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与策略研究——以“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费烨 谢正义 +3 位作者 贾春强 张慧欣 王昆 黄子彧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在深入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为例,按照教育部《课程思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工科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三结合、两融入、一联动”的课程思政实施原则,并构建“... 在深入分析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学院“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为例,按照教育部《课程思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工科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三结合、两融入、一联动”的课程思政实施原则,并构建“三师联动、网课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力求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达到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课程思政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董定乾 黄波 +2 位作者 李秀兰 陈满骄 李伟 《大众科技》 2023年第7期175-177,158,共4页
“十四五”时期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传统的工程技术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形态下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 “十四五”时期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传统的工程技术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形态下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时代需求。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进行剖析,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分析探讨,探究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交互式教学模式,提出了“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创学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和应用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打造和完善多元化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融合类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体系构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小荣 马荣朝 张黎骅 《农业工程》 2012年第6期69-71,48,共4页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该文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该文以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对目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展、工程应用分析和思维等能力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为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新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顺才 邢邦圣 刘福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1-53,共3页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在阐述了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概念、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江苏师范大学机械制造(高铁列车工程方向)专业为例,基于该专业...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在阐述了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概念、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江苏师范大学机械制造(高铁列车工程方向)专业为例,基于该专业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师资条件,给出了适合该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即构建嵌入式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立合作式实践教学基地、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高铁列车工程专业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精神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浅谈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志君 王璐 梅艳阳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7年第8期20-21,共2页
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从学风建设、高校师资平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师资引进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高校本科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从学风建设、高校师资平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师资引进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对高校本科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整体就业竞争力的提高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学风建设 师资建设 校企合作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宁 王俊梅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6-78,共3页
毕业设计是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结合近几年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过程管理及答辩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工科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本科教学 毕业设计环节 教学方法 改革思路
下载PDF
中国电教协会高校工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审电教教材工作的回顾与启示
7
作者 陈海林 《现代教育技术》 2003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电教协会高校工科专业委员会 编审 电教教材工作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企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衍 李新华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需要高校工科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和技术能力层面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当前高校工科专业企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立足实际,着眼于构建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培养机... 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需要高校工科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和技术能力层面进行指导。本文通过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当前高校工科专业企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立足实际,着眼于构建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培养机制,将高校工科专业企业培训教师的职业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采取建立教师进企业培训的联动机制、建立高校兼职教师遴选聘任制度、打造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等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工科专业企业培训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企业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爱勤 肖元化 +3 位作者 王诗文 周军 靳清贤 李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6期94-96,共3页
本文根据作者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实际经验,讨论了当前在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中实施基于SPOC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开军 覃业梅 王莉 《西部素质教育》 2019年第19期198-198,201,共2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思路与目标,然后分析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内容,最后提出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策略,包括优化组织领导,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新创业教...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思路与目标,然后分析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内容,最后提出了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策略,包括优化组织领导,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加强督导考核,促进主体责任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工作机制
下载PDF
高校工科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淑霞 王欢 +2 位作者 张志秋 李海燕 张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28-30,共3页
分析化学是针对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化学知识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岗位技能人才。工科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围绕学生化学素养、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行教学设计,遵循适度原则,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 分析化学是针对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化学知识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岗位技能人才。工科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围绕学生化学素养、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行教学设计,遵循适度原则,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日常生活与专业实践中的项目案例,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实践研究
原文传递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赵爽 王敏 赵莹莹 《学园》 2023年第27期4-6,共3页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点与难点。立足高校工科专业的特色,阐释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方向,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通过探索高校工... 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点与难点。立足高校工科专业的特色,阐释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方向,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通过探索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开展思路,并分别以“‘乾坤大挪移式’的伟大工程”“那条神奇的天路”“了不起的中医中药”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具体呈现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特色与ESP需求分析
13
作者 庄起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期61-62,共2页
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应该具有自己的培养特色,特色的体现可以在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指导下进行;ESP研究已进入以需求为中心阶段,需求分析成为ESP教学的基础。需求分析内容包括"目标情境需求信息"与"学习需求信息"... 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应该具有自己的培养特色,特色的体现可以在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指导下进行;ESP研究已进入以需求为中心阶段,需求分析成为ESP教学的基础。需求分析内容包括"目标情境需求信息"与"学习需求信息",前者解决"学习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学习如何进行"的问题。需求分析包括确定信息对象、具体信息收集和分析信息并形成结论三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最为关键,关系到需求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高校英语专业 培养特色 专门用途英语 需求分析
下载PDF
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的EGP+ESP的特色培养模式探究——以长安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君 张炎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0X期34-35,共2页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 与专业外语院校相比,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而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出"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等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鉴于此,文章以长安大学为例,提出一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EGP+ESP(工程方向+英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包括需求分析、目标体系、教学方法、教材选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模式既能奠定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符合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高校英语专业 EGP+ESP模式 工程方向+英语专业 培养特色
下载PDF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高校理工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慧君 张杨 +1 位作者 马晓玉 吕昊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0期259-261,共3页
"对分课堂"结合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教师讲授、独立内化、学生讨论。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互动不足两大核心问题。笔者从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特点及存在的... "对分课堂"结合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教师讲授、独立内化、学生讨论。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互动不足两大核心问题。笔者从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设计了基于数字电子技术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对分课堂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高校工科专业 教师讲授 内化吸收 课堂讨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6-263,共8页
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时期,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与区域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供给不平衡和学用脱节等矛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此矛盾的突破点和主轴线。针对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偏差、模式滞后和途径固化等问题,依据“... 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时期,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与区域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供给不平衡和学用脱节等矛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此矛盾的突破点和主轴线。针对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偏差、模式滞后和途径固化等问题,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及契合新工科理念,论证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能力目标、重构模式和协同途径等三方面重要性;以学院计算机大类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新工科理念的“三层三纵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从能力目标、理念模式、培养途径等三层面和从多学科交叉、混合教学过程、实践关联化等三途径进行改革。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毕业生能力和无缝衔接了企业岗位需求。期望为培养工科人才的高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建设再深化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三层三纵立体化
下载PDF
高校理工类专业开展美育的重要意义探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义嘎 萨茹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文章在简要介绍国家对美育的要求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美育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高校理工类专业所包含的丰富的美,重点探索研究和分析阐述了高校理工类专业开展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美育 重要意义 研究
下载PDF
高校理工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探索思考
18
作者 李国平 《汽车世界》 2020年第15期0186-0186,共1页
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以及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只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高校可以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以及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只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高校可以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理工科专业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做好理工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为该专业教学提供更完善的教学保证,而且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高校理工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工科专业 实验室建设管理 探索思考
下载PDF
基于实验与理论单独设课的教学改革探讨——以“材料物理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傅宇东 董国君 +1 位作者 李茹民 朱小硕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7期74-75,共2页
在高等教育回归工程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面临着变革要求,工科高校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物理学"同样需要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材料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梳理,二是... 在高等教育回归工程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面临着变革要求,工科高校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材料物理学"同样需要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材料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梳理,二是实践环节设立。本文探讨了工科材料类专业基础课"材料物理学"课程相关环节,提出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并从课程教学内容、教案讲义制订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给出具体改革措施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高校材料类专业 材料物理学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