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郁、火探讨中青年高血压病的辨治思路
1
作者 王芙蓉 杨传华 杨洁 《新中医》 2025年第7期197-201,共5页
中青年高血压病具有群体特殊性,与长期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郁、火贯穿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始终。本文从郁、火的角度切入,基于六郁分别探讨不同病理因素与中青年高血压病的病机关联,根据火之成因辨各脏腑之火与中青年高血压病... 中青年高血压病具有群体特殊性,与长期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郁、火贯穿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始终。本文从郁、火的角度切入,基于六郁分别探讨不同病理因素与中青年高血压病的病机关联,根据火之成因辨各脏腑之火与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病根源。以郁者宜发、火者宜清为则,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分型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性、理论性探讨,为中医药防治中青年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青年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名中医杜武勋基于“五脏生克制化”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2
作者 李楠 王埝琦 +6 位作者 周德颖 苏宇情 都芮 赵玉珂 李晓凤 柴山周乃 杜武勋 《陕西中医》 2025年第3期390-393,共4页
杜武勋教授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着眼于五脏之间生、克、复关系,认为高血压病的核心病机在于“中土不健,肝脾不调”,故以“健运中焦,调肝理脾”为主要治疗原则,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健运中气,调和肝脾,使五脏通畅,清浊... 杜武勋教授基于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着眼于五脏之间生、克、复关系,认为高血压病的核心病机在于“中土不健,肝脾不调”,故以“健运中焦,调肝理脾”为主要治疗原则,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健运中气,调和肝脾,使五脏通畅,清浊复位,气得周流。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通过协调自然气化、人体气化、药物气化,结合患者体质特点、发病时运气特点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五脏生克制化 气化理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 运气学说 调理肝脾
下载PDF
从中医体质学说探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特点
3
作者 万鹏 郝海燕 +2 位作者 宋叶琳 陈陆阳 李正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 157-2009)》标准制定...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 157-2009)》标准制定患者中医体质标准量化表,将收集的量化表数据录入Excel表中,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归纳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192例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50~<70岁患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超重和肥胖患者共有129例,占比67.2%;中医体质以兼夹体质多见,以痰湿质兼气虚质、气虚质兼阳虚质为主(P<0.05)。结论: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多为痰湿质兼夹体质、气虚质兼夹体质,且与年龄、肥胖、吸烟、饮酒、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病 鼾证 鼾眠 眩晕 头痛 中医体质
下载PDF
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研究
4
作者 刘海棠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4年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心血管疾病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4年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与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不全与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血压和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心血管疾病合并率增加相关。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血管疾病合并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年龄、病程、血压和血糖控制等因素,以降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糖尿病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黄精补益肾气在老年高血压病辨治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马旭 于杰 +1 位作者 刘迎迎 张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老年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药降压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广泛应用,补益肾气法辨治老年高血压病正得到大力发展。黄精作为重要的补益肾气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但当前缺乏黄精补益肾气在... 老年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药降压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广泛应用,补益肾气法辨治老年高血压病正得到大力发展。黄精作为重要的补益肾气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但当前缺乏黄精补益肾气在辨治老年高血压病中的系统阐释。文章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黄精的补益肾气功效进行考证,并通过精气互化、先后天相互资生、金水相生理论对其补益肾气功效系统阐释,完善其在补益肾气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结合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学研究,阐述其在治疗高血压病中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内稳态、调节性激素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老年高血压病 眩晕 补益肾气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吕雪芳 蒋冬梅 董昌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及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4月安徽3家医院高血压病患者303例,按照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和阴阳两虚证。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患...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及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4月安徽3家医院高血压病患者303例,按照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和阴阳两虚证。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患者舌下络脉图像,采用中医舌诊AI开放平台以计算机视觉与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舌下络脉的颜色、长度、宽径、迂曲程度和兼见表现,及舌下络脉颜色HSV、Lab等特征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舌下络脉的颜色、长度、宽径、迂曲程度和兼见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证V、Lab-L、Lab-a、Lab-b值显著低于其他证型;阴阳两虚证S值显著低于其他证型(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颜色与其参数S、V、Lab-L、Lab-a、Lab-b值呈负相关(P<0.05),痰瘀互结证舌下络脉瘀滞程度相对高于其他证型。结论高血压病不同证型患者的舌下络脉之间存在各异的颜色、长度、宽径、迂曲程度和兼见表现,舌下络脉颜色与其特征参数密切相关。舌下络脉客观化指标对高血压病反应灵敏,与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结论基本一致,可作为疾病辨证施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络脉 高血压病 证型 客观化 参数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气味配伍理论探讨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组方特点
7
作者 张钰欣 张小虎 翟双庆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468-473,共6页
目的基于气味配伍理论对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组方特点进行研究。方法运用Excel、R语言对FangNet平台中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症状、药物的性味进行频数和关联分析,运用气味配伍理论对结果进行阐释。结果高血压病以头晕为主要临床表... 目的基于气味配伍理论对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组方特点进行研究。方法运用Excel、R语言对FangNet平台中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症状、药物的性味进行频数和关联分析,运用气味配伍理论对结果进行阐释。结果高血压病以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药性以寒为主,其次为温;药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苦、辛;高频药物性味以苦寒最多。钩藤、天麻、牛膝、杜仲、夏枯草、栀子、黄芩为高血压病的核心处方,药味以苦、甘为主,辛、酸为辅。结论高血压病多见“风”“热”之象,以阴虚阳亢,气血逆乱为核心病机。名老中医法《黄帝内经》六气治则,以“风淫于内”“热淫于内”气味配伍作为指导,最终形成了“治以苦寒,佐以甘辛,以酸收之,以咸潜之”的组方模式。其中以苦寒为主,重清热凉血降逆;以甘辛为佐,助息风补虚散通。苦甘相配,清热息风、补泻同施;苦辛相伍,行气解郁、通降并用。在治疗中注重调肝,将苦、甘、辛、酸作为高血压病调肝的基本配伍,通过逆肝气、缓肝急、散肝郁、敛肝阴,恢复气机升降,阴阳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配伍 名老中医 高血压病 组方特点 《黄帝内经》 象思维
下载PDF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评价
8
作者 王代东 谢兴 宋梅朵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评价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6月—2021年12月网格化管理实施前的广西上林G村115例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对2022年3月—2022年9月网格化管理实施后的广... 目的:评价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6月—2021年12月网格化管理实施前的广西上林G村115例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对2022年3月—2022年9月网格化管理实施后的广西上林G村102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实施联动上级医疗机构(后盾单位)、乡镇政府、卫生院(室)、村委会等构建农村慢性病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管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压管理成效。结果: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血压管理成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格化管理模式用于农村高血压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规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推动健康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 农村 高血压病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疗
9
作者 江珊 孙萌 +2 位作者 补娟娟 刘颖 叶放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高血压常见病理因素包括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痰饮等,是血脉内外气血津液失调所致气血水同病类疾病的典型。本文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从气-血-水病理关系层面阐释高血压的病机,以期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气血津液 血不利则为水 气血水同病
下载PDF
探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高血压病合并失眠中的应用
10
作者 夏文文 严士海 王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高血压病和失眠均为临床常见疾病,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失眠,睡眠与血压之间相互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以在调控血压基础上应用安眠药物为主,此类药物对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对其有抵抗心理。中医方面... 高血压病和失眠均为临床常见疾病,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失眠,睡眠与血压之间相互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以在调控血压基础上应用安眠药物为主,此类药物对睡眠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对其有抵抗心理。中医方面,二者病因病机具有相通之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具有深远的发展历史,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失眠可灵活运用该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指导选方用药,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失眠 苦欲补泻
原文传递
李庆海运用通腹泄浊法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经验
11
作者 卢鹏飞 施伟丽 +1 位作者 范立华 李庆海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4期27-30,共4页
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李庆海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通腹泄浊法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该文旨在总结李庆海教授的临床经验,为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通腹泄浊法 李庆海
下载PDF
从冲脉论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12
作者 武玉泽 郭伶俐 +3 位作者 杨志飞 齐葭 林谦 万洁 《北京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其循行所过覆盖范围广泛,对脏腑经络的气血起到蓄藏、调摄的作用。冲脉的动力源于肾间动气,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若下焦失于封藏,冲气上逆引起人体气血分布呈现“上盛下虚”的状态。高血压临床表现多有... 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其循行所过覆盖范围广泛,对脏腑经络的气血起到蓄藏、调摄的作用。冲脉的动力源于肾间动气,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若下焦失于封藏,冲气上逆引起人体气血分布呈现“上盛下虚”的状态。高血压临床表现多有头晕、头痛、腿软、踩棉感等“上盛下虚”的表现,与冲气上逆引起气血分布不均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因此,高血压诊治亦可从冲脉入手,引冲脉之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虚的状态,恢复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则其病当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冲脉 冲气上逆
原文传递
从双心论治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健峰 薛一涛 《光明中医》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在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焦虑、抑郁和失眠等心理精神异常,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双心疾病”。在“社会-心理-生物”的新医学模式背景下,医疗不应仅限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指标,还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以“形神一体”“五脏同调... 在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焦虑、抑郁和失眠等心理精神异常,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双心疾病”。在“社会-心理-生物”的新医学模式背景下,医疗不应仅限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指标,还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以“形神一体”“五脏同调”的理论为指导,在治疗双心疾病方面具有安全、绿色、以人为本、全身调理的显著优势。此文围绕双心理论,对近10年中医药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和失眠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与总结,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双心医学 焦虑 抑郁 失眠
下载PDF
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共病的机制与用药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邸泽巨 杨素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均为慢性、难愈性疾病,临床中银屑病易伴发高血压病。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阐述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显著相关性且分析其西医发病机理。从血分,风、痰、湿邪和心肝脾三脏入手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 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均为慢性、难愈性疾病,临床中银屑病易伴发高血压病。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阐述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显著相关性且分析其西医发病机理。从血分,风、痰、湿邪和心肝脾三脏入手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共病的思路及用药选方,以期丰富银屑病与高血压病共病的诊疗体系,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高血压病 共病 发病机制 治疗用药
下载PDF
裴正学从虚实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经验
15
作者 孔繁婷 范晓涌 +1 位作者 柴辉 刘凯 《湖南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介绍裴正学教授从虚实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验。裴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病因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素体阴虚、虚劳损伤,病机为肝肾亏虚、瘀血阻络。高血压病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阴阳俱虚,治疗分别以清肝泻火、化痰祛湿、... 介绍裴正学教授从虚实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验。裴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病因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素体阴虚、虚劳损伤,病机为肝肾亏虚、瘀血阻络。高血压病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阴阳俱虚,治疗分别以清肝泻火、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温阳利水为基本法则。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名医经验 裴正学
原文传递
基于木形人体质探析高血压病防治原则
16
作者 刘殿月 陈民(指导)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478-480,共3页
体质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黄帝内经》中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形成木、火、土、金、水5种体质类型,即“五形人”理论,可作为现代体质研究基础,为后世诸多体质分类方法提供了有效参考。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防治... 体质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黄帝内经》中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形成木、火、土、金、水5种体质类型,即“五形人”理论,可作为现代体质研究基础,为后世诸多体质分类方法提供了有效参考。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防治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黄帝内经》五形人为基础,研究木形人的体质特征,分析其生理特点和病理倾向。探究木形人体质与高血压病的联系,从而提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防治原则。以期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五形人理论 木形人 高血压病 防治原则
下载PDF
基于理论域框架分析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
17
作者 孙献 刘姝 +2 位作者 秦阳阳 郝丹诗 乔婷婷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执行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在临床规范化应用的障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9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根据理论域框架确定障碍因素。... 目的探讨护士执行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在临床规范化应用的障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19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根据理论域框架确定障碍因素。结果临床中护士未接受系统培训,操作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对操作的准确度信心不足,对疗效无把握,缺少院内管理方案。结合理论域框架,将上述因素分别归属为知识、技能、自我效能、结果的期望和环境因素5个领域。结论影响耳穴贴压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应用推广的障碍因素具有多样性,需医院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中医护理技术的系统化培训、规范化流程、激励等管理方案,促进耳穴贴压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耳穴贴压 理论域框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脑白质病变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彦虎 金华 +5 位作者 白琳 马超 刘敏科 刘志军 陈东升 胡芝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害不在于血压升高本身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而在于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或血压长期的高状态造成的对身体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近年在以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为...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害不在于血压升高本身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而在于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或血压长期的高状态造成的对身体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近年在以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为研究重点之外,其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故本文就影响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作以综述,以期为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提供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白质病变 影响因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临床药效研究
19
作者 刘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以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现将研究的主体对象确定为我院内收入的患者118例,所有病例均同时存在高血压与糖尿病,时间背景上,自2023年05月起始,筛选至2024年05月结束,118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 以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现将研究的主体对象确定为我院内收入的患者118例,所有病例均同时存在高血压与糖尿病,时间背景上,自2023年05月起始,筛选至2024年05月结束,118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纳入病例后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以单双号为依据划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9例,将以非洛地平用药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以缬沙坦用药的另一组设定为研究组,从两组疾病疗效、血压与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四个层面进行药效的对比研究。结果 用药后,药效上,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示更高,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收缩与舒张两项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显示更低,P<0.05;FBG、2hPG以及HbAlc三项指标比较,研究组都比对照组更低,P<0.05;组间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两组总发生率占比显示为同质性,P>0.05。结论 就身患高血压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缬沙坦治疗,无论是血压,还是血糖控制效果都强于非洛地平,而安全性两种药物相当,证实缬沙坦疗效更优,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缬沙坦 糖尿病 非洛地平 临床药效 血糖控制
下载PDF
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20
作者 刘亚荣 范虹 +4 位作者 雷忠义 田心 安静 张晓凤 边向聪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高血压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减少发病率、控制并发症对于人们健康十分重要。《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总结了其发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型和方药,为我们临床提供依据。国医大师雷忠义教授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强调重视脏腑相关,... 高血压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减少发病率、控制并发症对于人们健康十分重要。《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总结了其发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型和方药,为我们临床提供依据。国医大师雷忠义教授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强调重视脏腑相关,重视经方应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气血理论,倡导活血化瘀,同时延伸痰瘀毒理论。在临床用药特点注重阴阳平衡,多用平肝清肝药,如钩藤、栀子、夏枯草等,多用对药角药,如天麻与钩藤、菊花与蒺藜、杜仲与牛膝、龙骨与牡蛎等。根据疾病特点,临床中自拟清眩降压煎化裁,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经验 雷忠义 国医大师 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