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磨促进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尖晶石相LiMn_2O_4 被引量:7
1
作者 叶世海 吕江英 +1 位作者 高学平 宋德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利用球磨促进高温固相反应方法进行了LiMn2 O4的合成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原料颗粒大小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并利用热重分析 (TG)、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 (XRD)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及产物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球磨大... 利用球磨促进高温固相反应方法进行了LiMn2 O4的合成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原料颗粒大小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并利用热重分析 (TG)、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 (XRD)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及产物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球磨大大地降低了LiMn2 O4的合成温度 ,缩短了合成时间 ,并且晶粒的粒径要比没球磨的样品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合成的尖晶石结构LiMn2 O4其初始放电容量能达到 1 2 0mAh/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高温固相反应 合成 尖晶石相 LIMN2O4 锂离子蓄电池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榍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冲盛 滕元成 +1 位作者 齐晓敏 陈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5-149,154,共6页
以CaCO3、TiO2、SiO2或H2Si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A(H2SiO3、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B(SiO2、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两种配方的榍石(CaTiSiO5)。借助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 以CaCO3、TiO2、SiO2或H2Si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A(H2SiO3、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B(SiO2、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两种配方的榍石(CaTiSiO5)。借助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EM)等分析手段,对两种配方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对榍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方均能够合成高纯度的榍石;与SiO2相比,H2SiO3是引入硅的较佳原料,A配方优于B配方;合成榍石的最低温度、最佳温度与硅原料的选择有关,两种配方合成榍石的最佳温度分别是1270℃和1320℃,最佳保温时间均为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榍石 高温固相反应 合成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中锂锰氧的结构及性能
3
作者 阎建辉 黄可龙 刘素琴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n(Li)/n(Mn)含量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XRD分析及充放电测试。实验表明:当锂、锰物质的量比为0.525,在700℃下煅烧36h时,可合成纯的尖晶石相,其首次放电容量达119.7mAh/g。尖晶石型锂锰氧的热稳定性...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n(Li)/n(Mn)含量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XRD分析及充放电测试。实验表明:当锂、锰物质的量比为0.525,在700℃下煅烧36h时,可合成纯的尖晶石相,其首次放电容量达119.7mAh/g。尖晶石型锂锰氧的热稳定性与工艺过程、反应温度有关;非化学计量LixMn2O4材料中的Mn平均氧化价态随其中Li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锂锰氧中锂含量对充电过程的电极电势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反应 尖晶石型锂锰氧 电化学性能 晶体结构
下载PDF
Ba_2CaB_6O_(12):Eu^(2+)蓝色荧光粉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与光谱性能研究
4
作者 吴永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8-62,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含Eu2+的硼酸盐蓝色荧光粉,测量了该荧光粉的真空紫外(VUV)及紫外(UV)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和紫外光激发下Eu2+离子在该基质均呈现f→d的宽带跃迁,其峰值位于437nm和467nm处,分别...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含Eu2+的硼酸盐蓝色荧光粉,测量了该荧光粉的真空紫外(VUV)及紫外(UV)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和紫外光激发下Eu2+离子在该基质均呈现f→d的宽带跃迁,其峰值位于437nm和467nm处,分别对应于基质中Ba2+和Ca2+格位上的Eu2+离子.在真空紫外区域160nm和200nm附近,有两个弱的窄带,来自于基质里BO33-基团和Ca-O的吸收.基质和激活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高温固相反应 荧光粉 硼酸盐 Eu2+
下载PDF
Ni_(0.5)Co_(0.2)Mn_(0.3)(OH)_2与Li_2CO_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德胜 王艳萍 +1 位作者 智福鹏 师响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2-275,共4页
通过TG/DSC、XRD与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i0.5Co0.2Mn0.3(OH)2与Li2CO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低于379℃时,发生Ni0.5Co0.2Mn0.3(OH)2的分解氧化及Li2CO3的少量分解;在379~542℃时,LiNi0.5Co0.2Mn0.3O2开始形成;在542—85... 通过TG/DSC、XRD与电化学分析,研究了Ni0.5Co0.2Mn0.3(OH)2与Li2CO3的高温固相反应过程。低于379℃时,发生Ni0.5Co0.2Mn0.3(OH)2的分解氧化及Li2CO3的少量分解;在379~542℃时,LiNi0.5Co0.2Mn0.3O2开始形成;在542—850℃时,LiNi0.5Co0.2Mn0.3O2的结构不断完善。Li2CO3在250℃时开始分解;600℃时分解完全。以0.2C在3.0—4.2V循环,在600℃、800℃下煅烧得到的产物,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2.6mAh/g、158.4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 5Co0 2Mn0 3O2 高温固相反应 过程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亚铬酸钠粉末
6
作者 袁小超 唐双全 +3 位作者 范兴木 刘清华 王晟懿 杨丽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26-328,共3页
以纳米Cr_(2)O_(3)和Na_(2)C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CrO_(2)粉末。通过XRD研究了配碱量、固相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aCrO_(2)含量的影响,并利用SEM对NaCrO_(2)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a_(2)CO_(3)配碱量为理论配... 以纳米Cr_(2)O_(3)和Na_(2)CO_(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NaCrO_(2)粉末。通过XRD研究了配碱量、固相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aCrO_(2)含量的影响,并利用SEM对NaCrO_(2)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a_(2)CO_(3)配碱量为理论配碱量的102%、反应温度为900℃及保温时间为5 h时,反应产物为单一的NaCrO_(2),且NaCrO_(2)的质量分数达99.69%。反应产物呈层状结构,无明显团聚现象,颗粒尺寸为1~8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rO_(2) 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反应 相组成 层状结构
原文传递
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
7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4期32-32,共1页
该专利是一种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将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W1-xAlx,二元合金作为反应前驱体,与粒度小于51μm,纯度大于95%的碳粉,按合金组分W1-xAlxC称量,碳过量6%~10%,球磨混匀后装入石墨坩埚内.再... 该专利是一种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将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W1-xAlx,二元合金作为反应前驱体,与粒度小于51μm,纯度大于95%的碳粉,按合金组分W1-xAlxC称量,碳过量6%~10%,球磨混匀后装入石墨坩埚内.再放入固相反应炉中,在真空或还原气氛或惰性气氛下升至1300-1600℃.升温速度为45℃/min,保温时间为10~120h;反应期间,每隔5~10h将样品取出球磨30~60min。该方法制备出的产物结晶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 溶体粉末 制备方法 碳化钨 机械合金化法 二元合金 合金组分 石墨坩埚 升温速度 惰性气氛 还原气氛 保温时间 前驱体 min 结晶态 球磨 碳粉 产物
下载PDF
磷酸硼与铅锑氧化物高温反应的XRD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文伟 吴学航 +3 位作者 樊艳金 侯生益 廖森 赖水彬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了解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有关热性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TG/DTA和XRD研究磷酸硼分别与氧化铅、氧化锑粉末所组成的混合物在指定温度下的煅烧产物。结果表明,磷酸硼与氧化铅在850℃下反应30min形成无定型的产物,而在相同温度下煅烧掺有NaC... 在了解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有关热性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TG/DTA和XRD研究磷酸硼分别与氧化铅、氧化锑粉末所组成的混合物在指定温度下的煅烧产物。结果表明,磷酸硼与氧化铅在850℃下反应30min形成无定型的产物,而在相同温度下煅烧掺有NaCl的混合物得到结晶良好的Pb5(PO4)3Cl产物。磷酸硼与氧化锑在850℃下反应形成SbPO4和SbOPO4的混晶,在混合物中加入NaCl后得到的煅烧产物则为无定型的产物。此外,四元混合物煅烧产物的组成及晶型取决于磷酸硼的加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除铅剂 高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微波高温固相法合成高纯磷酸盐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任思宇 刘代俊 +2 位作者 曾波 赵海燕 李海昆 《云南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6-10,17,共6页
研究了采用微波高温固相法快速合成高纯磷酸盐的工艺条件,与传统高温固相合成反应相比,磷酸三钙的合成时间比传统加热方式减少了50%,反应温度降低200℃;磷酸三钾的合成时间比传统加热方式减少了2/3,反应温度降低250℃。XRD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了采用微波高温固相法快速合成高纯磷酸盐的工艺条件,与传统高温固相合成反应相比,磷酸三钙的合成时间比传统加热方式减少了50%,反应温度降低200℃;磷酸三钾的合成时间比传统加热方式减少了2/3,反应温度降低250℃。XRD分析结果显示磷酸盐结晶形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高温固相反应 高纯磷酸盐
下载PDF
Ba_4B_(11)O_(20)F蓝紫色荧光粉的高温固相法制备
10
作者 赵文武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09-314,共6页
以BaCO_3、BaF_2和H_3BO_3为原料,采用易于工业化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了新型蓝紫色荧光材料Ba_4B_(11)O_(20)F,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手段研究了其... 以BaCO_3、BaF_2和H_3BO_3为原料,采用易于工业化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出了新型蓝紫色荧光材料Ba_4B_(11)O_(20)F,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手段研究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Ba_4B_(11)O_(20)F荧光粉在294nm激发条件下得到的发射光谱中存在三个发射峰分别位于367、402和470nm处,在紫外灯照射下成明亮的蓝紫色,推测是由于结构缺陷所导致的自激活发光。同时探讨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并得出Ba_4B_(11)O_(20)F蓝紫色荧光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是在815℃烧结温度下烧结1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发光性能 高温固相反应 自激活
原文传递
合成碱硬锰矿固溶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元成 卢忠远 +1 位作者 周时光 车春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以BaCO3、Al2 O3和TiO2 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碱硬锰矿的固溶体。借助于TG DTA(失重 差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物相组成、配方设计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不能获得纯的碱硬锰矿;合... 以BaCO3、Al2 O3和TiO2 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碱硬锰矿的固溶体。借助于TG DTA(失重 差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合成温度、物相组成、配方设计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不能获得纯的碱硬锰矿;合成单相碱硬锰矿固溶体的较好配方为Ba1+xAl2 +2xTi6 - 2xO16 (x =0 .1~0 .2 ) ;合成碱硬锰矿的固溶体的最低温度在1 2 1 8.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温度 溶体 BACO3 差热 AL2O3 工艺 配方设计 高温固相反应 单相 XRD
下载PDF
后续反应温度对LiMn_2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正中 周震涛 《中国锰业》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电解二氧化锰 碳酸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 高温固相反应 温度
下载PDF
高温吸碳材料的合成
13
作者 丁铸 邢锋 康健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用硅酸锂溶液与氢氧化锂水热反应,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硅酸锂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表征了合成材料,用差热-热重技术分析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结果表明,在350、450、550℃温度下煅烧,材料中生成物相的是Li2SiO... 用硅酸锂溶液与氢氧化锂水热反应,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硅酸锂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表征了合成材料,用差热-热重技术分析了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结果表明,在350、450、550℃温度下煅烧,材料中生成物相的是Li2SiO3和Li2CO3。合成出的材料在常温空气和CO2环境下具备一定的吸碳能力。在650、750℃煅烧分别生成了Li4SiO4和Li2SiO3。合成温度较高时,Li4SiO4生成量较高,对CO2的吸收值也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碳材料 硅酸锂 高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炭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
14
作者 胡兴军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炭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 高温固相反应 刹车片 制动衬片
下载PDF
多碱土硼硅酸盐玻璃对La_(2)O_(3)包容量的研究
15
作者 冯杰 霍冀川 +2 位作者 赖川 朱永昌 吴堑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共4页
在配方为SiO_(2)-B_(2)O_(3)-Na_(2)O-Li_(2)O-Al_(2)O_(3)-CaO-MgO-BaO的硼硅酸盐玻璃中加入不同质量比氧化镧(La2O_(3)),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玻璃固化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电感耦合等离... 在配方为SiO_(2)-B_(2)O_(3)-Na_(2)O-Li_(2)O-Al_(2)O_(3)-CaO-MgO-BaO的硼硅酸盐玻璃中加入不同质量比氧化镧(La2O_(3)),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玻璃固化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等对得到的玻璃固化体组成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碱土硼硅酸盐玻璃对La2O_(3)的最大包容量为42%,超过包容量的部分以氧基磷灰石(CaLa_(4)(SiO_(4))_(3)O)的形式析出。加入La_(2)O_(3),玻璃固化体密度及热稳定性均先增大后减小,通过浸出测试得到28 d后La元素浸出率保持在10^(-6)~10^(-7) g(/m^(2)·d),表明玻璃固化体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碱土硼硅酸玻璃 La2O_(3) 玻璃化体 高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高发射率红外辐射节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飞 靳鹏 +3 位作者 王旭峰 谷小虎 张静 王丽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将原料Fe_(2)O_(3)、Cr_(2)O_(3)、MnO_(2)、CuO、SiO_(2)、Al_(2)O_(3)按比例混合,在1200℃下经固相高温烧结制备成高温高发射率节能材料,再与粘结剂混合球磨制备高温高发射率节能涂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辐射测量仪对材... 将原料Fe_(2)O_(3)、Cr_(2)O_(3)、MnO_(2)、CuO、SiO_(2)、Al_(2)O_(3)按比例混合,在1200℃下经固相高温烧结制备成高温高发射率节能材料,再与粘结剂混合球磨制备高温高发射率节能涂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辐射测量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0~700℃、2~14μm波段,制备的涂层样品的发射率随测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测量温度为700℃时,测得样品的发射率最高达到0.94。采用热震法对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将涂层加热到1000℃进行水冷退热并反复循环操作50次,涂层未发现脱落,这说明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良好。此外,20T(SZS20-1.25-Q)燃气锅炉工业试验表明,在燃气锅炉水冷壁外表面喷涂该高温高发射率节能材料后,锅炉排烟温度降低、效率提升,与喷涂前相比效率提高了3.42%,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率 红外辐射材料 节能涂料 高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Sr_(3)ZnNb_(2)O(9):0.3Eu^(3+),xNa^(+)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瑞瑞 赵荣力 +3 位作者 袁高峰 凌易 邓朝勇 龚新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光谱特性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Na^(+)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2,Na^(+)的引入提高了Sr_(3)ZnNb_(2)O(9)∶0.3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63 eV。计算出Sr_(3)ZnNb_(2)O(9)∶0.3Eu^(3+),0.2Na^(+)样品的CIE色坐标为(0.618,0.376),相关色温和色纯度分别为1855 K和9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ZnNb_(2)O(9)∶0.3Eu^(3+) xNa^(+) 高温固相反应 光致发光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新型Na_(5)Y(MoO_(4))_(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林易展 杨伟斌 +2 位作者 李浩来 凌爽 熊飞兵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5,82,共8页
目前在LED应用领域,高色温、低显指等问题对白光LED(WLED)的实际应用存在限制,制备一种能够有效发出红光的发光材料,对促进WLED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Na_(5)Y_(1-x)(MoO_(4))_(4)∶xEu^(3+)(x=0.1~0.9)荧... 目前在LED应用领域,高色温、低显指等问题对白光LED(WLED)的实际应用存在限制,制备一种能够有效发出红光的发光材料,对促进WLED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Na_(5)Y_(1-x)(MoO_(4))_(4)∶xEu^(3+)(x=0.1~0.9)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研究,XRD测试结果表明,Na_(5)Y(MoO_(4))_(4)∶Eu^(3+)样品的衍射图与纯相Na_(5)Y(MoO_(4))_(4)完全一致,说明Eu^(3+)掺杂对Na_(5)Y(MoO_(4))_(4)的晶体结构未产生显著改变。使用荧光粉激发光谱与热猝灭分析系统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a_(5)Y_(1-x)(MoO_(4))_(4)∶xEu^(3+)荧光粉在393 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峰值波长在614 nm的强红光,通过研究该样品不同掺杂浓度的荧光发射谱,确认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7,其浓度猝灭机制为Eu^(3+)之间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探究了Na_(5)Y_(0.3)(MoO_(4))_(4)∶0.7Eu^(3+)样品的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在293~453 K范围内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在423 K时Na_(5)Y_(0.3)(MoO_(4))_(4)∶0.7Eu^(3+)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约为室温的81%。利用稳态-瞬态光谱仪探究了Na_(5)Y_(1-x)(MoO_(4))_(4)∶xEu^(3+)样品的荧光寿命,研究发现,样品的荧光寿命在浓度猝灭之前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浓度猝灭后不断减小。用CIE1931 XYZ色度系统对Na_(5)Y_(1-x)(MoO_(4))_(4)∶xEu^(3+)(x=0.1~0.9)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Na_(5)Y_(1-x)(MoO_(4))_(4)∶xEu^(3+)(x=0.1~0.9)的色坐标均位于红色区域,未发生漂移。研究表明,Eu^(3+)掺杂Na_(5)Y(MoO_(4))_(4)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高温固相反应 荧光粉 Na_(5)Y(MoO_(4))_(4)∶Eu^(3+) 白光LED
下载PDF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57
19
作者 孙彦彬 邱关明 +2 位作者 陈永杰 耿秀娟 代少俊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 ,包括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几种软化学法 (溶胶-凝胶法、低温燃烧法、水热合成法、缓冲溶液沉淀法 )和物理合成法 (微波辐射合成法 ,CO2 激光加热气相沉积合成法 )。总结了每种合成方法...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 ,包括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几种软化学法 (溶胶-凝胶法、低温燃烧法、水热合成法、缓冲溶液沉淀法 )和物理合成法 (微波辐射合成法 ,CO2 激光加热气相沉积合成法 )。总结了每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合成方法 稀土荧光粉 高温固相反应 软化学法 物理合成
下载PDF
Dy^(3+)离子掺杂的全色荧光粉Ca_9La(PO_4)_7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正发 孟涛 +3 位作者 张伟 崔跃鹏 罗莉 王银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1-227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La(PO4)7:Dy3+发光材料.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尺寸由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揭示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Ca9La(PO4)7:Dy3+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可见光(3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La(PO4)7:Dy3+发光材料.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尺寸由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揭示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Ca9La(PO4)7:Dy3+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可见光(300 460 nm)而被激发,呈现一系列的吸收峰.样品在35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有较强的蓝光(481 nm)和黄光(573 nm)两个窄带发射,混合成优质的白光发射,该白光色坐标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品图中分布在无色点D65(0.313,0.329)周围.随着掺杂Dy3+离子的摩尔分数的增加,两种发射均发生浓度猝灭现象,Dy3+离子的最佳掺杂为0.05(摩尔分数),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是主要的猝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9La(PO4)7 Dy3+ 荧光粉 高温固相反应 发光特性 浓度猝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