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3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芒市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成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成芹 周曾全 +3 位作者 Haoyu Qian 劳云飞 李祖安 梅润波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在孕期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等综合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大限度地控制母婴传播,保护妇女自身的健康,降低耐药的风险。方法 2006-2010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为接受产前保健的所有孕产妇提供... 目的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在孕期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等综合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大限度地控制母婴传播,保护妇女自身的健康,降低耐药的风险。方法 2006-2010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为接受产前保健的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检测和咨询,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采用HAART方案、安全分娩及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等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规范孕产妇产后停药及儿童随访和转介服务,描述性分析孕产妇采用HAART方案的比例、用药副作用,以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结果 5年间158名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中,66%采用HAART方案预防母婴传播,采用HAART方案孕产妇所生105名活产儿中,有1名HIV阳性(1.0%)。结论在中国农村资源有限、边疆、民族地区,采用HAART方法预防HIV母婴传播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分析
原文传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萱 王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1-074,共4页
评估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效果。方法 在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确诊的5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具体为对照组(常... 评估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效果。方法 在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确诊的5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具体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各27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整体治疗的效果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转录病毒疗法 治疗效果 CD4+T淋巴细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南平市艾滋病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监测艾滋病患者经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结果,并评价治疗方案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免费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6例,监测其CD4细胞... 目的监测艾滋病患者经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结果,并评价治疗方案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免费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6例,监测其CD4细胞数、病毒载量和耐药情况,分析疾病人口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D细胞数概率分布及病毒载量值。结果艾滋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20岁的占比仅有0.74%,在婚/同居发生率高达52.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数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病毒载量<400 copy/ml患者共1009例,治疗有效率为92.91%,且治疗后病毒载量值低于治疗前(P<0.05);而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后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数呈负相关;耐药性调查表明:患者耐药性率为1.01%。结论经调查,南平市2021年接受免费ART治疗的大部分艾滋病患者获得了显著疗效,仅少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转录病毒治疗 监测效果
下载PDF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长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机体代谢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吴宣达 李骞 刘江福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时长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90例接受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根据治疗时长分为:A组(...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时长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90例接受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根据治疗时长分为:A组(0.5~2年)、B组(2~5年,含2年)和C组(≥5年)。对比分析3组血脂代谢、血糖代谢、肝肾功能情况。结果A组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为10.00%,B组为16.67%,C组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高胆固醇症、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异常、低磷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治疗超过半年的HIV/AIDS患者常出现血脂异常,且会影响肝功能,治疗中应做好相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转录病毒 治疗时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代谢异常
下载PDF
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与传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胡典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的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次接受治疗60例重症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艾博韦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AIDS)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的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初次接受治疗60例重症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ART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艾博韦泰ART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中文版(WHOQOL-HIVBR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IV R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IV RNA载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HIV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HIV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治重症AIDS患者采用艾博韦泰ART方案与传统ART方案治疗,前者安全性良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好,更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建立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重症艾滋病 艾博韦泰 转录病毒治疗方案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周敏 况玲芝 刘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和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61例,将... 目的探讨快速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和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AIDS患者61例,将确诊7d以内及时就诊且知情同意下启动抗病毒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快速启动组,将确诊后未及时转至艾滋病门诊或转来后未接受快速启动HAART的患者29例设为未接受快速启动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HIV-RNA)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抗病毒治疗6、12个月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记录入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毒抑制率、失访率。结果快速启动组治疗6、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启动组治疗6、12个月的HIV-RNA低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启动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病毒抑制率高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失访率低于未接受快速启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启动(确诊7d以内)HAART能最大程度提高较高CD4^(+)T淋巴细胞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病毒抑制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并能减少失访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快速启动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依从性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孕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母婴阻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冬梅 秦燕 +1 位作者 韦丹燕 庞俊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1—2014-01就诊HIV感染孕妇,以AZT+3TC+LPV/r方案进行HIV母婴阻断,孕14周组30例,孕28周组30例。检测孕妇治疗前及预产期前一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1—2014-01就诊HIV感染孕妇,以AZT+3TC+LPV/r方案进行HIV母婴阻断,孕14周组30例,孕28周组30例。检测孕妇治疗前及预产期前一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变化,观察婴儿出生情况及是否感染HIV(出生后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孕14周组孕妇治疗前及预产期前一个月CD4+T淋巴细胞高于孕28周组,病毒载量低于孕28周组(P〈0.05)。两组婴儿18月龄时HI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相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孕14周、孕28周的HIV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婴儿结局相似,但孕14周组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比孕28周组在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负荷量,降低病毒传播性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 母婴阻断
下载PDF
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吴冬霞 常可意 +6 位作者 武秀连 韩佳凝 全晓丽 吕雪 胡景贤 刘洋 马建红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IV感染者1000例,根据ART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病例组(n=121)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IV感染者1000例,根据ART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病例组(n=121)和对照组(n=87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结果1000例HIV感染者中,男987例、女性13例;年龄19~81岁,平均(36.6±11.2)岁;HIV感染者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2.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36,95%CI:1.013~1.442,P=0.002)、BMI越高(OR=1.208,95%CI:1.074~1.636,P<0.001)、存在糖尿病家族史(OR=2.427,95%CI:2.287~2.725,P<0.001)、周运动时间越短(OR=0.053,95%CI:0.003~0.095,P=0.016)、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OR=0.268,95%CI:0.035~0.486,P=0.018)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糖。预测模型为logit(Y)=7.396^(+)0.302×年龄^(+)0.729×BMI^(+)0.355×家族史-0.006×周运动时间-1.227×CD4^(+)T淋巴细胞计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AUC为0.927(95%CI:0.910~0.944,P<0.001),灵敏度为0.8702,特异性为0.9533,阳性预测率为0.9022,阴性预测率为0.9351。结论HIV感染者ART后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年龄、BMI、家族史是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周运动时间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对HIV感染者ART后发生高血糖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转录病毒治疗 高血糖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双药简化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婷 李凌华 蔡卫平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6期557-563,共7页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三联方案是治疗HIV感染的主流,然而,随着治疗人群扩大到所有HIV感染者,以及治疗时间延长,人们对高效、高依从性、低不良反应、低耐药及低治疗成本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双药简化治疗成为个性化治疗的备选方案,一些方...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三联方案是治疗HIV感染的主流,然而,随着治疗人群扩大到所有HIV感染者,以及治疗时间延长,人们对高效、高依从性、低不良反应、低耐药及低治疗成本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双药简化治疗成为个性化治疗的备选方案,一些方案已经被纳入国内外抗病毒治疗指南。本文对近年来双药简化方案的发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正确应用该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双药简化方案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庆梅 郭智贤 刘顶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52-54,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艾滋病(AI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HAART(替诺福...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艾滋病(AI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HAART(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细胞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4^(+)、CD8^(+))、Treg细胞、Th17]水平、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IV病毒载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Th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Treg细胞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HAART应用于AIDS患者,可降低病毒载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HA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病毒载量 细胞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不良
下载PDF
两种不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艾滋病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苏志颖 李倩 +4 位作者 陈果 张晓霞 陈铁龙 杨蓉蓉 熊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8期967-973,共7页
目的:分析含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和不含INSTIs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初始方案在治疗HIV/AIDS患者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274例HIV/AIDS患者为... 目的:分析含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s)和不含INSTIs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初始方案在治疗HIV/AIDS患者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274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含有INSTIs分为含INSTIs组(45例)和不含INSTIs组(22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CD4+T细胞和HIV-RNA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时,含INSTIs组和不含INSTIs组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9(168, 533)个/μL vs 344(213.5, 520.5)个/μL,P=0.736];两组的CD4^(+)T细胞计数较基线显著升高(均P<0.05),且含INSTIs组的CD4^(+)T细胞计数增幅显著高于不含INSTIs组[162(115, 234.5)个/μL vs 116(55,201.5)个/μL,P=0.017];含INSTIs组84.4%的HIV/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较基线增加30%或者增长100个/μL,显著高于不含INSTIs组(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治疗1年时达到HIV-RNA<50拷贝/mL、<1 000拷贝/mL和≥200拷贝/mL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时,两组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发生率较基线显著降低(均P<0.05);含INSTIs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异常发生率分别由基线的26.7%和28.9%降至4.4%和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含INSTIs组的总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发生率由基线的7.0%升至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治疗1年时,含INSTI的HAART初始方案在快速升高CD4^(+)T细胞方面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良好。病情需要尽早恢复免疫功能的HIV/AIDS患者,初治方案可优先考虑含INSTIs的HAA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高效联合转录病毒治疗 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
原文传递
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HIV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
原文传递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梁道斌 秦小超 +6 位作者 黄锐洁 陈小英 黄强 和鹰 王宇 潘燕妮 江渊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确诊后至开始抗病毒时间(月)、治疗前机会性感染种数(除外肺结核)、治疗前1年内是否患肺结核、治疗前是否患乙/丙肝、基线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 1 309例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5.53个月,5年、9年生存率均为95.81%;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0例,平均病死率0.52/100人年。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CD4计数、血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计数、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死亡风险降低,静脉吸毒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及早抗病毒、改善贫血状态和加强吸毒患者抗病毒随访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含替诺福韦或齐多夫定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陆珍珍 苏齐鉴 +1 位作者 李璇 符林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平均值及上升幅度、病毒学失败及耐药情况。结果:2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男女比例、年龄、感染方式等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学失败3例均发生在AZT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有1例发生核苷类似物相关突变(TAMs)并对AZT高度耐药。结论 :2种HAART方案对艾滋病治疗的免疫学效果相当,在病毒学方面,含AZT组出现2.2%的失败率,但尚未能证明与AZT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齐多夫定 疗效 耐药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润川 黄绍标 +1 位作者 覃英梅 苏国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其血清炎性标志物(TNF-α、Ang-Ⅱ、hs-CRP)水平影响,并与正常人水平比较。方法监测36例HIV/AIDS患者(观察组)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治疗后(6、12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其血清炎性标志物(TNF-α、Ang-Ⅱ、hs-CRP)水平影响,并与正常人水平比较。方法监测36例HIV/AIDS患者(观察组)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治疗后(6、12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应血清炎性标志物比较。以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D4+T细胞数、CD4+T/CD8+T值。结果 AIDS接受HAART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及正常人静脉hs-CRP、TNF-α、Ang-Ⅱ水平分别为7.37±1.55ml/L,0.75±0.24ng/L,97.2±7.6pg/L、4.65±1.48ml/L,0.48±0.20ng/L,90.0±8.2pg/L、3.82±1.45ml/L,0.40±0.16ng/L,87.2±7.4pg/L和2.68±1.08ml/L,0.32±0.16ng/L,64.2±10.5pg/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12个月后的hs-CRP、TNF-α、Ang-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CD4+T细胞数、CD4+T/CD8+T比值升高。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艾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Ang-Ⅱ等炎性指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控制艾滋病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高敏C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莉华 金艳涛 +1 位作者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49-4051,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证型。结果胸闷、气促、汗出异常、特殊汗出、头痛、胁痛、小便异常、齿痕舌、大便异常、弱脉、厚苔、腻苔、弦脉、沉脉、淡白舌、意识异常、面色异常、淡红舌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肝郁脾虚湿盛证;腰酸、腰膝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头晕、不寐、疲乏、口味异常、薄苔、白苔、细脉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脾肾气虚证。结论 HAART后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两个较为突出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盛证和脾肾气虚证,提示在中医药治疗HAART后不良反应时应该以补脾益肾疏肝为主,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不良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