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用于高山峡谷区滑坡监测的适用性
1
作者 何国强 杨成生 +3 位作者 魏云杰 朱赛楠 李晓阳 侯祖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8-404,共7页
针对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获取的得荣县古学乡2个大型滑坡形变特征不一致的问题,利用R指数、敏感性和相干性等参数,开展InSAR技术用于该地区滑坡监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降轨数据比升轨数据更适合2处大型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并很好... 针对升降轨Sentinel-1A数据获取的得荣县古学乡2个大型滑坡形变特征不一致的问题,利用R指数、敏感性和相干性等参数,开展InSAR技术用于该地区滑坡监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降轨数据比升轨数据更适合2处大型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并很好地解释了升降轨滑坡监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对2个滑坡进行时间序列形变分析及多维形变特征分解,结果表明,2个滑坡在2019~2020年累积形变量最大值分别约为300 mm和230 mm,需加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升降轨 滑坡监测 几何畸变 高山峡谷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山洪沟口泥沙堆积特征数值试验
2
作者 聂一品 兰玲 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7-244,共8页
山洪泥石流是高山峡谷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运动过程通常伴随剧烈的沟道侵蚀,并在沟口形成显著的泥沙堆积体。由于高山峡谷地区山高谷深,难以通过实地调查及模型实验等传统的研究手段追踪沟床泥沙受山洪泥石流冲刷的运动过程,无法揭... 山洪泥石流是高山峡谷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运动过程通常伴随剧烈的沟道侵蚀,并在沟口形成显著的泥沙堆积体。由于高山峡谷地区山高谷深,难以通过实地调查及模型实验等传统的研究手段追踪沟床泥沙受山洪泥石流冲刷的运动过程,无法揭示山洪泥石流挟带泥沙的堆积形态及堆积体中泥沙粒径分布特征,易产生对灾害影响范围估计不足导致的区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探究山洪沟口泥沙堆积形态和粒度特征,以概化的高山峡谷区山洪沟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数学模型,模拟了受到不同流变特性山洪泥石流冲刷的泥沙颗粒在沟口的堆积过程,重点分析了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对堆积区中不同粒径泥沙颗粒堆积发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堆积体的发展速度随着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高的体积浓度促使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泥沙平均堆积距离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高速增加、初次减速、增速恢复和稳定发展4个阶段。随着粒径的增大,泥沙与堆积体中心的平均距离也增大但堆积分散程度减小。泥沙颗粒的分散程度随时间变化过程与泥沙粒径和体积浓度密切相关,可以使用具有3个参数的幂函数对这个过程进行预测。泥沙颗粒粒径的增大加快其在堆积体中的分散速度而山洪泥石流体积浓度的增大使泥沙颗粒的分散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研究可为进一步理解山洪泥石流堆积致灾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山洪沟 泥沙堆积 堆积形态 CFD–DEM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评《高山峡谷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总布置创新与实践》
3
作者 卢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水利水电工程在能源供应、水域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合理开发绿色清洁能源以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支撑。同样,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也应该走绿色发展之路,如要积极引入和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高山峡谷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绿色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在能源供应、水域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合理开发绿色清洁能源以及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支撑。同样,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也应该走绿色发展之路,如要积极引入和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高山峡谷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总布置创新与实践》从“绿色”视角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进行研究,并引入大量工程实例来阐述这些创新之举的优点,可以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更好地引入绿色施工技术提供指导,相关创新思路能够支撑施工技术不断革新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大型水电工程 创新与实践 绿色施工技术 能源供应 施工总布置 创新思路 高山峡谷地区
下载PDF
滇西北高山峡谷矿区碱性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4
作者 杨永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是衡量土壤钾素和磷素的重要指标,准确分析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对地球化学调查的生态修复、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保护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以云南西北部高山峡谷矿区土壤为... 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是衡量土壤钾素和磷素的重要指标,准确分析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对地球化学调查的生态修复、合理施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保护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以云南西北部高山峡谷矿区土壤为研究背景条件,对采集的123件送检土壤样品中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pH为7.5的NH_(4)HCO_(3)浸提,离心机分离,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为速效钾0.015 mg/kg、有效磷0.006 mg/kg;所选标准物质的相对误差小于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广、缩短前处理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结果准确稳定、绿色环保,可适用于实验室大批量生产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北部高山峡谷矿区土壤 速效钾 有效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
下载PDF
基于DEM的高山峡谷水库库容模型研究
5
作者 赵海 喻守刚 刘学军 《测绘技术装备》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库容是水库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高山峡谷中的水库库容与水位高程呈现非确定关系性。本文对此类水库的库容与水位高程建立了水位-库容函数模型,首先,利用机载激光雷达和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采集的库区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获取的水库... 库容是水库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高山峡谷中的水库库容与水位高程呈现非确定关系性。本文对此类水库的库容与水位高程建立了水位-库容函数模型,首先,利用机载激光雷达和多波束水深测量系统采集的库区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获取的水库各高程面面积,计算对应的库容;其次,使用Matlab工具将水位-库容函数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分高程段进行多项式拟合建模、筛选和分析等,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水位-库容函数模型,对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数字高程模型 水位 库容 MATLAB 模型
下载PDF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云南省德钦县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周松林 尹仑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高山峡谷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选取云南省德钦县为研究区,基于328个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利用R语言的kuenm数据包对MaxEnt模型的主要影响参数调控倍频(Regularization Mult... 高山峡谷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选取云南省德钦县为研究区,基于328个地质灾害分布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利用R语言的kuenm数据包对MaxEnt模型的主要影响参数调控倍频(Regularization Multiplier,RM)和特征组合(Feature Combination,FC)进行调整,选择最优模型对德钦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模型精度,采用刀切法分析各环境变量的权重。结果表明:(1)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948、0.957、0.944,说明预测结果精确可靠。(2)研究区滑坡、泥石流、崩塌的高、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9.93%、5.81%、8.52%,三类灾害综合易发区的高、极高易发区占总面积的8.25%,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东部以及东南部的公路沿线。在所有环境变量中,高程和距公路距离是研究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坡度、NDVI、降水、距河流距离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地质灾害易发性 MaxEnt模型 R语言 kuenm数据包
下载PDF
小型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在高山峡谷地区遥感地质岩性解译应用
7
作者 高扬 奚歌 +8 位作者 陈春霞 修连存 郑志忠 颜培胜 董金鑫 闫柏琨 柳稼航 赵宇浩 俞正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2-1043,共12页
【研究目的】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位于地势险峻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勘察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视界限制使地质人员不能整体上掌握地质体的面貌,尤其在高山峡谷地区,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耗费巨大。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位于地势险峻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勘察工作十分艰苦。同时,视界限制使地质人员不能整体上掌握地质体的面貌,尤其在高山峡谷地区,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耗费巨大。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物分布反演方向,通过未知地物与已知矿物之间相同的特征吸收峰来判定地物种类,利用其极高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图谱合一”的特性,可对高山峡谷区的地物目标进行精细分类,从而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降低风险。【研究方法】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院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自主研发的高效率小型机载高光谱成像光谱仪,首次对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高山峡谷地带的工作区进行高光谱遥感对地探测,获取了工作区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采用最小噪声分离法、波段比值分析法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岩性解译。【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以白龙江为界,以北大部分为板岩及第四系黄土,以南则大部分为灰岩。解译结果与已知区域地质图岩性分布一致。【结论】本次研究验证了国产高光谱成像仪的可靠性与实用性,同时提高了水利工程前期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并提供了险要地形地质勘察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灰岩 黄土 岩性识别 机载高光谱遥感技术 小型短波红外成像系统 高山峡谷 水利工程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高山峡谷桥址处风场特性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严磊 李妍 +1 位作者 何旭辉 邹云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为研究高山峡谷桥址处的风场特性,采用大涡模拟对川藏线迫龙沟大桥桥址10 km范围内的风场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采用谐波合成法生成大气边界层来流,比较采用均匀来流和边界层来流作为入口边界时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桥址... 为研究高山峡谷桥址处的风场特性,采用大涡模拟对川藏线迫龙沟大桥桥址10 km范围内的风场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采用谐波合成法生成大气边界层来流,比较采用均匀来流和边界层来流作为入口边界时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桥址平均风速剖面和脉动风速标准差剖面均与相应的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大涡模拟的准确性以及其模拟脉动风特性的有效性;入口来流类型对桥址处平均风速剖面和脉动风速标准差剖面的形状影响较小,但边界层来流较均匀来流会降低桥址处平均风速并提高高空中脉动风速标准差;高山峡谷桥址梯度风高度大于规范推荐值,与高山峡谷周围的最大高差相近;与均匀来流相比,边界层来流下山体尾流区旋涡结构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高山峡谷 桥址 风场特性 谐波合成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某顺层边坡地质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治国 余颂 +4 位作者 张伟 谭本兴 孙朝燚 郝江涛 揣东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9,共7页
某特大桥左岸支沟侧为顺层边坡,其稳定性是大桥建设的基础。采用地质调绘、钻探、硐探、钻孔全景摄像等手段查清边坡地质特征,通过工程地质和赤平投影分析初步判定边坡破坏形式,利用FLAC、UDEC、3DEC软件模拟分析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 某特大桥左岸支沟侧为顺层边坡,其稳定性是大桥建设的基础。采用地质调绘、钻探、硐探、钻孔全景摄像等手段查清边坡地质特征,通过工程地质和赤平投影分析初步判定边坡破坏形式,利用FLAC、UDEC、3DEC软件模拟分析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边坡、危岩体及堆积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级斜坡、三级斜坡分为基岩裸露区和深厚堆积体区2个区段,潜在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破坏及楔形滑动破坏;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强降雨+地震工况下,高为15,20 m的楔形体可能沿坡面及陡崖方向发生滑动破坏,二级斜坡顶部危岩体可能发生失稳、底部堆积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建议基础埋置于稳定的完整岩体一定深度,强化桥基岩体和锚碇围岩的加固处理,并加强抗震和边坡防护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铁路桥 顺层边坡 地质特征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2000—2019年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金林 齐实 +3 位作者 廖瑞恩 崔冉冉 李鹏 唐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5-163,共9页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 为了探究中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西南高山峡谷区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该研究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Hurst指数分析了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因子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探讨了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2000—2019年NDVI总体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46/a。空间尺度上,NDVI呈上升趋势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85.59%,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且未来NDVI变化还将以上升趋势为主。2)在区域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NDVI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总体上NDVI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呈正相关,而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气温对NDVI变化的影响力要强于太阳辐射和降雨量,是影响NDVI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3)85.10%区域面积的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为次要驱动因素,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8.67%和31.33%。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高山峡谷区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 残差分析 西南高山峡谷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
11
作者 丁琳 黄婷婷 +1 位作者 秦伟 周金星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8,66,共9页
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和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模型,研究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和冻融侵蚀强度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分布特征,并揭示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南高山峡谷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总体上呈东部量... 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和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模型,研究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力和冻融侵蚀强度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分布特征,并揭示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南高山峡谷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总体上呈东部量大级强、西部量少级弱、南部水蚀、北部冻融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内3 500 m以上高山和15°以上陡坡以轻度及以上侵蚀为主,但强烈和极强烈水力侵蚀在2 000~3 500 m的中山带分布最多,冻融侵蚀则几乎全部分布于高山带;岩溶地质占全区总面积的35.48%,其中21.74%存在轻度及以上侵蚀,较非岩溶区高10.27%;草地和林地占全区面积的90.47%,共分布41.47%的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而仅占全区面积2.12%的耕地,却分布31.54%的轻度及以上侵蚀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力侵蚀 冻融侵蚀 空间分布 侵蚀强度 西南高山峡谷
原文传递
川西高山峡谷地区震后滑坡演化趋势研究
12
作者 倪章 常鸣 +2 位作者 唐亮亮 向兰兰 徐恒志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4,205,共8页
汶川地震引发的同震滑坡给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威胁。震后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新生滑坡及古滑坡活动加剧,分析震后滑坡的演化趋势,对重点地区及时开展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以汶川县东北部为研究区,基于GIS平台选取岩性、距... 汶川地震引发的同震滑坡给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威胁。震后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新生滑坡及古滑坡活动加剧,分析震后滑坡的演化趋势,对重点地区及时开展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以汶川县东北部为研究区,基于GIS平台选取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年最大24 h降雨等9个影响因子,利用滑坡频率密度、面积密度和数量密度,统计分析2009年、2011年、2015年、2021年4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同时结合证据权重(WOE)、随机森林(RF)、证据权重-随机森林(WOE-RF)模型,开展研究区滑坡易发性演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滑坡数量、面积和规模均大幅减小,已处于较低水平;滑坡时空演化以2015年为转折由南向北发展;经ROC验证,WOE-RF得到的滑坡易发性精度最高,且三种模型均显示滑坡极高易发区演化也呈远离震中的由南向北之势。研究结果为川西高山峡谷地区滑坡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地区 震后滑坡 时空演化 证据权重-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大比例尺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方法实践研究——以云南贡山高山峡谷地区为例
13
作者 马云燕 李波 +2 位作者 洪建磊 陈杰 孙正楷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4期875-884,共10页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高山峡谷地貌的代表性地区,其拥有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地形限制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较为落后。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垂直变化大,景观类型复杂多样难以直...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是高山峡谷地貌的代表性地区,其拥有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地形限制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较为落后。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垂直变化大,景观类型复杂多样难以直接识别的特点,对传统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方法进行了改进。遵循“景观区划与筛选—资料准备与分析—野外核查-综合再分析”的思维顺向延展过程,即首先根据成景规律对调查区进行景观区划,通过地形图和叠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筛选确定重要地质遗迹,有目的地开展资料系统收集和分析准备,在不同区带确定景观代表性路线进行工作部署和开展野外调查(核查)。该方法适用于缺乏旅游地质资源调查资料、未经开发的地区,强调前期旅游地区划、综合多种数据分析结果后的旅游地质资源筛选、路线规划过程,具有精准调查、全面发掘、成果转化率高的优势。通过该方法,对“三江并流”核心区——贡山进行了高山峡谷地区旅游地质景观详细调查,快速查明了贡山县域内旅游地质景观97处,查清了区内的旅游地质景观类型和清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质资源 高山峡谷 精细化调查 大比例尺遥感 云南贡山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农村公路水毁调查分析及防治
14
作者 王博 马光花 +1 位作者 吴雷 任小艳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高山峡谷区,山大沟深、坡陡水流急,地质状况复杂、气候多变,水毁造成农村公路边坡亏坡、坍塌,混凝土路面面板悬空,安全防护设施损坏失效,部分桥涵受冲刷处于危险状态。文章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对高山峡谷区农村公路由降雨引起的公路... 高山峡谷区,山大沟深、坡陡水流急,地质状况复杂、气候多变,水毁造成农村公路边坡亏坡、坍塌,混凝土路面面板悬空,安全防护设施损坏失效,部分桥涵受冲刷处于危险状态。文章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研究,对高山峡谷区农村公路由降雨引起的公路水毁情况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水毁类型,分析引起水毁的原因,并提出经济合理、可行的水毁治理和修复措施,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山峡谷区农村公路的畅通和村民的安全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路 水毁 高山峡谷 调查分析 混凝土路面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以西藏索县为例
15
作者 刘喜娟 李康康 杨东峰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数据整合困难、阈值确定模糊、模型构建复杂等技术难点,文章以索县为例,基于地形位置指数(TPI)和“双评价”指南开展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土地资源判定和适宜性分... 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数据整合困难、阈值确定模糊、模型构建复杂等技术难点,文章以索县为例,基于地形位置指数(TPI)和“双评价”指南开展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土地资源判定和适宜性分级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索了各方法的适用性,为地势条件复杂、数据资料缺乏地区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地形位置指数 双评价 高山峡谷地区
下载PDF
为高山峡谷尽头的生灵立传——《熊猫小四》编辑手记
16
作者 易江菊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56,共5页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开始补课。我之前读过叶广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和《采桑子》,后又买来叶广芩的代表作《全家福》《状元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手记 叶广芩 副总编辑 高山峡谷 秦岭大熊猫 补课
下载PDF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救援演习
17
《中国减灾》 2023年第10期5-6,共2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于5月16日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联合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于5月16日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联合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地震灾害 云南省丽江 空地一体化 应急管理 应急准备 高山峡谷地区 抗震救灾指挥部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无人机高精度倾斜摄影测量方法研究
18
作者 熊绍文 李森华 张正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S01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以高山峡谷地区的水地坪水库外流域引水工程测绘为研究对象,针对测区落差大、地形气候复杂、测绘效率低等难题,基于旋翼无人机,将优化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与RTK测量方式相结合,对航线规划、控制点布置、RTK测量、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 本文以高山峡谷地区的水地坪水库外流域引水工程测绘为研究对象,针对测区落差大、地形气候复杂、测绘效率低等难题,基于旋翼无人机,将优化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与RTK测量方式相结合,对航线规划、控制点布置、RTK测量、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等误差分析与精度提升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精度的DEM、DOM和三维模型。本文提出的测绘技术经工程实例验证有效且实用,可为高山峡谷地区无人机测绘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水库库区 无人机航测 数据处理 测绘
下载PDF
“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救援演习在云南举行
19
《防灾博览》 2023年第3期22-23,共2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3年5月16日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联合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3年5月16日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联合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地震灾害 云南省丽江 空地一体化 应急管理 应急准备 高山峡谷地区 抗震救灾指挥部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及困境研究
20
作者 王丽娟 祝庆鹏 +1 位作者 昝俊宏 于海艳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7期147-152,共6页
2020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高山峡谷地区的返贫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提高高山峡谷地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是中国新阶段农业扶贫的实际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利用玉龙县2014—2019年脱贫农户的资料... 2020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高山峡谷地区的返贫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提高高山峡谷地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是中国新阶段农业扶贫的实际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利用玉龙县2014—2019年脱贫农户的资料,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对脱贫农户的生计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农户存在的困境,为增强高山峡谷地区脱贫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生计策略增长率最高,生计环境增长率最低;从这6年的平均水平来看,生计环境的指数最高,生计策略的指数最低。从坝区、半山区、山区到高寒山区,生计可持续性减弱,从务工型、兼业型到务农型,生计可持续性减弱。2014—2019年脱贫农户每年的平均生计可持续指数都小于0.6,说明高山峡谷地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面临的困境较多,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其生计可持续性,巩固脱贫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农户 生计可持续性 高山峡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