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离低压低氧环境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和TNF-α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石海霞 赵永峰 +2 位作者 李肃 吴海涛 侯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1-724,785,共5页
目的 探究脱离低压低氧环境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海拔组(10、20、30天)、低海拔组(10、20、30、90天)。测定各组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肥厚指标... 目的 探究脱离低压低氧环境对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海拔组(10、20、30天)、低海拔组(10、20、30、90天)。测定各组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肥厚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评估肺血管重建程度[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外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总面积百分比(WA%)],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切片中TNF-α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海拔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WT%、WA%、肺组织TNF-α表达均升高;与高海拔30天组比较,低海拔组大鼠mPAP、RVHI、WT%、WA%、肺组织TNF-α表达均降低;且随时间延长,变化更为显著(P<0.05)。随造模时间延长,肺血管管壁厚度呈逐步增厚,管腔逐步变小;以高海拔地区造模30天为低海拔组参考,随着返低海拔地区时间延长,肺血管管壁厚度呈逐步变薄,管腔逐步变大。结论 脱离低压低氧环境后,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重建改善,肺组织TNF-α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 低压低氧 肺血管重建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2
作者 阿桑 达娃次仁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igh 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HAPH)是由高原环境(海拔≥2500m)的低压低氧导致的一种慢性病,将造成肺血管的收缩和重构,最终会发生右心衰竭,严重影响高原旅居人的生活。许多致病因素在HAPH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igh 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HAPH)是由高原环境(海拔≥2500m)的低压低氧导致的一种慢性病,将造成肺血管的收缩和重构,最终会发生右心衰竭,严重影响高原旅居人的生活。许多致病因素在HAPH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作用,主要以缺氧和遗传因素为主。由于经济、地理位置等原因目前HAPH的流行病学资料仍不充足,自上世纪开始不仅通过对高原居民的研究,还通过非高原人模拟不同海拔的高原环境来研究HAPH,实现了对HAPH发生的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进一步的了解,本文简短的总结了目前HAPH的现况、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诊断 血流动力学 治疗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探讨
3
作者 杨晓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60-0063,共4页
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海北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接诊的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76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 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海北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超声心动图在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接诊的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76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例高原地区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功能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年龄、心率、血红蛋白浓度、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前壁增厚,右心明显增大,肺动脉明显增宽。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室面积变化分数与RV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评价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有效手段,能够敏感的评价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形态异常,为临床诊治与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吴新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独特的单核细胞表型
4
作者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3月31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吴新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Single-cel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from high-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dentifies a distinc... 3月31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吴新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Single-cel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from high-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dentifies a distinct monocyte phenotype为题,发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独特的单核细胞表型。该文章的发表是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科研产出,该项工作也是多地、多个团队精诚合作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内科 科研产出 HYPERTENSION 吴新华
下载PDF
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新进展
5
作者 王伟东 崔晓东 +1 位作者 王炎 李庆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59-161,共3页
高原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高原疾病并发症,该病的发作与高原习服不足或者不良适应有关。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的环境会导致肺血管出现收缩,若低氧情况持续时间较长会造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高原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 高原肺动脉高压是常见的高原疾病并发症,该病的发作与高原习服不足或者不良适应有关。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的环境会导致肺血管出现收缩,若低氧情况持续时间较长会造成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高原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高原区域居民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威胁,为提高高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分析,为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围绕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新蕊 吕娜 +1 位作者 苏郁婷 高小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原型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6月于玛曲县人民医院接受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为分析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高原型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6月于玛曲县人民医院接受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为分析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检测指标;分析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高压情况。结果:(1)分析组肺动脉高压指标及右心超声指标(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直径、右室前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右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右心室肌功能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肌功能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组肺动脉收缩压测定值为(85.44±15.27)mmHg,舒张压为(42.63±9.58)mmHg,肺动脉压均值为(70.83±9.42)mmHg。在所纳入的50例患者中,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的有47例,占比94.00%。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地判断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对疾病诊断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彩色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右心室功能 诊断效果
下载PDF
青藏高原500hpa暖性高压生成的热成风适应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平 万军 邓思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1991年第Z1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热成风适应原理,采取分解分析法对青藏高原500hpa暖性高压的生成机制作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讨论。结果表明:在扰动的水平尺度大于热成风适应的特征尺度的条件下,当源地有明显的负值非热成风涡度出现时,流场将向温度场适应,而温... 本文利用热成风适应原理,采取分解分析法对青藏高原500hpa暖性高压的生成机制作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讨论。结果表明:在扰动的水平尺度大于热成风适应的特征尺度的条件下,当源地有明显的负值非热成风涡度出现时,流场将向温度场适应,而温度场由于高原的加热作用存在暖中心或暖脊,则适应的结果在高原大气500hpa形成暖性高压,并伴随高层辐合,低层辐散及下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高原高压 地转适应 热成风适应 非热成风涡度
全文增补中
高原肺动脉高压190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献民 赵珊珊 +2 位作者 刘斌 魏丽 周同甫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35-836,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1996-2005年出院诊断为高原PH的住院病例资料及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1994~2005年国内文献报告临... 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1996-2005年出院诊断为高原PH的住院病例资料及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1994~2005年国内文献报告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收集190例病例资料,其中17例来自四川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病历记录,173例来自国内文献报告。该病主要发生于移居高原的1岁以内小儿,男童较多见,种族差别明显。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主要体征有右心衰和PH。结论高原P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对该病诊断很有帮助,需加强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不全 儿童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干预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珊珊 石坤 周同甫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51-2653,共3页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由于低压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系因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长期慢性低氧则引起心室肌及肺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梗阻性肺动脉...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由于低压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系因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长期慢性低氧则引起心室肌及肺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药物干预
下载PDF
高原肺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理机能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国恩 马兰 +3 位作者 韵海霞 白振忠 杨应忠 格日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建立高原病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机能反应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5天和30天2个组后运至海拔4300m处饲养。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Pap、RV/(LV+S)比值等测定。另外,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较低海拔(2260m)对照... 目的建立高原病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机能反应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5天和30天2个组后运至海拔4300m处饲养。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Pap、RV/(LV+S)比值等测定。另外,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较低海拔(2260m)对照组,10只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4300m)对照组。结果30只Wistar大鼠经15天和30天饲养后,两个实验组Pap、RV/(LV+S)比值分别为42.80±6.09、0.50±0.06(15天);50.0±10.20、0.50±0.08(30天),显著高于高原对照组(21.88±6.09,0.32±0.03)和较低海拔组(24.50±8.06,0.30±0.01),P值均小于0.01。15天和30天组HAPH患病率分别为87%和100%,但体循环压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通过对Wista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认为在海拔4300m地区饲养15天就可完全建立高原肺动脉高压症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低海拔动物与高原特有动物具有对低氧环境的不同生理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动物模型 生理机能反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对夏季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京备 陈烈庭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对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以下简称高原高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并对1979-2006年间高原高压过程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研究了高原高压对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虽然引起高原高压的过程多种多样,但根据... 对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以下简称高原高压)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并对1979-2006年间高原高压过程进行分类合成分析,研究了高原高压对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6年间,虽然引起高原高压的过程多种多样,但根据川东地区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可以将高原高压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高压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或西部发展。在高原高压发展后期,高原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绕青藏高原控制高原东北侧和东侧地区,不利于水汽向上述地区的输送,使得西北地区到川东地区易于出现高温天气,即“高原高压高温区绕高原型”。另一类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强烈西伸上青藏高原引起的高原高压。在高原高压生成期,副高西端控制川东地区,川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纬向的高温天气。当副高东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天气得到缓解时,川东地区受依然维持的高原高压影响,高温天气并不随着副高的东退而结束,将这类过程称为“副高一长江高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移动性高压 川东高温
下载PDF
泻肺化瘀法对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星海霞 姚惠青 +1 位作者 赵永祥 吕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观察泻肺化瘀法治疗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0例,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泻肺化瘀类中药治疗28 d;对照组58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停中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肺血管活性因子... 目的:观察泻肺化瘀法治疗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0例,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泻肺化瘀类中药治疗28 d;对照组58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停中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肺血管活性因子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7.59%;观察组IMD、ADM、ET-1及m PAP下降更显著,观察组CRP、IL-6、TNF-a、5-HT及AT-II下降更显著。结论:泻肺化瘀类中药可提高体内PaO_2水平,并可降低IMD、ADM、ET-1、CRP、IL-6、TNF-a、5-HT及AT-II等因子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痰瘀阻肺型 泻肺化瘀法 肺血管活性因子
原文传递
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燕 黎卫平 +1 位作者 白玛康卓 崔超英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4,9,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性怖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于四川成都市(海拔500m)饲养...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性怖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于四川成都市(海拔500m)饲养,低氧组和红景天组于西藏拉萨市(海拔3700 m)饲养。红景天组每天给予红景天溶液灌胃,对照组和低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存灌胃30d后,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肥大指数(RV/(LV+S))及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WT),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动脉TGF-β_1表达。结果低氧组mPAP、RV/(LV+S)和肺小动脉W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低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_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_1的表达低于低氧组(P<0.05)。结论红景天通过减少大鼠肺小动脉TGF-β_1的表达,对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红景天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藏族人群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多态性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永建 常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人群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突变与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关系。方法选取世居高海拔地区藏族人71例,存在HAPH 27例(HAPH组),不存在HAPH44例(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行心脏彩超检测肺动脉收...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人群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突变与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关系。方法选取世居高海拔地区藏族人71例,存在HAPH 27例(HAPH组),不存在HAPH44例(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行心脏彩超检测肺动脉收缩压,测定血氧饱和度,行全血细胞分析,运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测定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基因型,并分析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相关性。结果两组除肺动脉收缩压外,一般资料、血氧饱和度及全血细胞分析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HAPH组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7.4%、55.6%、37.0%,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8%、35.2%。对照组rs1867785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2.3%、25.0%、72.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5.2%、14.8%。rs1867785位点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PH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携带HIF-2α基因rs1867785位点GA基因型的藏族人群患HAPH的风险可能较携带AA基因型的高,G等位基因可能为HAPH易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低氧诱导因子2α 基因多态性 藏族
下载PDF
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佳兴 张玉顺 +1 位作者 刘海莲 朱妙章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研究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逆转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低压低氧3周组,,低压低氧6周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的减压舱中,8h/d,分别持续3周,6周。自4周起,... 目的研究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逆转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低压低氧3周组,,低压低氧6周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的减压舱中,8h/d,分别持续3周,6周。自4周起,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大鼠在低压低氧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波生坦灌胃。测定各组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系数;光镜观察直径小于100μm肺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和40~60μm肺动脉的肌化度;分别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肺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波生坦显著降低了高原性PH大鼠的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收缩压,逆转了肺动脉的重构。波生坦减少了肺组织中的ET-1的含量,增加肺组织中结构性NOS(cNOS)和总NOS的活力,升高了血浆和肺组织中NO的水平。结论波生坦可逆转已形成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ET-1的含量、增加机体内cNOS和总NOS的活性、升高体内NO的水平有关。波生坦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原 波生坦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PDGF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波生坦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璐 张玉顺 +1 位作者 王佳兴 朱妙章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53-256,266,共5页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中肺动脉平滑肌增生性改变,探讨波生坦(BST)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EPH)的逆转作用及对HAEPH大鼠肺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调节的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5 500 m高...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中肺动脉平滑肌增生性改变,探讨波生坦(BST)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EPH)的逆转作用及对HAEPH大鼠肺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调节的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5 500 m高度的气压环境(大气压约50 kPa),建立慢性HAEPH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和BST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常压常氧下饲养6周,其他3组均置于低压低氧仓中进行间断低氧(8 h/d),并分别饲养3周、6周、6周。自第4周起,安慰剂组和BST组大鼠在入仓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 ml)和BST(100 mg/kg)灌胃。6周后取肺组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肺动脉中PDGF的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①安慰剂组大鼠的肺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BST组大鼠的肺动脉管壁厚度及管腔恢复至正常组状态。②各组大鼠肺动脉均有PDGF表达,随低氧时间的延长,PDGF的表达逐渐增加,BST组PDGF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BST可有效地逆转HPSR,提示BST对HAEPH具有治疗作用。②BST对HAEPH大鼠肺动脉中PDGF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波生坦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
原文传递
伐地那非对模拟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晓玲 潘磊 +2 位作者 马婷婷 郭蕊 王勇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56-25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防治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对照组(C组)、低压低氧组(P组)和低压低氧+伐地那非组(V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的高原环境(大气压50 k Pa,氧浓度...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防治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对照组(C组)、低压低氧组(P组)和低压低氧+伐地那非组(V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的高原环境(大气压50 k Pa,氧浓度10%),P组和V组大鼠每日入舱8 h,V组大鼠每日入舱前给伐地那非1mg/kg灌胃1次,C组和P组每日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1次,共4周。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肥厚指数、肺血管显微形态学以及血清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P组的肺动脉压、右心肥厚指数、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显著高于C组和V组(P<0.05),血清NO低于C组和V组(P<0.05),ET-1高于C组和V组(P<0.05)。结论伐地那非能降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压力,减轻肺血管及右心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伐地那非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藏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评测
18
作者 张前 范爱莉 +2 位作者 达娃 达娃次仁 潘彬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2期1717-1722,共6页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藏族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病监护室的120例HAP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50例无明确器质性疾病者为...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藏族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病监护室的120例HAP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50例无明确器质性疾病者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据此将肺动脉高压(PAH)者分为3组:轻度组PASP:30~49 mmHg(1 mmHg=0.133 kPa);中度组PASP:50~69 mmHg;重度组PASP:≥70 mmHg。对各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HRV指标[时域分析: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百分比(PNN50)、三角指数(HRVTI);频域分析:总频域值(TP)、极低频(VLF:0.03~0.04 Hz)、低频(LF:0.04~0.15 Hz)和高频(HF:0.15~0.40 Hz)]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 h长程分析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HRVTI均明显降低(P<0.01)。短程分析频域指标包括总频域值(TP)、极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均明显降低(P<0.01)。但LF/HF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最高,在中度肺动脉压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高海拔地区慢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且与肺动脉压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肺动脉高压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期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春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临床指导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观... 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临床指导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前后检测6MWT、Borg评分、SPAP、Sa O2指标值;观察并统计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6MWT指标值均升高(P<0.05),平均Borg评分、SPAP指标值均下降(P<0.05),但在改善幅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动脉高压 高压 西地那非
下载PDF
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的变化
20
作者 杨惠莲 靳国恩 +3 位作者 刘寿 李肃 马祁生 格日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在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低海拔对照组,其余50只为高原组。高原组大鼠在到达海拔4617m的第1、3、7...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在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低海拔对照组,其余50只为高原组。高原组大鼠在到达海拔4617m的第1、3、7、15、30d不同时间采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浓度、酶促反应法测定肺组织CSE转化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SE在蛋白中的表达。结果大鼠第1d到达高原时,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到达高原第3d时肺动脉压(18.12±3.34mmHg)无明显变化,而血浆H2S和CSE转化率明显增高;大鼠在高原7d时可形成肺动脉高压[(30.31±4.05)mmHg];随着高原低压低氧和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持续,血浆H2S浓度、肺组织CSE转化率及蛋白表达逐渐下降,15d组和30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暴露早期,内源性H2S/CSE体系上调而肺动脉压不增高,而在后期H2S/CSE体系下调且肺动脉压增高,提示内源性H2S体系可能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并起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硫化氢 胱硫醚-Γ-裂解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