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北一次高空冷涡后部雷暴大风的成因分析
1
作者 吴福浪 杨丽敏 +3 位作者 张晶晶 陶俞锋 曹文 杨明珠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51-59,共9页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20年4月12日出现在浙江北部的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大风过程属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型。强烈的高低空温度差动平流为雷暴大... 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20年4月12日出现在浙江北部的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雷暴大风过程属于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型。强烈的高低空温度差动平流为雷暴大风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风暴的维持和发展。(2)雷达回波PPI图上,两个β中尺度对流风暴分别呈弓形和带状回波;径向速度图上的强烈MARC特征、1 km高度以下出现20 m·s^(-1)以上的速度大值区、VWP产品的大风速核下降,都可作为雷暴大风临近预警的参考。(3)降水拖曳和蒸发冷却形成地面冷池和辐合线,辐合线有利于对流云团的维持和发展;对流云团后侧入流急流增强了1 h正变压,同时促使地面辐合线逐渐远离回波主体;在冷池密度流和变压梯度共同作用下形成地面大风,地面8级以上大风主要分布在地面冷池移动前方和1 h正变压中心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高空冷涡 温度差动平流 中层径向辐合 冷池
下载PDF
高空冷涡及副高后部西南急流共同影响长白县降水分析
2
作者 杨琦 岳宁 +1 位作者 张静 尹峙晗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142-144,159,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3年8月21—22日长白县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此次暴雨过程是由高空冷涡、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低空切变线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200 hPa高空长白县上空处在急流分流区,强烈的辐散作用...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3年8月21—22日长白县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此次暴雨过程是由高空冷涡、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和低空切变线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200 hPa高空长白县上空处在急流分流区,强烈的辐散作用促进中低层水汽抬升,长白县大部分地区位于急流出口区左侧的强气旋式切变区,气旋式切变强度增加加快大气释放凝结潜热,为长白县此次大雨至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低层气流辐合上升,高层气流辐散下沉,高湿区与高能区出现,湿空气与高能量气团相互叠加,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两层水汽通量辐合区重叠位置与暴雨区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西南急流 水汽输送 水汽辐合
下载PDF
高空冷涡背景下飞机积冰特征和机制的探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艳辉 张波 +6 位作者 刘伟 刘长立 黄文震 刘正会 包兴华 寿绍文 孙鹏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2-984,共13页
飞机结冰可能引发严重飞行事故。为了了解飞机在冷涡背景下自然结冰的特征和机制,2021年5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工增雨作业人员使用Y-12运输机在高空冷涡天气系统中进行了7个架次飞机结冰探测试验,其中出现中度和重度飞机积冰各2个架次... 飞机结冰可能引发严重飞行事故。为了了解飞机在冷涡背景下自然结冰的特征和机制,2021年5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工增雨作业人员使用Y-12运输机在高空冷涡天气系统中进行了7个架次飞机结冰探测试验,其中出现中度和重度飞机积冰各2个架次,对飞机积冰探测的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讨论,着重分析了5月31日2个架次重度飞机积冰过程取得的DMT粒子测量数据。结果表明:飞机平飞海拔高度为3.5~4.2 km,环境温度为-8~-4℃时,重度飞机积冰出现在冷涡东南部水汽饱和区中;测量的过冷水含量在高值时段的平均值达到0.25~1.04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15~100μm的粒子浓度显著偏高,达到100~200个·cm^(-3),高浓度的过冷水含量导致飞机外壳出现瞬时快速积冰。简述了高空冷涡东南象限航线上的云层粒子图像和云粒子增长方式,讨论了高空冷涡东南象限的大气结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飞机结冰 液态水含量 云粒子浓度 云滴平均有效直径
下载PDF
高空冷涡对台风烟花(2106)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597,共12页
2021年台风烟花(2106)移动路径复杂,经历多次移动方向和速度的异常变化,数值模式及主观综合预报对其路径预报均误差较大,模式对120 h预报误差最大达到400~800 km。通过研究导致模式对初次登陆时间及位置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发现,高... 2021年台风烟花(2106)移动路径复杂,经历多次移动方向和速度的异常变化,数值模式及主观综合预报对其路径预报均误差较大,模式对120 h预报误差最大达到400~800 km。通过研究导致模式对初次登陆时间及位置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发现,高空冷涡的存在有利于副热带高压东退,使得影响台风烟花的引导气流减弱,移速明显减慢,24 h平均移动速度仅为3.6 km·h^(-1)。随着副热带高压的继续北抬减弱,高空冷涡减弱后的西风槽前偏南气流引导是台风烟花移动路径出现明显偏北分量、登陆浙北地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分析发现,数值模式对高空冷涡的预报仍存在较大误差和不确定性,是导致台风烟花路径预报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烟花(2106) 北折路径 高空冷涡 模式误差
下载PDF
两次东风带高空冷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杭锋 林宏伟 +2 位作者 娄小芬 崔洁 张红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0-1390,共11页
利用常规气象站、自动站、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GFS)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等多种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和2018年7月14日两次过程对比分析后发现:两次过程在200 hPa上均存在一个东风带... 利用常规气象站、自动站、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GFS)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等多种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和2018年7月14日两次过程对比分析后发现:两次过程在200 hPa上均存在一个东风带涡旋,500 hPa是类似东风波的系统,850 hPa处于副热带高压环流中,因此这两次过程是在东风带高空冷涡背景下发生的。处于东风带中的涡旋系统与台风、东风波等系统显著不同,其垂直方向上并不深厚,主要位于对流层中上层,湿度较高但温度较低,系统本身不像台风或东风波那样会发生大风、暴雨等强烈天气。2015年7月29日中午在浙闽沿海因海洋、陆地风向风速差异以及高低层之间风向辐合等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东、西风之间的中尺度辐合线,随后中尺度辐合线触发或加强了对流天气;而2018年7月14日过程虽然具备了对流潜势,但由于缺乏低层的触发机制,最终没有发生强对流。高层冷涡西进时,冷涡前进方向高层的辐散式旋转特性增强了中低层的上升运动,有助于对流天气加强,这与西风带天气过程有明显差异,会给强对流的预报预警造成较大困难,应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强对流 东风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高空冷涡影响台风Meranti(1010)北翘路径的集合预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温典 李英 +1 位作者 魏娜 龚月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路径突变是台风路径预报中的一个难题。2010年第10号台风Meranti(1010)在台湾岛南部海域西移过程中突然北折,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对其北翘路径存在较大分歧。选取预报成功与不成功两组集合成员各8例,对比分析台风Mera... 路径突变是台风路径预报中的一个难题。2010年第10号台风Meranti(1010)在台湾岛南部海域西移过程中突然北折,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对其北翘路径存在较大分歧。选取预报成功与不成功两组集合成员各8例,对比分析台风Meranti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一个来自热带对流层上部槽的切断高空冷涡(UTCL)是该台风路径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系统。Meranti北翘路径跟它与UTCL的南北向耦合有关;(2)UTCL通过改变台风上层的环境气流影响台风引导气流。在UTCL移至台风北部过程中,台风的偏南风引导气流明显加强,有利于其路径北翘;(3)UTCL对台风Meranti北翘路径的影响还与其自身结构有关。水平环流宽且气旋性涡旋向下垂直伸展更深的UTCL对台风路径变化影响更明显;(4)位涡倾向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在TC与UTCL南北向耦合过程中,台风北部的正位涡水平平流项输送显著,有利于台风向北运动,且UTCL影响下产生的非对称风场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北翘 台风Meranti 集合预报
下载PDF
高空冷涡形势下一次雷暴大风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帆 罗静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78-181,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产品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发生在舟山地区的一次雷暴大风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由500 hPa横槽转竖后引导弱冷空气补充南下并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的环流形势引发的强天气过程。温...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产品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发生在舟山地区的一次雷暴大风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一次由500 hPa横槽转竖后引导弱冷空气补充南下并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的环流形势引发的强天气过程。温度平流带来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冷平流向下渗透带来能量传递而产生垂直运动,高空动量下传是本次大风发生的关键。上下干、中层湿的配置对雷暴大风十分有利,强风速切变对强天气有触发作用,而地面辐合线的发展和移动是本次过程的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强对流天气 雷暴大风 诊断分析 浙江舟山 定海区
下载PDF
高空冷渦舆渤海低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彬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1期12-33,共22页
目次一、渤海低壓與高空冷渦活動1.地形與冷渦活動下的天氣形勢甲、地形的影響作用乙、高空天氣形勢2.低壓與冷渦的活動路徑甲、冷槽冷渦與急行冷渦乙、渤海低壓路徑及其舆東北槽的關係3.急行冷渦的垂直構造二、冷渦與低壓結合作用下的... 目次一、渤海低壓與高空冷渦活動1.地形與冷渦活動下的天氣形勢甲、地形的影響作用乙、高空天氣形勢2.低壓與冷渦的活動路徑甲、冷槽冷渦與急行冷渦乙、渤海低壓路徑及其舆東北槽的關係3.急行冷渦的垂直構造二、冷渦與低壓結合作用下的天氣4.冷渦雷暴的分佈和性質甲、東北槽舆雷暴分佈乙、冷渦作用下的雷暴性質丙、低壓與冷渦雷暴的活動關係5.冷渦與沙暴天氣甲、冷渦結構與沙暴乙、渤海低壓興沙暴天氣的分佈6.渤海地壓和東北槽結合作用下的大風區域東亞天氣型式上,高緯度西伯利亚地區常常出現冷性低槽,低槽裏又往往生成冷渦,若果冷渦結合冷性低槽(?)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很快地移到我國東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 渤海南岸 黄海 雷暴天 日本海 地形 北槽 沙暴 白山 高空冷涡
下载PDF
一次冷涡背景下次天气尺度系统对强对流环境场的影响
9
作者 李瑞萍 王秀明 +3 位作者 李树文 王扬 田晓婷 李梦军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在同一东北冷涡背景下,2016年6月12—13日山西境内连续2 d出现强对流天气,12日为分散性对流而13日为大范围强对流。基于多源资料通过对比探讨次天气尺度系统及其演变对风暴环境进而对风暴结构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两日风暴强度和风... 在同一东北冷涡背景下,2016年6月12—13日山西境内连续2 d出现强对流天气,12日为分散性对流而13日为大范围强对流。基于多源资料通过对比探讨次天气尺度系统及其演变对风暴环境进而对风暴结构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两日风暴强度和风暴结构差异显著。6月12日对流孤立分散且回波强度小于55 dBZ,而13日准线性风暴发展成尺度较大的弓形回波引发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回波强度达60 dBZ。(2)此次过程的关键影响系统为冷涡背景下的次天气尺度低涡。12日次天气尺度低压扰动开始出现,距离远而未影响山西;13日低压扰动东移发展为次天气尺度切断低涡,低涡相关的地面冷锋及850 hPa切变线触发山西上游对流。(3)12日低层水汽含量低,0~3 km垂直风切变弱,13日低涡前偏南水汽输送使低层显著增湿,叠加中层干冷空气形成不稳定层结,受低涡影响0~3 km风垂直切变增强至5.0×10-3s-1,冷锋触发的对流风暴在上述环境下强烈发展并产生阵风锋,阵风锋组织风暴形成飑线,冷池与0~3 km风切变相互作用使飑线维持。(4)13日有利于飑线发展的环境要素与东北冷涡西侧的次天气尺度切断低涡系统密切相关,次天气尺度低涡是飑线形成发展的关键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次天气尺度系统 强对流 环境场
下载PDF
应用GPS可降水量和加密自动站资料对一次高空冷涡暴雨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国翠 李国平 +1 位作者 王丛梅 陈小雷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94-200,共7页
利用河北省中南部的地基GPS可降水量、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2010年8月26~27日高空冷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降水对应的GPS可降水量值一般位于40 mm以上,过程最大值与8月份月均值持平或略偏高;单站GPS... 利用河北省中南部的地基GPS可降水量、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2010年8月26~27日高空冷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降水对应的GPS可降水量值一般位于40 mm以上,过程最大值与8月份月均值持平或略偏高;单站GPS可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降水开始于GPS可降水量的极大值前后,即上升阶段的后期或下降初期,早于GPS可降水量极大值1~4h或偏晚1~2 h;后期GPS可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40 mm,降水强度减弱.GPS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可较好地反映降水落区及演变趋势.可降水量迅速减小到40 mm以下则预示着降水的结束.另外,高能量的积累是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冷涡降水出现在假相当位温高值之后,而且前期能量积累越多,对应的降水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可降水量 高空冷涡 暴雨 假相当位温
原文传递
2016-2021年山东省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李昱薇 杨成芳 +2 位作者 傅刚 朱晓清 鄢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2,共10页
本文利用2016—2021年山东省1886个气象观测站逐时大风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5客观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山东省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年间山东省年均有1476个气象观测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春季大风约占全年的40.... 本文利用2016—2021年山东省1886个气象观测站逐时大风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5客观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山东省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年间山东省年均有1476个气象观测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春季大风约占全年的40.1%,每日10—17时时间段大风天气年均超过1000站次,14时前后大风频率最高,偏北大风约占79.3%,北西北(NNW)方向最多。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大风出现频率最高,站均30次以上,南部沿海地区和鲁中山区大风站均10~30次。6年间全省发生瞬时风力13级以上的共有14个站,12级以上的共有64个站,其中雷暴大风占据主导,最大风速为章丘站的39.9 m/s。系统性大风以爆发性气旋大风为主,大风分布与其移动路径及低压中心强度密切相关。高空冷涡是雷暴大风的主要影响系统,其中东北冷涡影响下大风次数占比达63.6%;低槽系统影响的大风发生次数次之,槽前型和槽后型天气系统对山东强对流天气影响机理不同。本文研究结果为山东大风天气的精细化预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系统性大风 雷暴大风 爆发性气旋 高空冷涡
下载PDF
对影响首都机场的一次冷涡雷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天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34期48-49,共2页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的一次夏季冷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由冷涡持续性活动引起,是一次冷涡副冷锋型雷雨。文中通过对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的应用,及时有效判断...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北京首都机场发生的一次夏季冷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由冷涡持续性活动引起,是一次冷涡副冷锋型雷雨。文中通过对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的应用,及时有效判断冷涡雷雨的起始、结束时间及强度的变化,有效提高临近预报精度。从而由气象服务角度协助空管应对和缓解由雷雨天气引起的航班延误,对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雷雨 卫星云图 副冷锋 多普勒雷达资料
下载PDF
鸡西市一次东北冷涡大暴雪天气分析
13
作者 贾安琪 张铎 +1 位作者 侯霁轩 张福艳 《黑龙江气象》 2020年第3期14-15,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各物理量及风云四号卫星云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及云图等方面对2019年冬季鸡西市一次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深厚的高空冷涡,冷涡底部强西南急流为水...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各物理量及风云四号卫星云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及云图等方面对2019年冬季鸡西市一次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深厚的高空冷涡,冷涡底部强西南急流为水汽输送带,强降雪中心位于冷涡前部及地面冷锋上。从物理量来看,降水区中低层正涡度区与200 hPa辐散区相配合,高低层配置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抽吸运动是本次暴雪累计降雪量达历史极值的重要原因。另外,本次大暴雪天气从红外云图上可明显看到东北冷涡的发展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暴雪天气 历史极值 物理量诊断 环流形势 地面冷锋 高空冷涡 红外云图
下载PDF
冷涡影响下的两次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14
作者 王晓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88-90,共3页
对2010年7月16日和2011年7月15日两次冷涡位置相似,造成的天气不尽相同的冷涡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是主要影响系统;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低层切变位置不同、导... 对2010年7月16日和2011年7月15日两次冷涡位置相似,造成的天气不尽相同的冷涡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是主要影响系统;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低层切变位置不同、导致天气不同;强对流天气与SI指数的负值区、K指数大值区及CAPE的高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卫星云图上是一个边缘整齐光滑的对流积雨云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环流背景 物理量 卫星云图
下载PDF
牡丹江一次强冷涡天气分析
15
作者 路平平 《黑龙江气象》 2011年第4期13-14,共2页
东北高空冷涡是产生强降水和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也是初夏影响牡丹江市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其诱发的对流天气是预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有尺度小、突发性强等特点,因此现有的数值预报效果比较差,尤其对其落区、强度很难把... 东北高空冷涡是产生强降水和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也是初夏影响牡丹江市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其诱发的对流天气是预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有尺度小、突发性强等特点,因此现有的数值预报效果比较差,尤其对其落区、强度很难把握。冷涡出现在东北地区极易引发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东北高空冷涡天气演变过程,并对基本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牡丹江市 天气分析 强对流天气 东北地区 天气系统 基本物理量 预报业务
下载PDF
齐齐哈尔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16
作者 祝玉梅 周显伟 +2 位作者 孙源 陈畅 梁爽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多种资料对发生在齐齐哈尔的两次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这两次暴雨都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位置最北期间,都是副热带高压、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大尺度环流造成的;“8.3”暴雨比“8.6”暴雨副热带高压位置更偏西,地面低压中心值... 利用多种资料对发生在齐齐哈尔的两次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这两次暴雨都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位置最北期间,都是副热带高压、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大尺度环流造成的;“8.3”暴雨比“8.6”暴雨副热带高压位置更偏西,地面低压中心值更低。(2)“8.6”暴雨过程齐齐哈尔地区水汽输送量更大、辐合更强、低层上升运动更明显、造成暴雨范围更大。(3)“8.3”暴雨雷达回波强度更强,55 dBz以上强回波排列紧密,呈现带状;“8.6”暴雨雷达回波,甘南县境内存在“列车效应”,且径向速度场零速度线呈“S”型结构,有明显的暖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空冷涡 地面低压 水汽通量
下载PDF
2022年大兴安岭一次春季大暴雪天气分析
17
作者 顾岩梅 王付华 +2 位作者 许丽玲 王梅 李博 《黑龙江气象》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利用MICAPS4.0平台上的高空、地面、卫星资料,结合欧洲ECMWF、智能网格预报、集合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对2022年4月9-10日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雪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空槽后强冷平流与槽前西南暖湿... 本文利用MICAPS4.0平台上的高空、地面、卫星资料,结合欧洲ECMWF、智能网格预报、集合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对2022年4月9-10日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雪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空槽后强冷平流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大兴安岭上空交汇,地面暖锋与低空暖式切变共同作用形成暴雪天气。大兴安岭上空为上升运动大值区,湿层深厚,充沛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850 hPa≥20 m/s的西南和东南低空急流为大兴安岭暴雪天气提供了水汽通道,暴雪落区发生在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能量锋梯度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冷涡 低空急流 暖锋锋生 暴雪
下载PDF
0116号台风异常移动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项续康 陆文杰 刘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6,57,共4页
0116号台风 (百合 )生成地点偏北 ,维持时间较长 ,移动路径异常。影响移动路径的因素很多 ,有引导气流、双台风和高空冷涡等。作者主要利用GMSIR卫星云图 ,结合常规资料对 0
关键词 台风 移动路径 卫星云图 引导气流 双台风 高空冷涡 天气过程分析
下载PDF
华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国翠 李国平 +1 位作者 杨荣珍 陈小雷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利用GPS可降水量、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加密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11年6月23—24日发生在京津冀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降水为时间短、强度大的积状云对流降水;GPS可降水量的峰值与... 利用GPS可降水量、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加密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11年6月23—24日发生在京津冀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降水为时间短、强度大的积状云对流降水;GPS可降水量的峰值与强降水对应,在降水之前6 h左右会有GPS可降水量峰值出现;在空间分布上,高值中心的演变表现为东移南压趋势。(2)第二阶段降水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系统性降水;雷达回波以大面积层状云降水回波为主;此阶段的GPS可降水量长时间维持在高值阶段,空间分布上GPS可降水量等值线"南高北低"并逐渐南压,西部GPS可降水量明显偏高。(3)在液态水与气态水对比上,雷达VIL随时间的变化不连续,而GPS可降水量表现为连续性演变,二者的峰值或高值对应较好,二者均可反映降水出现时间和降水性质,其中雷达VIL大值与降水出现时段吻合得好,而GPS可降水量的大小和演变趋势可以提前预示降水的出现时间和降水性质,对降水天气预报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高空冷涡 多普勒雷达 GPS可降水量 对比分析
下载PDF
0908号台风“莫拉克”异常路径及其对台湾海峡两岸强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爱鸣 高珊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应用常规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和其他观测资料,分析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异常路径及其对台湾海峡两岸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的形势和东北区域大范围的正变高使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以及0... 应用常规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和其他观测资料,分析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异常路径及其对台湾海峡两岸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的形势和东北区域大范围的正变高使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以及0909号热带气旋"艾涛"前身低压阻挡了副热带高压南落的共同作用,使"莫拉克"台风前期向偏西方向移动.(2)高空冷涡提供了有利于热带低压维持和发展的动力条件,热带低压的维持又对"莫拉克"的移动造成影响.(3)冷空气持续南下造成副热带高压减弱,并且在"莫拉克"台风北侧形成稳定低能区;高空冷涡引起其北侧中高层高度下降和东风引导气流减弱;在弱环流和多热带气旋的环境场下,以及热带风暴"天鹅"(0907号)、"艾涛"对"莫拉克"台风的反方向作用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莫拉克"台风在台湾海峡移速异常缓慢的原因.(4)"莫拉克"台风在台湾海峡滞留时间长,其北侧强偏东风和南侧强西南风带来充沛的水汽,及迎风坡辐合抬升所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是造成闽北、浙南和台湾岛南部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学 热带气旋 异常路径 冷空气 高空冷涡 强降水 海峡两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