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9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资培养:高师还是大学?——以高师教育分区制为中心的考察(1902—1952)
1
作者 张礼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6,共14页
为挽救国家及民族的危难,为实现教育普及的愿景,在清末兴学时行政者就选定了“寓师资于高师”的模式。这一思路为民初的行政者所继承,并进一步设计出了高师教育分区制,集全国之力建设“六大高师”,以优化高师教育的发展。在克服了重重... 为挽救国家及民族的危难,为实现教育普及的愿景,在清末兴学时行政者就选定了“寓师资于高师”的模式。这一思路为民初的行政者所继承,并进一步设计出了高师教育分区制,集全国之力建设“六大高师”,以优化高师教育的发展。在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之后,其制才规模初具。怎料时代潮流急速转变,“寓师资于大学”似乎更先进,舆论界也多倡导废除高师,在民间的与官方的教育大会上更是争吵不断。此后的大学狂潮中,几所高师也随潮流改变性质,导致“高师升格运动”变了味道,大学多了、高师少了,无法供给合格的师资,给中等教育的发展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只有北京高师不为潮流所动,坚持师范教育的本身,但其自身却遭遇种种意外的打击,部分学者视其为骈枝,断其为“尾巴”,只认可“寓师资于大学”。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中,行政者又参酌高师旧制创立了师范学院制度,“六大师院”因缘际会得以诞生,这一行动再次证明了高师教育及其分区制的特有价值。只是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一教育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这一问题才彻底解决。高师教育分区制的沉浮史,对当今的师资培养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普及 教育政策 高师教育分区制 六大高师 寓师资于高师
下载PDF
聚焦新时代高师教育改革与创新——2022年全国高师地理教育学术论坛综述
2
作者 朱伊云 苏小兵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0期36-40,共5页
新时代的高师地理教育面临着崭新机遇与复杂挑战。2022年11月20日,2022年全国高师地理教育学术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文通过对论坛上的专家报告与主题研讨的介绍,概述当前高师地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揭示高师教育亟需改革与创新的方面;整理关... 新时代的高师地理教育面临着崭新机遇与复杂挑战。2022年11月20日,2022年全国高师地理教育学术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文通过对论坛上的专家报告与主题研讨的介绍,概述当前高师地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揭示高师教育亟需改革与创新的方面;整理关于职前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测评的研究,分析地理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以部分高校地理教育的创新实践为例,梳理高师地理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归纳高师地理课程内容建设的要点;讨论指向学科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学与测评研究,体现高师地理教育研究内容的广泛性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地理教学 课程改革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史秋衡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55-57,共3页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史秋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内地与香港高师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两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同处理方式,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从体系规划看学术性... 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关系的比较史秋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内地与香港高师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两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不同处理方式,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从体系规划看学术性与师范性在高师教育中的定位1.两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师范性 学术性 课程设计 综合性大学 独立师范院校 教育学院 高等师范教育 高师教育课程 统筹委员会
下载PDF
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关键在于突出办学的师范性
4
作者 阎立泽 《江苏高教》 1986年第3期14-16,共3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高师培养人才的要求,应如何改革高师的教育实习,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师资?这是当前高师教育改革中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目前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自1981年起重新恢复教...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高师培养人才的要求,应如何改革高师的教育实习,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师资?这是当前高师教育改革中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目前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自1981年起重新恢复教育实习后,高师教育实习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由于高师办学的指导思想没有完全统一,高师的师范特点体现不足,与教育实习相关的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因此,当前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不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质量 高师教育实习 高师教育改革 师范性 教学实习 各种关系 中学教学 师范特点 主要问题 教育能力
下载PDF
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构想 被引量:59
5
作者 周晓红 李天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高师教育 课程改革 教育类课程
下载PDF
高师教育实习增加说课活动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认识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冠军 邵光华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是关于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尝试.文章首先简述了一种最新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的性质特征;其次,分析了现行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的教学观和目的,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在高师教育实习中增加说课活动以解决这种不足的新观... 本文是关于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尝试.文章首先简述了一种最新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的性质特征;其次,分析了现行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的教学观和目的,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在高师教育实习中增加说课活动以解决这种不足的新观点;第三,论述了高师教育实习中说课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原则;最后,就几年的教育实习指导实践总结了认识,得出增加说课是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教育实习 说课活动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共建高师教育实践基地的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曹中平 张传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实践基地 教育实习 实习方式 教师培训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被引量:9
8
作者 范牡丹 肖自明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高师教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高师教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师教育 课程改革 课题
下载PDF
在高师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再生产——如何在高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被引量:9
9
作者 季春阳 廖志刚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5,共6页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师范教育本身对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培养并未曾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将“教书育人”这种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内化于每一个师范生...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师范教育本身对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培养并未曾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将“教书育人”这种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内化于每一个师范生的能力结构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有机传承,为他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是现代师范教育研究、实践应当注重的环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研究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能力 高师教育改革:高师课程建设
下载PDF
职技高师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玉凤 邹立君 易长胜 《职教论坛》 2005年第10X期59-62,共4页
职技高师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承担着为中职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的重任.但是,职技高师教育与中职教育两者在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衔接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效益最大... 职技高师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母机",承担着为中职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的重任.但是,职技高师教育与中职教育两者在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衔接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效益最大原则、专业对口原则、层次互融原则,并通过确立"一主多支"的培养目标、灵活设置专业与课程等途径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技高师教育 中职教育 衔接原则 衔接对策
下载PDF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开发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艳玲 苟顺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应强调探究取向,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具体而言,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应以主题(专题)式来组织,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应从具体到抽象;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应联系学习者的经验,并综合运用多种探究取向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高师教育学课程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试论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季诚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7-70,共4页
我国现行高师调和体系存在课程结构、课程限定比例失调;课程内容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由此出发,提出的改革设想是:科学构架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类别与比例;增长教育类课程比重,增强师范性;增加通识课程比重,加... 我国现行高师调和体系存在课程结构、课程限定比例失调;课程内容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由此出发,提出的改革设想是:科学构架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类别与比例;增长教育类课程比重,增强师范性;增加通识课程比重,加强通才教育;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重视实践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课程限定比 课程内容
下载PDF
近代中国高师教育理念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心 张建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2-97,共6页
高师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19世纪末,我国以日本为范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师范教育制度,但是其发展一波三折,仅关于高师教育是否独立设置,就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论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 高师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创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19世纪末,我国以日本为范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师范教育制度,但是其发展一波三折,仅关于高师教育是否独立设置,就曾发生过四次大的论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师教育理念的变迁。从"学堂必有师"到"高师合并",再到"学者非良师"及"高师学院制",几经跌宕。缘此,分析当时高师教育独立设置之论争及其理念变迁,对当今高师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高师教育理念 论争 反思
下载PDF
试论高师教育的适应与超越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宝来 吴小倩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40-41,29,共3页
信息化浪潮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教育的基础,而且对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展望未来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教育培养目标的动态变化,对于提高思想观念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实现新背景下高师教育的... 信息化浪潮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教育的基础,而且对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展望未来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教育培养目标的动态变化,对于提高思想观念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实现新背景下高师教育的“超越性”目标具有先导性作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师范教育 创造性 “超越” 培养目标 学会学习 教育发展 人类教育 通识教育 创造力培养
下载PDF
经验与启示:高师教育百年回眸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演进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发展21世纪教师教育引发了令人深省的改革启示。这包括创造高师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适应和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坚持师范性与学...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演进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发展21世纪教师教育引发了令人深省的改革启示。这包括创造高师教育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适应和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加强高师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中国 发展史 政策 教育体制 经验借鉴 法律基础 专业基础
下载PDF
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原则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宝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4,共2页
本文从“案例”为切入点 ,对案例、案例教学、教育学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实施教育学案例教学法应该遵循科学先导的原则、渗透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拓宽知识领域的原则。
关键词 教育 案例教学 高师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下载PDF
浅谈以教育创新促地方高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敏华 刘经兰 黄小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36-37,共2页
高师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地方高师教育是高师教育的主体.必须全面审视面临的新形势,以"教育创新"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全方位改革战略"、"质量立校战略&q... 高师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地方高师教育是高师教育的主体.必须全面审视面临的新形势,以"教育创新"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全方位改革战略"、"质量立校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提高教育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教育素质 高师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台湾高师教育发展若干因素的历史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天祥 侯定凯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56-61,共6页
台湾高师教育发展若干因素的历史分析薛天祥侯定凯一、教师的供需变化与高师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规模取决于多种因素。一定时期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高师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1960-1970年代被经济学... 台湾高师教育发展若干因素的历史分析薛天祥侯定凯一、教师的供需变化与高师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规模取决于多种因素。一定时期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高师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1960-1970年代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师范教育 师资培育 历史分析 中小学教师 师范院校 台湾 师范生 高师课程 师范学院
下载PDF
合作管理模式: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应然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锦明 胡平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实习的改革脉络综合表现为“一个目标两个维度”。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应在坚持质量目标的前提下,侧重从组织与管理的维度寻求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实习组织模式,合作管理模式势必成为一种应然选择。
关键词 高师教育实习 合作管理模式
下载PDF
台湾高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米娜 李蕾 张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32-34,共3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高师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1、通过两次改制升级实现了教师教育本科化、学位化;2、建构多元化师资培养模式;3、师范生课程结构设置较合理。了解和借鉴台湾高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有助于祖国大陆高师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多元化师资培养 教育类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