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
1
作者 邱增美 李孟鸽 +2 位作者 李帼昌 李晓 宗浩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研究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为该类构件的抗震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进行6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大量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强度和含钢率... 研究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为该类构件的抗震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进行6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大量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强度和含钢率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规律。随着钢材强度等级的提高,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长,且随着含钢率的提高其线性增长速率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曲线下降段影响显著,强度越高,构件的脆性越大,延性相对越差;含钢率的改变对曲线弹性段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均有影响,且在不同钢材屈服强度作用下,其承载力随含钢率增大提高的幅度不同。确定了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各特征点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滞回准则,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高强混凝土 恢复力模型 含钢率
下载PDF
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郑仁亮 庄一舟 +1 位作者 张仁巍 曾武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1,共12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可提升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然而会限制试件的变形;提高UHPC强度和UHPC厚度,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升钢管屈服强度可稳步增强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增加钢管厚度可明显提升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而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基于分析数据样本,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水平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 计算方法
下载PDF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的剪切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勇 冀伟 +1 位作者 赵彦华 杨文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 Q460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是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的关键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初始几何缺陷和几何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常用波型的Q460高强钢波形钢腹板梁进行了非线性剪切屈曲研究。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实测值,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对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的影响;将有限元结果与既有的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了抗剪强度下限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计算波形钢腹板梁的初始刚度、极限抗剪强度、荷载-位移曲线和残余抗剪强度;焊接残余应力对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初始几何缺陷则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在剪切长细比λ_(s)>0.6后愈发明显;随着腹板厚度的增加,波形钢腹板的初始刚度和抗剪强度显著提升;波形钢腹板高度越小,钢材的利用率和残余抗剪强度越高;波形钢腹板的残余抗剪强度与波纹深度无关,而与破坏模式有关。研究成果可为高强钢焊接波形钢腹板梁抗剪强度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高强 剪切强度 非线性 焊接残余应力 初始几何缺陷 参数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研究
4
作者 姜作杰 刘建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7,共6页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标准型、盖板型、扩翼型、加腋型)。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测试弯矩、转动刚度、承载力等,对比不同弱轴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扩翼型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的屈服极限高于其他试样,且其梁端峰值载荷、最大承载力均最大,具有更优的抗弯承载性能。研究结果揭示了钢梁柱弱轴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高强H型钢梁柱 弱轴连接节点 极限承载力 扩翼型
原文传递
适用于致密碎粉岩富水地层的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及渗透加固特性研究
5
作者 杨磊 宓祥云 +4 位作者 李召峰 屠文锋 谢云鹏 胡浩 王康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534,共10页
针对富水致密软弱围岩致灾性强、常规注浆材料适用性弱的问题,开展了新型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分析了其聚合反应机理及工作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了该新型材料对致密碎粉岩的渗透加固特性。基于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方法,研发了高强丙烯... 针对富水致密软弱围岩致灾性强、常规注浆材料适用性弱的问题,开展了新型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研发,分析了其聚合反应机理及工作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了该新型材料对致密碎粉岩的渗透加固特性。基于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方法,研发了高强丙烯酸盐注浆材料,由主剂、无机改性剂、引发剂、促进剂、交联剂等原料组成,具有高强、高渗的显著特点;高强丙烯酸盐材料两组分混合后聚合反应充分,无机网络结构均匀穿插于丙烯酸盐有机凝胶网络中;基于正交试验获得了不同组成的新型材料胶凝时间、凝胶体抗压强度及吸水膨胀率特征指标及组分影响规律,浆液胶凝时间范围为45~201 s,凝胶体单轴抗压强度范围为1.2~2.1 MPa、吸水膨胀率范围为16%~51%,并进一步阐明了新型材料主要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基于室内试验及微观分析,研究了浆液在致密碎粉岩中的渗透加固特性,结果表明高强丙烯酸盐浆液与纯丙烯酸盐浆液的渗透扩散能力接近,远大于水泥浆液,且高强丙烯酸盐材料对碎粉岩颗粒起到明显的包裹强化作用,加固体强度达2.31 MPa,是纯丙烯酸盐材料加固强度的5.4~11.0倍,可为隧洞灾害注浆治理与安全掘进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围岩 碎粉岩 注浆材料 高强丙烯酸盐 有机-无机网络穿插技术 渗透加固
原文传递
Q960高强钢锥形削弱梁柱节点滞回性能及恢复力模型
6
作者 聂诗东 龙泓州 +4 位作者 叶曦雨 邓颜智 陈振业 马成 潘进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3,共13页
为研究某新型高性能抗震结构钢的抗震性能,对3种不同连接构造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开展拟静力作用下的滞回试验。结果表明,“锥形削弱”节点的延性发挥较为充分且耗能能力较高,“复合型”连接构造可有效提升节点的抗震性能。以试验数据为基... 为研究某新型高性能抗震结构钢的抗震性能,对3种不同连接构造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开展拟静力作用下的滞回试验。结果表明,“锥形削弱”节点的延性发挥较为充分且耗能能力较高,“复合型”连接构造可有效提升节点的抗震性能。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性恢复力模型,采用试验特征点拟合骨架曲线,并用指数函数微分方程求解滞回曲线表达式。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重构解析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可有效表征节点的滞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模型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Q960高强 削弱型构造
下载PDF
“高强韧PVD硬质防护及功能涂层”专题序言
7
作者 张世宏 常可可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6-I0006,I0005,共2页
随着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关键部件向高可靠性、高效率和高精度方向持续转变,关/重部件对长寿命化要求也日益增加。通过对关/重部件表面进行高强韧PVD硬质防护/功能化涂层处理,可以赋予其抗磨、减摩、耐蚀、耐热等性能,提升其在... 随着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关键部件向高可靠性、高效率和高精度方向持续转变,关/重部件对长寿命化要求也日益增加。通过对关/重部件表面进行高强韧PVD硬质防护/功能化涂层处理,可以赋予其抗磨、减摩、耐蚀、耐热等性能,提升其在苛刻条件下的使役性能和服役寿命,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服役寿命 PVD 苛刻条件 功能涂层 航空航天 精密机械 制造业
下载PDF
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8
作者 邓宗才 王天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与UHPC提供的约束力,建立复合约束层的侧向约束力模型;最后,基于Ottosen破坏准则和有效约束指标,建立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柱受压时呈明显的延性破坏,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体系可有效抑制裂缝发展,减缓加载后期试件刚度退化;与未约束柱相比,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47.0%、104.0%和58.0%;当高强钢丝布层数从1层增加至2层,面密度增加至3.3倍时,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分别提高了8.4%、29.3%和15.8%,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分别提高了50.3%和44.2%.对比经典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本文建立的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丝布 轴压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约束混凝土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高强方钢管高强螺旋箍筋复合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
9
作者 杨志坚 孙立所 李帼昌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提高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载力和延性,可以将高强螺旋箍筋内置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中形成对核心混凝土的复合约束。通过改变螺旋箍筋间距,对高强方钢管高强螺旋箍筋复合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 为提高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载力和延性,可以将高强螺旋箍筋内置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中形成对核心混凝土的复合约束。通过改变螺旋箍筋间距,对高强方钢管高强螺旋箍筋复合约束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配高强螺旋箍筋可以提高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和延性;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相比,内配螺旋箍筋间距为30 mm时,承载力提高了14.86%;在峰值荷载时,箍筋间距从30 mm增加到70 mm,螺旋箍筋应变减小了41.54%;高强螺旋箍筋在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后屈服,并在试验过程中多次发生断裂;峰值荷载后,混凝土膨胀变形迅速增大,螺旋箍筋对混凝土约束应力达到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螺旋箍筋 钢管混凝土 轴压短柱 复合约束 受力机理
下载PDF
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疲劳特性
10
作者 樊轲 戴靠山 +2 位作者 衡俊霖 王睿 廖光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结构型高强铆钉具有预紧力稳定、防松性能优异、抗疲劳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强等优点,有望取代目前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采用的高强螺栓,但其在法兰中的疲劳性能尚待相关研究检验。针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开展对照性模型疲劳试... 结构型高强铆钉具有预紧力稳定、防松性能优异、抗疲劳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强等优点,有望取代目前风电塔筒环法兰连接采用的高强螺栓,但其在法兰中的疲劳性能尚待相关研究检验。针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开展对照性模型疲劳试验和精细化数值分析,探究其疲劳特性与劣化机理。基于环法兰荷载传递特征,在静载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开展12件模型试件的疲劳试验,包含高强螺栓和高强铆钉试件各6件;结合基于局部应变的SWT疲劳评价方法,开展精细化多尺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试件的疲劳失效均易见于第一扣螺纹处;在200万次加载循环下,高强铆钉试件的平均等效疲劳强度为68.9MPa,较高强螺栓的52.1MPa提高约32.2%;由于高强铆钉与套环间的螺纹更加平缓且内、外螺纹间接触面积更大,更能有效降低螺纹根部应力集中,提升抗疲劳性能。对采用结构型高强铆钉的环法兰连接进行疲劳验算时,铆钉疲劳强度等级可取为FAT 56,配合指数常数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塔筒 环法兰连接 结构型高强铆钉 高强螺栓 疲劳性能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妍 林晓雅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4-18,33,共6页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6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进行受剪模拟,对比分析剪跨比和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两个因素对结构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越来越小。根... 为研究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性能,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6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进行受剪模拟,对比分析剪跨比和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两个因素对结构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越来越小。根据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其极限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大,当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掺量达到2%时效果最佳,试件梁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14.35%。并且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的加入有效改善了高强混凝土梁韧性,限制斜截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使试件破坏时保持其完整性。依据现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高强混凝土无腹筋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其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无腹筋梁 废旧轮胎回收钢纤维 受剪性能
下载PDF
X80高强钢输油管线焊接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磊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189-190,102,共3页
详细阐述了焊接工艺,包括焊接坡口形式的选择、焊前准备和管口组对、焊前预热以及焊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工艺参数。最后分析了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 X80 高强钢输油管线焊接工艺的研究,为提高该类管线的... 详细阐述了焊接工艺,包括焊接坡口形式的选择、焊前准备和管口组对、焊前预热以及焊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工艺参数。最后分析了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 X80 高强钢输油管线焊接工艺的研究,为提高该类管线的焊接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高强 输油管线 焊接工艺 焊接缺陷
下载PDF
一种高强抗震钢筋HRB500E合金减量化生产技术
13
作者 黄飞 冯磊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对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高强度钢筋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质量要求,未来500MPa的高强抗震钢筋的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不仅可以减少钢材消耗量,而且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对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高强度钢筋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质量要求,未来500MPa的高强抗震钢筋的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不仅可以减少钢材消耗量,而且对于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设速度及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思路1.存在的问题在热轧钢筋HRB500E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钢中氮元素含量不稳定,钒氮原子比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钒的强化作用,导致钢筋中钒元素添加量偏高,造成合金的浪费。(2)轧后穿水时如果控制不当,易出现回火组织,或者表面出现锈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抗震钢筋 合金减量化 高强度钢筋 轧后穿水 回火组织 钒元素 建筑材料 热轧钢筋
下载PDF
Q690E/Q960E高强钢延性损伤模型参数研究
14
作者 张彪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
基于Q690E/Q960E两种高强钢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对高强钢材料延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并使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旨在为高强钢材断裂的数值分析提供有效手段。高强钢材料延性损伤模型包括三个部分: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损... 基于Q690E/Q960E两种高强钢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对高强钢材料延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并使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旨在为高强钢材断裂的数值分析提供有效手段。高强钢材料延性损伤模型包括三个部分: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损伤起始准则和损伤演化。首先,通过数值分析与高强钢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对比,确定了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然后,基于校正后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标定了高强钢材料延性损伤模型中损伤起始和损伤演化的关键参数。最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验证该延性损伤模型在预测高强钢断裂行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高强 Q960E高强 延性损伤 真实应力-应变关系 断裂模拟
下载PDF
悬空尺寸对高强钢薄壁板钻削力及变形的影响
15
作者 张玉璞 李如玉 +4 位作者 黄树涛 刘成炜 于晓琳 许立福 孙永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4,共10页
钻孔是AF1410高强钢薄壁件的重要加工工序,工件悬空尺寸和约束方式直接影响其装夹后的刚度、加工变形和加工精度。本文中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AF1410高强钢薄壁板工件悬空尺寸和约束方式对钻孔过程中钻削轴向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钻孔是AF1410高强钢薄壁件的重要加工工序,工件悬空尺寸和约束方式直接影响其装夹后的刚度、加工变形和加工精度。本文中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AF1410高强钢薄壁板工件悬空尺寸和约束方式对钻孔过程中钻削轴向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F1410高强钢薄壁件在钻削初期,均产生了轴向力呈线性增长的外凸弹性变形,该阶段钻削轴向力主要由工件的弹性变形抗力产生。在四边约束条件下,工件悬空尺寸对钻削初期轴向力线性增大阶段的轴向力最大值影响不大,基本在169~193 N范围变化;钻削初期工件最大弹性凸变形量随着工件悬空尺寸的增加有所增大,最大凸变形量约在0.31~0.54 mm范围;轴向力线性增大速率随工件悬空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同时改变双向尺寸的方形工件较改变单一尺寸的长方形工件的变化要大,最大变化幅度为174.5 N/s;随工件悬空尺寸的增加钻削全过程最大轴向力略有减小;钻孔滞后时间随工件悬空尺寸的增加而增大,最大钻孔滞后时间约1 s,改变单一悬空尺寸的长方形工件对钻孔滞后时间影响较方形工件要小。约束方式对钻削初期轴向力线性变化阶段最大值影响不大;钻削初期轴向力线性增大阶段工件最大凸变形量总体上随着约束刚度的加强而减小,2短边约束时工件凸变形量最大为0.61 mm,4边约束时工件凸变形量最小为0.36 mm;轴向力线性增大速率随约束刚度的加强而有所增大;钻孔滞后时间总体上随约束刚度的加强而减小,变化幅度在0.24~0.51 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1410高强 薄壁件 钻削 工件尺寸 约束方式 轴向力
下载PDF
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开发及应用
16
作者 尹树春 刘宇 +2 位作者 李涛 韩涛 杨智淏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4,共5页
为满足汽车工业对高强度、高加工性能材料的需求,开发了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HC420LA冷轧低合金高强钢。采用C-Mn-Nb-Ti复合微合金成分设计方法,结合优化的热轧及退火工艺制度,通过热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全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冷轧压下率... 为满足汽车工业对高强度、高加工性能材料的需求,开发了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HC420LA冷轧低合金高强钢。采用C-Mn-Nb-Ti复合微合金成分设计方法,结合优化的热轧及退火工艺制度,通过热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全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冷轧压下率、退火温度及退火速度等参数,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开发的冷轧低合金高强钢的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为433~492 MPa、抗拉强度为510~581 MPa、断后伸长率为18.5%~25.5%,完全满足汽车主机厂的加工要求。成品为铁素体单相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变形能力,表现出优异的冷弯及扩孔性能。同时,成品组织中的带状结构主要源于再结晶不充分,通过提高退火温度、降低退火速度可有效降低各向异性,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该研究为同类产品工业生产中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推动高强度钢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 冷轧 退火工艺 冷弯性能 扩孔性能
原文传递
过时效温度对1.2 GPa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武鑫 张洪杰 +4 位作者 王玉慧 艾兵权 李浩 顾明磊 李健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26,共4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C-Si-Mn-Cr-Mo-B系1.2 mm厚1.2 GPa级高强钢冷硬态原料开展不同过时效温度试验,重点研究不同过时效温度对其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时效温度为260~340℃时,随过时效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单...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C-Si-Mn-Cr-Mo-B系1.2 mm厚1.2 GPa级高强钢冷硬态原料开展不同过时效温度试验,重点研究不同过时效温度对其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时效温度为260~340℃时,随过时效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单调下降,屈服强度及屈强比单调提升,断后伸长率变化规律不明显;快冷温度联动升高,冷却过程的过冷度降低,进而马氏体含量逐渐降低甚至晶粒内部出现白色粒状第二相析出,浮凸特征逐渐弱化,大角度晶界逐渐变多,铁素体晶粒内部(Fe,Mn)_(x)C_(y)析出相量逐渐减少。退火温度为800℃、过时效温度为280℃试制工艺下,成品力学性能满足国标要求,成功应用于前保险杠横梁的辊压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GPa高强 过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组织 工业试制 辊压成形
原文传递
高强钢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单焊道形貌研究
18
作者 刘倩 李江波 +1 位作者 刘嘉庚 卢秉恒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通过试验系统性研究了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时焊接速度与送丝速度对高强钢焊道几何轮廓的影响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不同工艺条件时焊道几何尺寸及截面轮廓特征。建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与焊道轮廓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通过试验系统性研究了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时焊接速度与送丝速度对高强钢焊道几何轮廓的影响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不同工艺条件时焊道几何尺寸及截面轮廓特征。建立焊接速度、送丝速度与焊道轮廓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窗口。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编写包含图像处理、轮廓提取与曲线拟合等功能在内的成套程序,将焊道轮廓测量结果与抛物线、椭圆、圆与余弦函数等拟合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对焊道轮廓的影响更大。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焊道轮廓由窄高状变为扁平状。抛物线对于窄高状焊道拟合效果最佳,而当焊道截面呈扁平状时,椭圆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程度最高,为后续电弧增材制造部件控形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 电弧增材制造 高强 焊道形貌 拟合函数
原文传递
循环荷载下7075高强铝合金本构模型研究
19
作者 常召群 彭平泽 +3 位作者 邢国华 李锦源 韩萌 刘伯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了高强铝合金的混合强化参数,建立了铝合金的混合强化滞回本构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强铝合金的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7075高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Ramberg-Osgood模型对高强铝合金单调力学性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基于混合强化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混合强化模型及标定参数值可用于铝合金加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高强铝合金 循环荷载 混合强化模型 本构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云帆 徐礼健 +1 位作者 张继承 杜国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4,共6页
为满足现代工程结构对高承载力、自重轻等需求,提出了一种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结构。为研究该结构的力学性能,对20根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和4根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实心柱进行轴压试验,观察并分析内钢管壁厚... 为满足现代工程结构对高承载力、自重轻等需求,提出了一种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结构。为研究该结构的力学性能,对20根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和4根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实心柱进行轴压试验,观察并分析内钢管壁厚、空心率和长径比对试件典型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钢管壁厚增加能有效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改善其延性;空心率对试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受制于其他参数变化;从短柱到中长柱变化过程中,长径比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减小,同时试件的破坏形态从局部屈曲转变为整体弯曲破坏。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方中空夹层高强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中空夹层结构 高强钢管 高性能混凝土 轴压试验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