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骨钙素在高转运型骨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郭虹 余开惠 +5 位作者 王柏青 卓红爱 曹礼应 韩敬 余月明 段建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清骨钙素水平在高转运型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平均年龄55.42±14.67岁)维持性血透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骨钙素(B...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清骨钙素水平在高转运型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平均年龄55.42±14.67岁)维持性血透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骨钙素(BGP)。以iPTH>450 ng/L为标准一(A组)及iPTH>450 ng/L、BGP>8μg/L为标准二(B组)分别预测高转运型骨病。结果两组病人血清Ca、P、Ca×P及ALP无明显差异。标准一预测高转运型骨病病人占纳入病例的50.7%,其中BGP<1.5μg/L占33%。标准二预测高转运型骨病占纳入病例的38.5%。结论血透病人血清BGP及iPTH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血清BGP与iPTH同时用以预测高转运型骨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转运型骨病 骨钙素
下载PDF
骨化三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转运型骨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春妮 刘云启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9-50,75,共3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转运型骨病的临床应用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冲击(对照组)和血液透析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每日治疗(观察组)哪组效果肯定,钙磷水平变化最小,不良反应最小。方法选取某院维持性血透高转运...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转运型骨病的临床应用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冲击(对照组)和血液透析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每日治疗(观察组)哪组效果肯定,钙磷水平变化最小,不良反应最小。方法选取某院维持性血透高转运性骨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大剂量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结果经过12周的观察,两组对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控制均明显有效(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出现更明显的钙磷水平超标(P<0.05)。结论骨化三醇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转运型骨病病人的治疗中,大剂量冲击治疗更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建议应用小剂量骨化三醇每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高转运型骨病 骨化三醇治疗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诱导CKD-MBD大鼠模型的探讨
3
作者 郭星云 杨荣禄 +7 位作者 任秋月 袁丽莎 石凯峰 孟祥飞 刘世巍 李同侠 张宁 柳诗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方法诱导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大鼠模型。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7只。实验第1~4周,每日予250 mg/kg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灌... 目的:观察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方法诱导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大鼠模型。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7只。实验第1~4周,每日予250 mg/kg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灌胃改为隔日。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高纯水。共给药8周。8周后杀检取材,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肾脏病理,茜素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结节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形态,显微CT(Micro-CT)与CT-AN软件对股骨进行三维分析,检测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钙(Ca)、血磷(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P和iPT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2+水平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肾小球结构紊乱,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管腔内有积水、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棕褐色结晶沉积,肾脏血管明显减少,肾脏间质纤维化,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主动脉中膜明显的呈连续性线性分布的钙化结节,局部血管破裂;模型组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降低,骨形态蛋白-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胫骨近端干骺端的小梁骨网络之间的断开和分离增加,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加,骨小梁周围出现大量间质纤维化,模型组皮质骨组织密度显著降低(P<0.01)、皮质孔隙度显著增加(P<0.01),皮质骨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是制备CKD-MBD大鼠模型较为快速、可行、准确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 血管钙化 高转运型骨病 腺嘌呤 磷饮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