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HIV/AIDS免疫无应答者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晓 吕旭 +2 位作者 张凤娟 徐斌 丁彦红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3期97-100,共4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可显著降低病毒复制,重建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但仍有15%~30%的HIV-1感染者在病毒抑制到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重建,我们称之为免疫无应答者。文章对其定义及发生因素进行综述,为攻克艾滋...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可显著降低病毒复制,重建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但仍有15%~30%的HIV-1感染者在病毒抑制到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重建,我们称之为免疫无应答者。文章对其定义及发生因素进行综述,为攻克艾滋病免疫无应答梳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免疫无应答者 免疫重建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郭会敏 单慧斌 +3 位作者 张雨楠 苏慧勇 张兵 栾玉泉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6期147-151,共5页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HAART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1年1月至4月对大理地区528例HIV...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HAART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1年1月至4月对大理地区528例HIV/AIDS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服药知识总体知晓率26.1%,其中30~<40岁患者(P<0.01,OR=6.829)是服药知识的危险因素;生活好而不需为生活担忧的患者(P=0.006,OR=0.349)是服药知识的促进因素。服药信念总得分、必要性、顾虑性及必要性顾虑性得分之差分别为(34.26±5.86)、(18.78±3.50)、(15.83±3.29)及(3.29±3.43)分。患者总体服药依从性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50岁患者,<30岁患者(B=1.026,P<0.05)的依从性行为最高,其次是30~<40岁(B=0.680,P<0.05),经常饮酒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HIV/AIDS患者HAART服药知识和态度不理想,但服药依从性较高,应针对性加强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HIV/AIDS患者的认知水平,减少服药顾虑,强化患者持续保持和巩固较高水平的服药依从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服药依从性 知信行模式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严芝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60-0063,共4页
研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患者的效果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96例,观察其接受HAART治疗的效果和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6、12个月... 研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患者的效果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96例,观察其接受HAART治疗的效果和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6、12个月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以及上一检测月升高(P<0.05);治疗12个月病毒载量低于治疗6个月,病毒得到有效抑制;96例艾滋病患者在HAART治疗期间有7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5.00%,其中主要情况为头晕、恶心发生20例;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升高共15例;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升高共9例;皮疹有18例。 结论 艾滋病患者采取HAART治疗疗效佳,能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病毒载量,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姚文虎 赵伟 +3 位作者 赵红 魏洪霞 成骢 潘淮宁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72-773,共2页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对艾滋病 (AIDS)的疗效。方法 应用HAART对AIDS 12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 抗病毒药物治疗中 ,6例使用进口药物、6例使用国产药物 ,抗病毒治疗效果均佳 ,目前 8例血浆中已测不出病毒 ,12例CD4 ...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对艾滋病 (AIDS)的疗效。方法 应用HAART对AIDS 12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 抗病毒药物治疗中 ,6例使用进口药物、6例使用国产药物 ,抗病毒治疗效果均佳 ,目前 8例血浆中已测不出病毒 ,12例CD4 + T细胞均有升高 ,一般情况均明显改善 ,机会性感染未再复发。结论 HAART对AIDS疗效显著 ,如条件允许应对所有艾滋病人和达到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 (HIV)携带者进行HA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ART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AIDS 艾滋病 病毒治疗 疗效 临床研究 病毒药物 改善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间断过程中中药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5 位作者 韩宁 兰孟东 姚均 刘志英 卢联合 魏红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次停用并服中药3个月,观察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第1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43.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2.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2个月时有18.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43.8%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97),换用中药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1个月时显著下降(P=0.043)。在第2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33.3%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4.3%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3个月时有13.3%的患者为出现病毒反弹,46.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7)。治疗12个月时,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4)。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ART间断时的病毒反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该作用可随间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间断治疗 中药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HIV/AIDS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8
7
作者 李群辉 高艳青 +5 位作者 孙欣 刘意 叶江竹 计云霞 孙丽君 张可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及CD4^+淋巴细胞。结果对...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及CD4^+淋巴细胞。结果对接受HAART 12个月后的98例病人测定病毒载量,平均病毒载量为(2.03±0.17)log10拷贝/ml,其中53人(58.24%)治疗24个月后血浆中检测不到HIV。98例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增高(197.27±51.71)个/μl(19~506个/μl);治疗2年以上者CD4^+淋巴细胞平均升高(235.92±77.45)个/μl。病人机会性感染得到明显控制,能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的比例,由治疗前的15.31%上升到治疗后的32.65%。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应及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效果 临床评价
下载PDF
含替诺福韦或齐多夫定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珍珍 苏齐鉴 +1 位作者 李璇 符林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平均值及上升幅度、病毒学失败及耐药情况。结果:2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男女比例、年龄、感染方式等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学失败3例均发生在AZT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有1例发生核苷类似物相关突变(TAMs)并对AZT高度耐药。结论 :2种HAART方案对艾滋病治疗的免疫学效果相当,在病毒学方面,含AZT组出现2.2%的失败率,但尚未能证明与AZT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齐多夫定 疗效 耐药
下载PDF
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朋涛 余卫 +6 位作者 李太生 林强 郭伏平 周晓红 杜桂迎 徐颖 管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400拷贝/ml)的男性HIV/AIDS患者资料,包括患者临床、免疫学及病毒学资料,其中包括HAART开始前1个月内测量的患者体质量、身高、全身体成分。经身高校正后得到体质量指数(BMI)、肌肉指数(LMI)、脂肪指数(FMI)、骨矿含量/身高。根据患者接受HAART 1年后是否出现免疫重建不全(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将患者分为免疫学未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免疫学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接受HAART 1年后免疫重建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4例男性HIV/AIDS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Z=-2.479,P=0.013)、基线BMI(t=2.030,P=0.045)、LMI(t=2.200,P=0.029)、CD4细胞计数(Z=6.41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FMI、骨矿含量/身高、HAART时间、HAART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OR=0.742,95%CI=0.554-0.993,P=0.044)、LMI(OR=0.459,95%CI=0.249-0.844,P=0.012)、HAART时间(OR=10.161,95%CI=1.110-93.052,P=0.040)、基线CD4细胞计数(OR=80.051,95%CI=8.396-762.563,P=0.000)与免疫重建不全具有相关性。年龄(OR=1.497,95%CI=0.213-10.505,P=0.685)、病毒载量(OR=0.333,95%CI=0.071-1.572,P=0.164)、FMI(OR=0.797,95%CI=0.546-1.164,P=0.240)、全身骨矿含量/身高(OR=1.145,95%CI=0.037-35.676,P=0.938)及HAART方案(OR=0.430,95%CI=0.159-1.159,P=0.095)与免疫重建不全无相关性。结论基线CD4细胞计数及治疗时间可影响免疫重建,基线BMI或基线LMI较高是免疫重建不全的保护因素,基线FMI和全身骨矿物质含量/身高与免疫重建不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全 体质量指数 体成分 肌量 脂肪量 骨矿含量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血液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晗 赵丽丽 +7 位作者 耿伟 谢娜 李妍 杨宁 李沛然 何叶莉 郭桐生 朱剑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86-788,79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血液学指标变化,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HI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血液学指标变化,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HI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组(On HAART)和45例未进行该治疗的HIV患者为对照组(HAART na?ve),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细胞计数,采用核酸荧光染料和FCM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色素(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平均RBC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RBC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RBC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血小板容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HIV病毒载量(HIVRNA)。观察HIV阳性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血液学指标变化特点。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gb、MCV、MCH、MCHC、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14.2 g/dl、90.5 fl、35.3 pg、336.1 g/L、395.4/μl、795.4/μ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7 g/dl、87.5 fl、28.4 pg、322.6 g/L、300.7/μl、679.7/μl)(P<0.05),WBC和RBC水平(4.9×103/μl和4.0×106/μl)显著低于对照组(5.8×103/μl和4.7×106/μl)(P<0.05)。结论高效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患者贫血和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但易发生白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症。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考虑药物组合、疗程和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八珍汤改善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所致血液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艳 何艳 +3 位作者 姚运海 郑煜煌 何明大 曾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04-1705,共2页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只能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控制疾病进展,然而HAART需要终生服用,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在治疗早期,严重影响患者的依...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只能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控制疾病进展,然而HAART需要终生服用,且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在治疗早期,严重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而中医药在改善这种毒副反应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患者更容易接受。本研究利用八珍汤加减改善HAART所致血液毒副反应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八珍汤加减 毒副反应 艾滋病毒 临床观察 血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AART
下载PDF
广西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日英 李健龙 +3 位作者 覃雄林 朱宇佳 覃琼芬 付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26-2829,共4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DNA法(检测范围1.60 log^6.10 log RNA拷贝/m L)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1次,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12个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升高430×106/L(P<0.01)。病毒载量于治疗后8个月全部降至可测水平(1.70 log拷贝/m L)以下,平均下降45 log拷贝/m L。结论: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有极为显著的效果,且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与相关文献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生存时间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同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基线值HIV/AIDS患者后的免疫重建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平森 钟志雄 +2 位作者 曾沛斌 董志会 黄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CD4^+T和CD8^+T淋巴细胞基线值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的效果。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0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及采用不同CD4^+T和CD8^+T淋巴细胞基线值接受HAART后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水... 目的探讨不同CD4^+T和CD8^+T淋巴细胞基线值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的效果。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0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及采用不同CD4^+T和CD8^+T淋巴细胞基线值接受HAART后的CD4^+T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对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当HIV/AIDS患者治疗前CD4^+T细胞数(个/μL)分别为≤50、>50-200、>200-350及>350-500时,接受HAART后分别升高98.55、73.1、111和102.2(P<0.05或<0.01);仅治疗前CD8^+T细胞基线水平(个/μL)≤500时HAART后升高39.8(P<0.01)。结论治疗前基线CD4^+T或CD8^+T水平影响HAART后免疫重建的效果;定期监测CD4^+T和CD8^+T变化,有助于了解HIV/AIDS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T细胞 CD8+T细胞 免疫重建 淋巴细胞 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附255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友鹏 赵介 +4 位作者 杨冬华 Christian Traeder 唐永煌 张立伐 Keikawus Arastéh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77-579,共3页
目的:总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n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55例德国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在HAART下的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n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55例德国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在HAART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与血浆中HIV-1R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255例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57%)、静脉注射毒品(24%)。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27%)、淋巴结肿大(20%)。相关合并症主要有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9%)、乙型病毒性肝炎(21%)、丙型病毒性肝炎(26%)。至今仍生存242例(95%),死亡13例(5%),死因主要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肾功能衰竭。检测189例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数和血浆HIV-1RNA载量,其CD4+T细胞绝对数与HIV-1RNA载量的对数水平(lg)存在负相关(r=-0.435,P<0.001)。建议对HAART治疗下的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予以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数,有助于临床上对其病情变化和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感染 分化群 淋巴细胞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峰 田美娟 +6 位作者 许炜璐 王海燕 黄金龙 陈慧 李明 朱传武 高勇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HAART治疗对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AIDS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检测,分析外周血淋... 目的:探讨HAART治疗对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AIDS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检测,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CD4+亚群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6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治疗后12个月B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24个月C组患者T淋巴细胞CD4+亚群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CD4+/CD28+亚群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3、6、12及24个月T淋巴细胞CD4+/CD28+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ART治疗有助于恢复AIDS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这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16
作者 孙晓云 阮玉华 +1 位作者 邢辉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3期302-304,307,共4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但HAART需长期或终身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IV/AIDS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有关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中国相关研究及文献报...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但HAART需长期或终身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HIV/AIDS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有关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中国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数量有限。该文就国际、国内有关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关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揭阳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少龙 陈曙光 +4 位作者 陈五波 黄秀娜 许金微 吴锐旋 郑武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53-3854,共2页
目的探讨揭阳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国家免费AIDS抗病毒药物对42例符合治疗条件的AIDS患者给予HAART,观察患者接受HAART 1年的服药依从性、治疗前后机会性感染的... 目的探讨揭阳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国家免费AIDS抗病毒药物对42例符合治疗条件的AIDS患者给予HAART,观察患者接受HAART 1年的服药依从性、治疗前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的体重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分析HAART治疗AIDS的临床特点。结果 HAART治疗1年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与治疗前的6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使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体重增加。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23例(54.76%),骨髓抑制5例(11.90%),皮疹7例(16.67%),肝毒性7例(16.67%),但都处于可控范围。结论规范的HAART确为治疗AIDS的有效途径,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 CD4+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琳 李洪伟 +2 位作者 施裕新 冯艳玲 宋言峥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AIDS/HIV感染合并肺癌的48例患者,受试者分为两组,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n=24...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AIDS/HIV感染合并肺癌的48例患者,受试者分为两组,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n=24)、单纯化疗组(n=24)。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水平,而且分别实施相应治疗后检测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肿瘤病人功能状态评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相应治疗后,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化疗联合HARRT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化疗
下载PDF
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后免疫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洪清 陈良 +3 位作者 黄琴 徐庆年 董婕 徐伟民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研究对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定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8和NK细胞;病毒载量仪(bDNA)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结果表明,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在治疗三年后CD4+平... 研究对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三年,定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8和NK细胞;病毒载量仪(bDNA)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结果表明,43例血友病/艾滋病患者在治疗三年后CD4+平均上升257/mm3(P<0.001),HIV RNA下降,治疗后平均降至(2.26±1.10)log/ml(P<0.0001),同时伴有IgA下降(P<0.05)IL-10,sIL-2R上升(P<0.05)。HAART能快速抑制HIV RNA的复制,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AIDS患者机体代谢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滕采万 何茂锐 +1 位作者 赵渝琼 杨鸿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12-715,72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机体代谢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96例AIDS患者,分别采用HAART(实验组,48例)、或相同外形的安慰剂(对照组,48例)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机体代谢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96例AIDS患者,分别采用HAART(实验组,48例)、或相同外形的安慰剂(对照组,48例)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及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Treg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对照组ALT水平及实验组TBIL、DBIL、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及2组间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hPG、TC、TG水平,CD4+及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CD8+及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HAART可明显改善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但易引起患者肝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肝功能 糖脂代谢 T淋巴细胞亚群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