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虚”“郁”论治高血压前期
1
作者 徐晓彤 张磊 戴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病的潜伏期,已经出现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亚健康状态。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与“虚”“郁”密切相关。脾虚是高血压前期的发病基础,气郁是病机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火等病理产物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治疗以健... 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病的潜伏期,已经出现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亚健康状态。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与“虚”“郁”密切相关。脾虚是高血压前期的发病基础,气郁是病机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火等病理产物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治疗以健运脾胃、理气开郁为原则,化痰、活血、清热多法并用,同时注重日常调护,防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气郁 高血压前期 正常高值血压 健运脾胃 理气开郁
下载PDF
揿针联合情志调养治疗高血压前期中青年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啸曦 胡晓炜 +1 位作者 董双华 杜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1-0175,共5页
使用揿针疗法联合情志调养对高血压前期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中青年人群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方法 自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纳入90例在本项目组所在机构中医科门诊符合条件者,根据随机数字对应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揿针疗... 使用揿针疗法联合情志调养对高血压前期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中青年人群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方法 自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纳入90例在本项目组所在机构中医科门诊符合条件者,根据随机数字对应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揿针疗法联合情志调养进行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每周治疗2次。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于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压值、中医证候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中,有20名男性和25名女性;而在对照组中,有20名男性和23名女性,他们的性别、年龄和疾病进展等因素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开始前,两组病人的PSQI量表得分、收缩压和中医证候评分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在进行PSQI测试之前和之后,观察组的得分、收缩压以及中医症状的评估都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后,PSQI量表的得分和中医证候的评分都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SQI测试成绩、收缩压以及中医症状的评估结果都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成功率也超过了对照组(P<0.05)。结论 揿针联合情志调养对中青年失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前期可以改善睡眠障碍,有效调节血压,相较于传统针灸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情志调养 中青年 不寐 高血压前期
下载PDF
“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对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6-0119,共4页
探讨”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病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2020年8月-2022年8月经本体检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前期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 探讨”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病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2020年8月-2022年8月经本体检中心确诊为高血压前期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下开展“互联网十健康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情况。结果 开展“互联网十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压、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坚持锻炼等健康行为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SBP、DBP)、血脂指标(TC、TG和LDL-C)以及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血压指标、血脂指标及BMI测定值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护理模式可以在医疗机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和体重,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中心 高血压前期 “互联网十健康管理”护理 健康行为 血压
下载PDF
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傅智丽 王燕 +1 位作者 石亚楠 汤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5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均连续干预3个月,并随... 目的:探讨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5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均连续干预3个月,并随访6个月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中医证候积分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和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药小方剂代茶饮联合耳穴贴压干预高血压前期人群具有较好的效果,利于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中药小方剂代茶饮 耳穴贴压 24H动态血压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mi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巍 赵英强 +1 位作者 李甜 蔡晓月 《山西中医》 2023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干预高血压前期SHR大鼠对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miRNA的影响。方法:4周SHR大鼠40只分为模型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并予以同龄WKY大鼠10只进行对照,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干预,每日灌胃与实验组相同体积...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干预高血压前期SHR大鼠对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miRNA的影响。方法:4周SHR大鼠40只分为模型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并予以同龄WKY大鼠10只进行对照,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干预,每日灌胃与实验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中药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天麻钩藤饮灌胃,1个疗程8周,检测大鼠鼠尾血压、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炎性因子TNF-α、VEGF,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组织AT1受体及AngII,RT-PCR检测大鼠肾脏miR155-5P及miR122-5P的表达。结果:给药8周后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血压升高幅度更小。各中药给药组大鼠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指标TNF-α和VEGF降低,RAAS系统AT1和AngII的表达下降。SHR大鼠肾脏组织miRNA122-5p和miRNA155-5p的表达升高,而中药天麻钩藤饮的干预后miRNA122-5p表达降低,miRNA155-5p的表达有降低趋势。结论:在高血压前期予以天麻钩藤饮,可以有效减低高血压进程中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有延缓高血压进展、保护靶器官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微小RNA 天麻钩藤饮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对中老年高血压前期的影响
6
作者 杨春艳 陈子敏 +1 位作者 郑紫莹 闵旻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5~75岁中老年人17931例,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男性、高龄、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前...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5~75岁中老年人17931例,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男性、高龄、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职业为农民是保护因素。超重及肥胖对各年龄组以及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都是危险因素。高血糖是高血压前期女性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35~49岁年龄组以及女性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吸烟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意义。1种、2种、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增加了高血压前期的风险,OR值分别为:1.60、2.11和2.92;危险因素聚集种类越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度越大。结论应通过减肥、锻炼、限制饮酒、控盐,以及预防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危险因素聚集等措施,防治高血压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危险因素 聚集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药在高血压前期防治中的应用
7
作者 于慧 张晶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8期5-9,共5页
高血压前期是处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发病人群广泛且能对心、脑、肾等身体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的内容。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从调节... 高血压前期是处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发病人群广泛且能对心、脑、肾等身体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的内容。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从调节体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方面防治高血压前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药在高血压前期防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治未病 高血压前期 防治
下载PDF
基于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诺 刘莉 +1 位作者 骆欣 张楠 《天津护理》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结果:干预6个月... 目的:探讨基于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在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超重与肥胖、摄入盐过量、运动量不足、不合理膳食、饮酒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心理问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趋势性检验中,膳食不合理、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改变呈增高趋势(P<0.001);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改变呈降低趋势(P<0.001)。结论:基于疾病风险分层的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促进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建立,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风险分层 健康管理 中青年 高血压前期 自我健康管理行为
下载PDF
不同肥胖指标与泸州地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前期人群转归高血压的关系
9
作者 汪宇 刘庆虹 +5 位作者 王家伟 李劲松 林强 高毅滨 田茂 缪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20-426,共7页
目的分析4个不同肥胖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与泸州地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目的分析4个不同肥胖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与泸州地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HT)人群转归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泸州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确诊为PHT的中老年人群982人,分别将研究对象按不同肥胖指标的四分位数分组,非干预性随访3年,观察转归高血压的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肥胖指标对PHT对象转归高血压的影响,同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和计算不同肥胖指标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研究的982人中,转归为高血压425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未调整任何变量及调整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按不同肥胖指标较高四分位数分组的PHT对象较较低四分位数分组的研究对象转归高血压的风险高,其中Q4组与Q1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在4个不同肥胖指标中,WC(曲线下面积为0.600,P<0.001)略大于VAI(曲线下面积为0.574,P<0.001)、BMI(曲线下面积为0.569,P<0.001)及WHR(曲线下面积为0.591,P<0.001)。结论VAI、BMI、WC、WHR均与增加PHT对象转归高血压的风险相关,并且WC的预测价值略优于BMI、WHR及VAI。在临床中,或可使用中央型肥胖指标WC预测PHT对象转归高血压的风险,并对肥胖的PHT人群进行相应指导,通过减小WC从而减少PHT转归高血压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脏脂肪指数 高血压前期
下载PDF
中医药在高血压前期防治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梦阳 邢冬梅 王守富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957-961,共5页
中医药运用治未病理论,从整体出发,辨证运用中药方剂及非药物疗法,联合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改善体质,保护靶器官,阻断高血压进程,具有综合调节的独特优势。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①缺乏客观的病机演变理论;②证候分型标准多依... 中医药运用治未病理论,从整体出发,辨证运用中药方剂及非药物疗法,联合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改善体质,保护靶器官,阻断高血压进程,具有综合调节的独特优势。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①缺乏客观的病机演变理论;②证候分型标准多依据个人临床经验制定,缺乏规范化的诊断标准;③随机对照试验较少,样本量小,观察周期短,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未来可进行以下研究:①建立数字化平台,整理挖掘古今文献,完善、总结高血压前期病因病机演变理论、中医证候分布特点;②增加专家的咨询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统计分析西医检查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③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为中医药在高血压前期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中药方剂 药膳治疗 针刺治疗 艾灸治疗 耳穴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 太极拳 气功 治未病
下载PDF
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疗效评价
11
作者 张裕 赵瑞珍 +6 位作者 马迪 陈婧 崔民英 扈琨 张东枢 李江林 荆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HT)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健康体检人群中PHT(BP:120~139 mm Hg/80~89 mm Hg)受试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际观察27例(3例脱落),给予健康宣教,引导...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方治疗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PHT)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健康体检人群中PHT(BP:120~139 mm Hg/80~89 mm Hg)受试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际观察27例(3例脱落),给予健康宣教,引导改善生活方式;观察组实际观察28例(2例脱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肝化痰方治疗。共治疗4周,并以治疗前后的诊室血压、中医证候量表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水平及观察组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ASCVD十年风险与终身风险均有降低(P<0.01,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SBP、DBP及ASCVD十年风险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血压值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别为64.29%和82.14%,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37.03%,观察组总体疗效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从具体症状上看,两组急躁易怒、头重如裹、胸闷、畏寒肢冷、口淡、口干、失眠、气短症状均有改善(P<0.05)。此外,观察组受试者的眩晕、头痛、呕吐痰涎、面赤、口苦、耳鸣症状也有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的眩晕、急躁易怒、呕吐痰涎、面赤、口干、口苦、心悸、耳鸣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化痰方治疗PHT相较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降压效果更显著,且能安全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罹患ASCV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清肝化痰方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高血压前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风险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高血压前期是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新的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前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代谢过程及对心脑血管病的发... 高血压前期是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新的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前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代谢过程及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前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风险进行阐述,并回顾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结局和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业贤 王家欣 +3 位作者 佘林聪 王润泽 张明明 张薇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进行高血压前期和焦虑/抑郁的横断面调查,并从社会经济、生物学、心理等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8岁的患者,按照其血压水平...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进行高血压前期和焦虑/抑郁的横断面调查,并从社会经济、生物学、心理等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8岁的患者,按照其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A组)和高血压组(B组)。制定调查问卷记录研究对象特征,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43.3%(男性46.9%,女性38.7%)。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前期组(A组)与高血压组(B组)年龄增加(均P<0.01)、男性比例高(均P<0.01)、心率增加(均P<0.01)、BMI低体质量与正常体质量比例低(均P<0.01)、超重与肥胖比例高(均P<0.01)。教育程度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较低(A组P<0.05,B组P<0.01)、初高中/中专/职高比例较低(B组P<0.01)、小学及以下比例较高(B组P<0.01)、糖尿病比例高(B组P<0.01)、吸烟比例高(均P<0.01)、每周3次及以上运动情况比例低(均P<0.01)、不锻炼比例高(B组P<0.01),睡眠质量欠佳比例高(均P<0.01),家庭收入10000元以上比例低(A组P<0.05,B组P<0.01)、家庭收入(5000~10000)元比例低(B组P<0.01)、家庭收入1000元以下比例高(B组P<0.01)、打鼾比例高(B组P<0.01)、饮食情况喜食清淡比例低(A组P<0.05,B组P<0.01)、喜食油盐比例高(A组P<0.05,B组P<0.01)、喜食荤肉比例低(B组P<0.05)、轻度焦虑/抑郁情况比例高(A组P<0.05)。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高血压组年龄增加(P<0.01)、心率增加(P<0.01)、BMI正常体质量比例降低(P<0.01)、教育程度大专/大学及以上比例降低、初高中/中专/职高比例降低、小学及以下比例升高(P<0.01、P<0.05、P<0.01)、糖尿病比例升高(P<0.01)、锻炼情况每周3次及以上比例降低、不锻炼比例升高(均P<0.01)、家庭收入10000元以上比例降低、(5000~10000)元比例降低、1000元以下比例升高(均P<0.01)、打鼾比例高(P<0.01)、喜食清淡比例低(P<0.05)、喜食油盐比例高(P<0.01)、轻度焦虑/抑郁比例升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率、超重、肥胖、教育程度、吸烟、锻炼情况、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是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率、超重、肥胖、焦虑或抑郁是高血压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且超重、肥胖、焦虑或抑郁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危险因素 焦虑或抑郁
原文传递
高血压前期患者注意功能损伤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4
作者 方汉贞 谢磊 +2 位作者 谢瑶 郑彦敏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注意功能损伤相关脑神经网络的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2年12月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为高血压前期组,同期招募的12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注意功能损伤相关脑神经网络的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2年12月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为高血压前期组,同期招募的12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采用空间Stroop-Simon任务范式测试研究对象的注意功能,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注意功能相关脑区的激活状况。结果:高血压前期组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空间Stroop-Simon任务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血压前期组的反应速度及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fMRI显示高血压前期组在双侧楔前叶、前额叶和前扣带回皮层脑区的激活相比对照组增强(P<0.05),高血压前期组没有激活低于正常组的脑区。结论: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认知功能损伤可能发生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前期患者的注意功能相关脑区出现了异常的激活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功能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注意功能 脑神经机制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傅蕾 黄晓东 杨成彬 《农垦医学》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研究AIP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前期患者366例为研究组,选... 目的: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血压正常人群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研究AIP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高血压前期患者36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内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血压受试者74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CRP)等,计算AIP。比较两组AIP、CRP等各参数差异,分析研究组AIP与血压等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确定影响血压的因素。结果:两组人群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群的AIP水平、CRP、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研究组人群AIP水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且研究组人群AIP水平与CRP水平亦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IP水平属于研究组人群收缩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AIP水平升高,AIP是高血压前期人群收缩压的影响因素,检测该人群AIP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健康管理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罗真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4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高血压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高血压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生活方式、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钠饮食、高脂饮食占比低于对照组,运动频率高于对照组,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1)。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高血压前期 血压控制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81
17
作者 金楠 李革 +2 位作者 李会 陈玲 冷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8-1743,共6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和主要危险因素,识别高血压前期高危人群。方法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和Web of Knowledge有关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原始研究,按照纳入排除...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和主要危险因素,识别高血压前期高危人群。方法检索VIP、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和Web of Knowledge有关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原始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剔除不合要求的研究,采用Stata软件和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合并高血压前期发生率为37%。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合并标准均数差值(SMD)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37(0.29~0.46)、0.20(0.12~0.27)、0.17(0.15~0.19)、0.22(0.17~0.27)、0.13(0.10~0.15)、-0.07(-0.16~0.02),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家族史合并暴露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及95%CI分别为1.44(1.40~1.47)、1.60(1.44~1.79)和1.19(1.04~1.35)。结论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较高,BMI、FBG、TC、TG、LDL-C、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存在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发生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尿酸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51
18
作者 陈涛 李卫 +4 位作者 胡泊 王杨 成小如 贾宣 孙毅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8-691,共4页
背景高尿酸血症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且已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但对于血清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目的研究不同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2006年间在全... 背景高尿酸血症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且已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但对于血清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目的研究不同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2006年间在全国9省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社区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选取了7839名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并根据尿酸的四分位数将该人群分成4组(<209、209~262、262~324、>324μmol/L),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下尿酸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根据不同性别下尿酸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成不同的组别:男性(<250、250~306、306~366、>366μmol/L);女性(<1 93、193~236、236~285、>285μmol/L)。利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尿酸水平与发生高血压前期的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尿酸水平下,患有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是不同的.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1),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女性人群中(P=0.04),但男性未见显著趋势(P=0.66);相关分析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尿酸与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呈强正相关(P<0.01);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TC,FPG,BMI等危险因素后,尿酸的最高四分位组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是尿酸最低四分位组的1.3倍(95%CI,1.1~1.5,P=0.04),且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3)。结论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的增加有关,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尿酸 高血压
下载PDF
成都市社区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新云 余波 +9 位作者 刘敏 蒋小晶 商芳 刘建 闫亚非 秦芳 伍悦蕾 唐丹 姚园媛 张廷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75-1577,1581,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成都市3个区县≥18岁的3 524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 目的探讨成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成都市3个区县≥18岁的3 524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结果 (1)成都市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4.07%,随年龄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0-39岁达到最高(39.9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41.16%和23.89%,P〈0.05)。(2)高血压前期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血压正常者(P〈0.05)。(3)高血压前期者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成都地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这类患者已经并存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代谢异常,医务人员应该加强认识,并且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代谢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