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30,共4页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策略
下载PDF
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青芳 郭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7-72,93,共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传播力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机制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基于大学生“红色社团”的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引领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红色社团"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它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所起的... 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引领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红色社团"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它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所起的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挖掘"、"两转化"、"三贴近"、"四统一"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现路径 大学生“红色社团”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基于大学生理论社团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吴荣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理论社团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思考。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路径 大学生理论社团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河北省8所高校调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常宝红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因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突出微观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8所高校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因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突出微观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8所高校调查数据为依托,分析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了新时期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改革开放视阈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常宝红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创新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一个反思探索、改革创新与全面推进的过程,回顾30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总结... 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创新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一个反思探索、改革创新与全面推进的过程,回顾30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本历程 基本经验
原文传递
孝教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价值与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6,共3页
传统孝文化中有许多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因素,高校孝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契合,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发挥孝文化突出的大众性和普遍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 传统孝文化中有许多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因素,高校孝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契合,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发挥孝文化突出的大众性和普遍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新途径,必将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更为自主和灵活的发展空间,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孝教育价值与作用
下载PDF
“眼球效应”视角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敖成兵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3-86,共4页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受众基础不断流失的危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媒体所具有的扩张性的"眼球效应"把很多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们需要通过观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对...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受众基础不断流失的危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媒体所具有的扩张性的"眼球效应"把很多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们需要通过观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对新兴媒体进行监管和整治、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环境以及打造"新兴媒体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平台来寻求突围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兴媒体 眼球效应
下载PDF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9
作者 翟光艳 张波勇 《科教文汇》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评价新机制,改进对学校的评价,引领高校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 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评价新机制,改进对学校的评价,引领高校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高校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红色”社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荣生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是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应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是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应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红色"社团的综合优势,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积极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体系,力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社团 推进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部分本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莉 林勇灵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向大学生宣讲、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其指导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有效展开,而载体贯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始终,不可或缺。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研究,调查高校马... 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向大学生宣讲、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其指导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有效展开,而载体贯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始终,不可或缺。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研究,调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状况,分析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建设适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载体,从而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 建设 现状分析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3-45,72,共4页
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研究是适应中国发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科技变革促进载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是凝聚大学生这一建设中国主力军的内在要求。开展载体建设,必须对载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按照一定原则... 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研究是适应中国发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科技变革促进载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是凝聚大学生这一建设中国主力军的内在要求。开展载体建设,必须对载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律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进行建设。寻求有效路径,以探索既能结合学校特点,又能以学生为本位,能在大学生中更好更快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载体建设 路径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讨
13
作者 阮东彪 贺汉魂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高校必须正确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但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解放思想,迎接挑战,从思想、组织、作风、内容和形式上着手,创... 高校必须正确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但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解放思想,迎接挑战,从思想、组织、作风、内容和形式上着手,创新路径,提高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 实效
下载PDF
“慕课”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莉 《传承》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慕课"是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正在迅速崛起。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慕课"的兴起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带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面对"慕课"... "慕课"是教育全球化、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正在迅速崛起。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慕课"的兴起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建设带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面对"慕课",应当积极思索如何抓住机遇,理性应对挑战,特别是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促进"慕课"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载体建设
下载PDF
推进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路径——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哲学思考》
15
作者 郭晗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97,共1页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期背景下,为提升学生思政道德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应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期背景下,为提升学生思政道德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应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深奥变通俗、由抽象变具体,从只有少数精英掌握到多数学生都认识了解,并能在理论指导下自觉应用于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养 教育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时期背景下 哲学思考
原文传递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问题及其改进
16
作者 谷满意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状况: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存在缺陷;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和方法单一,缺乏活力;马克思主义尚未得到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进行教育的载体和方法等的理论研究较为滞后和薄弱。这与以下问题有着不可分... 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状况: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存在缺陷;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和方法单一,缺乏活力;马克思主义尚未得到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进行教育的载体和方法等的理论研究较为滞后和薄弱。这与以下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虚化与僵化教育抹杀了马克思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出现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思与重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改进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状 问题及其改进
下载PDF
基于接受视角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讨
17
作者 朱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1-12,共2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只有接受主体接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才能提高其实效性。而接受主体因素会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从接受主体因素角度来审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有利于提高...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只有接受主体接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为,才能提高其实效性。而接受主体因素会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从接受主体因素角度来审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有利于提高其大众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接受理论 接受主体
下载PDF
试论在创新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18
作者 陈爱娟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12,共3页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问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问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挥多学科整合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青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效果,高校应当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摸索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效果,高校应当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摸索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有效推进路径。由夏小华编著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研究》(2014年4月1日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系统整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经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研究 推进路径 安徽大学 中文标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理论研究与实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推进
下载PDF
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黎歌 周辉 程馨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1,共5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后现代境遇下,依托理想信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严...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后现代境遇下,依托理想信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质疑,需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三观"教育,突出情感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培养高尚情操,理性审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健全道德回报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