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鱼粉高脂饲料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汤哲 林东晓 +5 位作者 蔡明浪 张俊智 朱波 石勇 钟蕾 胡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常鱼粉组,另以含有22%鱼粉、52%豆粕和9%粗脂肪的饲料为低鱼粉高脂组,分别在低鱼粉高脂组中添加1%和2%的大豆卵磷脂,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于室外池塘进行网箱养殖,日投喂1次,喂量为黄鳝体重3%—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饵料系数与肝体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而饵料系数与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2)对比正常鱼粉组,低鱼粉高脂饲料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使黄鳝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数目上升;(4)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相对丰度上升,而与低鱼粉高脂组相比,添加2%大豆磷脂后黄鳝肠道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提高了肠道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减少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的丰度(P<0.05)。由此得出,在试验条件下,2%大豆卵磷脂可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并修复肠道组织结构与维持菌群稳态,进而缓解低鱼粉高脂饲料对黄鳝生长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鱼粉高脂饲料 大豆卵磷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黄鳝
下载PDF
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2
作者 赵梓硕 朱玉光 +3 位作者 马燕山 李志伟 景永帅 谢英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53,共11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1组)、高脂饲料2组(HFD2组)、高脂饲料3组(HFD3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饲料8周。造模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喂养8周后,采用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大鼠肝脏进行检查。取血和肝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的变化。肉眼观察肝脏大体形态,计算其肝指数和Lee’s指数。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精神变差、活动减少、脱毛现象加重、摄食量减少、体质量明显升高,肝指数、Lee’s指数显著提高,肝脏体积增大,边缘较钝,可见脂肪变性和沉积,且以HFD3组大鼠变化最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且HFD3组更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欠清,肝和脾的CT值比值明显降低,同/反相位图上肝脏实质信号差别明显,且HFD3组对于大鼠影像学变化影响更大。结论:三种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但HFD3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优于其他两组,病变相对严重,预计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和降脂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肪肝病 高脂饲料 动物模型 放射学 SD大鼠
下载PDF
不同高脂饲料对Wistar大鼠代谢综合征相关血生化和病理学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孟令仪 黄鑫 +4 位作者 周博宇 张晶莹 宋忻恬 张静波 高峰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18期16-17,共2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为了深入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治疗策略,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本研究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不同种类的高脂饲料饲养,模...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为了深入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探索治疗策略,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本研究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不同种类的高脂饲料饲养,模拟代谢综合征的发展过程。实验结果显示,高脂饲料显著增加了大鼠体重,并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和血脂异常。高脂饲料还引起了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病理学改变。这些发现强调了高脂饲料模型在代谢综合征研究中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这项研究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脂饲料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配方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亓妙 徐晨曦 +2 位作者 吕玲娟 杨志宏 杨润梅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诱导建立Sprague-Dawley(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和5个高脂模型组,连续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不同配方高脂饲料6周,于诱导1、2、4和6周检测大鼠血脂含量,诱导6周后进行肝... 目的应用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诱导建立Sprague-Dawley(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和5个高脂模型组,连续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不同配方高脂饲料6周,于诱导1、2、4和6周检测大鼠血脂含量,诱导6周后进行肝脂质含量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造模6周后,模型2和模型3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各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各模型组大鼠肝中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通过饲喂高脂饲料6周进行诱导,添加了20%果糖和10%猪油的配方2和配方3高脂饲料能够成功建立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症模型 高脂饲料 SD大鼠 胆固醇
下载PDF
苦瓜皂苷对饲喂高脂饲料小鼠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仝钰洁 赵妍 +5 位作者 张浩 王吉根 杨敏 姚康雨 任万平 邵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3-179,共7页
为研究苦瓜皂苷对饲喂高脂饲料动物体脂控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3周龄昆明小鼠160只,随机分为1个基础饲料对照组和3个高脂饲料试验组,雌雄各半。试验组按小鼠体重灌服0、400、800 mg/kg苦瓜皂苷,试验期28 d... 为研究苦瓜皂苷对饲喂高脂饲料动物体脂控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3周龄昆明小鼠160只,随机分为1个基础饲料对照组和3个高脂饲料试验组,雌雄各半。试验组按小鼠体重灌服0、400、800 mg/kg苦瓜皂苷,试验期28 d,探索苦瓜皂苷对小鼠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服800 mg/kg苦瓜皂苷可显著降低饲喂高脂饲料小鼠体重和采食量(P<0.05);极显著降低其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其脂肪重和体脂率(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服800 mg/kg苦瓜皂苷的小鼠体重、脂肪重及体脂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可增加抗氧化水平,促进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皂苷 高脂饲料 生长发育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高脂饲料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马学婧 郭文贺 +2 位作者 韩婧 王盼盼 宋立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1,共6页
高脂饲料是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常见类型饲料,可用于诱导啮齿类动物发生脂质累积,构建食源诱导疾病模型。高脂饲料对阐明脂质代谢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也可用于研究鱼类脂质代谢调控方法,开发促进鱼体生长、缓解脂质累积的鱼类饲... 高脂饲料是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常见类型饲料,可用于诱导啮齿类动物发生脂质累积,构建食源诱导疾病模型。高脂饲料对阐明脂质代谢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也可用于研究鱼类脂质代谢调控方法,开发促进鱼体生长、缓解脂质累积的鱼类饲料。因此,高脂饲料在脂质代谢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高脂饲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和种类,阐述了高脂饲料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鱼类养殖中深入开发应用高脂饲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质代谢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对摄食高脂饲料的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梓晔 姚春凤 +2 位作者 车明晓 迟淑艳 谭北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64,共11页
实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 实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0.02)g],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组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脂质分解并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肝脂积累,促进肝脏健康,增加肌肉ARA、DHA和EPA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Α-硫辛酸 高脂饲料 质代谢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柠檬苦素通过激活AMPK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8
作者 聂桐 马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2-1750,共9页
旨在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M)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选用体重21~23 g雄性C57BL/6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对照组、LM组、高脂组、高脂+低剂量LM组(60 mg·(kg·d)^(-1))和高脂+高剂量LM组(120 mg·(kg... 旨在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LM)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选用体重21~23 g雄性C57BL/6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对照组、LM组、高脂组、高脂+低剂量LM组(60 mg·(kg·d)^(-1))和高脂+高剂量LM组(120 mg·(kg·d)^(-1))。12周后称量各组小鼠体重;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尿素氮(BUN);使用试剂盒检测肾组织TG、TC;通过苏木精-伊红(HE)、糖原(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中脂肪酸合成酶(FAS)、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含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FAS、SREBP1、ATGL、HSL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检验LM、阿卡地新(AICA Riboside,AICAR)以及多索吗啡(Dorsomorphin,Compound C)与AMPK蛋白结合能力。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LM干预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和肾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改善了高脂饲喂引起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AMPK磷酸化(P<0.05),显著上调ATGL、HSL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SREBP1、FAS蛋白的表达(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M能与AMPK紧密结合且存在多个与AICAR结合AMPK的相同位点。结果提示,LM通过激活AMPK减轻肾脂肪异位沉积从而改善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 高脂饲料 肾损伤 AMP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分步真空喷涂硬脂鱼油可提高大口黑鲈高脂饲料的水中稳定性
9
作者 柯添宏 董智勇 +3 位作者 时博 蔡林伟 邬博文 张月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5-1733,共9页
为研究不同鱼油和真空喷涂方式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高脂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影响,参考了现阶段大口黑鲈商业配方并在接近商品饲料生产条件下制得1种膨化颗粒,喷涂油脂为硬脂鱼油和冬化鱼油,真空喷涂的方式分为直接喷涂和分... 为研究不同鱼油和真空喷涂方式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高脂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影响,参考了现阶段大口黑鲈商业配方并在接近商品饲料生产条件下制得1种膨化颗粒,喷涂油脂为硬脂鱼油和冬化鱼油,真空喷涂的方式分为直接喷涂和分步喷涂,制得4组高脂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冬化直喷组(冬化鱼油直接喷涂)、均混直喷组(冬化及硬脂鱼油均等混匀后直接喷涂)、“1/2”硬脂分喷组(“1/2”硬脂分步喷涂)和“1/3”硬脂分喷组(“1/3”硬脂分步喷涂)。在水温26℃且略带震荡的条件下分别浸泡10min、20min、40min、60min、90min和180min,并测定相应的饲料水中稳定性。结果显示:4组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溶失率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步升高,浸泡180min后,三者的平均溶失率分别达到了22.34%、10.26%和4.60%。在前60min浸泡时间内,冬化直喷组表现最差,其脂肪和干物质溶失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1/2”硬脂分喷组表现最佳,其脂肪和干物质溶失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各组间的粗蛋白溶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浸泡90min后,“1/2”和“1/3”硬脂分喷组的粗脂肪溶失率显著低于冬化直喷组和均混直喷组,但两个分喷组间无显著差异;“1/2”硬脂分喷组的干物质溶失率显著低于冬化直喷组,但冬化直喷组、均混直喷组和“1/3”硬脂分喷组间无显著差异;冬化直喷组的粗蛋白溶失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浸泡180min后,仅“1/2”硬脂分喷组的粗脂肪溶失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冬化直喷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溶失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喷涂油脂的饱和度、采用分步喷涂工艺及在分步喷涂时提高喷涂油脂中硬脂鱼油的占比都能显著降低饲料粗脂肪和干物质的溶失率,进而提高大口黑鲈高脂饲料水中稳定性,但以上因素均不影响饲料的粗蛋白溶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水中稳定性 鱼油 分步真空喷涂 大口黑鲈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0
作者 张晶晶 陈祥顺 +5 位作者 曲乐天 夏腾 丁皓天 徐一力 许建和 程汉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32.37±0.13)g的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含12%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BA0)、20... 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50尾体质健康、初始体重(32.37±0.13)g的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含12%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BA0)、200(BA200)、400(BA400)、600(BA600)、800mg/kg(BA800)胆汁酸,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试验期8W。结果显示,与BA0相比,BA400和BA600异育银鲫的末重(FBW)显著升高(P<0.05);BA600异育银鲫的增重率(WGR)显著升高(P<0.05),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BA200、BA400、BA600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异育银鲫肝体比(HSI)均显著降低(P<0.05),BA800异育银鲫肥满度(CF)显著升高(P<0.05)。与BA0相比,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BA400和BA600异育银鲫的粗蛋白质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A600和BA800异育银鲫粗灰分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400~600mg/kg胆汁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供能,改善肌肉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胆汁酸 高脂饲料 生长性能
原文传递
高脂饲料及运动干预对大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11
作者 何惠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0,共4页
试验将66只试验大鼠划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饲喂4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后测定其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判定高脂血症模型是否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高脂大鼠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继续高脂饲喂,试验Ⅱ组采取运动干... 试验将66只试验大鼠划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饲喂4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后测定其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判定高脂血症模型是否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高脂大鼠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继续高脂饲喂,试验Ⅱ组采取运动干预,分析高脂饲料及运动干预对大鼠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运动干预后提升了试验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试验结果验证了运动干预可以提升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水平,改善大鼠生理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运动干预 生理机能 质代谢水平 血症
下载PDF
投喂高脂饲料后草鱼主要生化指标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1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汪开毓 苗常鸿 +5 位作者 黄锦炉 王均 连海 吴春艳 牟巧凤 付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75-2383,共9页
为了研究草鱼肝脏对高脂饲料的代谢调控机理,试验研究了连续12周投喂含8.1%脂肪的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表达的影响。将120尾平均体重为(15.0±2.4)g的健康草鱼随机为高脂组和基础组... 为了研究草鱼肝脏对高脂饲料的代谢调控机理,试验研究了连续12周投喂含8.1%脂肪的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表达的影响。将120尾平均体重为(15.0±2.4)g的健康草鱼随机为高脂组和基础组,分别投喂含8.1%脂肪的高脂饲料和4.6%脂肪的基础饲料,并在试验的第4、8、12周检测草鱼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试验第12周,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胰脏组织形态,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胰脏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高脂组草鱼肝细胞出现损伤,并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在试验第12周,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或P<0.0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肝胰脏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得出,高脂饲料的连续投喂升高了草鱼的血脂水平,并使草鱼肝胰脏出现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脂饲料降低草鱼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肝脏脂肪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高脂饲料 生化指标 ACC1 mRNA 半定量RT-PCR
下载PDF
维生素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牛化欣 雷霁霖 +3 位作者 常杰 周兴 贾玉东 高淳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6.5)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D-120)、240(D-240)、480(D-480)和960 mg/kg (D-960)的DL-...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6.5)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D-120)、240(D-240)、480(D-480)和960 mg/kg (D-960)的DL-α-生育酚醋酸酯5种试验饲料养殖110 d,考察维生素E(V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240组大菱鲆末均质量最高,且显著高于D-0组(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 D-120组和D-240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0组(P〈0.05),但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0组(P〈0.05)。D-0组和D-960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D-0组和D-960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VE添加水平的增加,大菱鲆肝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有降低的趋势;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菱鲆肝总抗氧化酶、超级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VE添加水平的升高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随着饲料 VE 水平的增加,大菱鲆肝 VE 积累量有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肌肉 VE 的积累量先升高后恒定在一个水平。综上所述,在高脂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 (有效含量124~243 mg/kg)能改善大菱鲆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效率、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调节和改善血脂代谢,可调控机体脂肪代谢酶活性,提高机体组织VE积累量和肝抗氧化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添加不同水平的 VE 对高脂胁迫下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VE在高脂胁迫下的合理使用及以VE营养调控鱼类脂肪代谢和改善抗氧化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高脂饲料 类代谢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朱磊 路瑛丽 +1 位作者 冯连世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2-64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C组(SPF级繁殖鼠料),H1组(40%自配高脂饲料)、H2组(45%高脂饲料)、H3组(60%高脂饲料),每组10只。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饲养11周后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C组(SPF级繁殖鼠料),H1组(40%自配高脂饲料)、H2组(45%高脂饲料)、H3组(60%高脂饲料),每组10只。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饲养11周后大鼠麻醉处死,测量每只大鼠的体长、脂肪重量(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计算其脂体比、BMI和Lee’s指数;检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饲料对SD大鼠肥胖的影响。结果:(1)H2组大鼠自第8周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建模效率最高;(2)45%高脂饲料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C、TG和LDL-C浓度,而显著降低HDL-C浓度(P<0.05);(3)60%高脂饲料极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C和TG浓度(P<0.01),显著升高LDL-C浓度(P<0.05),而极显著降低HDL浓度(P<0.01);H2和H3组大鼠肾周脂肪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和Lee’s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1)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的判断标准: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增加,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脂体比显著增加,Lee’s指数显著升高;且个体体重超过对照组平均体重20%。(2)喂饲6周是利用45%脂供能高脂饲料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最经济的建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高脂饲料 肥胖模型
原文传递
D-半乳糖合并半高脂饲料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明江 李浩 +4 位作者 赵文明 徐立 刘剑刚 蔡琳琳 官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建立复合因素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并从行为学、病理形态学、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等角度进行评价。方法选用雌性正常SD大鼠,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饲喂半高脂饲料,制备6w及8w不同时程的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采用Mo... 目的建立复合因素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并从行为学、病理形态学、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等角度进行评价。方法选用雌性正常SD大鼠,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饲喂半高脂饲料,制备6w及8w不同时程的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及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脑中丙二醛(MD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不同时程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之间及与正常大鼠的差异。结果6w末时,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在物体识别实验中,分辨指数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但水迷宫实验成绩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8w末时,模型动物在分辨指数下降(P<0.01)的同时,水迷宫成绩亦明显下降,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8w末与6w末相比,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造模后,能引起海马神经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及早期凋亡现象,且存在着进行性加重的病理变化;6、8w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的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8w大鼠IL-6水平高于6w模型组(P<0.05);6、8w模型组ox-LDL、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以该方法复制的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多环节病理变化,可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特别是其早期干预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高脂饲料 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模型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胜男 马卉佳 +3 位作者 徐韬 陈拥军 林仕梅 黄先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22-342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发酵桑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7.5%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SGR、PER和FCR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脏体比和肠脂比显著降低(P<0.05),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高脂饲料中添加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性能,而添加15.0%发酵桑叶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有利于肝脏健康,改善机体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 高脂饲料 杂交鳢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清滨 王秋举 +5 位作者 杨翼羽 董晓庆 陈玉珂 鞠雪 董婧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6,65,共9页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13±2.78)g/尾的健康草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第1组为基础组,饲喂基础饲料(脂肪水平...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投喂高脂饲料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13±2.78)g/尾的健康草鱼幼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第1组为基础组,饲喂基础饲料(脂肪水平为5.09%),第2组为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脂肪水平为8.25%),其余4组为牛磺酸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200,700,1 200和1 7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养殖65d后,测定草鱼体质量和体长,并采集尾静脉血样、肝胰脏和肌肉样品,用于测定草鱼幼鱼生长、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脏体指数(VSI)、肌肉粗脂肪含量、肝胰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壳率(ESR)、肝胰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2)与高脂组相比,添加700mg/kg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P<0.05);添加1 700mg/kg牛磺酸显著降低了VSI(P<0.05);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ESR,降低了肌肉中粗脂肪含量(P<0.05);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200~1 200和700~1 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肝胰脏SOD和CAT活性,1 200和700mg/kg牛磺酸分别显著提高了血清中SOD和CAT活性(P<0.05);当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700~1 200,200~1 700mg/kg时显著降低了肝胰脏、血清中MDA含量(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高脂饲料显著降低了草鱼幼鱼的肌肉品质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投喂添加适宜剂量(700~1 200mg/kg)牛磺酸的高脂饲料促进了草鱼幼鱼的生长,改善了肌肉品质,提高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牛磺酸 高脂饲料 幼鱼生长 肌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向枭 曾本和 +3 位作者 杨理想 周兴华 陈建 王文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89-509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360尾初始体质量为(12.74±0.14)g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360尾初始体质量为(12.74±0.14)g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在高脂饲料中添加0(对照)、75、150和300 mg/kg胆汁酸的4种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50 mg/kg胆汁酸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3.52%、1.84%/d和2.09%,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齐口裂腹鱼幼鱼的饲料系数(FCR)则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150 mg/kg胆汁酸组达到最低值,为1.23,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75 mg/kg胆汁酸组(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幼鱼的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150和300 mg/kg胆汁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75 mg/kg胆汁酸组(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幼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呈逐渐升高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150和300 mg/kg胆汁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胆汁酸组(P<0.05);齐口裂腹鱼幼鱼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则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呈先降低而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75、150和300 mg/kg胆汁酸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齐口裂腹鱼幼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幼鱼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前肠及中肠中蛋白酶的活性则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肝胰脏及前肠中脂肪酶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中肠中脂肪酶活性则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胆汁酸添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后肠中蛋白酶、脂肪酶及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幼鱼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上述指标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在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有效地增强齐口裂腹鱼幼鱼对高脂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促进生长,减少脂肪的沉积,改善肌肉品质。综合各项指标得出,齐口裂腹鱼幼鱼高脂饲料中胆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幼鱼 胆汁酸 高脂饲料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高脂饲料诱发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9
作者 贾璐 石洁 +3 位作者 段志倩 董瑞萍 万盟 郑建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24-28,共5页
目的建立小鼠高血糖模型,在此模型上考察黄精多糖(PSP)对于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胰岛素、糖耐量、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建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Model组),Model组以高脂饲料喂养50周,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造... 目的建立小鼠高血糖模型,在此模型上考察黄精多糖(PSP)对于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胰岛素、糖耐量、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建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Model组),Model组以高脂饲料喂养50周,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从正常对照组中随机选取10只小鼠作为Control组,将Model组按照体重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组(HFD组)和黄精多糖组(PSP组),每组各10只。PSP组用25 g/L黄精多糖水溶液、500 mg/kg剂量、每日1次灌胃给药8周,同时Control组和HFD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通过血糖仪、胰岛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血糖值、糖耐量、胰岛素水平、肝脏胰岛素受体(IRS-2)表达以及肝脏NO水平的影响。结果 Model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体重显著高于Control组,提示模型成功。PSP组小鼠与HFD组相比,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胰岛素受体IRS-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组织NO水平。结论该糖尿病小鼠模型稳定,同时具有空腹高胰岛素血症的特点,对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发病尤为适用。通过PSP对该模型的干预,显示PSP可以降低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值、空腹胰岛素水平,同时提高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并对高血糖环境下的高氧化应激状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糖尿病 小鼠 黄精多糖 胰岛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肥胖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昝玉玺 王天云 +1 位作者 董卫华 赵长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31-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脂饲料配方对制造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用改进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观察体重及肥胖指标并与一般饲料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脂饲料和一般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分别为(328.51±34.67)g;(226.98±48.43)g,... [目的]探讨高脂饲料配方对制造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用改进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观察体重及肥胖指标并与一般饲料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脂饲料和一般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分别为(328.51±34.67)g;(226.98±48.43)g,Lee’s指数分别为298.44±4.39;294.83±6.26,经统计学处理,高脂饲料组高于一般饲料组(P﹤0.01,P﹤0.05)。造模成功后,高脂饲料组大鼠脂肪及肝、肾重量均大于一般饲料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葡萄糖耐量明显降低,血清TC、TG和LDL-C升高,HDL-C则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饲料可使大鼠发生肥胖,同时伴有葡萄糖耐量降低、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大鼠 肥胖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