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3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1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95-97,共3页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除了需要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保障之外,还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要牢牢抓住中国与各国进行文化深度交流的机会,办好思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除了需要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保障之外,还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要牢牢抓住中国与各国进行文化深度交流的机会,办好思政课,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在实际工作和对外交流中进行继承弘扬。本文围绕“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从加强文化自信培育顶层设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立足教育教学就业导向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建设与运用研究
2
作者 刘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将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内涵相近的红色文化进行整合,使之构成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线上实践的丰富教学资源是高校建构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的主要思路。从文献梳理和理论建构入手可以认识到,高校思... 将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内涵相近的红色文化进行整合,使之构成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线上实践的丰富教学资源是高校建构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的主要思路。从文献梳理和理论建构入手可以认识到,高校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具有虚拟性、全员性、协同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以“四个一体化”为目标,高校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建构的关键是红色文化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大中小学协同育人资源及教学协调管理功能的云端整合,以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校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总体架构、运行流程和技术调用等场景设计。文章从教学场所、学时分配、方案制定和成绩认定等方面对高校思政课区域红色文化“云实践”平台的教学运用思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高校思政课 平台建设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研究
3
作者 刘艺 《科学咨询》 202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话语传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外在呈现形式,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阐释的透彻性、育人效果的达成度。人工智能时代,以新理念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深度融合,从话语传播主体、话语传播内容和话语传播客体等话语传播... 话语传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外在呈现形式,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道理阐释的透彻性、育人效果的达成度。人工智能时代,以新理念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深度融合,从话语传播主体、话语传播内容和话语传播客体等话语传播核心要素出发,探索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话语传播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价值、困境及进路
4
作者 李会芳 《大学》 2025年第12期92-95,共4页
数字教育背景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在价值,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育人,变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但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过程中存在... 数字教育背景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在价值,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育人,变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但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过程中存在教师数字素养与数字化能力不足、个人隐私与数据泄露引发数据安全问题、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缺乏的困境。因此,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进路,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健全数字教学平台、加强数字技术规范和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的措施实现思政课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内在价值 教育资源
下载PDF
智能之光:探索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彦艳 《世纪桥》 2025年第4期60-62,共3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因此,通过探讨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可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因此,通过探讨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智能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视域下“三因”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6
作者 陈莉 《世纪桥》 2025年第4期53-56,共4页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日益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明确教学改革方向,要因时而进突出教学改革重点,要因势而新探索教学改革路径,以...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日益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明确教学改革方向,要因时而进突出教学改革重点,要因势而新探索教学改革路径,以教学改革成效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根基,为培养有人文温度、理性深度、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7
作者 李程 《文教资料》 2025年第4期88-90,94,共4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这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深刻理解新媒体特性,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创新价值引导方式,以适应新媒体时代教育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新...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这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深刻理解新媒体特性,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创新价值引导方式,以适应新媒体时代教育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不足、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欠缺、价值观引领能力面临复杂环境、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网络道德与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团队协作与跨学科能力不足的挑战,提出通过加强新媒体技能培训与知识更新、构建多元化教学实践平台、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利用大数据与智能技术优化教学、强化教师的网络道德与责任意识以及推动教师团队建设与协作的路径,全面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媒介素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优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
8
作者 郝靖雯 《高教论坛》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高校思政课建设”二维分析框架,运用Nvivo 20软件对所挑选的24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意见》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政策中能力建设型工具和命令型工具占主... 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高校思政课建设”二维分析框架,运用Nvivo 20软件对所挑选的24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意见》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政策中能力建设型工具和命令型工具占主导地位、政策工具在不同领域分布不均、学科建设政策支持不足,据此提出优化能力建设和命令型工具的使用、均衡政策工具在各维度的分布结构及多维度提升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政策保障的建议,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9
作者 沈佩翔 崔淑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更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是增强大学生承担推进共同富裕事业认同和情感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与价值旨归。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遵从讲...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更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是增强大学生承担推进共同富裕事业认同和情感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与价值旨归。共同富裕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遵从讲内容、讲原则和讲效果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中却面临教学改造难深入、效用难深化、重点难递进和模式难契合等困境难题。为此,要在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养、钻研学习主体学习规律、打通高校思政课间的“屏障壁垒”、释放多重教学方法的“潜力优势”等方面共同发力,为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共同富裕的中国故事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融入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6-2024)的统计分析
10
作者 王立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非常热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统计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思政课教学研究形成了立德树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非常热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统计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思政课教学研究形成了立德树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认为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主要表现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推进教学、学科和学院建设,推行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纵深发展,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对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影响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呈现学术研究的现状,弥补纯文本研究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家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慕课”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国内外“慕课”实践的效果、影响及其创新的基础上可知,“慕课”理论创新了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文章... “慕课”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国内外“慕课”实践的效果、影响及其创新的基础上可知,“慕课”理论创新了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文章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旨在实现不同学习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慕课”理论。另外,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层次、实践层面以及创新评估方面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统一的阐释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方式 创新
下载PDF
“知行合一”思想理念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丽丽 王靖诚 《科学咨询》 2024年第9期244-247,共4页
本文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创新探索与分析。文章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 本文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创新探索与分析。文章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本文通过构建以“知行合一”为指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
13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由代金平,郑兴刚主编,2019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该书旨在研究如何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 有机融合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历史经验
14
作者 吴宏亮 冯军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多种形式渠道建设师资队伍,探索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式,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创阶段的探索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如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主题主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是重要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办好中国特色是长远之计等,这对于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基因融入与传承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晓霞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传承红色基因。李正兴、左功叶所著、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一书,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新华出版社 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基因 宝贵精神财富 李正兴 建设和改革
原文传递
中共党史文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16
作者 张艳萍 《高教论坛》 2024年第4期1-4,25,共5页
中共党史文献作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积极推进中共党史文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落实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共党史文献作为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积极推进中共党史文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落实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不仅要科学甄选兼具权威性、政治性和典型性的文献资料进入课堂,而且要深刻阐释文献中的中国共产党精神,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探索党史文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党史文献在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价值 路径设计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特点——基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件的分析
17
作者 郑根成 《云梦学刊》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发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文件126份,内容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方面。考察文件的发布频率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的发布并不频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于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发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文件126份,内容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方面。考察文件的发布频率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的发布并不频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于国际与国内环境日益复杂化,相关文件的发布频率逐步提高。从文件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与学科建设共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分别是革命思维主导下的革命的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发展阶段、“两课”体系的创建与发展阶段、“马工程”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中央部委 文件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策略探析
18
作者 王翔 李丹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亲和力是一种能让教育对象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的教育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深刻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 亲和力是一种能让教育对象产生认同感与亲切感的教育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深刻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新策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开展教育工作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对此,在教育者方面,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塑造“有温度”的教育者;在教育载体方面,应创新运用新媒体方式手段,打造“多维度”的教育载体;在教育环境方面,学校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好生态,营造“有高度”的教育环境。只有三者协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亲和力
下载PDF
“两个确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
19
作者 李斌 暴文婷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和重大历史结论,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必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必须把...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和重大历史结论,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必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必须把正确认知“两个确立”、高度认同“两个确立”、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确立”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开展“两个确立”教育,需要准确把握“两个确立”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在本质、规律、价值上的内在契合性,将“两个确立”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确立”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内在契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