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 被引量:6
1
作者 梁秀娟 肖然 +2 位作者 肖长来 杜超 全光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804,共7页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散沉积物提供了含氟丰富的物质基础,河流及地下水径流提供了氟迁移的动力条件,典型的低平原是高氟形成的地理条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成为高氟环境的促进条件。洋沙泡的氟主要来源为二龙涛河径流携带,多年平均携带量占年内氟总来源的99%以上;周边径流占0.014%~0.28%;降水携带量占0.012%;蒸发浓缩作用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内源底泥的释放也是洋沙泡水库水体氟质量浓度增高的原因之一,并且在引嫩入白工程实施后,依然使洋沙泡水库水体中氟质量浓度增加。在每年引水的情况下,需要5年时间水库水体氟的质量浓度才会降至1.0mg/L以下。风动力和人为活动也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沙泡水库 高氟成因 环境影响 蒸发浓缩作用
下载PDF
济南市先行区浅层地下水中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成世才 荣晓伟 于明光 《中国煤炭地质》 2022年第5期43-49,共7页
地下水氟含量高易引发地氟病。分析济南市先行区66件浅层地下水样品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研究区高氟水成因属溶滤-蒸发浓缩型。细的颗粒级配、较高的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包气带含氟量等地质条件,在强烈的蒸发气候条件下,蒸发浓缩作用... 地下水氟含量高易引发地氟病。分析济南市先行区66件浅层地下水样品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研究区高氟水成因属溶滤-蒸发浓缩型。细的颗粒级配、较高的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包气带含氟量等地质条件,在强烈的蒸发气候条件下,蒸发浓缩作用、溶滤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共同作用,导致研究区出现高氟水区域。源汇理论分析认为,黄河水灌溉导致氟持续性输入研究区,在蒸发浓缩作用下浅层地下水中氟不断地富集,高氟水区域无论是河间洼地还是古河道,均为源汇项中的汇,表现为地下水位浅,且多伴随土壤盐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先行区 浅层地下水 成因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