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7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价值导向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如平 《教师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体系建设由来已久,历经制度设计、结构完善、加速构建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重要政策话语,其价值导向在于彰显中国特色本质特征、体现高质量...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体系建设由来已久,历经制度设计、结构完善、加速构建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重要政策话语,其价值导向在于彰显中国特色本质特征、体现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坚持系统集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统领、以四大类型教育体系为骨干支撑、以管理保障体系为横向支撑、以高水平教育国际合作体系拓展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强国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的新意蕴新要求新设想
2
作者 郝连明 刘艳清 孙爱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教育硕士作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键纽带,对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不仅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关键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体系高质... 教育硕士作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键纽带,对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不仅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关键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教育硕士的培养正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如何涵养教育家精神,以及提升教育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等。针对当前的教育生态,实施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组建区域性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联盟,实施教育硕士班级管理制度,并加强数字技术辅助教学,将有助于破解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申国昌 郭媛媛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是在深刻把握其政策、理论、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研判。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基础,通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这一关键纽带,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是在深刻把握其政策、理论、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研判。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基础,通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这一关键纽带,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未来要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整合等方面协同推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教育在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科技创新持续突破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聚焦小学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研究
4
作者 宋乃庆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5年第3期1-1,共1页
站在新时代的教育高地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深感教育教学之路既布满荆棘又充满希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我们应聚焦小学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与... 站在新时代的教育高地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深感教育教学之路既布满荆棘又充满希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我们应聚焦小学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质量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教育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 展望未来 数字化时代 教育 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 教学之路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视域下高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5
作者 朱敏 《新课程研究》 2025年第7期91-93,共3页
在高质量教育视域下,文章以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为切入点,从普通高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品质提升的途径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强调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方面的重... 在高质量教育视域下,文章以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为切入点,从普通高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品质提升的途径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强调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性。为确保劳动教育成效,教师应采用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质量教育 品质提升 途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民的高质量教育培训路径探析
6
作者 李小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3期013-016,共4页
我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域,得益于政策扶持与广泛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农民参与热情有待提高,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尚需磨合,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亦存在不足。为此,亟需通过增强宣传推广、深化顶层规划、完善教育培训... 我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领域,得益于政策扶持与广泛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农民参与热情有待提高,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尚需磨合,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亦存在不足。为此,亟需通过增强宣传推广、深化顶层规划、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等措施,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深入剖析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民高质量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路径,揭示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高质量教育 培训路径
下载PDF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7
作者 《华夏教师教育》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国之基在于强教,国家民族的复兴需要强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国之基在于强教,国家民族的复兴需要强有力、多方面的素质人才支撑,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改革发展 高质量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大国 人才支撑 强教 综合国力
下载PDF
用跨学科色彩绘就高质量教育画卷——以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校本实践为例
8
作者 冯昕 《新教师》 2025年第1期27-28,共2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强调了学科间整合与协作的重要性,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旨在为跨学科学习理论体...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强调了学科间整合与协作的重要性,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旨在为跨学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构增添新的视角,丰富学校教育研究的调色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中心小学 主题学习 高质量教育 跨学科学习 校本实践 课时设计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字音视频技术教学实践
9
作者 江永春 《计算机教育》 202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根据高校教学高质量教育发展观基本思想,立足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领悟浅”“创意弱”“自主低”三大痛点问题,提出构建“一体·四才·六融”创新教学模型,即“教—学—做”一体化实践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聚才、育才、励才、... 根据高校教学高质量教育发展观基本思想,立足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领悟浅”“创意弱”“自主低”三大痛点问题,提出构建“一体·四才·六融”创新教学模型,即“教—学—做”一体化实践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聚才、育才、励才、成才”的“四才”培养路径,以及“六融合”的课程思政主旋律,以数字音视频技术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创新教学设计过程,最后说明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教学改革 数字音视频技术 四才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我国中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探析
10
作者 郭佳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现行中职教师资格制度在考察职业性和专业性方面尚有待改进,面临中职教育定位不断调整、影响力不足和专业复杂性的改革困境。解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于中职教师资格制度更改的方向,应是体现职业本色、分类标准设置、资历能力并重。对... 现行中职教师资格制度在考察职业性和专业性方面尚有待改进,面临中职教育定位不断调整、影响力不足和专业复杂性的改革困境。解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于中职教师资格制度更改的方向,应是体现职业本色、分类标准设置、资历能力并重。对此,在改革策略层面,要厚植职教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土壤,扩展体现专业标准和能力结构的教师资格条件,从内容、形式、评价方面设计理实结合的资格考试,完善体现产教融合的中职教师资格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职教育 教师资格制度
下载PDF
“三项工程”赋能高质量教育帮扶
11
作者 李先玲 汤昕 《中国石化》 2025年第2期77-77,共1页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石油”)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十四五”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自2023年6月与河北省张北县树儿湾小学建立结对教育帮扶以来,坚持把教育帮扶作为乡村振...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石油”)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十四五”助力乡村振兴计划,自2023年6月与河北省张北县树儿湾小学建立结对教育帮扶以来,坚持把教育帮扶作为乡村振兴的要事抓实抓好,细化制定《中国石化教育帮扶树儿湾小学2023—2025帮扶规划》,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实施“培根筑基”“思想铸魂”“文化润心”三项工程,深入推进高质量教育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乡村振兴 高质量教育 河北省张北县 以文化人 帮扶 三项工程
下载PDF
我国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创新与路径研究——来自美国“#GoOpen”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和海 屈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8,99,共11页
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举措,还是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体系在当下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美国#GoOpen计划自实施以来,... 数字化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作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举措,还是党的二十大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为主体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体系在当下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美国#GoOpen计划自实施以来,在教育资源数字化、个性化、均等化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该计划官方文件与政策进行解读,对其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在进行高质量教育资源建设及其供给路径探究过程中应当重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同时完善多重考核与评估机制,结合社会多方力量,保证每个学习者的享有权利,最终走向教育公平,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pen 开放教育资源 高质量教育资源 供给路径
下载PDF
区域协调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何为、难为与应为——兼评《我国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13
作者 孟丽菊 张心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0-35,共6页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发力点,其不仅响应国家教育战略,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更能够满足人民对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也存在着不可...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要发力点,其不仅响应国家教育战略,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更能够满足人民对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难题,即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协调和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两大问题。为了以协调区域教育发展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国家应当实施政策以保障区域协调发展,各区域间应当积极合作以推进区域协调,区域内部应当促进均衡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高质量教育体系 区域间 区域内
下载PDF
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以高职教育为例
14
作者 徐鹤 林玲辉 +2 位作者 徐迅迅 李宏勇 刘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044-0047,共4页
高职院校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任务。邢台高职院校多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在深入分析了邢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科研和精准帮扶三个... 高职院校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教学任务。邢台高职院校多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在深入分析了邢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科研和精准帮扶三个方面内容,提出一些实施策略的优化路径。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有效推动了邢台高职教育的教、研、帮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研究 教育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应用现状与优化路径
15
作者 谷亚华 凡恩军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高等院校教学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教学模式的内涵、要素和类型进行了剖析,并采用问卷对高校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学习使用最多但效果不佳;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有待加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教学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教学模式的内涵、要素和类型进行了剖析,并采用问卷对高校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学习使用最多但效果不佳;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有待加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应用较少。基于此,提出了高校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以最优化理论为依据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推动教学模式改造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等院校 教学模式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国际比较与中国路径
16
作者 何芳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生命教育产生于20世纪国外风险社会冲击、教育价值观功利化、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多发等社会脉络之中,它所强调的关注生命质量、重视身心健康等理念,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高度契合。国外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理念和实施上主要有两种... 生命教育产生于20世纪国外风险社会冲击、教育价值观功利化、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多发等社会脉络之中,它所强调的关注生命质量、重视身心健康等理念,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高度契合。国外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理念和实施上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身心健康取向,通过健康、情绪、品格教育课程实施;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公民教育取向,通过国家课程体系实施。我国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教育理念的综合性、教育内涵的丰富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等经验,但在课程规划、专业师资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我国可通过健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建设大中小学校衔接的生命教育师资共同体、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教育机制等路径来推动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生命教育 比较研究 高质量教育体系 国家课程 课程规划
下载PDF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7
作者 王祖亮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25期1-1,共1页
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论述,突出强调了教育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其中特别提到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高质量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 重要战略地位 必要性和紧迫性
原文传递
凝聚育人合力,创办高质量教育
18
作者 蔡小雄 《教育家》 2024年第1期26-26,共1页
教育事业离不开教育家的引领,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实事求是地说,或许我们穷其一生也成不了教育家,但可以努力做一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家型”校长,不断凝聚育人合力,在“三为”即“教师善为、学生乐为、学校作为”中推动学校... 教育事业离不开教育家的引领,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实事求是地说,或许我们穷其一生也成不了教育家,但可以努力做一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家型”校长,不断凝聚育人合力,在“三为”即“教师善为、学生乐为、学校作为”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教师善为:胜理行义,追求卓越《吕氏春秋》曾以“达师”描述善为的教师形象,即“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由此可见,善为的教师天职在于胜理行义、善为担当,追求卓越、成就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 教育家办学 《吕氏春秋》 教师形象 育人合力 穷其一生 仰望星空 追求卓越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体系下的“儿童博物馆”式学校建设
19
作者 李晓红 倪思春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6期53-56,共4页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以“儿童博物馆”为学校建设理念,积极构建“儿童博物馆”式学校,基于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挖掘博物馆资源,为儿童提供学习所需求的各种博物资源。学校积极研发博物课程,开展博物学习,从传统的教室讲授学习...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以“儿童博物馆”为学校建设理念,积极构建“儿童博物馆”式学校,基于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挖掘博物馆资源,为儿童提供学习所需求的各种博物资源。学校积极研发博物课程,开展博物学习,从传统的教室讲授学习转向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尊重儿童个体的资源型探究学习,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发展儿童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博物馆课程 博物馆学习 核心素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职普融通的内涵、困境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莉 彭茂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6-12,共7页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融通。职普融通是我国深化教育体系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职普融通的内涵指的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从整体性、关联性和平衡性等方面...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融通。职普融通是我国深化教育体系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职普融通的内涵指的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从整体性、关联性和平衡性等方面系统审视职普融通的发展,是不同教育类型以及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有效融通。当前职普融通主要存在大众认知困境、政策治理困境、学校办学困境和学生发展困境。为此,要建构突破职普融通困境的路径,具体包括:重塑教育观念,培厚职教与普教均等认可的文化土壤;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扩充职普融通的政策空间向度;适度弹性执行,逐步改善职普融通的实施环境,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高质量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