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金属掺杂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CaMoO_(4):Sm^(3+)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栋 狄世航 +2 位作者 邓茜文 牛鹏英 吴宏越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无机发光材料领域里,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稳定化学及物理性质的优良材料钼酸钙。本次研究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一系列单一基质Ca MoO_(4)掺杂Sm^(3+)的白光荧光粉,并使用XRD测试其物相结构,用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发光性能。最终研究发现钼酸... 在无机发光材料领域里,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稳定化学及物理性质的优良材料钼酸钙。本次研究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一系列单一基质Ca MoO_(4)掺杂Sm^(3+)的白光荧光粉,并使用XRD测试其物相结构,用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发光性能。最终研究发现钼酸钙(CaMoO_(4))中Sm^(3+)掺杂浓度为0.020时,荧光粉发光性能最强。当进一步掺杂碱金属作电荷补偿剂时,CaMoO_(4):0.020Sm^(3+)的发光强度最优异,其中掺杂K^(+)的荧光粉样品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表明这种荧光粉在发光二极管照明方面具有深远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发光材料 钼酸钙 Sm^(3+) 高温固相法 碱金属
下载PDF
Li(Ni_(0.8)Co_(0.15)Al_(0.05))O_(2)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水热-高温固相法合成及参数控制
2
作者 郭小毓 吕光哲 +2 位作者 张文康 徐有申 仝斌斌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 文章采用水热-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采用SEM/XRD/TG-DSC对先驱体NCA-OH及NCA阴极材料的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NCA-OH/NCA颗粒尺寸逐渐增大,先驱体一次颗粒由细小的纳米片精细结构转变为纳米针状,NCA颗粒由花瓣状转变为纳米棒状。随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驱体NCA-OH晶相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较高温度可导致NCA的(003)晶面结晶度有所降低。另外,随反应时间的延长,I 003/I 104的峰强比逐渐增大,表明NCA正极材料层状结构中Li/Ni离子混排程度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水热-高温固相法 Li(Ni_(0.8)Co_(0.15)Al_(0.05))O_(2)阴极材料 峰强比
下载PDF
Li_(6)Zr_(2)O_(7)陶瓷粉体的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及结构分析
3
作者 张曼 陈世杰 +3 位作者 胡森 丁瑜 王锋 杨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38,共6页
Li_(6)Zr_(2)O_(7)是一种含锂量高的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核反应堆用氚增殖材料以及捕集CO_(2)的固体吸附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水合氢氧化锂和水合硝酸氧锆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锆酸锂材料。通过热重... Li_(6)Zr_(2)O_(7)是一种含锂量高的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核反应堆用氚增殖材料以及捕集CO_(2)的固体吸附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水合氢氧化锂和水合硝酸氧锆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锆酸锂材料。通过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合成过程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锂锆比、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物相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在锂锆摩尔比为3:1~6:1,煅烧温度为750℃和850℃,煅烧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均成功制备出了单斜相的Li_(6)Zr_(2)O_(7)陶瓷粉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在锂锆比为3:1,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纤维状Li_(6)Zr_(2)O_(7)和Li_(2)ZrO_(3)两相共存的陶瓷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锂 高温固相法 静电纺丝 煅烧条件
原文传递
高温固相法制备CaWO4:Dy^(3+)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4
作者 周艳楠 麻轩浩 +2 位作者 刘星妤 潘建顺 李琳琳 《江西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此次实验利用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WO4:xDy^(3+)荧光粉,通过XRD以及光谱衍射仪等仪器,先对荧光粉的物相进行检测,之后对其发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激发光谱图的分析与发射光谱图的分析,可以知道:制得的样品荧光粉为纯质纯相;最佳激发波长是3... 此次实验利用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WO4:xDy^(3+)荧光粉,通过XRD以及光谱衍射仪等仪器,先对荧光粉的物相进行检测,之后对其发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激发光谱图的分析与发射光谱图的分析,可以知道:制得的样品荧光粉为纯质纯相;最佳激发波长是345 nm的^(6)H_(15/2)→^(6)P_(7/2)跃迁;发射光谱主要有两种颜色可见光的跃迁,分别为蓝光和黄光;蓝光和黄光复合形成单一基质的白色荧光粉;在255 nm波长激发下,Dy^(3+)最佳掺杂浓度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材料 钨酸盐 激活剂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红色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康明 刘军 +1 位作者 孙蓉 尹光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75,81,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等一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和Eu3+、Na+离子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在950℃以上时,分别作为激活剂和敏化剂的Eu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O∶Eu3+,Na+等一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和Eu3+、Na+离子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在950℃以上时,分别作为激活剂和敏化剂的Eu3+和Na+离子全部进入到CaO晶格中并占据Ca2+的位置,其最佳掺杂量分别为1.5 mol%和10 mol%;Na+离子的掺杂不仅有利于基质的稳定,而且可以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煅烧温度升高有助于样品发光强度的提高;在波长为200~400 nm氙灯的激发下,最强激发峰值为244 nm,属于Eu3+-O2-的电荷迁移跃迁;最大发射峰值位于592 nm,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1跃迁,并且Eu3+离子在CaO基质中主要处于严格对称中心的格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CaO:Eu^3+ Na^+ 高温固相法 掺杂
下载PDF
用不同锰源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PO_4/C 被引量:8
6
作者 彭薇 侯贤华 +1 位作者 张志文 胡社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9-261,共3页
以MnO2、Mn(Ac)2和MnCO3为锰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LiMnPO4/C正极材料,进行XRD、SEM分析和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采用不同锰源制备的样品,XRD衍射峰均与LiMnPO4的标准图谱一致,无其他杂质峰;但颗粒形貌存在较大的差别。以Mn(Ac... 以MnO2、Mn(Ac)2和MnCO3为锰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LiMnPO4/C正极材料,进行XRD、SEM分析和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采用不同锰源制备的样品,XRD衍射峰均与LiMnPO4的标准图谱一致,无其他杂质峰;但颗粒形貌存在较大的差别。以Mn(Ac)2为锰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相对较高的可逆容量,以0.2C在2.7~4.5 V充放电,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3.1 mAh/g和95.7 mAh/g,库仑效率为84.6%,第25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08.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温固相法 LiMnPO4/C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ZnO:Zn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传仓 卢忠远 +1 位作者 王兵 戴亚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ZnO∶Zn绿色发光粉体。XRD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固相法制备ZnO∶Zn中 ,制备原料所用ZnO、C的最佳摩尔比在 2∶3,反应最佳温度为 110 0 0C。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ZnP:Zn 荧光粉 制备方 原料 荧光材料 发光性能
原文传递
高温固相法制备片状氧化铝及表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燕禹 胡兴兰 +1 位作者 张志鸿 商连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8,共3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以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片状α-氧化铝.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得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片状α-氧化铝粒度在20 μm左右,径厚比为(5... 利用高温固相法以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片状α-氧化铝.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得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片状α-氧化铝粒度在20 μm左右,径厚比为(5~8)∶1,大多为六角形片状.并首次提出了利用吸附-脱附等温线的重叠程度来表征片状氧化铝,可在片状氧化铝制备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高温固相法 吸附-脱附等温线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Li_4Ti_5O_(12)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恩山 张俊平 +1 位作者 朱令之 靳素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59,共4页
固相法制备Li4Ti5O12中,受扩散控制,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性能有显著影响。着重探讨两者对Li4Ti5O1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利用XRD、SEM、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 固相法制备Li4Ti5O12中,受扩散控制,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性能有显著影响。着重探讨两者对Li4Ti5O1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利用XRD、SEM、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煅烧温度850℃,煅烧时间16h时,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纯相Li4Ti5O12材料。在1-2.5V进行充放电,在0.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0mAh/g,接近理论比容量,在0.2、0.5、1.0C下循环20次后,比容量几乎没有衰减,稳定在155、140、110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LI4TI5O12 负极材料 煅烧温度 煅烧时间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锂、铁位掺杂的LiFePO_4/C 被引量:5
10
作者 靳素芳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张俊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68,共3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铁位掺杂的Li0.98M0.02Fe0.9Ti0.1PO4/C(M=Na、Mg和Al),并用XRD、SEM、能量色散谱、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进行分析。Li0.98Al0.02Fe0.9Ti0.1PO4/C的振实密度为1.48 g/cm3;在2.4~4.2 V循环,0.2C、5.0C首次放...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铁位掺杂的Li0.98M0.02Fe0.9Ti0.1PO4/C(M=Na、Mg和Al),并用XRD、SEM、能量色散谱、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进行分析。Li0.98Al0.02Fe0.9Ti0.1PO4/C的振实密度为1.48 g/cm3;在2.4~4.2 V循环,0.2C、5.0C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8 mAh/g和100.6 mAh/g,第20次5.0C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94.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掺杂 碳包覆 磷酸铁锂(LiFePO4)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CaCO_3:Eu^(3+),Li^+红色荧光粉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军 康明 +1 位作者 孙蓉 杨定明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CaCO3、Eu2O3和Li2C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制备CaCO3:Eu3+,Li+红色荧光粉。通过对前驱物进行同步差热分析(TG-SDTA),确定其煅烧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 以CaCO3、Eu2O3和Li2C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制备CaCO3:Eu3+,Li+红色荧光粉。通过对前驱物进行同步差热分析(TG-SDTA),确定其煅烧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光度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前驱物的煅烧温度为655℃时,样品主晶相为方解石型CaCO3,掺杂Eu3+和Li+离子分别作为发光中心和敏化剂进入到CaCO3的晶格中。荧光粉的最大激发峰位于272nm,属于紫外激发,最大发射峰位于608nm附近,对应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并且Eu3+离子在CaCO3基质中处于偏离或无反演对称中心的格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荧光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无水磷酸镁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波 赵海燕 任思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磷酸镁是重要的精细磷酸盐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工业。国内外对磷酸镁生产方法的研究一般以结晶磷酸镁为主,而对无水磷酸镁生产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以磷酸和碳酸镁为原料,对高温固相法一步合成无水磷酸镁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 磷酸镁是重要的精细磷酸盐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工业。国内外对磷酸镁生产方法的研究一般以结晶磷酸镁为主,而对无水磷酸镁生产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以磷酸和碳酸镁为原料,对高温固相法一步合成无水磷酸镁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氧化镁与五氧化二磷物质的量比为3.0、反应温度为1100~1250℃、反应时间为30~45min条件下,得到的磷酸镁产品质量可达到美国食用化学品法典(FCC,2000)食品磷酸镁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磷酸镁 高温固相法 一步合成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喜瑞 崔春龙 +3 位作者 张东 唐敬友 康厚军 王晓丽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不同粒度的Si02和ZrO2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通过不同的保温时间进行锆英石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原料的粒度、物相与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不同粒度的Si02和ZrO2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通过不同的保温时间进行锆英石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原料的粒度、物相与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Si02和ZrO2粉体在1500℃条件下通过保温1.5、3、4.5、6h均可制备出锆英石,但d50=2.125μm的原料通过保温4.5、6h所制备出的样品效果最好。利用高温固相法进行锆英石的工业化生产,原料的d50控制在2μm左右。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的生产工艺比较合适.所制备样品的晶粒度主要集中在0.2—1.5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锆英石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原料粒度对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春龙 康厚军 +3 位作者 卢喜瑞 王晓丽 张东 唐敬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粉体所用原料的最佳粒度,以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进行锆英石粉体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原料进行粒度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仅对产物进行物相与结构分析;用扫...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粉体所用原料的最佳粒度,以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进行锆英石粉体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原料进行粒度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仅对产物进行物相与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成样品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均可制备出锆英石粉体,当d(0.5)为2.125μm时制备效果最好,所制各样品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2~1.5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粒度 高温固相法 锆英石粉体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R_(2-x)(MoO_4)_3∶xEu^(3+)(R=Y,Gd)红色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金江 张礼刚 +4 位作者 谢革英 李晨璞 曲蛟 范虹 马丽红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8-346,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R2-x(MoO4)3∶xEu3+(R=Y,Gd)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助熔剂的含量和Eu3+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Gd0.6(MoO4)3∶1.4Eu3+在800℃左右煅烧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R2-x(MoO4)3∶xEu3+(R=Y,Gd)系列红色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助熔剂的含量和Eu3+的掺杂量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Gd0.6(MoO4)3∶1.4Eu3+在800℃左右煅烧时呈单斜晶结构,当煅烧温度提高到950℃左右,呈正交斜晶结构;样品Y0.2(MoO4)3∶1.8Eu3+在800℃左右煅烧时已经完全形成了正交结构,当煅烧温度升高到1000℃左右时,其正交结构得到保持,没有发生相变.其中,助熔剂NH4Cl的含量占样品总量的3%,煅烧温度为1000℃,保温3h得到的样品Gd0.6(MoO4)3∶1.4Eu3+和Y0.2(MoO4)3∶1.8Eu3+的发光性能达到最佳.另外,由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光(395nm)和蓝光(465nm)有效激发,发射峰值位于612nm的红光,对应于Eu3+离子的5 D0→7 F2跃迁,是一种可应用在紫外光和蓝光芯片激发产生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LED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LiFeP0_4/C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占旭 乔庆东 +1 位作者 康晓雪 姜海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8-40,44,共4页
以Fe_2O_3,LiH_2PO_4,乙炔黑和蔗糖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制备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单一晶相正交... 以Fe_2O_3,LiH_2PO_4,乙炔黑和蔗糖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制备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单一晶相正交晶系结构,在电压为2.50~4.20 V(vs.Li^+/Li),以0.1mA/cm^2电流密度下经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6.3 mAh/g,经过30周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57.7 mAh/g,表现出较大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Li_(0.98)M_(0.02)Fe_(0.95)V_(0.05)PO_4/C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玲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冯欣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9,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8M0.02Fe0.95V0.05PO4/C(M=Mg、Ti、Al、Ni、Zr、Mo和Mn),用XR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性能。金属掺杂后的材料,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均高于未掺杂的...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8M0.02Fe0.95V0.05PO4/C(M=Mg、Ti、Al、Ni、Zr、Mo和Mn),用XR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性能。金属掺杂后的材料,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均高于未掺杂的纯相材料。在室温下,掺杂Mg的材料在4.2~2.4 V充放电,0.1C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54.1 mAh/g,且高倍率充放电比容量高于纯相材料,循环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掺杂 电化学性能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_(1-x)Ti_xPO_4/C正极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靳素芳 韩恩山 +1 位作者 刘吉云 张俊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用一种廉价的Fe2O3为铁源,使用柠檬酸作为还原剂,采用一种改进的碳热还原法制备出了LiFePO4/C、LiFe0.95Ti0.05PO4/C、LiFe0.9Ti0.1PO4/C和LiFe0.85Ti0.15PO4/C四种掺杂Ti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 用一种廉价的Fe2O3为铁源,使用柠檬酸作为还原剂,采用一种改进的碳热还原法制备出了LiFePO4/C、LiFe0.95Ti0.05PO4/C、LiFe0.9Ti0.1PO4/C和LiFe0.85Ti0.15PO4/C四种掺杂Ti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和X射线能谱(XP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材料LiFe0.9Ti0.1PO4/C的振实密度为1.62 g/cm3,c/a值较大。在0.1 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8 mAh/g,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在高倍率5 C下比容量为98.1 mAh/g,循环20次比容量衰减至96.2 mAh/g,容量衰减了1.9%,容量保持率为98.1%,倍率循环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0.9Ti0.1PO4/C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焙烧分解-高温固相法制备层状锰酸锂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海清 肖湘 谭令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6年第6期44-49,共6页
锰酸锂具有尖晶石和层状两种结构,而层状LiMnO_2具有无毒、安全、理论容量高等优点。以专用的MnO_2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分解Mn_2O_3,与电池级LiOH·H_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锰酸锂,其最佳合成条件为:锂锰配比为1.03,球磨均... 锰酸锂具有尖晶石和层状两种结构,而层状LiMnO_2具有无毒、安全、理论容量高等优点。以专用的MnO_2在空气中高温焙烧分解Mn_2O_3,与电池级LiOH·H_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层状锰酸锂,其最佳合成条件为:锂锰配比为1.03,球磨均匀,经600℃温度,氩气保护气氛下,合成8h,合成的层状LiMnO_2材料,其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达到279mAh/g和171mAh/g,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2%。合成的层状LiMnO_2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焙烧分解 高温固相法 层状锰酸锂
下载PDF
YAG:Ce^(3+)黄色荧光粉的高温固相法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牟中飞 胡义华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8期1-2,共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e3+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Y3Al5O12:Ce3+(YAG:Ce3+)。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分析,采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发光分析。结果表明,在YAG:Ce3+的高温固相法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和助熔剂用量以及稀土离...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e3+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Y3Al5O12:Ce3+(YAG:Ce3+)。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分析,采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发光分析。结果表明,在YAG:Ce3+的高温固相法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和助熔剂用量以及稀土离子掺杂量、研磨时间、灼烧温度和时间等,都会对所制备样品的成相和发光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Y3Al5O12:Ce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