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山树线交错带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秦纪洪 王琴 +2 位作者 孙辉 武艳镯 易之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70,共8页
高山树线交错带(Alpine treeline ecotone,ATE),处于高寒严酷气候胁迫的临界状态,是高海拔生态系统承受环境变化压力最大的地带之一,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变暖必然在这一生态界面上有所反映。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对气候变化的... 高山树线交错带(Alpine treeline ecotone,ATE),处于高寒严酷气候胁迫的临界状态,是高海拔生态系统承受环境变化压力最大的地带之一,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变暖必然在这一生态界面上有所反映。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及强度,因地形、ATE类型和物种组成以及研究方法和尺度而异。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关于ATE的动态对高海拔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地化过程及碳循环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而土壤生物过程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远高于植物群落演替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结合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手段,在不同尺度上开展对ATE的生态和土壤过程与机理方面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气候变化 高海拔生态系统 碳循环
下载PDF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沁 陈玉雯 +2 位作者 孙辉 李菊 刘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6,共8页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物理分级组分(≥0.02 mm),且粒径越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即主要以颗粒态有机碳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8%;在<0.02 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采用化学分级分离,这部分有机碳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碳2%,且主要以腐殖质(胡敏素)形式存在(占土壤总有机碳0.6%~0.8%),腐殖质占有机碳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上升,颗粒态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比例升高,胡敏素类腐殖质比例下降。因此,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有机碳,主要以不稳定有机碳(POC)形式存在,随着温度上升(海拔降低)将导致土壤矿质化和腐殖化加剧,有机碳总量下降,土壤不稳定性组分(物理分级组分)降低,土壤稳定性(腐殖化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碳 土壤粒级 土壤腐殖质 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不同组分氮特征
3
作者 杨济源 秦纪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3,共8页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900、4080、4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900、4080、4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氮主要集中在粗粒级组分中(≥0.02 mm),同一海拔下粒径越大有机氮含量越高,相同粒径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主要以活性高的颗粒态有机氮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4.08%;土壤矿物结合态氮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氮1.47%,腐殖质(胡敏素)氮含量为主要组分,其次是土壤弱固持有机氮、阳离子固持有机氮和强连接有机氮,稳定性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占总有机氮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颗粒态有机氮比例随海拔变化显著,矿物结合态氮比例变化不显著。【结论】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氮素主要以不稳定颗粒态有机氮形式存在,腐殖化并非主要氮过程。海拔主要通过影响粒级>0.02 mm的土壤有机氮来改变土壤氮库储量及稳定性。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含量极低且各化学分级组分对海拔梯度无显著响应,对氮库稳定性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氮 土壤粒级 化学分级
下载PDF
A size-gradient hypothesis for alpine treeline ecotones
4
作者 George P.MALANSON Lynn M.RESLER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1154-1161,共8页
Research on the 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 recognizes that positive(i.e. facilitative) and negative(i.e. competitive) plant interactions change in intensity and effect relative to abiotic stress experienced on a gradi... Research on the 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 recognizes that positive(i.e. facilitative) and negative(i.e. competitive) plant interactions change in intensity and effect relative to abiotic stress experienced on a gradient. Motivated by observations of alpine treeline ecotones, we suggest that this switch in interaction could operate along a gradient of relative size of individual plants. We propose that as neighbors increase in size relative to a focal plant the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at plant up to a critical point. After this critical point is surpassed, however, increasing relative size of neighbors will degrade the environment such that the net interaction intensity becomes negative. We developed a conceptual(not site or species specific) individual based model to simulate a single species with recruitment, growth, and mortality dependent on the environment mediated by the relative size of neighbors. Growth and size form a feedback.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gradient model produces metrics similar to that of a stress gradient model. Visualizations reveal that the size gradient model produces spatial patterns that are similar to the complex ones observed at alpine treelines. Size-mediated interaction could be a mechanism of the 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 or it could operate independent of abiotic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etition Ecotone Environmental gradient Plant interaction Stress gradient Facili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