型动物死亡率,减轻内毒素所致的炎症反应,下调肺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量,提高H-MODS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血必净 NF—κB MRNA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下载PDF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对蜂蜇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建明 田少江 +1 位作者 王黎萍 李骏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LEDF)对蜂蜇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SLEDF对蜂蜇伤后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蜂蜇伤后MODS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4冽)和SL... 目的观察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LEDF)对蜂蜇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SLEDF对蜂蜇伤后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蜂蜇伤后MODS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4冽)和SLEDF组(15例)。比较两组死亡率、肾脏痊愈率和进入多尿期的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血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肾脏痊愈率和进人多尿期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两组APACHEⅡ、Scr、TNF-α、IL-1β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在治疗第7天进一步下降(P〈0.05或0.01);而两组APACHEⅡ、Scr、TNF-α、IL-1β和IL-10水平在3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蜂蜇伤后MODS患者,SLEDF具有和CVVH相似的清除炎症因子和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LEDF)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蜂蜇伤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闭闵 李家燕 +3 位作者 潘波 龚智峰 吴潮清 王浩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continuous high volum e hem ofiltration,CHVHF )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 CHVHF治疗 MODS患者 5 8例 ,采用 FreseniusADM0 ...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continuous high volum e hem ofiltration,CHVHF )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 CHVHF治疗 MODS患者 5 8例 ,采用 FreseniusADM0 8TM/ ABMTM型肾替代治疗床边机 ,血滤器采用 Fresenius聚砜膜 AV6 0 0 S,置换液为 Fresenius4 0 0 8B- on line透析机制备碳酸氢盐置换液 ,置换液输入量 4 0 0 0~ 6 0 0 0 ml/ h,前稀释输入 ,39例 <6 0 L/ 2 4 h,19例 6 0~ 14 4 L/ 2 4 h,血流量 2 5 0~ 30 0ml/ min,每天治疗 8~ 2 4 h,平均 CHVHF(38± 10 .4 ) h。结果 :31例 (5 3.4 % )存活 ,2 7例 (46 .6 % )死亡 ,停止 CHVHF时平均BU N、Scr、CVP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平均 Pa O2 、MAP均显著升高 (P <0 .0 1) ,而多巴胺用量显著降低 (P <0 .0 1) ;置换液输入量 6 0~ 14 4 L/ 2 4 h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 <6 0 L/ 2 4 h患者 (P <0 .0 5 )。结论 :CHVHF显著改善 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 ,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CHVHF治疗剂量越大 ,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液 高容量血液滤过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 mods 患者 救治 应用效果 稀释 用量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诊断标准<2005-09兰州会议>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世范 刘惠萍 +3 位作者 罗晓红 高炜 刘毅 吴天一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评分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 高原医学 学术会议 高海拔地区 学分 兰州 学科带头人 危重急症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4 位作者 冯小明 陆璐 王红义 王春雨 牛廷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8-939,944,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和血必净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内毒素(LPS)建立MODS模型,并以乌司他丁和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CD4^+CD25^+Treg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乌司他丁组和血必净组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但二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大鼠MODS中的百分比升高,并参与了MODS的病情调节;乌司他丁和血必净能调升CD4^+CD25^+Treg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乌司他丁 血必净
原文传递
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绵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春雨 凡春玲 +5 位作者 罗晓红 万东君 李晶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e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绵羊模型,观察其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的变化特点。方法绵羊全麻后,3μg/kg和6μg/kg LPS分别于30 min和60 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 LPS静注后,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50%;两实验组3 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不同时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2 h明显降低,之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绵羊MODS模型;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均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兔模型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文杰 吴学豪 +1 位作者 孙海晨 钱晓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为克服新西兰白兔(NZW)作为实验动物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复制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MODS动物模型。以“肠源性感染”及“失血性休克”作为两次打击,诱发MODS,比较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MODS发生率的差异,摸索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 为克服新西兰白兔(NZW)作为实验动物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复制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MODS动物模型。以“肠源性感染”及“失血性休克”作为两次打击,诱发MODS,比较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MODS发生率的差异,摸索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91.7%,MODS发生率75%,组间比较P<0.01。结果提示:在一定感染细菌量的条件下,血压的严格控制对成功复制MODS模型最为关键,其他的重要因素为一定的支持手段,适当的手术创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 综合征 动物模型 技术改进 mods
下载PDF
高原地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绵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廷献 万东君 +3 位作者 陆璐 冯小明 罗晓红 才让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高原实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方法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I组和实验II组,全麻后,3mg/kg和6mg/kg内毒素(LPS)分别于30min和60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绵羊,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泵入...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高原实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绵羊模型。方法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I组和实验II组,全麻后,3mg/kg和6mg/kg内毒素(LPS)分别于30min和60min内静脉泵入实验I组和实验II组绵羊,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泵入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血气、白细胞数目和血清生化的变化。结果实验I组和II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70%;3h内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O.05或P〈0.01);不同时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CK和CK.MB在48h~72h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或P〈0.01):白细胞(WBC)数目在3h明显降低,之后又明显升高(P〈O.05或P〈0.01)。结论两种剂量的LPS均能成功地建立高原实地绵羊MOD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大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小明 王红义 +4 位作者 牛廷献 万东君 陆璐 王春雨 罗晓红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 通过乌司他丁(UTI)干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研究UTI对MODS的可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UTI组,模型组与UTI组大鼠分别通过尾静脉以15 g/kg注射内... 目的 通过乌司他丁(UTI)干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研究UTI对MODS的可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UTI组,模型组与UTI组大鼠分别通过尾静脉以15 g/kg注射内毒素(LPS),UTI组建模前24 h和建模后连续3d,每日2次以1&#215;105 U/kg腹腔注射UTI进行干预和治疗,观察各时间点各组的体征表现并收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L-1α、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对照组、模型组和UTI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33%和16%.②TNF-α、IL-1α的表达水平UTI组均低于相对应的模型组.③模型组IL-4的表达水平在6h与24 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升高(P<0.05),UT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0h、12 h(P<0.05),24 h(P<0.01)显著升高;模型组IL-10的表达水平在12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UTI组在6 h~12 h时IL-10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UTI能降低LPS介导的大鼠MODS的死亡率,可抑制TNF-α、IL-1α释放和促进IL-4、IL-10释放,有效改善MOD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UTI)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死亡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连瑶 林华志 +1 位作者 陈晓莉 李云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护理措施 mods 肾脏功能
下载PDF
血必净对内毒素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智勇 罗晓红 +3 位作者 万东君 陆璐 王红义 牛廷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μg/kgLPS于30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内毒素(LPS)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预防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动物全麻后,以6μg/kgLPS于30min内静脉泵入建立MODS模型。C组在静脉泵入LPS前1h、D组在泵入LPS后1h,以2ml/kg血必净(XUEBIJING)注射液静脉滴注,D组1次/d,连续3d。同时,A组静脉泵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不同时点测定各组的血气、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LPS静脉泵入后,C和D组绵羊体征表现较B组有所减轻;A、B、C和D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0%、60%、40%和50%:B、C和D三组3h内氧合指数与0h和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B、C和D三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E)的含量与0h和A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WBC数目3~6h则明显下降(P〈0.01),12h时开始上升,24h后骤然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能改善LPS诱导的动物体征表现、降低死亡率,对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多脏器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XUEBIJING)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内毒素(LPS) 防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周海银 王晓刚 王兴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期239-241,共3页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心肺复苏等原发病发生24tb时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危重病人的首要死亡原因...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心肺复苏等原发病发生24tb时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危重病人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血液净化可以清除内源和(或)外源性病毒,调节内环境稳态。无论从理论上或适应症上都可以弱化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氧合作用、提高营养治疗空间、支持多器官功能,从而使其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脓毒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及MODS,本文就有关CBP在治疗MODS的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多脏器功能障碍 临床综合征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mods 内环境稳态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腹泻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附42例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丽娟 郭海英 《小儿急救医学》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感染性腹泻 并发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