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和高渗溶液对莫西沙星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影响的研究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振勇 赵伟杰 刘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第9期822-823,共2页
目的:探讨炎症以及高渗溶液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比较健康小鼠与结核性脑膜炎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莫西沙星的含量,以及利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患者不用和用甘露醇后脑脊液中莫西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当炎症存在时,莫西沙... 目的:探讨炎症以及高渗溶液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比较健康小鼠与结核性脑膜炎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莫西沙星的含量,以及利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患者不用和用甘露醇后脑脊液中莫西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当炎症存在时,莫西沙星进入脑组织的含量增加,药物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了21.5%,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药效学试验表明在单药治疗8周后,脑组织中活菌计数(cfu)降低,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口服莫西沙星2h后给予甘露醇,使得药物在脑脊液的含量增加了1~4倍。结论:在炎症和(或)高渗溶液存在情况下,药物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量将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甘露醇 高渗溶液 血-脑脊液屏障 莫西沙星
下载PDF
高渗溶液对高原烧伤犬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甲汉 杨宗城 何保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条件下,烧伤休克复苏的方法。方法:模拟4 000 m 高原条件下,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 只犬被随机分为平原等渗组、平原高渗组、高原等渗组和高原高渗组,伤后1 h 开始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 目的:探讨高原条件下,烧伤休克复苏的方法。方法:模拟4 000 m 高原条件下,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 只犬被随机分为平原等渗组、平原高渗组、高原等渗组和高原高渗组,伤后1 h 开始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12、24 h 和48 h 股动脉血压(FAP)、肺动脉血压(PAP)、肺动脉楔状压(PAWP)、肺血管阻力(PV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和心排指数(C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肺含水量的变化。结果:高原地区动物PAP、PVR明显高于平原地区,补液后高原等渗组PAP、PAWP、PVR和肺含水量显著高于高原高渗组,高原2 组之间FAP、CO和CI无显著差异。补液后平原2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地区烧伤休克按平原地区常规方法复苏易引起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高原 烧伤 休克 高渗溶液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特性和抗旱性关系的高渗溶液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明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2年第6期441-444,共4页
鉴定农作物抗旱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田间鉴定法、干旱棚或人工模拟气候箱法以及实验室法。在实验室法中根据高渗溶液中种子萌发百分率评价品种苗期的抗旱性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Ashraf等的模拟不同水分张力的方法以及陈培元等对采用甘露... 鉴定农作物抗旱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田间鉴定法、干旱棚或人工模拟气候箱法以及实验室法。在实验室法中根据高渗溶液中种子萌发百分率评价品种苗期的抗旱性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Ashraf等的模拟不同水分张力的方法以及陈培元等对采用甘露醇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等。但由于标准掌握不一,因而对实验室法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高渗溶液下的发芽率不能代表出苗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萌发 抗旱性 高渗溶液
下载PDF
不同抗旱性柱花草品种在高渗溶液中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绪元 刘国道 +2 位作者 郇树乾 莫寒艳 罗有力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2-14,75,共4页
利用PEG高渗溶液法研究不同抗旱性柱花草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除质量浓度为100g/L的PEG对热研2号和热研10号的种子萌发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外,其余质量浓度PEG对种子的萌发、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胚根抑制率和根芽比的变化... 利用PEG高渗溶液法研究不同抗旱性柱花草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除质量浓度为100g/L的PEG对热研2号和热研10号的种子萌发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外,其余质量浓度PEG对种子的萌发、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胚根抑制率和根芽比的变化幅度基本反映了柱花草的抗旱性,可作为抗旱性评价的参考指标;质量浓度为250g/L的PEG处理下的相对根芽比差异非常显著,可作为柱花草抗旱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高渗溶液 萌发特性 抗旱性
下载PDF
三种高渗溶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值及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丽 郑惠珍 +5 位作者 黄钿生 黄秀玲 何泽江 刘永锋 吴淑芬 梁洪英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3种高渗溶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及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用青蛙制备蛙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2~3个小组,即:(1)葡萄糖组(下分3个浓度小组:质量分数为1... 目的:观察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3种高渗溶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及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用青蛙制备蛙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2~3个小组,即:(1)葡萄糖组(下分3个浓度小组: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组、20%葡萄糖组和40%葡萄糖组);(2)甘露醇组(下分2个浓度小组;质量分数为10%甘露醇组和20%甘露醇组);(3)山梨醇组(下分3个浓度小组;质量分数为10%山梨醇组,20%山梨醇组和40%山梨醇组)。另外设1个对照组(即任氏液组)。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引导神经干复合双相动作电位,分别测定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40%葡萄糖组,20%甘露醇组和20%、40%山梨醇组的动作电位幅度有显著降低.传导速度有显著减慢,呈时间依赖关系;10%葡萄糖组、10%甘露醇组和10%山梨醇组高渗溶液均可使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值有不同程度上升,传导速度略微减慢。结论:20%、40%葡萄糖、20%甘露醇和20%、40%山梨醇均可降低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幅值,减慢传导速度。而10%葡萄糖、10%甘露醇和10%山梨醇,则引起动作电位幅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溶液 双相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
下载PDF
高渗溶液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岱峰 柴家科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6期421-422,共2页
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救治工作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休克.烧伤休克是由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所致,这种减少有一个时间过程,随烧伤面积、深度和机体状况不同而有长短,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1h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因此烧伤后及... 严重烧伤病人的临床救治工作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休克.烧伤休克是由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所致,这种减少有一个时间过程,随烧伤面积、深度和机体状况不同而有长短,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1h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因此烧伤后及时快速补液,就成为防治休克的最主要措施.近年来随着休克复苏水平的提高,休克的发生率日趋降低,直接死于休克者显著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休克问题已经解决.烧伤后48h之内为休克期,休克期复苏不良,则低灌注给组织造成缺血乏氧,各脏器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至感染期出现内脏并发症的机率就显著增加,甚至发展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而危及伤病员生命.因此,休克复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烧伤全程治疗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治疗 高渗溶液 大面积烧伤病人 烧伤休克 血容量减少 救治工作 体液渗出 时间过程 烧伤面积 主要措施
下载PDF
高渗溶液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惠红霞 李树华 许兴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8-31,57,共5页
用不同浓度的PEG和 17.6 %的蔗糖溶液处理 7个品种小麦吸胀后的种子及幼苗 ,多数品种的发芽率明显降低 ,品种间的耐旱能力存在差异 ;幼苗的生长受抑制 ,干重、鲜重、鲜重 /干重和叶绿素含量都有一定程度下降 ,根 /冠值均增大 。
关键词 高渗溶液 小麦 抗旱性 发芽率 鉴定方法
下载PDF
缺氧与高渗溶液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8
作者 王燕凌 庞雷 +1 位作者 苗智慧 董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和方法:实验在游离灌流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上,观察氧分压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72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对二者的反应。结果:仅对PO2降低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22例(占30... 目的和方法:实验在游离灌流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上,观察氧分压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72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对二者的反应。结果:仅对PO2降低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22例(占30.6%),对两种自然刺激均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35例(占48.6%),仅高渗引起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增加的有15例(占20.8%)。结论:在颈动脉体中不但存在着对缺氧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还存在着对渗透压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它们对氧分压、渗透压的改变有不同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渗溶液 颈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
下载PDF
高渗溶液条件下猪肺炎支原体形态和活性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王占伟 刘茂军 +3 位作者 冯志新 熊褀琰 白方方 邵国青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0期93-97,共5页
为研究高渗溶液对猪肺炎支原体(Mhp)形态、大小,以及活力的影响。Mhp经终浓度为1.8%NaCl的高渗溶液分别作用1、2、4、6、8min后,分别进行染色镜检、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CCU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渗溶液作用不同时间后,从2mi... 为研究高渗溶液对猪肺炎支原体(Mhp)形态、大小,以及活力的影响。Mhp经终浓度为1.8%NaCl的高渗溶液分别作用1、2、4、6、8min后,分别进行染色镜检、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CCU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在高渗溶液作用不同时间后,从2min开始,Mhp皱缩变圆,且直径变小,菌体数量也快速变少至消失;测定的终CCU降低了一个梯度,且时间延长了1天;在作用不同时间后的样品中,PCR均能扩增出Mhp目的条带。经终浓度为1.8%NaCl作用1~6min,Mhp的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且具有活性,这将为Mhp经肌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研究和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新免疫途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高渗溶液 形态 粒径 活力
下载PDF
高渗溶液复苏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的系统评价
10
作者 孙明伟 蒋聪 +2 位作者 杨浩 江华 曾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渗溶液(hypertonic solution)复苏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中英文6个生物医学数据库,建立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鉴定。采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1及改良Jadad... 目的系统评价高渗溶液(hypertonic solution)复苏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中英文6个生物医学数据库,建立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鉴定。采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1及改良Jadad质量评分进行质量评定。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的34篇相关文献中,共4个随机对照研究为高质量研究(质量学评分≥4分)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复苏使用高渗溶液不能降低患者病死率(OR=0.94,P=0.56),也不能降低患者的总住院时间(MD=-0.45,P=0.9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渗溶液复苏与常规复苏措施相比,不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也不能减少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渗溶液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高渗溶液与粘附分子
11
作者 尚游 姚尚龙 袁世荧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CAS 2003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粘附分子在中性粒细胞粘附中起重要作用,高渗溶液影响与此有关的多种粘附分子,从而减少细胞粘附,减轻 组织损伤,发挥脏器保护作用。
关键词 高渗溶液 粘附分子 脏器保护作用 渗透压 复苏
下载PDF
高渗溶液在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附51例报告)
12
作者 张郁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渗NaCl溶液在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近2年使用高渗盐溶液病例与2年前未使用病例进行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尿量、神志、呼吸均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明显。结论高渗盐溶液对危重患者具有... 目的探讨高渗NaCl溶液在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近2年使用高渗盐溶液病例与2年前未使用病例进行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尿量、神志、呼吸均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明显。结论高渗盐溶液对危重患者具有作用早、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且用量少,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溶液 休克 手术期间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渗溶液复苏治疗对预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海燕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高渗溶液复苏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积极液体复苏治疗,B组患者给予高渗溶液复苏治疗,C组患者开展...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高渗溶液复苏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积极液体复苏治疗,B组患者给予高渗溶液复苏治疗,C组患者开展限制性高渗溶液复苏治疗。结果复苏治疗后B组与C组的GCS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溶液输入总量、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中,C组各项情况显著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渗溶液复苏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而限制性高渗溶液复苏治疗的实施效果更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溶液复苏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效果
下载PDF
高渗溶液与维生素B12局部湿敷用于化疗药渗漏的皮肤护理
14
作者 马衍荣 马衍香 《泰山卫生》 2002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渗溶液 维生素B12 局部湿敷 化疗药渗漏 皮肤护理
下载PDF
高渗溶液静滴外漏后处理的体会
15
作者 吴新芳 《蚌埠医药》 1994年第2期35-36,共2页
从静脉给高渗溶液是临床常见方法。高渗溶液一旦外漏,如不及时处理,即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水肿与坏死,下面介绍一下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两个典型病例。
关键词 高渗溶液 药液外漏 静脉给药 静脉滴注 局部湿散 50%硫酸镁溶液
下载PDF
医用化学“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云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0期89-90,共2页
说课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科学备课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的催化剂[1]。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中的"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教学内... 说课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科学备课的载体,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的催化剂[1]。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中的"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在教学的不同环节科学选择和运用信息化技术及数字教学资源,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探索,成功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化学 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 信息化教学 说课设计
下载PDF
高渗溶液:除出血性休克外,还有哪些适应证?(英文)
17
作者 R.本德 L.兰波 E.格仑沃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0-1253,共4页
近20年来,高渗溶液已常规用于出血性休克的治疗,其对血流动力学尤其是机体微环境强有力且迅速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其他临床症状。给予复苏患者小量的高渗溶液可促进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使肿胀的内皮细胞复原,从而改善营养器官的血流状... 近20年来,高渗溶液已常规用于出血性休克的治疗,其对血流动力学尤其是机体微环境强有力且迅速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其他临床症状。给予复苏患者小量的高渗溶液可促进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使肿胀的内皮细胞复原,从而改善营养器官的血流状况,由于这是危重症治疗最重要的靶标之一,故在临床实践中应更经常地考虑使用高渗溶液。据我们的经验,高渗溶液输注适用于处理伴低血压或颅内高压的脑损伤患者,一些围术期情况(如主动脉手术围术期)甚至心肺复苏时出现的情况。虽然多数病例迄今尚无明确证据,但已有资料表明,按4ml/kg体重一次性给予高渗溶液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溶液 脑损伤 低血压 颅内高压 心肺复苏术
下载PDF
高渗溶液、碘酊加氧治疗褥疮
18
作者 赵玉琳 李淑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高渗溶液 碘酊 治疗学褥疮
下载PDF
高渗溶液在休克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凤宝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11X期50-51,共2页
危重症病人抢救工作是外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治疗手段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不断下降。我所自2005年8月份开始,尝试在重大危重。
关键词 高渗溶液 休克 抢救
下载PDF
抗休克的新型高渗溶液
20
《吉林医学情报》 1989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休克 治疗 高渗溶液 出血性休克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