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硬资源协同驱动视角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
1
作者 王亚煦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6期110-116,共7页
构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软硬资源的协同驱动对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软硬资源研究现状发现,软资源和硬资源有着互利共生... 构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软硬资源的协同驱动对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软硬资源研究现状发现,软资源和硬资源有着互利共生又相得益彰的协同关系,软硬资源协同驱动对于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在主体资源、发展定位、政策制度以及分配机制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尚不完善、分布不平衡,在发展定位软资源与科研平台和设备等硬资源投入方面出现偏差等,这主要由于软硬资源的各自功能发挥和协同驱动作用程度都未能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系统,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功能定位,构建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软硬资源协同驱动产学研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软硬资源 协同驱动 产学研合作 合作协同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和建设路径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春雷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和建设路径的思考。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应通过完善机制设计、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等手段促进不同研发机构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高校新... 通过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和建设路径的思考。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应通过完善机制设计、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等手段促进不同研发机构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路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整合资源优势、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机制建设和组织形式创新地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协同创新机制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岗 邵际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5-121,共7页
当前学界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开展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看作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认为其是一种以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具有开放自由、共生演... 当前学界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开展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看作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认为其是一种以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具有开放自由、共生演进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持续的输入、输出及反馈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总结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的五大特点:与地方产业和市场需求密切联动、与金融企业联系紧密、政策支撑体系健全以及能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并以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为例,总结分析其积极围绕国家及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注于高科技项目投资合作和孵化服务等创新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创新生态 产学研用 生态系统理论 广州
下载PDF
软硬资源协同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煦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36,共5页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学、教、研、产的统一体,其软硬资源的科学配置在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构建需要优化硬资源实践平台和软资源配置,激发两者的协同互补作用。文...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学、教、研、产的统一体,其软硬资源的科学配置在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构建需要优化硬资源实践平台和软资源配置,激发两者的协同互补作用。文章提出以动态发展的实验实践平台为硬驱动,以“双导师”通过课程指导“项目+团队”完成企业的实践过程为软驱动,阐述软硬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发挥协同作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软硬资源 协同 创新应用型人才
原文传递
基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植林 刘思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
从世界四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分析比较开始,结合广东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促进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机制,提出完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拓宽企业参与办学途径,推动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多维融合,构建协同育人... 从世界四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分析比较开始,结合广东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促进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机制,提出完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拓宽企业参与办学途径,推动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多维融合,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建议,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 产教融合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人才驱动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为例
6
作者 郑曦 《西部学刊》 2023年第5期82-86,共5页
人才资源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生命之魂。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将人才引留用问题视为事关生存发展的关键点,大力推进核心科技人才聚集工作:以“六个进一步”为指针,廓清研发机构人才工作新思路;以“三服务”为导向,精准定位人才工... 人才资源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生命之魂。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将人才引留用问题视为事关生存发展的关键点,大力推进核心科技人才聚集工作:以“六个进一步”为指针,廓清研发机构人才工作新思路;以“三服务”为导向,精准定位人才工作重点;以“引留用矩阵”为蓝本,创新人才引留工作举措。面向未来,研究院将重点做好人才凝聚力建设、人才队伍扩容、人才助长挖潜等三项工作,将人才驱动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人才引留 长三角研究院 人才驱动战略
下载PDF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研究
7
作者 乔阳阳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19期16-18,25,共4页
近年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依托科研和人才优势,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以及打通产学研合作各个环节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的三螺旋理论为研究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概述了三螺旋... 近年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依托科研和人才优势,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以及打通产学研合作各个环节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的三螺旋理论为研究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概述了三螺旋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目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困境:政府、企业、高校三者目标不同,稳定合作难;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科技成果转化难;发展受事业单位体制限制。由此提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路径:建设动态利益分配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引导与市场接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管理体制,打破旧体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与组织模式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艳 《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高校在我国创新发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帮助高校跨越科研成果到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组织... 高校在我国创新发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帮助高校跨越科研成果到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组织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为基础,可以从环境、主体和行为等3个层面来构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体系,并结合我国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发展,探索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3种典型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功能 组织模式 开放式创新平台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栋华 李全才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6期37-40,共4页
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突破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显著区别于高校设置的教研室、实验室和研究所等传统科研机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党建工作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于应时代需求和社会进... 依托高校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突破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显著区别于高校设置的教研室、实验室和研究所等传统科研机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党建工作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对于应时代需求和社会进步而生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来说,因其体制特殊、职能有别、任务繁重及人员多元,更需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与模式,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该文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例,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行为引领作用,以期提速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党建 模式创新 协同发展 工作模式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视阈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植林 王永周 米银俊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学、研、产、政等跨界属性,为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构建科研与市场"双导师"...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学、研、产、政等跨界属性,为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构建科研与市场"双导师"制、完善教学培养体系、健全毕业考核内容等方面展开,体现了生态位理论中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扩充发展的逻辑。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上述人才培养路径,对我国高端人才教育体制改革有重大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培养路径 创新人才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广州部分重点高校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袁传思 马卫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26-132,共7页
通过梳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提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制约知识产权... 通过梳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提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制约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还是机构内部对各方权益激励分配的机制。并提出构建各主体间的多维联动,平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专利成果转化 权益激励分配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机制浅析——以北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涛 西鹏 《北京教育(高教)》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化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化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具有关键作用。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建成数量上取得重大突破,但体制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瓶颈和约束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北京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机制,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约束,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校地合作 北京大学
原文传递
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玉磊 邓晓峰 +2 位作者 刘艳 许泽浩 张光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9,共9页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成长路径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四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