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高氟水处理现状典型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斌 杨继富 +1 位作者 赵翠 纪雪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110,共5页
为了解农村高氟水处理现状,深入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天津5省(市)进行调研与水质检测,共调研了39处工程。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正常运行工程只有21处,而其中处理效果达标的仅14处,占全部调研工程的35.9%,说明目前高氟水处理情况并不乐... 为了解农村高氟水处理现状,深入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天津5省(市)进行调研与水质检测,共调研了39处工程。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正常运行工程只有21处,而其中处理效果达标的仅14处,占全部调研工程的35.9%,说明目前高氟水处理情况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是水质不稳定、技术选择不合理、分质供水可操作性差、制水成本高等。目前采取的降氟措施,更新水源措施相对安全、可靠、方便,更容易得到群众认可,但是不具备换水源条件时可通过建设规模工程集中降氟、提高分质供水管理水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严把工程设计和审查关、继续开展科技攻关等措施,逐步提高高氟水处理水平,改善高氟水处理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高氟水 高氟水处理现状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村镇高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素芳 蒋白懿 李亚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6期143-145,共3页
为提高村民饮用水质量,寻求适宜村镇经济管理水平的除氟方法。本文分析比较了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电渗析法以及反渗透法等除氟技术在经济上、处理效率上、实用上的不同。结果表明: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投资小、效果稳定等优点。提出了吸... 为提高村民饮用水质量,寻求适宜村镇经济管理水平的除氟方法。本文分析比较了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电渗析法以及反渗透法等除氟技术在经济上、处理效率上、实用上的不同。结果表明: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投资小、效果稳定等优点。提出了吸附法处理技术在村镇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高氟水 高氟水处理 村镇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高氟水成因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锁志 王喜宽 +5 位作者 黄增芳 李世宝 王忠 苏美霞 张青 孔凡吉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0-324,共5页
根据内蒙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结合大量的水质测定资料,编制了河套地区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分级图,分析研究了区内高氟水的形成与富集的原因。包括当地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研究区内岩性、土壤性质、地下水物化条件、湖泊沉积物类型等地... 根据内蒙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结合大量的水质测定资料,编制了河套地区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分级图,分析研究了区内高氟水的形成与富集的原因。包括当地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研究区内岩性、土壤性质、地下水物化条件、湖泊沉积物类型等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然因素、地质因素,而像包头市近郊潜水氟污染是由于包钢的废渣和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治理河套地区氟中毒的区域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成因分析 河套地区
下载PDF
我国北方典型地区高氟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锦 范基姣 +2 位作者 张福存 韩双宝 金晓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1-185,共5页
在前人研究我国北方高氟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北方三种高氟水的形成机制:①浓缩富集型;②岩石溶滤型;③海侵富集型。通过对三个典型地区——张掖盆地、赤峰盆地以及沧州平原的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含水层条件的系统分析以及... 在前人研究我国北方高氟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北方三种高氟水的形成机制:①浓缩富集型;②岩石溶滤型;③海侵富集型。通过对三个典型地区——张掖盆地、赤峰盆地以及沧州平原的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含水层条件的系统分析以及水化学、同位素证据,得出三个地区的高氟水形成机理分别为蒸发浓缩富集、岩石溶滤以及海侵富集,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防止氟中毒的建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机理 赤峰 沧州 张掖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高氟水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万继涛 郝奇琛 +3 位作者 巩贵仁 苏晨 崔亚莉 刘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8-453,共6页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地方病之一,查明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是除氟改水、防治氟害的前提。通过对鲁西南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及水文地质、地质条件等多个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了鲁西南地区高...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地方病之一,查明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是除氟改水、防治氟害的前提。通过对鲁西南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及水文地质、地质条件等多个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了鲁西南地区高氟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浅层和深层高氟水形成的环境因素。浅层高氟水呈片状分布于洼地、缓平坡地等地势较低的区域,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47%,大部分地区高氟水氟离子含量为1.2~2.0 mg/L,局部大于4.0 mg/L,其形成受气候、地质环境、地形地貌特征及水化学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成因类型为溶滤-蒸发浓缩型。深层高氟水具有水平分带性,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65%,大部分高氟水氟离子含量为2.0~4.0 mg/L,氟离子含量分布与晚更新世沉积相带呈现很好的相似性,推测其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分布 形成条件 化学特征 鲁西南
下载PDF
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及降氟方法 被引量:38
6
作者 范基姣 佟元清 +3 位作者 李金英 王立新 李戎 刘志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关键词 高氟水 影响因素 方案
下载PDF
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高氟水分布规律及源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泊人 王璐璐 +1 位作者 赵卫东 王志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62-1865,共4页
文章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和来源,结果表明:高氟水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西部、北部河间地区,面积2 085 km2,ρ(F-)平均为1.05 mg/L,且高氟水地区与土壤水溶性氟ρ... 文章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和来源,结果表明:高氟水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西部、北部河间地区,面积2 085 km2,ρ(F-)平均为1.05 mg/L,且高氟水地区与土壤水溶性氟ρ(F-)为4.5~6.0 mg/L的地区范围有一定的重合性;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氟分布受到自然风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控制,高氟水分布中心区和主要城镇基本一致,但F-与Cl-相关关系不强;F-分布与环境条件有关,F-与Ca2+的负相关性表明高ρ(Ca2+)的环境有利于F-沉淀下来;F-与pH值的正相关性表明该地区的偏碱性地下水环境为矿物岩石溶解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分布规律 源分析 淮北平原
下载PDF
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 被引量:6
8
作者 梁秀娟 肖然 +2 位作者 肖长来 杜超 全光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804,共7页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散沉积物提供了含氟丰富的物质基础,河流及地下水径流提供了氟迁移的动力条件,典型的低平原是高氟形成的地理条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成为高氟环境的促进条件。洋沙泡的氟主要来源为二龙涛河径流携带,多年平均携带量占年内氟总来源的99%以上;周边径流占0.014%~0.28%;降水携带量占0.012%;蒸发浓缩作用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内源底泥的释放也是洋沙泡水库水体氟质量浓度增高的原因之一,并且在引嫩入白工程实施后,依然使洋沙泡水库水体中氟质量浓度增加。在每年引水的情况下,需要5年时间水库水体氟的质量浓度才会降至1.0mg/L以下。风动力和人为活动也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沙泡 高氟水 成因 环境影响 蒸发浓缩作用
下载PDF
载铁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高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涛 吴秋雨 +1 位作者 董岁明 柴丽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659,共4页
高氟水的处理是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猪粪在550℃条件下焙烧制得生物炭,并对用10%盐酸预处理过的该生物炭进行了三氯化铁(Fe Cl3)溶液改性,制备了载铁生物炭。同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 高氟水的处理是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猪粪在550℃条件下焙烧制得生物炭,并对用10%盐酸预处理过的该生物炭进行了三氯化铁(Fe Cl3)溶液改性,制备了载铁生物炭。同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Fe Cl3已成功负载到生物炭上,且生物炭含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用该载铁生物炭对模拟高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该生物炭在pH=7时显示出较好的吸附能力,12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4.2 mg/g。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在0.999以上。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高氟水 吸附
下载PDF
高氟水处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格娟 李剑超 +2 位作者 张晓伟 卢堂俊 孙洪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在含高氟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天然沸石、骨炭、活性氧化铝、亚粘土、铝盐、蒙脱石、阴离子交换纤维等在除氟工艺中的降氟机理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高氟水 处理 材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氟水和高砷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瑜 刘皓磊 +1 位作者 刘沫 杨宏伟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高氟水和高砷水处理是农村安全供水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现有技术基础、运行经验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氟水处理设施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根据原水水质特点选择高砷水处理技术方案的新思路,为保障水处理设施的良性运转提... 高氟水和高砷水处理是农村安全供水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现有技术基础、运行经验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氟水处理设施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根据原水水质特点选择高砷水处理技术方案的新思路,为保障水处理设施的良性运转提供了技术上的多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处理工程 农村安全供
下载PDF
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高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书传 李辉夫 +2 位作者 陈天虎 谢晶晶 刘建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提出了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F-的新方法,并初步揭示了反应的基本原理:首先由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然后F-嵌入LDH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F-离子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Mg/Al比值、p... 提出了即时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去除F-的新方法,并初步揭示了反应的基本原理:首先由Mg2+、Al3+水解共沉淀形成LDH,然后F-嵌入LDH层间平衡结构电荷,从而使F-离子以LDH沉淀的形式被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Mg/Al比值、pH值、反应时间等。当Mg/Al为2∶1,pH值为9.5,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F-去除率较高,Mg、Al利用比较充分,显示这种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非常好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 高氟水 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下载PDF
吉林西部高氟水的蒸发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玉清 刘春国 宋乃志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1,28,共5页
本文扩展了已有的蒸发模型,用它模拟蒸发作用下浅层地下水中氟与其它组份的演化富集过程,并以氯离子作为蒸发过程的追踪剂,采用浓度-浓度图法进行验证,其结果理论模型与实际拟合较好。
关键词 高氟水 蒸发模型 模型验证 地下
原文传递
Ca-Mg-Al-LDHs制备及其煅烧产物处理高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向荣 党睿 刘洁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68-2270,共3页
以Ca(NO_3)_2·4H_2O、Mg(NO3)2·6H_2O、Al(NO_3)_3·9H_2O作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Ca-Mg-AlLDHs层状材料。该层状材料经450℃煅烧后,Ca-Mg-Al-LDHs层状结构坍塌并转变成复合金属氧化物(LDO),该材料离子吸附性能... 以Ca(NO_3)_2·4H_2O、Mg(NO3)2·6H_2O、Al(NO_3)_3·9H_2O作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Ca-Mg-AlLDHs层状材料。该层状材料经450℃煅烧后,Ca-Mg-Al-LDHs层状结构坍塌并转变成复合金属氧化物(LDO),该材料离子吸附性能增强。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表明Ca-Mg-Al-LDHs(450℃煅烧后)显示了微介孔特性,比表面积为201 m2/g,孔径约为18.2 nm。Ca-Mg-Al-LDHs层状材料(450℃煅烧后)处理高氟水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时间超过7 h后,氟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g-Al-LDHs 高氟水 吸附
下载PDF
用天然沸石处理含高氟水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宝迪 王永军 张树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探讨了天然沸石经酸改性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后处理含氟水的实验情况 ,1 50℃下焙烧的沸石 ,它的吸附率达到 98.0 7% ;而当温度为 450℃ ,吸附率达 98.89%。该实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为处理含高氟水提供了一简便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天然沸石 高氟水处理 吸附 处理
下载PDF
冷冻条件下高氟水氟离子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亚超 费学宁 +1 位作者 姜远光 姜川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76-279,共4页
冷冻分凝是溶液中溶质溶剂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以高氟水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冷冻条件下,氟离子在固液两相中迁移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0.℃冷冻条件下,处理氟离子含量为2~6.mg/L的高氟水,成冰率为50%时,冰融水中F-浓度可... 冷冻分凝是溶液中溶质溶剂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以高氟水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冷冻条件下,氟离子在固液两相中迁移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0.℃冷冻条件下,处理氟离子含量为2~6.mg/L的高氟水,成冰率为50%时,冰融水中F-浓度可达到0.66.mg/L以下.高氟水在冷冻过程中所形成的固相中F-浓度随冷冻时间成"U"型分布.冰融水中F-浓度呈先增加,后随冰层厚度的增加其浓度开始降低,冷冻结束时又升高的规律,依次形成微污染层、纯净层和混合层.当固相总量占溶液体积的70%时,各层冰融水混合后F-离子浓度总量在1.mg/L以下.种冰的加入能够使冰融水中F-含量降低至0.05~0.14.mg/L,电导率在8.7~9.8.μS/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冷冻分凝 离子浓度
下载PDF
高氟水灌溉区水-土-植物系统氟迁移转化环境效应分析──以河北沧县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军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文章以河北沧县高氟水灌溉区土壤氟的积累与分布特征、氟等温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土柱模拟试验以及农作物含氟量为依据,对高氟水灌溉区水-土壤-植物系统氟迁移转化环境效应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氟环境恶化的对策。
关键词 高氟水灌溉 -土-植物 迁移 转化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安徽省饮用水高氟水问题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浏 冯景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9114-9115,共2页
针对安徽省饮用水高氟水问题现状,分析了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含氟量高的主要原因,如含氟化工废水排放、含氟矿物埋藏丰富;从改水降氟、饮水除氟、废水控氟、政策限氟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饮用 高氟水 控制对策 安徽省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处理高氟水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小慧 马向荣 +2 位作者 党睿 白瑞 王欢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长期饮用高氟水引起各种氟中毒疾病。通过简单高效的化学处理方法使含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 mg·L^(-1))。以硝酸镁、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 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长期饮用高氟水引起各种氟中毒疾病。通过简单高效的化学处理方法使含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0 mg·L^(-1))。以硝酸镁、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材料。该层状材料经400℃焙烧后,层板有效空间增大,离子吸附性能增强,晶化程度高,结构稳定。考察400℃焙烧后Mg-AlLDHs层状材料对高氟水中氟离子(F!)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Al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2 h时,F!去除率82. 61%,实现高效除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层状双氢氧化物 高氟水 离子吸附 离子
下载PDF
改性煤基活性炭负载铁在高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大年 丁润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5期69-71,82,共4页
研究以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吸附剂对F-进行动态搅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干扰离子等,对改性煤基活性炭除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煤基活性炭经浓硫酸和磷酸改性后,对F-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且用磷酸处理的活性炭除氟效果比用... 研究以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吸附剂对F-进行动态搅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干扰离子等,对改性煤基活性炭除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煤基活性炭经浓硫酸和磷酸改性后,对F-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且用磷酸处理的活性炭除氟效果比用浓硫酸处理的除氟效果好,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对F-的去除率可达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煤基活性炭 高氟水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