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苯丙氨酸血症家系PAH和PTS基因突变研究
1
作者 李乐 戴翔 +1 位作者 周鑫 曹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07-510,515,共5页
目的 检测湖北省地区26例中国人高苯丙氨酸血症家系基因突变,研究其基因型、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26例HPA患儿和父母静脉血样本,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 目的 检测湖北省地区26例中国人高苯丙氨酸血症家系基因突变,研究其基因型、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26例HPA患儿和父母静脉血样本,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AH基因和PTS基因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并以直接测序法对扩增产物正反测序进行突变分析。同时选取同时段来本院健康体检无明显异常儿童100名为正常对照组,处理方式与患儿相同。结果 患儿中检出PAH基因突变24种,其中c.728G>A(R243Q)最常见,等位基因突变率为15.2%(7/46)。发现一新PTS基因突变IVS3+9A>G。3例BH4缺乏型患儿中检出PTS基因P87S、D96N和A111T突变,其中P87S是最常见致病突变。在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以上患儿中携带的突变,仅检出三种突变Q232Q(c.696A>G)、V245V(c.735G>A)和L385L(c.1155G>C),均为同义突变,不改变编码氨基酸,属于正常DNA多态。结论 PAH基因突变引起患儿PAH缺乏型HPA,而PTS基因突变引起严重型BH4缺乏症。基因检查的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为进一步生育指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PAH PTS BH4 突变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遗传分型与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黎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高苯丙氨酸血症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及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陷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将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治疗以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和补充神经递质药物为主。我国于1982年开始进行高苯丙氨酸血症的... 高苯丙氨酸血症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及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陷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将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治疗以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和补充神经递质药物为主。我国于1982年开始进行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已经从临床症状的诊断向新生儿期无症状的生化和基因诊断转变。如何对高苯丙氨酸血症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治,已然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主要对高苯丙氨酸血症的遗传背景、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阐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羟化酶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喋呤 新生儿疾病筛查
下载PDF
自贡市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3
作者 喻琴 刘宇 +1 位作者 宋梅 熊家玲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贡市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的基因突变特征,构建本地区HPA的基因突变谱。方法根据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分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3例)、轻度PKU(7例)和HPA(5例),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例HPA患儿PAH、PTS、QDPR、SPR、PCBD... 目的探讨自贡市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的基因突变特征,构建本地区HPA的基因突变谱。方法根据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分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3例)、轻度PKU(7例)和HPA(5例),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例HPA患儿PAH、PTS、QDPR、SPR、PCBD1和GCH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检出PAH基因突变13例,PTS基因突变2例,无其他基因突变。PAH基因突变20种,经典型PKU的突变类型为Exon6大缺失(1/15,6.6%)、P.Y356X(1/15,6.6%)、P.R176X(1/15,6.6%)、P.Y204C(1/15,6.6%),P.G247R(1/15,6.6%)、P.Y166X(1/15,6.6%),轻度PKU突变频率类型最高为P.R241H(2/15,20.0%),轻度HPA突变频率类型最高为P.R53H(3/15,20.0%)和P.R241C(2/15,13.3%),PTS基因检测出4种突变类型,分别为P.P87S、P.D96N、P.N52S、P.T106M。结论自贡地区HPA患儿以PAH基因突变为主,其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位点是P.R53H、P.R241H及P.R241C,并以错义突变类型为主,进一步验证了患儿基因型与表型存在相关性,有利于HPA患儿早期分型,预后判断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基因突变 新生儿疾病筛查 遗传咨询
下载PDF
浙江省1200万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周朵 杨茹莱 +5 位作者 黄新文 黄晓磊 杨昕 毛华庆 杨建滨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3-692,共10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及发病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1 922 318名新生儿血促甲状腺素(TSH)及苯丙氨酸(Phe)检测的资料。其中,血TSH浓度...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及发病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1 922 318名新生儿血促甲状腺素(TSH)及苯丙氨酸(Phe)检测的资料。其中,血TSH浓度采用荧光法检测,血Phe浓度采用荧光法或串联质谱法检测。TSH在9μIU/mL及以上的新生儿为CH筛查阳性,血Phe浓度超过120μmol/L和(或)血Phe与酪氨酸(Tyr)比值大于2.0为HPA筛查阳性,召回复查。采用高通量测序和MassARRAY技术检测基因变异。结果:1999—2022年共筛查新生儿11 922 318名,总筛查率为89.41%,筛查率由1999年6.46%提升至2022年的100.00%。检出CH患儿8924例,患病率为1/1336,检出HPA患儿563例,患病率为1/21 176,其中508例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cPKU),55例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97例CH患儿完善基因检测,检出9种CH相关基因,双氧化酶2(DUOX2)基因检出频率最高(69.0%),其中c. 3329G>A(p. R1110Q)(18.2%)和c.1588A>T(p.K530X)(17.3%)为热点突变。250例cPKU患者中检出81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其中c728G>A(p.R243Q)(24.4%)和c.721C>T(p.R241C)(15.0%)为热点突变,7种为新发变异:c.107C>A(p.S36*)、c.137G>T(p.G46V)、c.148A>G(p.K50E)、c.285C>T(p.I95I)、c.843-10del TTCC、exon4-7del和c.1066-2A>G。36例BH4D患者中检出12种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S)基因变异,热点突变为c.259C>T(p.P87S)(31.9%)。结论:浙江省新生儿筛查率逐年升高,CH发病率明显增高,HPA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DUOX2基因变异为CH患儿最常见基因变异,c728G>A(p.R243Q)为cPKU患者的热点突变,c.259C>T(p.P87S)为BH4D患者的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高苯丙氨酸血症 基因变异
下载PDF
两种尿蝶呤谱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在高苯丙氨酸血症中的应用
5
作者 谢汛杰 江剑辉 曾伟宏 《广东医学》 2023年第12期1492-1497,共6页
目的对碘(I_(2))氧化法和二氧化锰(MnO_(2))氧化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尿蝶呤谱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提高尿蝶呤谱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诊断及分型准确率。方法分别用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处理65例尿液样本,通过定量分析尿液中新蝶呤... 目的对碘(I_(2))氧化法和二氧化锰(MnO_(2))氧化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在尿蝶呤谱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提高尿蝶呤谱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诊断及分型准确率。方法分别用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处理65例尿液样本,通过定量分析尿液中新蝶呤(N)和生物蝶呤(B)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以及分析两种方法在HP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处理苯丙酮尿症(PKU)、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和正常儿童尿液样本,诊断符合率均达100%。I_(2)氧化法检测的N和B浓度均高于MnO_(2)氧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N的检测限[I_(2)氧化法:(0.00063±0.00027)μg/L;MnO_(2)氧化法:(0.00076±0.00032)μg/L];B的检测限[I_(2)氧化法:(0.00084±0.00035)μg/L;MnO_(2)氧化法:(0.00081±0.00033)μg/L],I_(2)氧化法优于MnO_(2)氧化法。两种方法的批内精密度(CV)均较好(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N:2.54%、3.51%,B:2.43%、3.26%);批间CV I_(2)氧化法优于MnO_(2)氧化法(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N:2.26%、6.25%,B:2.75%、7.32%)。低浓度标准品回收试验,I_(2)氧化法的N回收率较差(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N:128.19%、85.7%;B:93.49%、87.55%);中、高浓度标准品回收试验N和B的回收率均良好(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是I_(2)氧化法N:109.90%、99.59%,B:97.57%、103.29%;MnO_(2)氧化法N:94.71%、98.41%,B:95.43%、100.5%)。两种方法在0.01~2.00μg/L范围内均有良好线性。结论I_(2)氧化法和MnO_(2)氧化法能有效鉴别PKU和BH4D,两者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I_(2)氧化法优于MnO_(2)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 效液相色谱 尿蝶呤谱
下载PDF
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及PAH基因变异和缺失分析
6
作者 马翠霞 封露露 +2 位作者 马倩倩 李扬 封纪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率、临床分型以及相关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在石家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HPA筛查的487 380名新生儿,经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足跟血苯丙氨酸浓度,采用基因测...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率、临床分型以及相关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在石家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HPA筛查的487 380名新生儿,经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足跟血苯丙氨酸浓度,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可疑阳性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进行检测,患儿父母采用Sanger法进行目标基因变异验证,进一步将基因测序结果与正常人比对,找出片段缺失区域并进行分析。结果487 380名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儿191例,确诊HPA 104例,均为PAH缺乏症,发病率为1/4686。104例患儿中共检测出62种基因变异,包括错义变异37种、剪接变异10种、无义变异7种、同义变异2种、整码变异1种以及杂合缺失5种。PAH基因常见的变异位点有c. 158 G>A(18.7%)、c. 728 G>A(10.5%)、c. 611 A>G(6.7%)、c. 331 C>T(4.8%)和c.721C>T(4.8%),并发现未报道基因片段缺失(外显子6杂合缺失)及基因变异(c.630T>G、c.61-1G>A、c.912+5G>T和c.1055+241C>A)。结论 石家庄市HPA发病率较高,为1/4686;发现了62种PAH基因变异,包括5种片段缺失;此外发现5种未报道的基因变异,丰富了基因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发病率 苯丙羟化酶 基因变异 新生儿
下载PDF
广东省新生儿筛查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的鉴别诊断及管理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江剑辉 李蓓 +8 位作者 刘孜孜 曹伟锋 陈倩瑜 范雅凌 张宝贞 范美羚 蒋翔 贾雪芳 萧廣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15-1816,共2页
目的对广东省新生儿筛查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PHPA)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探讨可行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广东省"一个诊断中心支持多个检测机构"的PHPA转诊协作网络及"转诊申请-诊断报告反馈"管理模式,应用... 目的对广东省新生儿筛查检出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PHPA)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探讨可行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广东省"一个诊断中心支持多个检测机构"的PHPA转诊协作网络及"转诊申请-诊断报告反馈"管理模式,应用苯丙氨酸(Phe)定量测定、四氢生物蝶呤(BH4)负荷试验、尿蝶呤谱分析、二氢蝶啶还原酶检测和PTPS基因测序分析等方法对PHPA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2002~2007年6年期间广东省新生儿筛查检出PHPA75例,诊断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22例(29.33)、轻~中度HPA26例(34.66)、BH4反应型(BH4R)-HPA12例(16.00)和BH4缺乏症(BH4D)15例(20.00)。全部病例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结论PHPA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类型不同,治疗方法迥异,故筛查检出PHPA治疗干预前必须先行鉴别诊断。可采用"一个诊断中心,多个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培育诊断中心,建立转诊协作网络,规范管理程序,为区域性新生儿筛查检出的PHPA提供鉴别诊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酮尿 新生儿疾病筛查 诊断 鉴别诊断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广西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范歆 陈少科 +7 位作者 林彩娟 俸诗瀚 李旺 罗静思 林飞 钱家乐 李正 何春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发病情况以及与国内其他省市发病率比较。方法:对2009~2011年在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的424 725例新生儿以及10例确诊HPA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其他省市报道的HPA发病率...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发病情况以及与国内其他省市发病率比较。方法:对2009~2011年在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的424 725例新生儿以及10例确诊HPA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其他省市报道的HPA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广西地区HPA发病率为1∶42 472,包括经典型苯丙酮尿症、BH4反应性苯丙酮尿症以及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确诊患者中包括汉族、壮族人。结论:广西地区HPA发病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民族HPA发病率有待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酮尿 发病率
下载PDF
72例安徽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变异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海利 李卫东 +3 位作者 邵子瑜 李辉 徐军杨 宋旺生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安徽省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情况,探讨PAH基因变异类型与HPA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集72例安徽省HPA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二代测序,测序范围包括13个外显子和外显子上下游200个碱基对的内含子... 目的观察安徽省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情况,探讨PAH基因变异类型与HPA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采集72例安徽省HPA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二代测序,测序范围包括13个外显子和外显子上下游200个碱基对的内含子,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可疑大片段缺失重复进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验证。结果 72例HPA患儿共检出复合杂合及纯合变异64例,1个位点变异6例、3个以上变异位点2例。常见变异类型依次为R243Q(12.86%)、R53H(12.14%)、Y204C(7.86%)、V399V(6.43%)、R241C(4.29%)、IVS4-1G>A(4.29%)、R111X(4.29%)、R413P(3.57%)、Y356X(2.86%)、A434D(2.14%)、R158W(2.14%)、Y166X(2.14%)。经典型PKU最常见PAH基因变异类型为R243Q、Y204C、V399V、R111X、IVS4-1G>A、R413P、G257V,共占61.4%;轻度PKU最常见PAH基因变异类型为R243Q、R241C、Y204C、V399V、Y356X、R413P、R158W,共占67.65%;轻度HPA最常见PAH基因变异类型为R53H、R243Q、D101N、R111X、V230I,共占48.98%。结论安徽地区HPA患儿PAH基因热点变异类型为R53H、R243Q、R241C、Y204C、V399V、R111X、IVS4-1G>A、Y356X、R413P、R158W。轻度HPA患儿PAH基因变异类型主要为R53H中,经典PKU和轻度PKU患儿中未发现较集中的PAH基因变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羟化酶 基因变异 基因测序 安徽省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苯丙氨酸负荷试验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浓度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晓岚 韩连书 +2 位作者 叶军 邱文娟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09-512,共4页
目的了解苯丙氨酸负荷试验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血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浓度及其比值Phe/Tyr的影响。方法HPA组30例,非HPA儿童(对照组)33例。所有儿童均空腹口服Phe100mg/kg,分别于服Phe前0h、服Phe后1h、2h、3h、4h采手指血,滴于... 目的了解苯丙氨酸负荷试验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血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浓度及其比值Phe/Tyr的影响。方法HPA组30例,非HPA儿童(对照组)33例。所有儿童均空腹口服Phe100mg/kg,分别于服Phe前0h、服Phe后1h、2h、3h、4h采手指血,滴于滤纸片上,取直径3mm干血滤纸片,经含Phe和Tyr同位素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进行串联质谱分析,测定Phe、Tyr浓度和Phe/Tyr值。结果血Phe浓度HPA组于服Phe后2h最高,服Phe后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于服Phe后1h值最高,服Phe后4h下降至接近正常浓度,两组比较各时间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Tyr浓度HPA组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于服Phe后逐渐升高,各时间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于服Phe后2h、3h时高于HP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he/Tyr值HPA组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HPA患儿Phe代谢速度下降,测定血Phe浓度结合Phe/Tyr值有助于HP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串联质谱 苯丙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卉 杨绪庆 刘玉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进行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苯丙氨酸(Phe)浓度持续大于120μmol/L(2 mg/dl)确诊为HPA,根据血Phe浓度进行苯丙氨酸、BH4联合负荷试验或BH... 【目的】探讨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进行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经新生儿疾病筛查血苯丙氨酸(Phe)浓度持续大于120μmol/L(2 mg/dl)确诊为HPA,根据血Phe浓度进行苯丙氨酸、BH4联合负荷试验或BH4负荷试验,观察服用BH4后Phe浓度有无下降及下降幅度,对可疑者须进一步作DHPR活性测定。服用BH4前留尿作尿喋呤谱分析,测定尿新蝶呤(N)、生物喋呤(B)及生物喋呤百分比B%[B/(B+N)]。【结果】121例HPA中,BH4负荷实验及尿喋呤分析,确诊经典型PKU 97例,BH4缺乏症16例,轻型PKU 8例。本地区HPA发病率1∶6 932;其中经典型PKU占85.2%,BH4缺乏症占6.6%,轻型PKU占8.2%。16例BH4缺乏症患儿中4例经筛查早期确诊为BH4缺乏症,无阳性体征,治疗效果良好,另12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确诊。【结论】BH4缺乏症在HPA中有较高发病率,且对患儿危害严重,应对所有HPA患儿常规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贻误患儿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经典型苯丙酮尿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下载PDF
江西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小兰 杨蓉 +1 位作者 王枫 黄志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发病情况。【方法】应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分析法进行新生儿足跟血纸片苯丙氨酸检测。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4D)鉴别诊断送上海新华医院。【结果】10年来共筛查367 166例新生儿,确诊HPA 20例... 【目的】分析江西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发病情况。【方法】应用细菌抑制法和荧光分析法进行新生儿足跟血纸片苯丙氨酸检测。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4D)鉴别诊断送上海新华医院。【结果】10年来共筛查367 166例新生儿,确诊HPA 20例,发病率为1/18 358。其中经典型PKU 3例,占15%;中等型HPA 5例,占25%;轻型HPA 1例,占5%。BH4缺乏症11例,占55%。【结论】江西省HPA的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BH4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应对所检出的所有高HPA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经典型苯丙酮尿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发病率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福生 南国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2-354,376,共4页
以3d龄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he)诱导高苯丙氨酸血症,荧光法测定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Y型电迷宫法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以3d龄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he)诱导高苯丙氨酸血症,荧光法测定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Y型电迷宫法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大脑皮层NE、DA及5-HT含量降低38.6%~67.4%,突触体中NE、DA和5-HT含量降低51.9%~70.2%,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苯酮尿症智力障碍可能与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某些单胺类递质含量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单胺类递质 病理
下载PDF
3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琦 欧明才 +2 位作者 张钰 周婧瑶 王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对32例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进行鉴别分析。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四川省新生儿筛查中心共确诊32例HPA。通过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测定、BH4负荷实验和串联质谱分析,进一步鉴别诊断... 目的对32例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进行鉴别分析。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四川省新生儿筛查中心共确诊32例HPA。通过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测定、BH4负荷实验和串联质谱分析,进一步鉴别诊断。结果 32例HPA新生儿中,1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3例经典型苯丙酮尿症(classical phenylketouria,CPKU),15例轻度PKU,11例轻度HPA,1例枫糖尿病,1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结论对所有HPA必须进行鉴别分析,尽早确诊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
下载PDF
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11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敏 秦金莉 李一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 【方法】 通过Guthrie细菌抑制法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 ,可疑者采用毛细血管电泳法测定血苯丙氨酸 (phe)和酪氨酸 (tyr)。自 1993~ 2 0 0 1年 6月北京地区共筛查新生儿 6 5 85... 【目的】 进一步探讨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 【方法】 通过Guthrie细菌抑制法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 ,可疑者采用毛细血管电泳法测定血苯丙氨酸 (phe)和酪氨酸 (tyr)。自 1993~ 2 0 0 1年 6月北京地区共筛查新生儿 6 5 85 72名 ,确诊经典型PKU48例、高苯丙氨酸血症 (HPA) 11例 ,PKU/HPA 48/11=4.36、四氢生物喋呤(BH4 )缺乏症 4例。 【结果】  11例HPA定期随访 6月~ 6年 ,9例血phe浓度维持在 0 .12~ 0 .36mmol/L智能发育正常 ,2例血phe浓度维持在 0 .48~ 0 .6 0mmol/L偶有 0 .72mmol/L出现了智能发育落后 ,而且 11例患儿的phe耐受量不尽相同。 【结论】 HPA的定期随访监测十分必要 ,若血phe >0 .48mmol/L应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治疗不仅依据血苯丙氨酸浓度还要考虑其苯丙氨酸的耐受量才能使治疗更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新生儿筛查 高苯丙氨酸血症 HPA 经典型苯丙酮尿 PKU 苯丙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抽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琳 喻唯民 +8 位作者 李晓雯 贺春 周忠蜀 王桂芝 常明 赵世萍 付桂香 刘孜孜 萧广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和苯丙酮尿症均可导致继发性癫痫,本研究拟探讨两类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方法将两组患者出现癫痫的年龄、发作形式、脑电图特点及治疗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在391例晚治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患者中,共有98例苯... 目的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和苯丙酮尿症均可导致继发性癫痫,本研究拟探讨两类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方法将两组患者出现癫痫的年龄、发作形式、脑电图特点及治疗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在391例晚治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患者中,共有98例苯丙酮尿症和12例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患者合并癫痫。98名苯丙酮尿症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的年龄是10.7±4.6(4.5~27.1)个月,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55例(56.1%)表现为婴儿痉挛症。经丙戊酸钠和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癫痫较难控制,经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后临床发作及脑电图均有所减轻。12例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患儿出现癫痫的年龄为5.1±1.9(2.7~11.0)个月,主要表现为肢体铅管样扭转,哈气样症状。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3例有轻度的痫样放电,7例脑电图正常。治疗后随访脑电图无特异性变化。在服用美多巴后,发作立即得到控制。结论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和苯丙酮尿症导致癫痫的机制不同,两组患者发作开始年龄、形式、脑电图表现差异显著,治疗方法及预后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酮尿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抽搐 脑电图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指血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2mg/dl),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我国自1981年开展HPA/PKU新生儿筛查,随着全国各省市新生儿筛查工作的逐步推广,临床...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指血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2mg/dl),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我国自1981年开展HPA/PKU新生儿筛查,随着全国各省市新生儿筛查工作的逐步推广,临床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对HPA的鉴别诊断意识逐步增强,使患儿能尽早得到明确诊断、正确治疗,避免或减轻智能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就HPA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基因研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提供我们的诊治经验,以供I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诊治经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神经系统后遗 新生儿筛查 代谢病 诊断意识 智能发育障碍
下载PDF
四氢生物喋呤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明 赵世萍 +3 位作者 贺春 白波 付桂香 李晓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5月到2007年4月,51例HPA患儿采用口服BH4(20mg/kg)负荷试验。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小于600μmol/L患儿采用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5月到2007年4月,51例HPA患儿采用口服BH4(20mg/kg)负荷试验。对其中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小于600μmol/L患儿采用口服Phe-BH4联合负荷试验,结合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结果(1)在BH4负荷试验中,不同类型HPA患儿的血Phe浓度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改变。51例HPA患儿中,共鉴别出5例BH4缺乏症,10例BH4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36例BH4无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2)在17例中度苯丙酮尿症(PKU)患儿中,9例(52.9%)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结论BH4负荷试验在HPA早期鉴别诊断中十分重要,部分中度PKU对BH4有反应,可使用BH4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喋呤负荷试验 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苯丙酮尿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鉴别诊断,早期发现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强 杨艳玲 秦炯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 高苯丙氨酸血症 早期鉴别诊断 早期发现 苯丙羟化酶 神经系统异常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浓度
下载PDF
顺德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高苯丙氨酸血症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伟宏 欧阳辉 +1 位作者 邓惠英 肖洪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分析顺德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顺德地区2001年7月至2012年9月260 765例新生儿CH、HPA初筛、确诊结果,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60 765例新生儿中,确诊... 目的分析顺德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顺德地区2001年7月至2012年9月260 765例新生儿CH、HPA初筛、确诊结果,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60 765例新生儿中,确诊CH 121例,发病率1/2 155;确诊HPA 7例,发病率1/37 251,其中经典型苯丙酮尿症2例、轻~中度HPA 3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2例。所有确诊患儿经有效治疗,未见智力及体格发育障碍。结论顺德地区CH发病率较高,HPA发病率较低;顺德地区CH初筛促甲状腺激素临界值定为8mIU/L较为适合;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利于指导治疗和保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高苯丙氨酸血症 发病类型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