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格瑞洛致高度房室阻滞合并心室停搏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吉祥 张保和 刘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5-1027,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 岁,主因"突发胸痛 1 h"于 2018年8月29日21:07 入院.患者 1h前饱食后突发胸骨后憋闷样疼痛,范围手掌大小,伴出汗、心悸、气短,无咽部、上肢及肩背部放射痛,持续约十几分钟后胸痛有所缓解,但仍不舒服,遂...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 岁,主因"突发胸痛 1 h"于 2018年8月29日21:07 入院.患者 1h前饱食后突发胸骨后憋闷样疼痛,范围手掌大小,伴出汗、心悸、气短,无咽部、上肢及肩背部放射痛,持续约十几分钟后胸痛有所缓解,但仍不舒服,遂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高度房室阻滞 心室停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高钾血症致高度房室阻滞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姜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高度房室阻滞 高钾血症 心电图示 T波高尖 肺呼吸音 间断性 电解质
下载PDF
高度房室阻滞ⅤⅥ起搏心室夺获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1例
3
作者 王凤秀 贾邢倩 马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72-472,共1页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VVI起搏器.本文附图是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频率88次/min,心室起搏频率60次/min.P1-R、P15-R间期0.24s下传夺获心室,QR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P2和P15下传的QRS波中可见...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VVI起搏器.本文附图是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频率88次/min,心室起搏频率60次/min.P1-R、P15-R间期0.24s下传夺获心室,QR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P2和P15下传的QRS波中可见小的钉样起搏信号.P2、P18下传心室时与心室起搏心搏发生不同程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VVI起搏器 心室夺获 右束支阻滞 高度房室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频率 QRS波 临床诊断 V1导联
下载PDF
阿托品试验引发高度房室阻滞伴交界性及室性逸搏1例
4
作者 杨彦鹏 邓国兰 +3 位作者 何文一 宋瑾 韩宇英 王玲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74-375,378,共3页
阿托品试验是临床上判断窦房结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我院患者在进行阿托品试验的过程中出现2∶1房室阻滞及高度房室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及室性逸搏现象,分析可能与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房率增快时,部分电活动落在房室交界区病理性延长的有效... 阿托品试验是临床上判断窦房结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我院患者在进行阿托品试验的过程中出现2∶1房室阻滞及高度房室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及室性逸搏现象,分析可能与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心房率增快时,部分电活动落在房室交界区病理性延长的有效不应期内而被阻滞有关。动态心电图及运动试验在评判窦房结功能上与阿托品试验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其安全性高,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窦性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阻滞
下载PDF
关于高度房室阻滞的表述
5
作者 周从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高度房室阻滞 房室交接区 体表心电图 高度AVB 室上性 频率范围 传导障碍 激动
下载PDF
高度房室阻滞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中室性静止一例
6
作者 王晓玮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52-252,共1页
患者男性 ,78岁 ,因高度房室阻滞在局麻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当电极进入右房时 ,病人即出现阿 斯综合征 ,心电监护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最后在临时起搏保护下 ,成功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关键词 高度房室阻滞 室性静止 起搏器置入术 室性心律失常 临时起搏 局部麻醉
下载PDF
变异型心绞痛致高度房室阻滞1例
7
作者 曾学寨 刘德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00-,11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主因反复发作胸部闷痛、晕厥4年余,于2011年11月1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2007年12月起间断出现胸部闷痛、晕厥症状,多在凌晨静息时发作,伴大汗、黑矇,持续10余分钟可自行或含“救心丸”后缓解,严重时伴...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主因反复发作胸部闷痛、晕厥4年余,于2011年11月1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于2007年12月起间断出现胸部闷痛、晕厥症状,多在凌晨静息时发作,伴大汗、黑矇,持续10余分钟可自行或含“救心丸”后缓解,严重时伴晕厥发作,一般10余秒后意识恢复,不伴大小便失禁。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未明确诊断,未治疗。2010年7月症状再发,当地医院行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检查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左侧椎动脉闭塞可能”,运动心电图检查阳性,诊断冠心病,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经治疗后症状仍间断发作,严重时反复发生晕厥。2011年3月症状再发时,当地医院查血生化:三酰甘油偏高,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及电解质无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倾斜试验检查未见异常。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未见明显狭窄。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症状发作时ST段上抬,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2011年4月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检查示间隔支开口约85%局限性狭窄,右冠状动脉第二转折后约60%局限性狭窄。诊断为冠心病(未注明变异型心绞痛)。给予倍他乐克、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仍间断发作胸部闷痛、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型心绞痛 高度房室阻滞 冠脉痉挛
下载PDF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高度房室阻滞1例
8
作者 陈汉娜 许桂萍 卢喜烈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79-179,共1页
患者女,76岁.因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2个月,加重1W.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临床诊断:晕厥、左侧出血性脑栓塞、糖尿病.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S波.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偶发房早,高度房室阻滞,睡眠时发生短暂心... 患者女,76岁.因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2个月,加重1W.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临床诊断:晕厥、左侧出血性脑栓塞、糖尿病.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S波.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偶发房早,高度房室阻滞,睡眠时发生短暂心室停搏,可见R-R间距>2s的高度房室阻滞共有48次,晕厥发作时,心室停搏达6.30s,连续6个P波未能下传心室,未见房室交接性及室性逸搏出现.于2001年9月19日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高度房室阻滞 心律失常 心源性 非心源性
下载PDF
饮酒后致高度房室阻滞1例
9
作者 张玉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4-264,共1页
患者男,38岁.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以往体检心电图正常.有时偶饮少量白酒或啤酒未曾感到不适.本次来医院就诊前,与友相聚,一时兴奋饮高度白酒约200ml,酒后感头晕、胸闷、憋气,即来医院就诊.经查:BP 16/9KPa,听诊双肺无异常,心率慢46... 患者男,38岁.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以往体检心电图正常.有时偶饮少量白酒或啤酒未曾感到不适.本次来医院就诊前,与友相聚,一时兴奋饮高度白酒约200ml,酒后感头晕、胸闷、憋气,即来医院就诊.经查:BP 16/9KPa,听诊双肺无异常,心率慢46~50次/min,节律欠规正,无各种杂音,心音略低钝.心电图显示:大部分窦性P波受阻而未下传至心室,P波数目较QRS多,且多呈房室分离状,但偶有心室夺获(即窦性下传引起的QRS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高度房室阻滞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逸搏与夺获电轴相悖的高度房室阻滞
10
作者 马宏申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1期49-49,共1页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54岁,冠心病。近三日内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四次,住院后安装永久型VVI起搏器后继续观察治疗20天,起搏效果及病人状况良好。图1是安装起搏器术前2小时所测(略)。主导心律窦性,P—P间期明显不齐:夹有...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性,54岁,冠心病。近三日内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四次,住院后安装永久型VVI起搏器后继续观察治疗20天,起搏效果及病人状况良好。图1是安装起搏器术前2小时所测(略)。主导心律窦性,P—P间期明显不齐:夹有QRS的P—P明显长于不夹有QRS的P—P,P波形态一致,可以除外房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搏 心室夺获 高度房室阻滞 与夺 平均电轴 RBBB 间期 相性 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现象
下载PDF
单腔起搏和双腔起搏治疗高度房室阻滞的比较
11
作者 Toff W. D. Camm A. J. +1 位作者 Skehan J. D. 姜朝晖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BACKGROUND:In the treatment 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dual-chamber cardiac pacing is thought to confer a clinical benefit as compared with single-chamber ventricular pacing, but the supporting evidence is mainly from... BACKGROUND:In the treatment 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dual-chamber cardiac pacing is thought to confer a clinical benefit as compared with single-chamber ventricular pacing, but the supporting evidence is mainly from retrospective studies. Uncertainty persists regarding the true benefits of dual-chamber pacing, particularly in the elderly, in whom it is used less often than in younger patients. METHODS: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trial, 2021 patients 70 years of age or older who were undergoing their first pacemaker implant for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a single-chamber ventricular pacemaker(1009 patients) or a dual-chamber pacemaker(1012 patients).In the single chamber group,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fixed-rate pacing(504 patients) or rate-adaptive pacing(505 patient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death from all causes.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failure, and a composite of strok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other thromboembolism. RESULTS:The median follow-up period was 4.6 years for mortality and 3 years for other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mean annual mortality rate was 7.2 percent in the single-chamber group and 7.4 percent in the dual-chamber group(hazard ratio, 0.96;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83 to 1.11).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 with single-chamber pacing and that with dual-chamber pacing in the rat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failure, or a composite of strok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other thromboembolism. CONCLUSIONS: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he pacing mode does not influence the rate of death from all causes during the first five years or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after implantation of a pacema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治疗 高度房室阻滞 单腔起搏 频率适应性 年轻患者 心室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随机分配 植入起搏器 平行试验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高度房室阻滞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寰 张玉顺 +5 位作者 刘建平 王海昌 刘兵 魏晓梅 陈兰芳 代政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高度房室阻滞 术后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奥卡西平致严重低钠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13
作者 虞林飞 汪玉龙 +1 位作者 肖春晖 邱刚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4期33-34,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72岁,因“呕吐两天”于2021年10月14日21:18入院。患者既往有鼻咽癌放疗病史10余年,约5年前出现癫痫,长期口服“奥卡西平150 mg、茴拉西坦分散片0.1 g,每日两次”治疗。8月12日因“左下肢无力4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 1病历摘要患者,男,72岁,因“呕吐两天”于2021年10月14日21:18入院。患者既往有鼻咽癌放疗病史10余年,约5年前出现癫痫,长期口服“奥卡西平150 mg、茴拉西坦分散片0.1 g,每日两次”治疗。8月12日因“左下肢无力4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脑梗死”,查血钠133.3 mmol/L;动态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56次/min,最快心率90次/min,8月14日21:32:00与8月15日4:11:57最慢心率41次/min;②阵发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3阵;③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共发生19次,占总心搏数<0.1%。近期用药情况: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日1次;奥卡西平150 mg、茴拉西坦分散片0.1 g,每日两次。8月24日出院复查血钠137.7 mmol/L,9月5日门诊复查血钠130.1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低钠血症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合并高度房室阻滞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京兰 洪浪 +1 位作者 罗国庆 钱河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高度房室阻滞 平板运动试验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观察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明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AVB)的诊断。方法 分析房颤伴高度或Ⅲ°AVB患者的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测定持续性、阵发性房颤者的平均心率 (HR)、最大HR、最小HR、最大RR间期 ,以及转为窦律时有无AVB发生及其程度。结果... 目的 探讨房颤时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 (AVB)的诊断。方法 分析房颤伴高度或Ⅲ°AVB患者的 2 4h动态心电图 (DCG)测定持续性、阵发性房颤者的平均心率 (HR)、最大HR、最小HR、最大RR间期 ,以及转为窦律时有无AVB发生及其程度。结果 阵发性房颤转为窦律时有 4例伴有Ⅰ°AV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Ⅲ°房室阻滞 高度房室阻滞
下载PDF
活动平板试验诱发高度房室阻滞
16
作者 张莉 张媛 +1 位作者 高炜 毛节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活动平板试验 高度房室阻滞 心电图 窦性心律 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震坤 关敬树 +4 位作者 沈卫峰 张建盛 张瑞岩 张宪 郑爱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高度AVB组(39例)和不伴有高度AVB组(137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其住院期间和1年随访中的病死率、不良事件(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 目的探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高度AVB组(39例)和不伴有高度AVB组(137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其住院期间和1年随访中的病死率、不良事件(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相比,伴有高度AVB组患者年龄大,女性比例多,糖尿病患病率更高,CK峰值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更多累及右心室,2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2.8%比3.6%,P=0.029)、心力衰竭(33.3%比18.2%,P=0.043)和低血压休克(20.5%比8.8%,P=0.041)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存活患者长期随访中的病死率(5.9%比3.8%,P=0.588)和心力衰竭发生率(35.3%比19.7%,P=0.054)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高度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但对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英 吕曙光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临时起搏器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阿-斯综合症 发作 降低
下载PDF
肾去神经治疗术中并发间歇性高度房室阻滞一例
19
作者 刘茵 陈欣 +3 位作者 夏大胜 赵向东 郭素箴 卢成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头晕头胀8年"入院.患者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病史10年,拒绝行外科手术解除呼吸道阻塞,平时睡眠时用经鼻持续呼吸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吸烟史30年.患者入院前8年起间断出现头晕,血压升高,最高210/120... 患者,男,50岁,因"间断头晕头胀8年"入院.患者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病史10年,拒绝行外科手术解除呼吸道阻塞,平时睡眠时用经鼻持续呼吸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吸烟史30年.患者入院前8年起间断出现头晕,血压升高,最高210/120 mmHg(1 mmHg=0.133 kPa),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及盐酸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控制血压,血压维持180/100 mmHg.患者日常限盐6g/d,并于入院前4周开始每日1次服用福辛普利1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氢氯噻嗪12.5 mg、螺内酯20 mg,门诊测血压170/100 mmHg,心率75次/min,为进一步控制血压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房室阻滞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间歇性 治疗术 去神经 苯磺酸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控释片 呼吸道阻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