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胰岛素血症对糖尿病伴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启珣 丛丛 +2 位作者 白玉涵 王咏 曹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对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伴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包括蛋白质代谢异常--自噬的抑制;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氢钠交换异构体(NHE)的激活;葡萄糖与脂肪的代谢紊乱--... 对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伴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包括蛋白质代谢异常--自噬的抑制;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氢钠交换异构体(NHE)的激活;葡萄糖与脂肪的代谢紊乱--心外膜脂肪组织的扩张,产生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NHE1、NHE3、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脂肪酸、促炎细胞因子、神经酰胺等物质导致心脏毒性和心肌细胞氧化应激、钠滞留和血浆容量扩张、全身炎症、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大和纤维化、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血管僵硬等过程,从而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现代研究发现,多个中药单体和复方及针灸、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治疗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抵抗炎症反应、调控葡萄糖转运通路、促进脂肪酸分解等途径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并保护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 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中西医 综述
下载PDF
Apo A5、Alarin、C5a在单纯肥胖儿童高胰岛素血症中评估价值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康艳艳 薛萍 和旭丽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脂肪因子Alarin、补体C5a(C5a)在单纯肥胖儿童高胰岛素血症(HINS)中评估价值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有HINS将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2例单纯肥胖儿童分为HINS组、无HINS组,比较两组基线数据与血清A...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脂肪因子Alarin、补体C5a(C5a)在单纯肥胖儿童高胰岛素血症(HINS)中评估价值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有HINS将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2例单纯肥胖儿童分为HINS组、无HINS组,比较两组基线数据与血清Apo A5、Alarin、C5a水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NS组有糖尿病家族史患儿占比及FINS高于无HINS组(P<0.05);HINS组Apo A5低于无HINS组,Alarin、C5a高于无HINS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o A5与FINS呈负相关(r=-0.759,P<0.05),Alarin、C5a与FINS呈正相关(r=0.816、0.829,P<0.05);Apo A5与Alarin、C5a呈负相关(r=-0.841、-0.827,P<0.05),Alarin与C5a呈正相关(r=0.86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Apo A5、Alarin、C5a仍与单纯肥胖儿童HINS呈显著的相关性(P<0.001);Apo A5、Alarin、C5a评估HINS的AUC依次为0.705、0.725、0.717,Apo A5+Alarin+C5a评估HINS的AUC最高为0.932,敏感度为79.17%,特异度为94.17%(P<0.05)。结论Apo A5、Alarin、C5a是单纯肥胖儿童HINS独立相关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有望成为预测HINS的一个有效方案,三者或可为儿童肥胖及HINS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 A5 Alarin C5A 单纯肥胖 儿童 高胰岛素血症
下载PDF
清解阳明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痤疮及高胰岛素血症临床观察
3
作者 魏智慧 曹亚芳 繆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清解阳明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痤疮及高胰岛素血症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讨清解阳明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痤疮及高胰岛素血症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解阳明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胰岛素总和,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结果观察组PCOS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OS患者体质指数和FBG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COS患者体质指数和FB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OS患者痤疮皮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COS患者痤疮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OS患者餐后胰岛素总和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COS患者餐后胰岛素总和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COS患者AMH、FSH、LH和E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OS患者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COS患者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解阳明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痤疮和高胰岛素血症,改善激素水平及降低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阳明汤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痤疮 高胰岛素血症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对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减重疗效和安全性
4
作者 魏晨晨 孙丽莎 陈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对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减重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组口服12周...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对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减重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组口服12周,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每隔3周埋线1次,共4次)联合二甲双胍口服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重、体质指数(BMI)、体脂率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记录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BMI、体脂率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5.0%(18/24),总有效率为87.5%(21/24),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4/24)和50.0%(1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埋线术中不良反应有晕针[2.1%(2/96)]、出血[100%(96/96)]、疼痛[100%(96/96)]、红肿[4.2%(4/96)],术后不良反应有持续疼痛[100%(96/96)]、硬结[5.2%(5/96)]、淤青[10.4%(10/96)]和红肿[2.1%(2/96)],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青少年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减重,降低体脂率和空腹胰岛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肥胖 穴位埋线 二甲双胍 高胰岛素血症
下载PDF
NR5A1基因突变的46,XY性发育异常合并肥胖及高胰岛素血症一例
5
作者 陈辰 汤中云 +1 位作者 李敏 张迎春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1-274,296,共5页
46,XY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种遗传学性别、表型性别和性腺性别不一致的先天性疾病,确诊该病的关键是基因检测。回顾分析1例46,XY DSD患者,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因查体发现性腺发育异常就诊。患者46,XY DSD... 46,XY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种遗传学性别、表型性别和性腺性别不一致的先天性疾病,确诊该病的关键是基因检测。回顾分析1例46,XY DSD患者,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因查体发现性腺发育异常就诊。患者46,XY DSD合并肥胖及高胰岛素血症,致病基因为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 1,SF-1,又称NR5A1),突变位点为c.1095_1096insTCGG(p.Q366Sfs*22),对该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该位点所致的基因突变可能与肥胖及糖尿病相关。行腹腔镜双侧隐睾切除术+外阴整形术+阴蒂切除术,维持患者女性社会性别。从遗传学角度检测病因可为46,XY DSD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障碍 46 XY 类固醇生成因子1 突变 儿童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
下载PDF
超重肥胖人群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金涵 金庸 +3 位作者 徐淼 李佳霖 丁慧青 励丽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1期1484-1487,共4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非糖尿病肥胖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1]。动脉硬化是CVD的主要病理基础[2],也是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患者CVD风险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3]。IR是指组织对胰岛素刺激的反应降低,由于IR,机体会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非糖尿病肥胖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1]。动脉硬化是CVD的主要病理基础[2],也是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患者CVD风险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3]。IR是指组织对胰岛素刺激的反应降低,由于IR,机体会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4]。研究显示,IR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和独立危险因素[3]。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是评价个体动脉硬化方便可靠的指标能较好反映动脉硬化程度,对预测心脑血管风险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高胰岛素血症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高氨血症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研究
7
作者 赖盼建 李小兵 +1 位作者 王大燕 梅金枝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分析高胰岛素血症/高氨血症(HI/HA)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及DNA拷贝数变异测序分析,初步确定候选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在先证者及其父母、祖母中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 目的分析高胰岛素血症/高氨血症(HI/HA)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及DNA拷贝数变异测序分析,初步确定候选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在先证者及其父母、祖母中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因抽搐就诊,发现低血糖,其父亲和祖母同样有低血糖发作症状。先证者及其父亲、祖母在GLUD1基因11号外显子均存在c.1466C>T,p.P489L(p.Pro489Leu)杂合错义突变。结论GLUD1[c.1466C>T(p.P489L)]错义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原因,该突变在中国HI/HA综合征家系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综合征 GLUD1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幼儿行胰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芳 张建敏 訾婷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44-846,共3页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也称为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其特点是顽固的低血糖及与血糖水平不相称的相对高胰岛素血症,同时伴有低酮体、低脂血症。由于年龄越小,低血糖的危害越大,极易造...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也称为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其特点是顽固的低血糖及与血糖水平不相称的相对高胰岛素血症,同时伴有低酮体、低脂血症。由于年龄越小,低血糖的危害越大,极易造成永久性的脑损害,因此一旦确定药物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此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病率为1/25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自2002年至2011年共3例确诊为CHI的患儿,行胰腺次全切除术,现将术中的麻醉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胰腺次全切除术 麻醉管理 高胰岛素血症性低 婴幼儿 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糖水平
下载PDF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伟 肖新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又称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是一类复杂多样的罕见性疾病,是婴儿持续性低血糖中最常见的原因。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在此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
下载PDF
腰围、体重指数和高胰岛素血症在代谢综合征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10
作者 田慧 方福生 +16 位作者 邵迎红 李春霖 李剑 曹秀堂 闫双通 钟文雯 李妍妍 孙静芳 潘长玉 陆菊明 窦京涛 马芳玲 邹效漫 白香成 马琴 王惠先 王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评价腰围(WC)、体重指数(BMI)和高胰岛素血症(HIns)在代谢综合征(MS)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经糖尿病筛查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中老年人群(A组)和年度查体直接采用OGTT行糖尿病筛查的某单位整体人群(B组)的查体资料,... 目的评价腰围(WC)、体重指数(BMI)和高胰岛素血症(HIns)在代谢综合征(MS)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经糖尿病筛查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中老年人群(A组)和年度查体直接采用OGTT行糖尿病筛查的某单位整体人群(B组)的查体资料,各项体检指标、化验检查均由专人负责测量,收集数据并录入专项数据库,由专人用SA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WC异常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判定,MS相关代谢异常及BMI异常根据中国糖尿病学会(CDS)提出的标准判定,HIns按空腹胰岛素(FIns)≥15mU/L、糖负荷后2h胰岛素(2hPIns)≥80mU/L判定。结果WC、BMI和HIns在以上两组中均是影响糖代谢、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危险因素。A组糖尿病高危人群中WC异常和HIns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总体胰岛素水平也高于B组;BMI异常在B组检出率高,HIns在糖耐量低减和正常血糖人群中检出率高,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WC异常率高,三项异常的检出各有一定的人群特异性。WC和BMI标准评估肥胖的一致性分别为77.5%(A组)和74.3%(B组),在B组单用WC作为诊断MS的指标,比用BMI异常作为标准诊断MS会遗漏约28.2%的患者。结论WC异常、BMI异常和HIns均是影响糖代谢、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危险因素,其在不同人群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结合WC异常、BMI指标和HIns对早期MS评估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围 体重指数 高胰岛素血症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预测非糖尿病人群血压升高——170例非糖尿病成年人6年随访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光伟 姜亚云 +4 位作者 杨文英 王金平 胡泽溪 胡英华 潘孝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成年人血压升高是胰岛素抵抗本身还是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方法大庆地区1986年以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出170例(NGT107例,IGT63例)非糖尿病成年人,年龄25~74岁。初访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成年人血压升高是胰岛素抵抗本身还是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方法大庆地区1986年以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出170例(NGT107例,IGT63例)非糖尿病成年人,年龄25~74岁。初访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并全部跟踪随访至1992年,重复监测胰岛素以外各项指标。随访中恶化为糖尿病者被排除在本分析之外。计算OGTT曲线下胰岛素面积INSAU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1/(FPG×FINS)。以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基线胰岛素敏感性、血浆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是否能预测随访6年后血压水平升高。结果在基线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四分变量组(Quartiles)中,随访6年后的SBP、DBP水平随基线INSAUC增大而升高,在INSAUC值为58.5、121.0、175.6及291.6mu/L时,SBP分别为(119.5±2.3)、(122.1±2.5)、(129.4±2.4)及(128.3±2.6)mmHg,DBP分别为(78.6±1.6)、(79.7±1.7)、(85.2±1.7)及(84.0±1.8)mmHg。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值年龄、SBP与6年后之SB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4~0.0001),2h血糖水平与SBP相关性不显著。除此之外,基线INSAUC与随访之SBP显著独立相关基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6年后SBP相关不显著。以DBP代替SBP做因变量分析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预测 非糖尿病人群 压升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沈捷 刘铨之 +2 位作者 陈家伟 周大虎 薛婉芬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使用加与不加高脂血清的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刺激,以了解其光学及电镜结构改变。结果显示:胰岛素促细胞生长强度与胰岛素浓度成正比,高脂血清使平滑肌细胞排列无序化,失去特征结构,变为泡沫细胞;胰岛素与高... 使用加与不加高脂血清的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刺激,以了解其光学及电镜结构改变。结果显示:胰岛素促细胞生长强度与胰岛素浓度成正比,高脂血清使平滑肌细胞排列无序化,失去特征结构,变为泡沫细胞;胰岛素与高脂血清复合作用,不仅使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并使之由收缩型变为增殖型,还导致胶原纤维产生。结果提示: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胰岛素、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
下载PDF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被引量:18
13
作者 岳少杰 王铭杰 +2 位作者 王庆红 余小河 杨于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报道1例先天性持续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患儿,男,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4200g,生后即表现为反复低血糖,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血糖仍一直波动于1.2~2.8mmol/L之间,需静脉输... 报道1例先天性持续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患儿,男,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4200g,生后即表现为反复低血糖,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血糖仍一直波动于1.2~2.8mmol/L之间,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糖速为10~17mg/(kg·min),才能维持血糖的稳定。生后30d测定血胰岛素浓度为24.13U/L,同份标本的血糖为1.5mmol/L,血浆胰岛素(U/L)/血浆葡萄糖(mg/dL)比值为0.89,表明体内存在器质性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诊断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持续性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高糖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雨清 张伟栋 +1 位作者 吴洪娟 段文卓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1-351,共1页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 并发
下载PDF
针刺效应对肥胖大鼠高瘦素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志国 王少锦 +4 位作者 葛建军 孙立虹 康锁彬 田新乐 徐华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针刺效应 肥胖 大鼠 瘦素 高胰岛素血症 中医疗法
下载PDF
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妍妍 田慧 +8 位作者 李春霖 邵迎红 方福生 闫双通 孙敬芳 潘长玉 陆菊明 马芳玲 邹效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7,31,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21例经糖尿病筛查的老年男性高危人群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胰岛素测定结果分为高胰岛素血症组(n=195)和正常胰岛素组(n=326),对其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21例经糖尿病筛查的老年男性高危人群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胰岛素测定结果分为高胰岛素血症组(n=195)和正常胰岛素组(n=326),对其临床特征、糖代谢状态构成比、胰岛p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高胰岛素血症患者2~10年间糖代谢状态转化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胰岛素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胰岛素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胰岛素组(P〈0.01),年龄、总胆固醇(TC)、腰臀比值(WHR)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正常胰岛素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高胰岛素血症组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73.3%)明显高于正常胰岛素组(39.3%),其中高胰岛素血症组中新患2型糖尿病42例(21.5oA),糖调节受损者101例(51.8%),正常糖耐量者52例(26.7%),正常胰岛素组中新患2型糖尿病16例(4.9%),糖调节受损者112例(34.4%),正常糖耐量者198例(60.7%)。高胰岛素血症组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标也明显高于正常胰岛素组,在不同糖代谢状态分组中表现一致。高胰岛素血症组合并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心血管病的比例均高于正常胰岛素组。高胰岛素组中糖代谢状态转化情况显示体重增加或减少与糖耐量恶化或好转相关。结论老年男性糖尿病早期高危人群中,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大多在正常范围,但多项代谢指标及合并其他代谢异常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均高于正常胰岛素者,应引起重视并给予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抗药物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高胰岛素血症、瘦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敏 王兆鹏 +2 位作者 孙常铭 杨新宏 冯玉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120-4122,共3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高胰岛素血症、瘦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老年患者206例,行国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睡眠状况,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行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血糖代谢... 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高胰岛素血症、瘦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老年患者206例,行国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睡眠状况,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行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血糖代谢及胰岛功能,并测定血浆瘦素(Leptin)水平。根据PSQI结果,将PSQI>7分患者确定为睡眠障碍组,PSQI≤7分为非睡眠障碍组,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腰围、PSQI评分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Lept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焦虑状态发生率及合并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者比例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eptin、FPG、2 h Ins、焦虑状态与睡眠障碍独立相关。结论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睡眠障碍与高瘦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焦虑状态密切相关,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糖代谢紊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胰岛素血症 瘦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莎 刘蕊 +1 位作者 吴谊青 吴丽娜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发展阶段高胰岛素血症(HINS)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检测38例T2DM前期、52例新确诊、92例有T2DM病史患者(按病程分为0.5~3年、4~7年和8~11年)及20名正常对照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发展阶段高胰岛素血症(HINS)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检测38例T2DM前期、52例新确诊、92例有T2DM病史患者(按病程分为0.5~3年、4~7年和8~11年)及20名正常对照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并采用从www.ocdem.ox.ac.uk下载的HOMA2计算器(V2.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2-%β)。结果 T2DM各组胰岛素分泌高峰出现在2 h,均呈现胰岛素分泌延迟现象;T2DM前期组和新确诊组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OGTT)2 h胰岛素均值高于HINS诊断标准,且HINS患者分别占各组的50.00%和48.10%;随着病程的增长,HINS患者在有0.5~3年、4~7年和8~11年T2DM病史的患者中分别占28.57%、13.89%和10.00%。结论 T2DM前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处于HINS状态;随着病程的增长,HINS患者逐渐减少,但仍有部分T2DM患者长期处于HINS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功能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变化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非 杨天伦 +1 位作者 赵震宇 夏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其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30例(CAD组),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29例(CAD+HIns组);另设正常对照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RBP4水平;同时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测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测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与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2-hourpostprandialinslulin,2hP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index,HOMA-IR),测血脂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uric acid,U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s,FFA)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CAD+HIns组血浆RBP4水平较CAD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CA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BMI,FPG,Fins,2hPIns,HOMA-IR,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和hsCRP有显著相关性(分别r=0.259,0.331,0.582,0.452,0.600,0.236,–0.290,0.243,0.231;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hPIns和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不高,合并高胰岛素的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浆RBP4与BMI、血脂、UA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BMI,2hPIns和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高胰岛素血症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涂晶 洪涛 文格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其中大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约占2型糖尿病死因的50%。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目前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热点,但其具...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其中大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约占2型糖尿病死因的50%。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目前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热点,但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本文综述了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探讨其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胰岛素血症 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