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缓解高眼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作者 杨世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探究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采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高眼压的缓解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在2019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治疗患者85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 探究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采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高眼压的缓解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在2019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治疗患者85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比较了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并观察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这种差异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P<0.05)。然而,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对比没有显示出统计意义上的差异(P>0.05)。术中未发现任何并发症,但术后有34例患者报告有明显的眼痛,经使用止痛药后疼痛得到了缓解。术后,所有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房炎症反应,其中6例患者还出现了轻微的前房出血,2例患者OTC检查有黄斑水肿,予以相应干预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予以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眼压,且对视力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可见其在临床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有保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持续状态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前房穿刺放液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应用
2
作者 孙晓坤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持续高眼压136例(136眼)患者为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取释放视网膜下液处理,研...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持续高眼压136例(136眼)患者为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取释放视网膜下液处理,研究组采取前房穿刺放液术治疗,观察患者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视网膜成功复位62眼,失败6眼,成功率是91.18%;研究组视网膜成功复位66眼,失败2眼,成功率是97.06%,研究组视网膜复位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视力进步有58眼,占85.29%;视力不变有8眼,占11.76%;视力下降有2眼,占2.94%。对照组视力进步有43眼,占63.24%;视力不变有14眼,占20.58%;视力下降有11眼,占1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3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9.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通过前房穿刺放液术处理可以缓解高眼压持续状态,是处理高眼压持续状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放液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 高眼压持续状态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海嘉 范罕英 +3 位作者 李蓓 陈卓 谢碧华 唐兵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持续性高眼压药物不能控制下,行前房穿刺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对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6/2015-06间我科收入住院治疗的急性闭...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持续性高眼压药物不能控制下,行前房穿刺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对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6/2015-06间我科收入住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共37例37眼,术前视力:光感者2眼,手动者3眼,指数者6眼,0.01者8眼,0.05者6眼,0.1者5眼,0.2者3眼,0.25者2眼,0.3者2眼;眼压:40~50mm Hg者14眼,51~60mm Hg者11眼,61~70 mm Hg者7眼,71~80mm Hg者5眼;前房:Ⅱ级浅前房者29例,Ⅲ级浅前房者8例。经过24~72h综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未能控制,即行患眼前房穿刺放液术,眼压降至21mm Hg以下1~2d后,即行小梁切除+房角分离术+MMC,术后全身和局部抗炎、抗感染、对症等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情况:0.1~0.2者3眼,0.25者4眼,0.3者6眼,0.4者8眼,0.5者7眼,0.6者6眼,0.8以上者3眼。眼压: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在10~21mm Hg者26眼,术后用1~2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在23~27mm Hg者8眼,术后用2~3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仍居高不降,在30~38mm Hg之间而再次行手术治疗者3眼。前房分级:Ⅰ级28眼,Ⅱ级6眼,Ⅲ级3眼;滤泡分型:Ⅰ型功能性滤泡21眼,Ⅱ型功能性滤泡13眼,Ⅲ型为非功能性滤泡2眼、Ⅳ型为非功能性滤泡1眼。全部患者术中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及术后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其中有3例患者再次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IOL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术。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持续状态 前房穿刺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手术26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宏科 张洪勋 刘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眼应用前房穿刺临时降低眼压,10眼巩膜瓣完成后于巩膜瓣下角巩缘切开缓慢入出房水临时降低眼压后皆按常规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3眼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为4眼前房消失脉络膜脱离。以上并发症经临床药物、脉络膜放液前房注入Henlon等治愈。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恢复至21mmHg以下。术后1周检查眼底,7眼有视网膜片状出血,经治疗3月后出血吸收呈斑块状改变。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为保护患者有用视力,手术介入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药物和其它治疗可以治愈,故急诊手术应是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诊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唐丽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1例41眼为治疗组,以2009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1例41眼为治疗组,以2009年1~12月收治的AAC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 d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前房穿刺术,待眼压降低后立即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瞳孔无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放液,使患眼房水快速引流,待眼压控制3~4天后,局部充血水肿好转,再行小梁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持续状态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旭 方晏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0期3052-3053,共2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mmHg者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持续状态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7
作者 杨旭 方晏红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7期610-611,614,共3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mmHg者有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可行,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灶闭詹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高眼压持续状态
下载PDF
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方面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新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AAG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依据编号奇偶性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AAGG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依据编号奇偶性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奇数的31例为治疗组,偶数的3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前房穿刺术,对眼眼压进行控制后择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以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均得到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角及瞳孔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持续状态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孔科磊 周和政 +1 位作者 江文珊 陈云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方法 148例14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前和术中不同处置方法分为3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术前眼压为50mmHg(1kPa=7.5mm-Hg)左右、前房深度≤1...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方法 148例14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前和术中不同处置方法分为3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术前眼压为50mmHg(1kPa=7.5mm-Hg)左右、前房深度≤1.9mm、术中抽吸玻璃体14例为第1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术前眼压为40mmHg左右、前房深度≥2.0mm、术中缓慢降压21例为第2组,眼压控制后行常规小梁切除术113例为第3组。对这3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病例入院时、手术前及出院时的平均眼压及3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平均年龄及出院时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入院时眼压比较:第1组高于第3组(P<0.05),而第1组与第2组、第2组与第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比较:第1组最高,第2组次之,第3组最低。3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7.1%)、10/21(47.6%)、12/113(10.6%);第1组、第3组和第2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5),而第1组和第3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抽吸玻璃体可降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敏 胡竹林 +2 位作者 陈燕华 郑志坤 沈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患者年龄为55~71(62.1±3.... 目的探讨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患者年龄为55~71(62.1±3.6)岁,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压、AS-OCT和A/B超检查。在局麻下对所有患者实施两步手术法。第一步:前房注气+睫状体扁平部放液术(部分病例联合虹膜根切);术后予口服泼尼松片、局部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常规联合降眼压滴眼液进一步控制眼压。3 d后进行第二步手术;第二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小梁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并行AS-OCT、裂隙灯、眼底、A/B超检查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眼压在第一步术后1 d、2 d和3 d分别为(15.3±2.2)mmH g(1 kP a=7.5 mmH g)、(16.0±2.7)mmH g和(17.6±2.1)mmH g,与术前眼压相比显著降低(t=18.902、16.237、15.812,均为P〈0.001);第二步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15.3±2.2)mmH g、(15.5±1.9)mmH g、(15.6±2.1)mmH g和(15.5±2.1)mmH g,与术前眼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57、45.070、40.827、39.250,均为P〈0.001);第二步手术后1周眼压与术后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眼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8、-0.810、-0.389,P=0.470、0.421、0.699)。末次随访时100%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手术完全成功率为92.6%,部分成功率为7.4%,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大部分患者恢复了有用的视力。除第二步手术后3眼发生浅前房、9眼前房及瞳孔区纤维蛋白膜渗出、1眼脉络膜脱离外,未观察到恶性青光眼、脉络膜上腔出血、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分两步手术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减少了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并且获得良好的眼压控制,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两步法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志杰 崔浩 张晓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58-216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1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46眼,患者年龄43-81(56.9±9.4)岁,术前常规进行... 目的:探讨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1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46眼,患者年龄43-81(56.9±9.4)岁,术前常规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和眼B超检查。玉期局部麻醉下对患者行前房穿刺术,术后局部用醋酸泼尼松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联合降眼压滴眼液和甘油果糖注射液静滴等进一步控制眼压。术后第2d行小梁切除羊膜植入+前房注气(部分病例进行睫状体扁平部穿刺放液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眼压在前房穿刺术后1、2d分别为21.4±5.2、20.3±4.8mm Hg(1k Pa=7.5mm Hg),与术前眼压相比显著降低(F=492.601,P〈0.01);青光眼滤过手术后1、3、7d,1mo随访时眼压分别为20.1±4.8、14.9±2.7、13.6±2.7、14.5±2.2mm Hg,与术前眼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7.508,P〈0.01);常规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前房注气术后1d眼压与术后3、7d和1mo随访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91、10.950、9.523,P〈0.01)。末次随访时100%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手术完全成功率为94%,部分成功率为7%,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大部分患者恢复了有用的视力。术后3眼发生浅前房、2眼脉络膜脱离,未观察到恶性青光眼、脉络膜上腔出血、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行前房穿刺术后择期行青光眼滤过联合前房注气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减少了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并能获得良好的眼压控制,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眼压状态 前房穿刺 前房注气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礼彬 徐赤 +1 位作者 李仁芸 张丽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82-783,79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4例14眼入院时、术前、术后眼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4例14眼入院时、术前、术后眼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眼压(58.2±13.1)mmHg(1 mmHg=0.133 kPa),术前眼压(48.6±6.8)mmHg,出院时眼压(11.5±3.9)mmHg;14例中仅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经综合性的非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术 玻璃体抽吸 护理
下载PDF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粱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继亚 华山 +1 位作者 黄河华 郑文凯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于前房穿刺后即时行小...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于前房穿刺后即时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小梁切除术则在前房穿刺后3~7天实施,对两组手术疗效、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25.0%,与对照组的80.0%、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后3~7天行小梁切除术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可作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术 最佳手术时机
下载PDF
青白联合手术方式在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彩霞 谭庆雄 莫优 《蛇志》 2018年第3期442-443,484,共3页
目的探讨青白联合手术方式在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90例患者实施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90例患... 目的探讨青白联合手术方式在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18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90例患者实施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行单纯白内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术后房角开放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天的眼压、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3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的安全性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联合手术方式 持续眼压状态 青光眼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文轶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眼压情况,并统计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眼压情况,并统计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2.00%(2/100)患者的视力为0,98.00%(98/100)患者的视力在0.01~0.04;手术后,1.00%(1/100)患者的视力在0.01~0.04,43.00%(43/100)患者的视力在0.05~0.20,56.00%(56/100)患者的视力>0.20;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情况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所有患者眼压均>40 mm Hg(1 mm Hg=0.133 kPa);手术后,85.00%(85/100)的患者眼压≤20 mm Hg,99.00%(99/100)的患者眼压≤40 mm Hg,1.00%(1/100)的患者>40 mm Hg。手术后,100例患者中有15例前房出血,3例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7例前房迟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25/100)。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16
作者 李瑱 彭玮 杨洪霞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干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到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有助于降低眼压,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持续眼压状态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忠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9期4084-408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60例APACG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眼压情况对患者实施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0例30眼,眼压≤21 ...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60例APACG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眼压情况对患者实施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0例30眼,眼压≤21 mm Hg)和试验组(30例30眼,眼压≥28 mm Hg)。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眼压及前房深度(ACD)。结果试验组术后眼压为(13.9±2.1)mm Hg,参照组眼压为(14.1±2.3)mm H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ACD为(3.1±0.3)mm,参照组ACD为(3.2±0.3)mm,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小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前术后眼压改善情况、视力...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均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前术后眼压改善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84.4%视力提升;术后13.3%浅前房,经处理后前房深度恢复;71.1%为功能性滤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前房积血,经处理后积血吸收。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玻璃体抽吸或前房穿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玻璃体抽吸 前房穿刺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文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接受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接受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发生脉络膜大出血、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34眼术后2~3 d后前房形成并稳定,2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其中前房出血1眼、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1例。均经散瞳、加压包扎和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处理后好转并控制。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其间34眼眼压控制良好且稳定[(≤20mm Hg)(1 mmHg=0.133 kPa)]。2眼经药物控制基本良好。末次随访术后视力提高22眼,视力恢复不明显者13例,视力下降1例。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眼压状态 前房穿刺术 复合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王新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540-3541,共2页
目的探究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目的探究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术,给予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术前眼压、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促进视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玻璃体抽吸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眼压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