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期风险接受准则 被引量:6
1
作者 仝跃 黄宏伟 +3 位作者 张东明 陈亮 李彦杰 张恺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了开展高放废物(HLW)处置地下实验室(URL)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根据URL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社会敏感性强等特点,考虑现有风险相关规范、标准应用的局限性,在借鉴既有相关风险接受准则... 为了开展高放废物(HLW)处置地下实验室(URL)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接受准则。根据URL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社会敏感性强等特点,考虑现有风险相关规范、标准应用的局限性,在借鉴既有相关风险接受准则的研究成果及确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研方法,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社会影响、环境影响5个方面初步建立基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的风险接受准则。研究对比发现,所建各准则均可被连续量化,且相比于现有风险接受准则,部分标准更加严格,符合URL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hlw)处置 地下实验室(URL)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 信心指数 风险接受准则
原文传递
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开挖损伤区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世万 王贵宾 +2 位作者 杨春和 王勇 史文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高放废物(HLW)地质处置是将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埋存于地下500~1 000 m地质体中,使放射性废物与生物圈长期隔离。地质处置库对核素的长期隔离能力是安全评价的关键课题。地下硐室的开挖将不可避免地对围岩造成损伤,形成开挖损伤区(EDZ),... 高放废物(HLW)地质处置是将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埋存于地下500~1 000 m地质体中,使放射性废物与生物圈长期隔离。地质处置库对核素的长期隔离能力是安全评价的关键课题。地下硐室的开挖将不可避免地对围岩造成损伤,形成开挖损伤区(EDZ),改变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长期安全性存在潜在的影响。目前多个国家建成了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并开展了大型原位开挖损伤区的研究,研究开挖损伤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本文综述了国外结晶岩地下实验室开展的开挖损伤区研究,总结了EDZ关键研究问题;梳理了加拿大、瑞典、芬兰3个地下实验室多年来开展的系统的EDZ研究工作,对当前EDZ预测模型及模拟技术进行了总结;对我国地下实验室将开展的开挖损伤区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高放废物处置库是地下工程新实践,其EDZ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技术方法将对其他行业地下工程的建设,如引水隧洞、公路铁路隧道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hlw) 地质处置 开挖损伤区(EDZ) 原位试验
下载PDF
二次自蔓延高温合成钙钛矿固化^(90)Sr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瑞珠 仝玉萍 +2 位作者 杨丽 郭志猛 李勇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7-241,共5页
采用二次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制备钙钛矿固化高放废物90Sr,通过XRD,SEM和PCT粉末浸泡法,研究了钙钛矿固化体的微观组织、浸出率以及其对高放废物90Sr的最大包容量。结果表明,固化体样品密度高、孔隙率小,浸出率都小于0.1 g/(m2.d),... 采用二次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制备钙钛矿固化高放废物90Sr,通过XRD,SEM和PCT粉末浸泡法,研究了钙钛矿固化体的微观组织、浸出率以及其对高放废物90Sr的最大包容量。结果表明,固化体样品密度高、孔隙率小,浸出率都小于0.1 g/(m2.d),对SrO的包容量可达36%(质量分数);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的钙钛矿人造岩石固化体化学稳定性好、包容量大,是固化高放废物的理想固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高放废物(hlw) 固化 自蔓延高温合成 浸出率
下载PDF
混合型缓冲砌块导热性能及其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虎元 赵秉正 童艳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18,共10页
混合型缓冲砌块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屏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高庙子(GMZ)膨润土和标准石英砂混合,依据正交试验原则,控制掺砂率Rs=30%,设置含水率变化为7.0%、11.0%、15.0%,干密度变化为1.60、1.70、1.80g/cm^3,采用半自动... 混合型缓冲砌块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屏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高庙子(GMZ)膨润土和标准石英砂混合,依据正交试验原则,控制掺砂率Rs=30%,设置含水率变化为7.0%、11.0%、15.0%,干密度变化为1.60、1.70、1.80g/cm^3,采用半自动化液压机压制成大型缓冲砌块。对砌块进行切割分解,开展热传导试验,建立含水率和干密度与导热性能的关系,了解导热性能的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大,混合型缓冲砌块导热系数显著增大,大致呈线性关系,且平均值均大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导热系数下限值0.8 W/m·K,满足推荐要求;热扩散系数先略微减小再增大,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对混合型缓冲砌块导热系数的空间分布及均匀性分析发现,砌块四周边缘部位的导热系数比中间部位的波动略大,但总体差异性及非均匀性不明显。采用t检验法对混合型缓冲砌块导热系数均匀性进行检验,发现砌块满足均匀性检验条件,试样均匀。用Johansen模型从物理指标可以预测混合型缓冲砌块的导热系数,偏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hlw) 地质处置 缓冲砌块 膨润土-砂混合物 导热性能
原文传递
混合型缓冲材料砌块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虎元 王赵明 +1 位作者 朱江鸿 周光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3-581,601,共10页
缓冲材料砌块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是保证高放废物处置库封闭性的关键。缓冲材料砌块经单轴加载挤压成型,块体尺寸大,测试与评价其渗透性能的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缓冲屏障设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制备不同干密度的混合型缓冲材料砌块,定... 缓冲材料砌块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是保证高放废物处置库封闭性的关键。缓冲材料砌块经单轴加载挤压成型,块体尺寸大,测试与评价其渗透性能的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缓冲屏障设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制备不同干密度的混合型缓冲材料砌块,定向切割获得砌块内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小试样,开展刚性壁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综合评价了混合型缓冲砌块不同方向的水力传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砌块干密度越大,砌块的水力传导系数越低。所有砌块的水力传导系数均处于10^(-10)cm/s数量级,沿砌块z、θ、r方向的水力传导系数基本相等,表明砌块渗透性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且满足高放缓冲材料防渗要求。两种试验方法获得的渗透结果差异较小,柔性壁渗透条件下砌块产生10%~20%的体积膨胀,导致其水力传导系数略大于刚性壁下的平行试样。引入CT试验,分析了渗透前后砌块的微观特性变化。试验证实,在饱和渗透之后,以CT值显示的砌块密度分布趋于均匀,砌块内部存在的微裂隙愈合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hlw) 混合型缓冲材料砌块 渗透性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