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河故城出土回鹘文《高昌王及王后颂词》研究
1
作者 张铁山 《吐鲁番学研究》 2013年第2期10-20,160,共12页
存世的回鹘文文献多为从其他语言翻译的佛经,而再创作的佛教著作,特别是诗歌作品很少。本文将对一件现藏于德国国家图书馆的《高昌王及王后颂词》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为研究回鹘佛教及古代维吾尔诗歌发展史提供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回鹘文《高昌王后颂词》 拉丁字母转写 汉译 注释
下载PDF
关于麴氏高昌王族族属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志敏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高昌王 高昌 突厥语族 匈奴人 北凉 文氏 公主 河西走廊 人口结构 突厥如尼文字
下载PDF
关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所记“高昌回鹘”方位问题——从北方民族空间方位观念发生、发展和演变看
3
作者 阿尔丁夫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对虞集《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碑文中谈及“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的“辖境”方位的记载 ,钱伯泉先生认为“颇多错乱” ,田卫疆先生则认为是古代操突厥语族各族对于方向的常规表达形式。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北方民族也即阿尔泰语... 对虞集《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碑文中谈及“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的“辖境”方位的记载 ,钱伯泉先生认为“颇多错乱” ,田卫疆先生则认为是古代操突厥语族各族对于方向的常规表达形式。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北方民族也即阿尔泰语系诸族空间方位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有一个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高昌回鹘 辖境 方位
下载PDF
元《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琐谈
4
作者 何金兰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对高昌王世勋碑的发现及碑文内容,进一步考证了高昌王世勋碑的立碑和撰文时间,同时也简要讲明高昌回鹘的历史及其政治史略。并进一步证明武威于家槽子的居民多为高昌回鹘后裔。还证明了元代永昌府即今永昌堡。
关键词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高昌回鹘政治史略 后裔 永昌府
下载PDF
高昌王令形制综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素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97,155,共31页
本文认为:高昌王令分为"下令"和"传令"两种形制。"下令"以高昌王名义直接颁下,均有完整文本,见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令"由王国中央出纳审查机构官员直接宣传,大致均为口令,散见于公文书的... 本文认为:高昌王令分为"下令"和"传令"两种形制。"下令"以高昌王名义直接颁下,均有完整文本,见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令"由王国中央出纳审查机构官员直接宣传,大致均为口令,散见于公文书的辞、奏、符以及一些帐中。高昌王令及相关公文书制度,应始于阚爽首次建立割据政权时期。但根据现有材料,只能从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时期说起。本文以高昌王令形制为切入点,结合吐鲁番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学术史,依次对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阚氏王国、张氏王国、麹氏王国的高昌王令形制及相关公文书制度进行分析和解说,对其与河西政权及中原王朝相关制度的继承、差异、流变进行比较和探讨,指出: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的政治传统与河西北凉政权一脉相承,与后来高昌国的制度设计不是一个概念。高昌一直实行高昌王集权体制,高昌王令构成高昌文书行政至关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王 下令与传令 形制与内涵 公文书制度
原文传递
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耿世民 《考古学报》 1980年第4期515-529,共15页
一现存用回鹘文写成的属于古代维吾尔族的碑刻不多。据笔者所知,仅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的乌兰浩木碑,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土图木萨里修寺碑,大元肃州路达鲁花赤碑,居庸关东西壁上的造塔功德记,以及这里考释的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五种。... 一现存用回鹘文写成的属于古代维吾尔族的碑刻不多。据笔者所知,仅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的乌兰浩木碑,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土图木萨里修寺碑,大元肃州路达鲁花赤碑,居庸关东西壁上的造塔功德记,以及这里考释的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五种。《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以下简称《世勋碑》)于一九三三年左右在甘肃省武威县北30里石碑沟一带出土。现仅存下半段,高1.8、宽1.62米,约为全碑的五分之二左右(原碑高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都护 高昌王 维吾尔族 民族文字 回鹘文 伊斯兰教 古代新疆 碑文 新疆吐鲁番 枢密院
原文传递
高昌回鹘王国史中一些基本问题论证 被引量:3
7
作者 程溯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24,共13页
高昌回鹘王国(856--1275)从9世纪下半叶起至13世纪70年代止,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存在四百余年。它最初由原住在哈密至焉耆一带天山附近的回鹘人(原名乌护Oghuz 或乌纥Oghur)和840年从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回纥汗国(744--840)崩散后其中一支... 高昌回鹘王国(856--1275)从9世纪下半叶起至13世纪70年代止,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存在四百余年。它最初由原住在哈密至焉耆一带天山附近的回鹘人(原名乌护Oghuz 或乌纥Oghur)和840年从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回纥汗国(744--840)崩散后其中一支西迁至此的同族人相汇合而建立起来的政仅。在维吾尔族的历史上,高昌回鹘王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后来因经过西辽、蒙古和元朝的统治,牵涉各方的史料,史事复杂。本文仅对高昌回鹘王国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论证,也为将要出版的《维吾尔族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回鹘 别失八里 亦都护 葛逻禄 吐蕃 西域 蒙古 浑河流域 安西四镇 高昌王
下载PDF
试论麴氏高昌中央诸曹职掌 被引量:7
8
作者 孟宪实 宣红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16-25,共10页
试论麴氏高昌中央诸曹职掌孟宪实,宣红麴氏高昌(502—640年)的政治制度,自从运用了吐鲁番出土资料后,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①。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只就麴氏高昌中央诸曹的职掌进行一些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试论麴氏高昌中央诸曹职掌孟宪实,宣红麴氏高昌(502—640年)的政治制度,自从运用了吐鲁番出土资料后,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①。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只就麴氏高昌中央诸曹的职掌进行一些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1、诸曹概说关于麴氏高昌中央行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屯田机构 吐鲁番出土文书 出土资料 敦煌吐鲁番文书 高昌王 兵部 官文书 行政部门 都官
下载PDF
亦都護高昌王世动碑复原并校记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文弼 《文物》 1964年第2期34-42,共9页
我于1943年赴新疆考察,路过武威,于武威县文教馆,曾见此碑的下半段。据说,原碑在武成县北三十里石碑沟,1933年前乡人发现后,县署即移置文教馆。现石碑仅存下半段,高1.8、宽1.62米,卅六行,行残存四十字(原碑每行九十字),正面为汉文,背面... 我于1943年赴新疆考察,路过武威,于武威县文教馆,曾见此碑的下半段。据说,原碑在武成县北三十里石碑沟,1933年前乡人发现后,县署即移置文教馆。现石碑仅存下半段,高1.8、宽1.62米,卅六行,行残存四十字(原碑每行九十字),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回鹘文。当时我託文教馆代拓一份。回京后又将拓本的下脚损毁数字。后闻石碑因在抗战期间避免兵火,埋藏地下,已不知去向。今因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建立高昌陈列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王 武威 石碑 碑文 高昌 元史 复原 西迁 虞集 交州
原文传递
“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永生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4,共8页
“高昌吉利”钱币中的“吉利”两字,应为突厥语ilik或ilig的汉语音译,意思为“王”,文献上一般译做“颉利发”或“颉利”,“高昌吉利”对应的汉语意思为“高昌王”。“高昌吉利”钱币是农耕的汉文化与游牧的突厥等文化相互之间交汇、融... “高昌吉利”钱币中的“吉利”两字,应为突厥语ilik或ilig的汉语音译,意思为“王”,文献上一般译做“颉利发”或“颉利”,“高昌吉利”对应的汉语意思为“高昌王”。“高昌吉利”钱币是农耕的汉文化与游牧的突厥等文化相互之间交汇、融合的结果。正是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以“汉胡交融”为特色的高昌文化,“高昌吉利”钱币便是这种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颉利发吉利(ilik ilig) 高昌王
下载PDF
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及其迁居永昌始末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宗维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回鹘人在漠北建立的回鹘汗国灭亡,部众相率四散迁徙,分别投奔葛逻禄、吐蕃、安西等处。投葛逻禄、吐蕃的回鹘的情况,近来史学界多有论述,而投安西的高昌回鹘的情况,特别是高昌回鹘归附蒙、元以后的情况,则很少涉及...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回鹘人在漠北建立的回鹘汗国灭亡,部众相率四散迁徙,分别投奔葛逻禄、吐蕃、安西等处。投葛逻禄、吐蕃的回鹘的情况,近来史学界多有论述,而投安西的高昌回鹘的情况,特别是高昌回鹘归附蒙、元以后的情况,则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点探索,求正于关心此问题的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都护 高昌王 高昌回鹘 家族 月鲁帖木儿 永昌 别失八里 成吉思汗 葛逻禄 吐蕃
下载PDF
略论高昌回鹘的佛教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孟凡人 《新疆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58-74,共17页
回鹘在漠北时期信仰摩尼教,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迁进据高昌后不久则改奉佛教,从此佛教在高昌回鹘社会中活跃达数个世纪之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回鹘皈依伊斯兰教后佛教庙宇和经典等重要资料都遭到严重破坏,而与此有关的... 回鹘在漠北时期信仰摩尼教,公元九世纪中叶西迁进据高昌后不久则改奉佛教,从此佛教在高昌回鹘社会中活跃达数个世纪之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回鹘皈依伊斯兰教后佛教庙宇和经典等重要资料都遭到严重破坏,而与此有关的其它史料又极为有限,所以关于高昌回鹘佛教的具体情况世人所知甚少。这种状况一直到本世纪初才逐渐改观。由于考古资料的大量发现,中外学者据此对高昌回鹘佛教的研究陆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本文即是在此基础上,对高昌回鹘佛教中的一些问题略作探讨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高昌王 摩尼教 伊斯兰教 别失八里 石窟寺 吐鲁番地区 世纪初 佛教遗迹 佛教艺术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灌溉 被引量:6
13
作者 柳洪亮 《中国农史》 1985年第4期93-96,共4页
1979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北面约3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一批公元五世纪的文书,其中有关水利灌溉的内容极其重要,本文试就这些文书并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十六国部分)所收录的有关文书,对这一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灌溉... 1979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北面约3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一批公元五世纪的文书,其中有关水利灌溉的内容极其重要,本文试就这些文书并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十六国部分)所收录的有关文书,对这一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灌溉情况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水利灌溉 十六国时期 吐鲁番地区 高昌王 官文书 租佃契约 督邮 胡如雷 屯田
下载PDF
龙门石窟中高昌人造像题记试析──兼论高昌在佛教流传于中国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震 《西域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68-76,共9页
龙门石窟中高昌人造像题记试析──兼论高昌在佛教流传于中国的历史地位吴震龙门石窟碑刻题记多至数千,堪称全国石窟之冠,其中不少题记不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且兼有较高史料价值。温玉成先生曾就其中前人所未涉及,有关中外交... 龙门石窟中高昌人造像题记试析──兼论高昌在佛教流传于中国的历史地位吴震龙门石窟碑刻题记多至数千,堪称全国石窟之冠,其中不少题记不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且兼有较高史料价值。温玉成先生曾就其中前人所未涉及,有关中外交通史料之题记检出若干品加以研究,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龙门石窟 中国佛教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历史地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昌王 吐鲁番文书 《高僧传》
下载PDF
高昌畏兀儿亦都护谱系管见——兼论其与蒙古统治者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继红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在蒙元时期较早归顺成吉思汗并与蒙古统治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蒙古统治者在畏兀儿地区建立机构管理和控制畏兀儿地区。由于西北藩王的叛乱迫使畏兀儿人内迁,畏兀儿亦都护也迁居永昌堡。亦都护谱系的... 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在蒙元时期较早归顺成吉思汗并与蒙古统治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蒙古统治者在畏兀儿地区建立机构管理和控制畏兀儿地区。由于西北藩王的叛乱迫使畏兀儿人内迁,畏兀儿亦都护也迁居永昌堡。亦都护谱系的变化反映了元廷政局的变化。由撒连的斤、火赤哈儿之死到帖睦儿补化、太平奴之死,无不反映了元廷局势的变动对亦都护家族的影响。内迁之后,畏兀儿亦都护变成了元廷丧失原来领地的特殊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畏兀儿 亦都护 高昌王 蒙古统治者 帖睦儿补化
下载PDF
晋至北朝前期高昌奉行年号证补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灿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4期43-54,共12页
几年前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笔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对西晋至北朝前期高昌地区奉行年号问题,进行过一些讨论,先后撰成《北凉缘禾年号考》(以下简称“缘禾考”)、《前凉年号新考辨》(简称“考辨”)、《西晋至北朝前期高昌奉行年号之探讨》... 几年前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笔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对西晋至北朝前期高昌地区奉行年号问题,进行过一些讨论,先后撰成《北凉缘禾年号考》(以下简称“缘禾考”)、《前凉年号新考辨》(简称“考辨”)、《西晋至北朝前期高昌奉行年号之探讨》(简称“探讨”)、《升平十一年王念卖驼契及其说明的历史问题》(简称“卖驼契”)以及《新发现的高昌王阚首归和麹嘉年号考》等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前凉 考古发掘资料 麹嘉 冠军大将军 高昌王 历史问题 运历图 慕容冲 沙州刺史
下载PDF
绵延百世之家族 维护统一之典范——高昌畏兀儿契氏家族研究浅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浚 李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30-37,共8页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祖国处于统一局面的时间颇长,呈分裂状态的时间甚短。即使在分裂时期,人民渴望统一的呼声亦十分高涨。可见,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始终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仅如此,各民族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都曾进行过长期的。
关键词 家族 畏兀儿 高昌王 成吉思汗 突厥汗国 蒙古 分裂时期 少数民族 元史 公元
下载PDF
黑城出土的举荐信与北元初期三位宗王的去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永学 邓文韬 《西夏学》 2015年第1期277-283,共7页
结合黑水城出土的M1·1111[F9:W30B]举荐信和一些传世文献,我们能够得知元明易代之际三位北元宗王的去向。《明实录》中对岐王朵儿只巴的记载有矛盾之处,既载其于洪武二年(1369)已然归附,又载其于洪武五年(1372)之后仍然在和明军对... 结合黑水城出土的M1·1111[F9:W30B]举荐信和一些传世文献,我们能够得知元明易代之际三位北元宗王的去向。《明实录》中对岐王朵儿只巴的记载有矛盾之处,既载其于洪武二年(1369)已然归附,又载其于洪武五年(1372)之后仍然在和明军对抗。本件举荐信表明,直到宣光元年(1371),岐王仍在为北元王朝保举人才,说明他并没有降明。高昌王和赏在明军叩关之际,于甘肃永昌投降明朝,而他的怯薛普伯忽歹此时正在亦集乃路充任司狱,故未能随行,留在北元效力。《元史》记载义王和尚在大都陷落后不知所踪,本件举荐信反映他在宣光初年仍统辖北元的分中书省,并未被俘或更名改姓,落籍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元 高昌王 明实录
原文传递
关于“高昌吉利”钱的探索
19
作者 卢健生 周昆宁 邹志谅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2年第S1期417-422,共6页
"高昌吉利"钱传世稀少,早就引起了国内外钱币界的注意。自此钱披露于世至今,钱界对其出于何时、何地、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清代古钱学家戴熙有言,"藏钱以足补史传之缺者为贵,故异钱可考者上也"。"... "高昌吉利"钱传世稀少,早就引起了国内外钱币界的注意。自此钱披露于世至今,钱界对其出于何时、何地、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国清代古钱学家戴熙有言,"藏钱以足补史传之缺者为贵,故异钱可考者上也"。"高昌吉利"钱见《钱志新编》录于"高昌"条下,并引《泉宝录》曰:"高昌钱,光幕,钱极厚重,乃高昌国所铸,未知出于何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高昌王 吉利 钱币学 新疆吐鲁番 铸造 货币经济 北魏 公元 古钱学
下载PDF
中国高昌、交河故城丝路名镇的破碎剪影
20
作者 吴桦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第7X期14-16,共3页
西域总是美的,欢快的、凄厉的、壮大的、潇洒的,林林总总,你想要的,你所希望找到的,你总能在这里找到。然而渴望着它的人却总是在想象中寻觅,它的真实从来经不起推敲,太过惨烈的现实需要距离去调剂。交河与高昌便是如此。它们曾经是西... 西域总是美的,欢快的、凄厉的、壮大的、潇洒的,林林总总,你想要的,你所希望找到的,你总能在这里找到。然而渴望着它的人却总是在想象中寻觅,它的真实从来经不起推敲,太过惨烈的现实需要距离去调剂。交河与高昌便是如此。它们曾经是西域的魂,而今魂已消,徒剩下了躯壳,阳光照着还可以说是壮阔,入夜之后,便只有凄凉了。没听见说么?"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旁。地上多骷髅,皆是古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河故城 高昌王 西域传 路名 孤月 西汉 刘细君 安西大都护府 文化面貌 西域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