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聚合物黏弹性分析及驱油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杰文 丁云宏 +3 位作者 李宜强 卢拥军 邹洪岚 张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基于高浓度聚合物黏弹性动态力学模型,利用RS600型流变仪测定了不同稀释条件下的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母液的黏弹性,分析各因素对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改进油田用聚合物溶液配制方法,开展相关高浓度聚合物驱油岩心... 基于高浓度聚合物黏弹性动态力学模型,利用RS600型流变仪测定了不同稀释条件下的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母液的黏弹性,分析各因素对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改进油田用聚合物溶液配制方法,开展相关高浓度聚合物驱油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水质和配制浓度可获得较好驱油效果.段塞组合注入时,提高第1段塞注聚合物质量浓度可有效封堵大孔喉,保证第2段塞转向进入中小孔喉驱替剩余油.现场应用发现,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油方式可降低开采成本,获得较高注采收益比;结合室内实验研究证实,某油田矿场试验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7、质量浓度为3 000 mg/L的聚合物溶液,注入后油井综合水质量分数由96%降至80%,单井日增油最高达2.8 t,累计增油24 068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应用化学 采油工程 采收率 高浓聚合物 黏弹性 注入能力 驱油效果 段塞组合
下载PDF
南三块高浓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
2
作者 宋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本文对南三块聚驱区块含水回升到80%后转注高浓聚合物进行跟踪分析,对采出井不同含水级别、不同受效方向数、不同油层发育状况采出井受效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受效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见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高浓聚合物 受效 特点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高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明 宋考平 +2 位作者 叶银珠 姚再学 刘连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本研究在模拟北北块一区萨Ⅲ4-10油层条件下进行。在尺寸4.5×4.5×30(cm)、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平均渗透率0.482×10-3~586×10-3μm2的石英砂胶结岩心上,使用黏度为10 mPa.s的模拟油,在45℃下考察了水驱后注... 本研究在模拟北北块一区萨Ⅲ4-10油层条件下进行。在尺寸4.5×4.5×30(cm)、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平均渗透率0.482×10-3~586×10-3μm2的石英砂胶结岩心上,使用黏度为10 mPa.s的模拟油,在45℃下考察了水驱后注入不同高浓聚合物段塞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及常规聚合物驱不同阶段注高浓聚合物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高浓聚合物聚合物用量越大,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变缓,聚合物用量为1500、2000、2500、3000(PV.mg/L)时提高采收率分别为15.75%、17.91%、19.84%、21.46%;在聚合物用量相同的条件下(1500 PV.mg/L、2000 PV.mg/L),浓度为2500 mg/L和1000 mg/L聚合物段塞交替注入越频繁,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在聚合物用量相同的条件下(2000 PV.mg/L),常规聚合物驱不同阶段转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转注的时期越早,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聚合物 二类油层 采收率 注入时机
下载PDF
二次注高分高浓聚合物矿场试验阶段认识
4
作者 吕大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第4期63-63,共1页
在一次注普通中分中浓聚合物驱后,后续水驱达到极限的基础上,通过注高分高浓聚合物,利用其粘弹效应进一步驱替残余油,依据矿场试验数据,对矿场阶段动态变化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区块驱油效果。
关键词 二次注聚 高浓聚合物 矿场动态变化 驱油效果
原文传递
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亮 卢祥国 +1 位作者 邓庆军 肖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依据矿场实际需求,本文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对聚合物驱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平均相对分子量M(下同)=2500×104,聚合物浓度CP=2.5g/L)、"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CP=2g/L,表面活性剂HAPS浓度CS=3g/L,碱浓度(CA=12g/L... 依据矿场实际需求,本文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对聚合物驱后采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平均相对分子量M(下同)=2500×104,聚合物浓度CP=2.5g/L)、"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CP=2g/L,表面活性剂HAPS浓度CS=3g/L,碱浓度(CA=12g/L)、"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M=2500×104,CP=2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CS=3g/L)、聚表剂溶液(CSp=2g/L)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同条件下,4种驱油体系均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采收率增幅在10.1%~22.9%之间。在化学剂费用相同条件下,采用单一高浓度聚合物段塞增油降水效果最好,最终采收率均高于4种驱油剂多段塞组合方式。多段塞组合方式中,"低黏度驱油体系+高黏度驱油体系"方式的增油效果好于"高黏度驱油体系+低黏度驱油体系"的增油效果。综合技术条件和经济效果两方面考虑,推荐聚合物驱后采用单一高浓度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预计为1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高浓聚合物 聚表剂 三元复合体系 二元复合体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易辰 王建辉 袁莹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4期65-65,共1页
聚合物驱油在我国已形成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二类油层聚驱进行优化,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聚驱的发展状况,叙述了聚合物的性质及聚合物驱油机理,揭示了聚合物浓度与采收率的关系。
关键词 高浓聚合物 聚合物驱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