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4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丹参酮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改善高氧诱导肺损伤的纤维化过程
1
作者 马萌萌 包天平 +3 位作者 曹林霞 李靖燕 余冰睿 田兆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CTS低剂量组(7.5 mg/kg)、CTS中...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CTS低剂量组(7.5 mg/kg)、CTS中剂量组(15.0 mg/kg)及CTS高剂量组(30.0 mg/kg)。高氧组及CTS干预组大鼠饲养于氧浓度95%的氧箱中,空气组饲养于空气中。CTS干预组大鼠生后每日给予CTS腹腔注射,空气组及高氧组每日腹腔注射同等体积DMSO。7 d后安乐死全部大鼠后取肺组织用于后续实验。应用HE染色观察肺泡病理改变;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RT⁃q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2/3、p⁃Smad2/3的表达。体外实验:选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1,HFL⁃1),按照培养条件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CTS干预组,空气组常规条件下培养,而高氧及干预组置于95%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干预组加入CTS 10μmol/L。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TGF⁃β1、α⁃SMA、p⁃Smad2/3、Smad2/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泡形态紊乱、间隔增宽,RAC值下降,纤维化评分上升(P<0.05);TGF⁃β1及α⁃SMA的mRNA水平升高(P<0.05);p⁃Smad2/3表达升高(P<0.05);不同剂量的CTS给药后可改善上述指标(P<0.05);同时,CTS还可以降低高氧后HFL⁃1细胞的TGF⁃β1、α⁃SMA、p⁃Smad2/3、Smad2/3表达(P<0.05)。结论:CTS可通过TGF⁃β/Smad通路改善高氧诱导肺损伤的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高氧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纤维化
原文传递
力学性能可调的高氧钛原位电弧增材制造
2
作者 李昌远 刘长猛 +2 位作者 鲁涛 郭跃岭 刘彬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通过电弧增材制造原位制备高氧钛,并对高氧钛的成分偏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氧钛试样的显微组织主要呈现为针状α相集束。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试样针状α相逐渐变宽,集束尺寸变大。受氧的强化作用以及晶粒尺寸效应... 通过电弧增材制造原位制备高氧钛,并对高氧钛的成分偏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氧钛试样的显微组织主要呈现为针状α相集束。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试样针状α相逐渐变宽,集束尺寸变大。受氧的强化作用以及晶粒尺寸效应共同影响,试样的强度先提高后下降,伸长率显著下降,断裂形式由塑性断裂向解理断裂过渡。当氧含量达到0.37%(质量分数)时,伸长率约为7%,试样抗拉强度超过730 MPa,约为商业纯钛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纯钛 高氧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氧诱导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内质网自噬与其功能的关系
3
作者 刘嘉璐 于恺华 +4 位作者 郭鸿 姚莹 鲍振星 施华清 李玉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浓度氧对肺泡Ⅱ型细胞(AECII)内质网自噬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RLE-6TN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21%O2常规培养72 h)、高氧H1、H2、H3、H4组(95%O2分别培养12、24、48、72 h)。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浓度氧对肺泡Ⅱ型细胞(AECII)内质网自噬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RLE-6TN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21%O2常规培养72 h)、高氧H1、H2、H3、H4组(95%O2分别培养12、24、48、72 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质网自噬受体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自噬相关蛋白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1组ATL3、SEC62的mRNA水平、CCPG1的蛋白水平、DPPC产量下降(P<0.05),CCPG1、FAM134B、RTN3的mRNA水平、ATL3、FAM134B、RTN3、SEC6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均<0.01);H2组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mRNA水平、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PPC产量增高(P<0.05);H3、H4组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mRNA水平、ATL3、CCPG1、FAM134B、RTN3、SEC62的蛋白水平、DPPC产量显著下降(P均<0.01)。与H1组相比,H2组CCPG1、FAM134B的mRNA水平、ATL3、RTN3的蛋白水平、DPPC产量显著增高(P<0.01),SEC62的蛋白水平增高(P<0.05);H3组ATL3、SEC6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RTN3的mRNA水平、RTN3的蛋白水平下降(P<0.05);H4组ATL3的mRNA水平、CCPG1的蛋白水平下降(P<0.05)、RTN3的mRNA水平、ATL3、RTN3、SEC6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2组相比,H3组、H4组ATL3、CCPG1、FAM134B、RTN3的mRNA水平、ATL3、RTN3、SEC62的蛋白水平、DPPC产量显著下降(P均<0.01);H4组SEC62的mRNA水平下降(P<0.05);H3组CCPG1、FAM134B的蛋白水平下降(P<0.05);H4组CCPG1、FAM134B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3组相比,H4组ATL3、RTN3、SEC62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氧12 h AECII内质网自噬水平、DPPC产量下降;高氧24 h AECII内质网自噬水平恢复到基础值,DPPC产量达到峰值,48 h后内质网自噬水平、DPPC产量再次下降,72 h后AECII内质网自噬水平、DPPC产量衰减仍保持较低水平,AECII内质网自噬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内质网自噬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二棕榈酰卵磷脂
下载PDF
高氧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左亚群 宋鑫宇 +1 位作者 陈哲平 金延武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034-1041,共8页
心脏手术中会常规使用超生理水平的高氧,特别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期间,以防止手术和/或CPB引起的非生理性细胞缺氧。然而高氧对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不利影响表明这种做法可能是有害的。本文系统综述了高氧在心脏... 心脏手术中会常规使用超生理水平的高氧,特别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期间,以防止手术和/或CPB引起的非生理性细胞缺氧。然而高氧对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不利影响表明这种做法可能是有害的。本文系统综述了高氧在心脏手术中使用的风险,从高氧的氧化应激和心血管效应的损伤生理机制展开讨论,并根据国内外最新的临床证据分析高氧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肺部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溶血与出血的发生风险的影响,以便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高氧 活性 预后
下载PDF
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可逆高氧活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方泽平 邱报 刘兆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1,共12页
在当前已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富锂层状氧化物的放电比容量高出传统正极材料将近一倍,因而被认为是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材料。它一般由Li_(2)MnO_(3)和LiTMO_(2)在纳米尺度上形成两种层状结构或固溶体,其充放电反应机... 在当前已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富锂层状氧化物的放电比容量高出传统正极材料将近一倍,因而被认为是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材料。它一般由Li_(2)MnO_(3)和LiTMO_(2)在纳米尺度上形成两种层状结构或固溶体,其充放电反应机制包括过渡金属活性和晶格氧活性,发挥可逆高氧活性直接决定着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等问题,材料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合成加工等关键因素直接控制着高氧活性的可逆性。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近几年围绕富锂层状氧化物“可逆高氧活性”的研究进展。首先揭示了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中不同元素氧框架结构基元的存在形式对氧活性的作用规律,其次探讨了不同维度的颗粒尺寸和晶畴尺寸对氧活性的影响机制,再次发展了优化体相结构及表面改性对氧活性的稳定性策略和提出了构筑体相无序结构抑制电压衰减的方法,最后探索构建了高比能富锂锰基电池新体系。这些研究结果为低成本、高容量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层状化物 可逆高氧活性 含钴富锂相 晶畴尺寸 表面改性 电压衰减
下载PDF
浅谈新生儿俯卧位通气降低患儿对呼吸机高压力高氧的依赖
6
作者 甘成迪 霍俊毅 何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44-0147,共4页
探讨新生儿俯卧位通气降低患儿对呼吸机高压力高氧依赖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正常体位通气,观察组(n=15)采用俯卧位通气... 探讨新生儿俯卧位通气降低患儿对呼吸机高压力高氧依赖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正常体位通气,观察组(n=15)采用俯卧位通气,对患儿的身体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氧指数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表达值低于对照组,SaO2和PaO2表达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S(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频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综合征时,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氧气和血流,从而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降低呼吸机高压力带来的并发症,并提供积极的疾病管理和临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新生儿 吸机压力高氧依赖 效果
下载PDF
慢性高氧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唐俊 李可欣 张凤梅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慢性高氧诱导建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物模型,研究慢性高氧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新生24h内的小鼠暴露在85%的氧气中,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的特殊气道阻力(sRaw),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 目的通过慢性高氧诱导建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物模型,研究慢性高氧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新生24h内的小鼠暴露在85%的氧气中,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的特殊气道阻力(sRaw),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呼吸频率(F)等肺功能指标。结果高氧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下降,病死率上升,肺泡间隔增厚、破裂,肺泡腔扩大,炎性浸润,肺泡平均截距增高,放射肺泡数量下降,肺部发育受阻。高氧组小鼠的呼吸频率、潮气量、肺通气量在暴露于慢性高氧后明显下降,且特异性气道阻力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高氧症增加小鼠气道阻力,损害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动物模型 高氧
下载PDF
高氧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作用及基于脂质组学的机制
8
作者 狄佳 刘莎 +5 位作者 毛莎莎 曹永孝 屈伟 孙育 李晚晚 郑向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目的研究高氧对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作用,并基于脂质组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高氧对Hp的清除作用。将过氧化氢300 g·L^(-1)加入生理盐水配制成含氧量为13~416 mg·L^(-1)高氧水溶液。将Hp分为Hp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研究高氧对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作用,并基于脂质组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①高氧对Hp的清除作用。将过氧化氢300 g·L^(-1)加入生理盐水配制成含氧量为13~416 mg·L^(-1)高氧水溶液。将Hp分为Hp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枸橼酸铋钾组(7.3 g·L^(-1))及高氧组(高氧溶液13,26,52,104,208和416 mg·L^(-1))。各组Hp置微需氧环境培养5 d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菌落洗脱液在600 nm吸光度(A600 nm)值。蒙古沙鼠ig给予Hp 1×1011 CFU·L^(-1)悬液,每天1次,连续20 d,建立蒙古沙鼠Hp感染模型;选取60只感染模型沙鼠,分为Hp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Hp模型+高氧(高氧溶液26 mg·L^(-1))组、Hp模型+三联药物组(克拉霉素8.3 g·L^(-1)、枸橼酸铋钾7.3 g·L^(-1)和替硝唑16.6 g·L^(-1)),选取20只健康沙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给药14 d后及停药14 d后处死半数沙鼠,吉姆萨染色计数胃黏膜Hp数目。②高氧对Hp细胞膜的损伤作用。将Hp分为Hp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高氧(7,13和26 mg·L^(-1)高氧溶液)组、阿莫西林40 mg·L^(-1)组,SYTO 9/PI染色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的存活率;BCA与ELISA法分别检测Hp对照组、高氧组胞质蛋白与DNA泄漏量;透射电镜观察高氧26 mg·L^(-1)组、阿莫西林40 mg·L^(-1)组和Hp对照组菌膜完整性。③高氧处理前后Hp脂质种类和含量变化。将Hp分为Hp对照组、高氧40 min和高氧12 h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高氧26 mg·L^(-1)处理40 min和12 h后脂质种类及丰度,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筛选差异脂质代谢物。结果①高氧浓度依赖性降低菌落洗脱液A600 nm值(P<0.05,P<0.01,r=-0.99)。蒙古沙鼠胃黏膜存在Hp定植,表明感染模型建立成功;Hp模型+高氧组沙鼠胃黏膜Hp数目显著低于Hp模型组(P<0.01);②高氧组Hp的存活率显著低于阿莫西林组(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p对照组细胞膜完整、透明,胞质均匀分布。高氧组菌膜损伤、破裂、模糊不清,胞质溢出;高氧各组菌体胞质蛋白与DNA泄漏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与Hp对照组相比,高氧12 h组脂质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1)。脂质组学分析筛选出2557个差异脂质,其中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1752和805个;正、负离子模式的上调差异脂质分别为200和85个,下调分别为73和55个,正离子模式差异脂质主要集中于脂肪酰类、甘油磷脂类和多聚乙烯类;负离子模式主要集中于脂肪酰类、固醇脂类和甘油脂类。结论高氧可清除Hp,其除菌机制与破坏Hp细胞膜的脂质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蒙古沙鼠 高氧 细胞膜 脂质组学
下载PDF
高氧水和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9
作者 施敏 刘富林 +4 位作者 张叔琦 许文娟 夏旭婷 张婷 李镕伟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66-69,75,共5页
目的:观察高氧水和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Hp)的抑菌作用,检测戊己丸、高氧水对Hp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比较高氧水和戊己丸对Hp的抑菌作用。方法:将菌株激活培养传代后制备菌液,通过抑菌圈实验观察高氧水、古方戊己丸、药典戊己... 目的:观察高氧水和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Hp)的抑菌作用,检测戊己丸、高氧水对Hp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比较高氧水和戊己丸对Hp的抑菌作用。方法:将菌株激活培养传代后制备菌液,通过抑菌圈实验观察高氧水、古方戊己丸、药典戊己丸、生理盐水、阿莫西林对Hp的抑制作用。采用抑菌效果较好的戊己丸、高氧水、高氧戊己汤对菌液进行干预后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古方戊己丸的抑菌圈直径大于药典戊己丸。古方戊己丸、高氧水、生理盐水、阿莫西林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0.7)mm、(12.2±0.8)mm、(6.7±0.0)mm、(12.1±0.9)mm。古方戊己丸、高氧水、高氧戊己汤的MIC分别为31.25、62.50、31.25 mg/mL,MBC分别为62.50、250.00、62.50 mg/mL。结论:戊己丸和高氧水对Hp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高氧 戊己丸 高氧戊己汤 抑菌实验
下载PDF
1-MCP熏蒸与高氧预处理对鲜枸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薇 薛敏 +5 位作者 张高鹏 侯双迪 姜懿珊 李爱光 范艳丽 刘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9,共8页
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为试材,研究90%O2高氧预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以及复合处理在(0±1)℃条件下贮藏30 d对果实品质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氧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枸杞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 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为试材,研究90%O2高氧预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以及复合处理在(0±1)℃条件下贮藏30 d对果实品质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氧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枸杞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维持果实硬度,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保持果实的商品价值。1-MCP熏蒸能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P<0.05)、有效维持果皮光泽度、抗坏血酸含量、抑制果实丙二醛含量积累。面对1-MCP熏蒸联合高氧预处理双向应激响应时,果实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贮藏品质,但整体表现反而次于单一处理的贮藏效果。综上,1-MCP熏蒸处理和高氧预处理均能有效提高枸杞果实贮藏品质,但二者复合处理不及单一处理保鲜效果,其双向应激造成的代谢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枸杞 1-甲基环丙烯 高氧预处理 保鲜 贮藏品质
下载PDF
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027抑制高氧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
11
作者 吴黎虹 唐坤 +4 位作者 党红星 符跃强 刘成军 李静 许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4-470,共7页
目的分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复合物1/2(mTOR complex 1/2,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027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高氧(95%O_(2))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 目的分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复合物1/2(mTOR complex 1/2,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027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高氧(95%O_(2))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建立增殖分化模型,分为对照组、高氧组、高氧+OSI-027组和高氧+雷帕霉素组。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RhoA、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1,ROCK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p-AKT和mTOR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NA、cyclin D1、Col I和α-SMA表达随高氧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与高氧组相比,OSI-027及雷帕霉素干预后,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周期被抑制在G1期(P<0.05)。高氧+OSI-027组PCNA、cyclin D1、Col I及α-SM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氧组和高氧+雷帕霉素组(P<0.05)。高氧组mTOR信号通路蛋白RhoA、ROCK1、AKT、p-AKT和mTOR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经OSI-027处理后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氧可促进MRC-5细胞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增殖和分化,同时伴有mTOR信号通路活化。OSI-027可通过抑制mTOR通路抑制高氧处理后MRC-5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望为临床干预高氧肺纤维化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OSI-027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高氧预处理协同过氧化氢对板栗仁褐变的影响
12
作者 程锦潇 潘娜 +5 位作者 李娇 苗泽 张瑞 姜瑜倩 李喜宏 潘艳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94-300,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氧预处理协同过氧化氢处理预防板栗仁褐变的方法。方法将板栗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1%O_(2))、高氧组(90%O_(2))、过氧化氢组[2%H_(2)O_(2)(m/V)]、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90%O_(2)+2%H_(2)O_(2)(m/V)],0℃贮藏30 d,每5d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高氧预处理协同过氧化氢处理预防板栗仁褐变的方法。方法将板栗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1%O_(2))、高氧组(90%O_(2))、过氧化氢组[2%H_(2)O_(2)(m/V)]、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90%O_(2)+2%H_(2)O_(2)(m/V)],0℃贮藏30 d,每5d测定其褐变指数,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酶促褐变底物总酚含量及酶促褐变相关酶,包括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过氧化氢组和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褐变指数分别降低了16.06%、16.38%和29.11%。其中,高氧协同过氧化氢组的防褐变效果最佳,显著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抑制了PPO的活性,提高了PAL、POD、CAT的活性,增加了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板栗仁抗氧化能力。结论高氧协同过氧化氢处理,能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板栗仁表面褐变,较好地维持板栗仁品质,保持板栗仁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仁 褐变 高氧 化氢 协同处理
原文传递
不同高氧预处理时间对枸杞鲜果贮藏保鲜作用比较
13
作者 张高鹏 曲珈莹 +5 位作者 侯雪宁 赵薇 侯双迪 薛敏 刘霞 范艳丽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不同高氧预处理时间对枸杞鲜果在贮藏期间的影响,该研究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作为试验材料,设置90%(V/V)O_(2)分别处理30 min、60 min,以空气放置(21%O_(2),V/V)中作为对照,对果实品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活性物质含量进行分析。... 为探究不同高氧预处理时间对枸杞鲜果在贮藏期间的影响,该研究以“宁杞7号”枸杞鲜果作为试验材料,设置90%(V/V)O_(2)分别处理30 min、60 min,以空气放置(21%O_(2),V/V)中作为对照,对果实品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活性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第30 d,经过90%O_(2)处理30 min的果实的硬度、失重、腐烂率、总色差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93 N、0.61%、10.90%、17.20、18.80%,有效延缓了枸杞鲜果品质指标的劣变,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此外,可使果实中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51.32%、21.11%;使果实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6.20%、15.37%,并使抗坏血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分析表明,90%O_(2)处理30 min能够有效维持果实品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活性物质含量,减少果实在贮藏期的氧化损伤,进而延长果实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预处理 枸杞鲜果 贮藏 保鲜
下载PDF
高氧疗法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庄严 江春平 吴俊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51-53,共3页
近年来高氧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高氧疗法可以通过缓解肿瘤缺氧、影响复杂的生物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高氧提高了现有疗法的效果,如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本文对高氧疗法抗肿瘤的内在机制进行总结讨论,综述了高氧疗法... 近年来高氧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高氧疗法可以通过缓解肿瘤缺氧、影响复杂的生物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高氧提高了现有疗法的效果,如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本文对高氧疗法抗肿瘤的内在机制进行总结讨论,综述了高氧疗法作为现有肿瘤治疗方法的辅助作用,揭示高氧抗肿瘤作用及作为肿瘤辅助治疗方法潜力,为高氧在治疗肿瘤的应用中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疗法 肿瘤治疗 肿瘤缺 免疫治疗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研究TGR5过表达对暴露于高氧的新生小鼠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池婷 刘爱红 +1 位作者 范彧 阴欣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819-1825,共7页
目的探究TGR5对新生高氧(hyperoxia,HO)损伤小鼠肺部炎症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新生小鼠放置在一个含75%氧气的密封有机玻璃室内14天以建立BPD模型,将新生小鼠分为6个实验组:对照组(常氧组);H... 目的探究TGR5对新生高氧(hyperoxia,HO)损伤小鼠肺部炎症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新生小鼠放置在一个含75%氧气的密封有机玻璃室内14天以建立BPD模型,将新生小鼠分为6个实验组:对照组(常氧组);HO组;HO+LV-NC组;HO+LV-TGR5组;HO+si-NC组;HO+si-TGR5组。在出生后14天,收集肺组织、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湿/干(W/D)重量比、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O组新生小鼠肺组织中TGR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出现肺部炎症伴有肺泡-毛细血管渗漏、中性粒细胞浸润、MPO活性增强、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发生;TRAF6和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O组比较,TGR5过表达可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MPO活性(P<0.05);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反应(P<0.05);降低TRAF6蛋白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P<0.05)。相反,TGR5干扰进一步加剧了HO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结论TGR5过表达通过抑制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改善HO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可作为临床试验中一种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发育异常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5 高氧 新生儿肺发育 炎症反应 化应激
下载PDF
不同时间高氧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16
作者 黄蓉蓉 瞿珊珊 +4 位作者 郭鸿 陈苏衡 杨传奇 张俊妹 李玉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浓度氧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RLE-6TN细胞分为对照组(21%O_(2)常规培养4 h)、高氧1、2、3、4 h组(95%O_(2)分别培养1、2、3、4 h)。采用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浓度氧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RLE-6TN细胞分为对照组(21%O_(2)常规培养4 h)、高氧1、2、3、4 h组(95%O_(2)分别培养1、2、3、4 h)。采用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微量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V活性,荧光探针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Ⅴ的核心亚基NADH脱氢酶亚基1(ND1)、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I)、ATP酶6(ATPas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氧1、2、3、4 h组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核心亚基ND1(q=24.800,P<0.001;q=13.650,P<0.001;q=9.869,P<0.001;q=20.700,P<0.001)、COXI(q=16.750,P<0.001;q=10.120,P<0.001;q=8.476,P<0.001;q=14.060,P<0.001)及ATPase6 mRNA(q=22.770,P<0.001;q=15.540,P<0.001;q=12.870,P<0.001;q=18.160,P<0.00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高氧1、4 h组细胞ATPase活性受到抑制(q=9.435,P<0.001;q=11.230,P<0.001),ATP含量降低(q=5.615,P=0.007;q=5.029,P=0.005);而高氧2、3 h组细胞ATPase活性(q=0.156,P=0.914;q=3.197,P=0.116)及ATP含量(q=0.859,P=0.557;q=1.273,P=0.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3,P=0.869)。结论短时间高氧会抑制呼吸链复合体核心亚基表达并降低ATPase活性,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线粒体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乾富 刘旭 +4 位作者 何德华 刘頔 钟剑敏 唐艳 王迪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常规氧疗患者的一般情况、入住ICU时和住ICU期间的血气结果、有无...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常规氧疗患者的一般情况、入住ICU时和住ICU期间的血气结果、有无ICU内新发感染、有无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等临床资料。按入住ICU 6 h后至离开ICU期间是否发生高氧血症将患者分为发生高氧血症组与未发生高氧血症组〔高氧血症的定义为动脉血氧分压(PaO_(2))≥120 mmHg(1 mmHg≈0.133 kPa)〕。比较是否发生高氧血症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92例患者,入住ICU时高氧血症占34.4%(135/392);而ICU内高氧血症占56.6%(222/392)。ICU内发生高氧血症组患者较未发生高氧血症组患者年龄更小〔岁:56(39,71)比62(46,72)〕,体质量指数更低〔kg/m^(2):21.5(19.5,23.6)比22.5(20.0,25.0)〕,有更长的机械通气时间〔h:82.0(43.0,161.0)比67.5(37.8,127.0)〕和ICU住院时间〔d:6.0(4.0,11.8)比4.0(3.0,8.0)〕,机械通气比例、入住ICU时和ICU内PaO_(2)、ICU内吸入氧浓度、入住ICU时和ICU内氧合指数(PaO_(2)/FiO_(2))、入ICU时动脉血乳酸(Lac)、ICU内新发感染比例均相对更高〔机械通气比例:86.0%(191/222)比71.8%(122/170),入住ICU时PaO_(2)(mmHg):110.5(85.5)比76.0(41.8),ICU内PaO_(2)(mmHg):138.0(29.0)比76.0(22.8),ICU内吸入氧浓度:0.33(0.15)比0.30(0.15),入住ICU时PaO_(2)/FiO_(2)(mmHg):279.5(173.0,400.0)比208.0(153.0,305.0),ICU内PaO_(2)/FiO_(2)(mmHg):436.7(348.0,528.0)比249.0(190.0,331.0),入住ICU时Lac(mmol/L):2.5(2.9)比1.7(2.2),ICU内新发感染比例:45.0%(100/222)比31.2%(53/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发生高氧血症组与未发生高氧血症组ICU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26/222)比12.4%(21/170),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986,95%可信区间(95%CI)为0.973~0.999,P=0.032)和体质量指数(OR=0.928,95%CI为0.872~0.986,P=0.017)是重症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保护因素,而入住ICU时PaO_(2)(OR=1.012,95%CI为1.007~1.017,P<0.001)、入住ICU时Lac(OR=1.103,95%CI为1.013~1.208,P=0.029)、ICU内吸入氧浓度(OR=1.018,95%CI为1.002~1.035,P=0.034)是影响ICU内患者发生高氧血症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入住ICU时PaO_(2)和ICU内吸入氧浓度对高氧血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684(0.635~0.729),0.617(0.567~0.665)〕;当截断值分别为82.00 mmHg、0.28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1.2%、80.0%,特异度分别为59.54%、46.24%。结论ICU内高氧血症可能会对重症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入住ICU时PaO_(2)、Lac和ICU内吸入氧浓度是发生高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高氧血症 发生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异鼠李素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对高氧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钟旭 唐国强 +3 位作者 刘迁 田磊 郑熠 周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97-1802,共6页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高氧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鼠李素组、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LR4特异性抑制剂],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外,其...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高氧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鼠李素组、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LR4特异性抑制剂],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置于自制高氧箱中3 d构建ALI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注射用药均为1次/d,连续7 d。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血气分析仪测定大鼠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烘箱法测定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W/D),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aO_(2)值显著降低,PaCO_(2)、W/D值显著升高,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异鼠李素组及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缓解,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异鼠李素组相比,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异鼠李素能缓解高氧诱导的大鼠A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高氧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21-5p调控上皮钠离子通道减轻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帮海 任颖聪 +4 位作者 袁平 刘君亚 王炜鑫 覃松 陈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22-2230,共9页
目的探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来源外泌体(exosomes,Exos)-miR-21-5p(miR-21)调控上皮钠离子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对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HALI... 目的探讨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来源外泌体(exosomes,Exos)-miR-21-5p(miR-21)调控上皮钠离子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对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HALI)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60只,其中20只使用差速贴壁离心法提取原代AEC-Ⅱ并培养,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AEC-Ⅱ来源外泌体,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余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10):常氧(Control)组、高氧(HALI)组、高氧+Exos-miR-21(HALI+miR-21)组和高氧+siPI3K+Exos-miR-21(HALI+siPI3K+miR-21)组。除Control组外,余3组小鼠暴露于95%O 2的自制高氧饲养箱中构建HALI模型。72 h后RT-qPCR检测肺组织及外泌体miR-21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行肺损伤病理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及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AKT、p-AKT、PI3K及α-ENaC、β-ENaC、γ-ENaC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与PTEN靶向关系。结果原代AEC-Ⅱ提取的囊泡状物质经鉴定为外泌体,外泌体中miR-21表达显著增高(P<0.05),PTEN为miR-21靶基因。与Control组比较,HALI组HE染色可见肺组织肺间隔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泡萎陷,HALI组、HALI+miR-21组及HALI+siPI3K+miR-21组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湿/干质量比、MDA及PTEN蛋白表达升高(P<0.05);SOD、T-AOC、AFC、miR-21及p-Akt、α-ENaC、β-ENaC、γ-ENa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以HALI+siPI3K+miR-21组最明显。与HALI组比较,HALI+miR-21组HE染色可见肺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肺泡萎陷显著减轻;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湿/干质量比、MDA及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SOD、T-AOC、AFC、miR-21及p-Akt、α-ENaC、β-ENaC、γ-ENa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21-5p通过靶向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钠离子通道减轻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外泌体 微小RNA-21-5p 上皮钠离子通道 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miR21-5p靶向转录激活蛋白STAT3减轻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先贵 蒋艳 +2 位作者 韩梅 郑杰 覃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讨miR21-5p调控转录激活蛋白STAT3在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高氧组、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吸入90%以上浓度氧气建立HALI小鼠模型。常氧组饲养于正常空气中;... 目的探讨miR21-5p调控转录激活蛋白STAT3在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高氧组、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吸入90%以上浓度氧气建立HALI小鼠模型。常氧组饲养于正常空气中;高氧+miR21-5p组及高氧+空载体组分别经气管导管滴入miR21-5p AAV6或空载体,饲养3周后建立HALI小鼠模型。高氧暴露48 h后,取肺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氧化应激标志物(SOD、MDA、ROS)水平;计算肺水含量;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并行病理学评分;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miR21-5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Bax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水含量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P<0.05),MDA和ROS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STAT3、p-STAT3及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高氧组比较,高氧+miR21-5p组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水含量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水平降低(P<0.05),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STAT3、p-STAT3及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高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高氧组HE染色可见肺泡结构紊乱、间隔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及肺泡萎陷,高氧+miR21-5p组HE染色结果显示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miR21-5p靶向转录激活蛋白STAT3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及凋亡并维持氧化还原平衡减轻H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5p 高氧性急性肺损伤 转录激活蛋白STAT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