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页岩烃源岩系中有机质的高温裂解生气潜力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民 李建忠 +3 位作者 吴晓智 王民 陈晓明 王文广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3期1-11,共11页
海相页岩烃源层系具备晚期高温裂解生气的能力。以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及华北地区长城系—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例,通过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对海相泥页岩烃源岩的晚期生气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海相泥页岩具备晚期高... 海相页岩烃源层系具备晚期高温裂解生气的能力。以上扬子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及华北地区长城系—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例,通过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对海相泥页岩烃源岩的晚期生气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海相泥页岩具备晚期高温裂解生气潜力,并运用晚期生气能力参数(LGP)和晚期生气类型比(LGT)两项参数对海相泥页岩烃源岩的高温裂解生气能力进行评价。烃源岩的热演化生烃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发生热裂解生烃的同时,也通过缩聚反应生成一定量的耐熔大分子——杂原子化合物(NSOs),在高温演化阶段杂原子化合物发生裂解并产生烃气。岩石热解实验显示,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高演化阶段的烃源岩样品仍然有热解烃类产出,例如样品SP-1在Ro=2.42%以后仍然得到0.092mg/g(HC/TOC),表明了高演化程度下烃源岩仍具有生烃能力,但生烃产率较低。以LGP—LGT为标准评价了海相泥页岩晚期生气能力,所测海相泥页岩LGT>1,说明具备晚期生成B型高温裂解气的能力;而LGP分布在0.51到0.55之间,说明具备中等高温裂解生气潜能。所测样品高温裂解平均生气潜力为2.6mg/g(HC/TOC),属于较低的天然气产率,折算下来约0.2m3/t(HC/岩石)。以我国蜀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实测含气量约3m3/t(HC/岩石),则高温裂解产气将占到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杂原子化合物 高温裂解气 晚期生气潜力 页岩含气量
下载PDF
乙烯装置急冷系统能量回收工艺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晓 《乙烯工业》 CAS 2003年第4期46-47,共2页
乙烯装置急冷系统接收来自炉区的高温裂解气,为降低乙烯装置能耗,必须尽可能回收裂解气中的热量。文中针对KBR乙烯流程,介绍了乙烯装置急冷系统能量逐步回收的过程及其工艺特点。
关键词 乙烯装置 急冷系统 能量回收 KBR 高温裂解气 能耗
下载PDF
楚雄盆地乌龙1井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梅 刘映辉 温景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9,共4页
对乌龙 1井综合录井气测、罐顶气分析及试气测试中所取天然气的组分、各种同位素的分析对比后认为 ,乌龙 1井所显示的天然气为裂缝型干气。其中烃类气体为油型高温裂解气 ,气源是上三叠统烃源岩 ,目前达到干气阶段的过成熟期 ;位于 3 1 ... 对乌龙 1井综合录井气测、罐顶气分析及试气测试中所取天然气的组分、各种同位素的分析对比后认为 ,乌龙 1井所显示的天然气为裂缝型干气。其中烃类气体为油型高温裂解气 ,气源是上三叠统烃源岩 ,目前达到干气阶段的过成熟期 ;位于 3 1 4 0~ 4 62 0m的二氧化碳为无机成因的幔源气 ,位于 2 4 1 1 3~ 2 4 2 5m的二氧化碳为无机成因的壳源型气 ,后者天然气组分的特殊性可能与火成岩的侵入有关。天然气中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并存表明楚雄盆地北部地区仍有在有利区块寻找工业性气藏的勘探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盆地 乌龙1井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成因 同位素 慢源气 壳源气 油型高温裂解气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