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2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如何深度优化高科技园区营商环境
1
作者 曹方 何颖 +1 位作者 张鹏 姬少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高科技园区通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生力量。当前,我国高科技园区正在通过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以及人才资源环境等营商环境,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 高科技园区通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生力量。当前,我国高科技园区正在通过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以及人才资源环境等营商环境,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助推新型工业化。但是,我国高科技园区仍然存在政策落地性不强、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产业人才培育不足等问题,亟须通过增强政策落地性可执行性、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加大产业人才培育力度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高科技园区营商环境,更好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工业化 未来产业 高科技园区 成果转化效率 人才培育 可执行性
下载PDF
国际高科技园区发展综述及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
作者 崔学刚 史雅娟 马海涛 《中国名城》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高新区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但面临顶层管理体制不顺畅、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城融合滞后等突出问题。总结国际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与模式,以期为高新区实现“高”和“新”双维度改革目标、践行“创新驱... 高新区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但面临顶层管理体制不顺畅、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城融合滞后等突出问题。总结国际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与模式,以期为高新区实现“高”和“新”双维度改革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提供系统性科学决策支持。首先,从宏观背景、微观机理、发展历程、全球格局、网络关联和承担功能六个方面,系统梳理国际高科技园区兴起背景及发展特点。其次,剖析国际高科技园区的“三高”(高技术密度、高集约空间和高产出效益)特征,区域、产业和社会文化的三大功能,以及多元共治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运作型的三种开发模式。再次,总结国际高科技园区用地布局、金融服务、企业成长、园城联动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最终,提出优化用地功能分区、完善风险投资驱动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重视产学研一体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高科技园区 高新区 高质量发展 政策启示
下载PDF
苏州工业园区 挺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3
作者 郑茂典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从“泥泞水塘”到“现代新城”,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型园区“新标杆”。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吸引了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了248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创板上市公司17家,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 从“泥泞水塘”到“现代新城”,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型园区“新标杆”。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吸引了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了248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创板上市公司17家,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园区位于苏州东部,占地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4个功能区、5个街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新标杆 高科技园区 占地面积 中新合作 综合发展水平 现代新城 世界500强企业
下载PDF
强化高科技园区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以中国光谷为例
4
作者 钮钦 《学习月刊》 2023年第11期26-28,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科技园区是政府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特别区域,在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科技园区是政府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特别区域,在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光谷的建设发展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光谷考察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科技园区 东湖高新区 光谷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下载PDF
“一流”高科技园区炼成记
5
作者 查志远 《决策》 2023年第8期50-52,共3页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开放合作水平。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强调,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开放合作水平。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强调,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技术培育 高科技园区 产业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能力 自立自强 苏州工业园区
下载PDF
珠海高新区:聚力创新 再创佳绩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6
作者 《广东科技》 2023年第2期61-64,共4页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被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3月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授牌并进行动态管理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被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下辖唐家湾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和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等分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高新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家科委 科技工业园区 科技研发 高科技园区 航空航天 产业园
下载PDF
我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路径研究
7
作者 梁鲁岳 《产业创新研究》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战略需要选择一些高科技园区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打造一批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对我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不同类型高新区发展特点和存在的短板的基础... 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战略需要选择一些高科技园区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打造一批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对我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不同类型高新区发展特点和存在的短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具体路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8
作者 沈觅 《群众》 2023年第7期10-1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创新 自立自强 高科技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全球影响力 战略基点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高科技园区对滨水空间诉求--以张江智慧河景观改造为例
9
作者 陆勇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2期98-101,共4页
随着张江科学城跨越川杨河往南发展,高科技园区也由高质量的内部发展转变为对周边环境,特别是滨水空间延伸。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系统转变,为周边园区提供更多的滨水公共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张江科学城已成为我国乃至全... 随着张江科学城跨越川杨河往南发展,高科技园区也由高质量的内部发展转变为对周边环境,特别是滨水空间延伸。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系统转变,为周边园区提供更多的滨水公共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张江科学城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及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以智慧河滨水景观改造和提升为契机,面对城市空间格局不断变化、流线系统断点、活力空间缺失等问题,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激活滨水空间、打通断点,对智慧河进行治理,期望转变为城市重要的休闲区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焕发城市活力,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滨水空间 城市交流 功能叠加
下载PDF
高科技园区非公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10
作者 王正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8期0117-0119,共3页
做好非公党建工作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 做好非公党建工作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高科技园区作为创新人才的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出发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抓实抓好高科技园区非公党建工作,就是抓实了创新驱动力和高科技人才的凝聚力。以“三有三提”为抓手,推动高科技园区非公党建工作全覆盖,服务双创两新组织,凝聚科技创新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实现以高质量非公党建引领高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提升整体创新效能的政治保证、重要组成和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党建 高科技园区 三有三提 科技强国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高科技园区交通问题剖析及初探
11
作者 陈阳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研究样本,融合交通、规划、产业、人口多维视角,运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标分析、案例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探析高科技园区交通顽疾的根本性症结,寻求可行解决路径。职住分离、配套分离的宏观规划缺憾,工业时代的路网结... 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研究样本,融合交通、规划、产业、人口多维视角,运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标分析、案例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探析高科技园区交通顽疾的根本性症结,寻求可行解决路径。职住分离、配套分离的宏观规划缺憾,工业时代的路网结构,主观聚焦产业而客观远离产业的公交配置,交通管理的统筹性缺失,共同导致了高科技园区交通拥堵、不便、低效的局面,也愈来愈有悖于高科技园区的功能升级、产业升级、区域形态升级对便捷、弹性、人性化交通体系的需求。解决高科技园区的交通问题,需要在"公交优先、推拉结合""、无缝衔接、一体考虑""、建管结合、协同治理"的战略共识下,发挥宏观规划、公交配置、道路建设、道路管理、静态交通、慢行交通等多体系的协同作战、疏堵结合,才能有所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交通问题 高科技园区交通需求 高科技园区交通解决方案
下载PDF
中日韩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上海张江、日本筑波和韩国大德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芹 张永庆 樊重俊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2-124,130,共4页
从介绍中国张江、日本筑波和韩国大德三大高科技园区入手,基于文化机制、产学研机制、创新机制、风险投资机制、政策机制、人才机制等角度对这三个高科技园区进行比较研究,促进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供各高科技园区借鉴。
关键词 中日韩 高科技园区 张江 筑波 大德
下载PDF
我国高科技园区技术预见的程序与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志明 孟晓华 +1 位作者 万劲波 施琴芬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0-33,共4页
对世界技术预见发展简况进行了回顾,提出我国高科技园区技术预见的具体实施程序,并对实施技术预见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技术预见 程序 市场德尔菲法 中国
下载PDF
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 被引量:103
14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孟亚凡 《中国园林》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能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总结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应用,提出湿地生态系统建造的意义。以北京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高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应用,计算了园区的平均水量平衡。分析... 通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能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总结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应用,提出湿地生态系统建造的意义。以北京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高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应用,计算了园区的平均水量平衡。分析表明,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大大节约使用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湿地生态系统 水资源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静芬 史占中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5,18,共4页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 本文以入园企业“集群化程度”为切入点,从产业组织角度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化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借鉴国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以达到提高企业自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自繁育(衍生新企业),营造区域合作创新环境的目标,促进园区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科技园区 企业集群 发展模式 竞争优势 产业组织 创新网络
下载PDF
美国硅谷模式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5
16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小企业集群、独特的文化、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扁平的网络型组织结构。硅谷模式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启示是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小企业集群、独特的文化、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扁平的网络型组织结构。硅谷模式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启示是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培养园区文化 ,形成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 ,设址要靠近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 ,并优化专业化的生活与服务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硅谷模式 区域经济 高科技园区 硅谷 世界经济
下载PDF
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6期49-54,共6页
斯坦佛工业园区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硅谷的开始;工业研究园的建立,是128公路的发端;二者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定的计划性、与研究性大学为邻、风险投资、气候与生活质量是硅谷与128公路的共同点,但二者在企业集群、社会结构、区域文... 斯坦佛工业园区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硅谷的开始;工业研究园的建立,是128公路的发端;二者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定的计划性、与研究性大学为邻、风险投资、气候与生活质量是硅谷与128公路的共同点,但二者在企业集群、社会结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与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科技园区 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 硅谷 128公路
下载PDF
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顽强 刘毅 《管理学报》 200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功能的正常发挥 ,是以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主体、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创新服务平台为保障的三大子平台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 ,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高科技园区 创新平台 运行过程 产学研合作 中国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斯坦佛工业园的建立,是现代硅谷的真正开始;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主要是小企业集群,研究型大学、风险投资、独特的文化、气候与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形成了硅谷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支撑... 斯坦佛工业园的建立,是现代硅谷的真正开始;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主要是小企业集群,研究型大学、风险投资、独特的文化、气候与生活质量、社会结构形成了硅谷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支撑体系;小企业集群使硅谷构成了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上海科技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化程度偏低,推动企业集群化成长,将成为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硅谷 小企业集群 上海 高科技园区 发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集群模式的特征及主要政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沈开艳 徐美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共7页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以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为实质的四个阶段,创新集群模式具有六大特征:政府严格规划和大力支持、实行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龙头企业高端切入、大力引进各级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和产业融合实现...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以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为实质的四个阶段,创新集群模式具有六大特征:政府严格规划和大力支持、实行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龙头企业高端切入、大力引进各级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和产业融合实现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研发合作。推动张江园区发展的主要政策可划分为三大类,关注对象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和土地三方面,实施手段包括金融政策及税收政策,其中,2000年和2003年两项规定(意见)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江高科技园区 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